鱼信雁书 yú xìn yàn shū
鱼信雁书的意思
鱼信、雁书:古代指书信。后多用以指书信。
成语词典:鱼信雁书
半信半疑:有些相信,又有些怀疑。
临渊羡鱼:《汉书·董仲舒传》:“古人有言曰:‘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意思是说,站在水边想得到鱼,就不如回家去织网。比喻只有愿望而无实际行动仍无济于事。渊:深潭。羡:希望得到。
博览群书:博:广泛。广泛地阅读各种书。形容读书很多。
鱼贯而入:像游鱼一样一个跟着一个地接连着走。形容一个接一个地依次序进入。
书声琅琅:形容读书声音响亮。
读书得间:间:间隙。比喻窍门。读书得了窍门。形容读书能寻究窍门,心领神会。
罄竹难书:《旧唐书·李密传》记载,李密诉说隋炀帝十大罪状,其中有“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的话。故用“罄竹难书”比喻罪恶很多,难以写完。竹:竹简,古代写字用的竹片。
缘木求鱼:《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用那样的办法来追求那样的目的,就像爬到树上去找鱼一样。比喻方向、方法不对,一定达不到目的。
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
信誓旦旦:誓言诚挚可信。《诗经·卫风·氓》:“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旦旦:诚恳的样子。
鱼肉百姓:鱼肉:指受宰割者。后比喻用暴力欺凌,任意残害无辜的人们。
奋笔疾书:奋笔:提起笔来。指精神昂扬地挥笔快速书写。
难以置信:难于使人相信。
一介书生:一介:一个。旧时读书人的自称或对普通读书人的雅称。
浑水摸鱼:也说混水摸鱼。比喻乘着混乱捞取利益。
信口开河:也作信口开合。随口乱说。元关汉卿《鲁斋郎》第四折:“你休只管信口开合,絮絮聒聒。”《红楼梦》第三十九回:“村姥姥是信口开河。”
将信将疑:有点儿相信,又有点儿怀疑。唐李华《吊古战场文》:“人或有言,将信将疑。” 将:且,又。
漏网之鱼:比喻侥幸脱逃的罪犯、敌人等。
信口雌黄:比喻不顾事实,随口乱说。原作口中雌黄。《晋书·王衍传》记载,王衍能言,“义理有所不安,随即改更。”时人都称他为“口中雌黄”。雌黄:黄色矿物,可做颜料。古时写字用黄纸,写错了就用雌黄涂抹后重写。
背信弃义:不守信用,不讲道义。
如鱼得水:像鱼得到水一样。比喻得到跟自己很投合的人或对自己很合适的环境。《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鱼死网破:比喻斗争双方同归于尽:拼个~。
沉鱼落雁:《庄子·齐物论》:“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后来用“沉鱼落雁”形容女子容貌极美。
鱼米之乡:指盛产鱼类和大米的富庶的地方。
坚信不疑:非常相信,毫不怀疑。常用来表示对某种观念、理论、人或事物有着坚定的信念。
善男信女:佛教用语,指信仰佛教的人们。
深信不疑:非常相信,没有一点怀疑。
通风报信:向别人暗中透露消息,多指把对立双方中一方的机密暗中告知另一方。
鱼目混珠:拿鱼眼睛冒充珍珠,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
信以为真:相信他是真的。指把假的当作真的。
书香世家:指世代都是读书人的家庭。
书香门第:指上辈有读书人的家庭。
雁过留声:比喻留名声于身后。
著书立说:撰写著作,创立学说,泛指从事学术研究和著述工作。
琴棋书画:弹琴、弈棋、写字、绘画。常以表示个人的文化素养。
焚书坑儒:公元前213年 秦始皇采纳丞相李斯建议,下令焚烧《秦纪》以外的列国史记。另外,除医药、卜筮、种树之书外,其他不属于博士官所藏的《诗》《书》等限期交出烧毁。私自谈论《诗》《书》的处死,以古非今的灭族。禁止私学,欲学法令的以吏为师。次年,查出犯禁的方士、儒生四百六十多人,全部坑杀于咸阳。历 史上把这两件事叫做焚书坑儒。
言而不信:说话不讲信用。
世代书香:世世代代都是读书人家。
丹书白马: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享有世袭爵位和免罪等特权的证件时,宰白马歃其血,以示坚守誓约,后人称为“丹书白马”。
笃信好学:笃信:忠实地信仰。指对道德和事业抱有坚定的信心,勤学好问。
疑信参半:指半信半疑。
水深鱼聚:聚:聚集。水越深鱼越聚集。比喻越有德行,依附他的人就越多。
名书锦轴:将名字写在史书上。
以鱼驱蝇:鱼腥能招来苍蝇,用鱼驱赶苍蝇,苍蝇更多。比喻行为和目的自相矛盾,只能得到相反的结果。
废书而叹:因有所感而停止读书。
临渊窥鱼:常写作“临渊羡鱼”,比喻虽有愿望而不采取行动。
一言之信:信:信用。对自己说的话都很讲信用。
蝇头细书:指像苍蝇头一样细小的字。
釜底游鱼:在锅底游动的 鱼。比喻处在极端危险的境地。《后汉书·张纲传》:“若鱼游釜中,喘息须臾间耳。”
鱼县鸟窜:鱼被钓,鸟逃窜。比喻或受制于人,或飘泊流离,处境十分险困。县,通“悬”。
治兵以信:兵:军队。要用信义来管理军队。
书香铜臭:书香,读书的家风;铜臭,铜钱上的臭味。指集书香和铜臭于一体的书商。
临池学书:临:靠近,挨着;池:砚池;书:书法。指刻苦练习书法。
振笔疾书:振笔:挥笔。挥动笔杆,急速地书写。形容书写速度很快。
达诚申信:表达真诚忠贞。
池鱼之殃:比喻因牵连而受到的灾祸。也说池鱼之祸。见〖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雁南燕北:比喻两地分离。
信及豚鱼:及:达到;豚:小猪。信用及于小猪和鱼那样微贱的东西。比喻信用非常好。
抱柱之信:用以表示坚守信约。
雁行鱼贯:形容许多人排成行列有秩序地行进或做某种动作。
书空咄咄:为叹息、愤慨、惊诧的的典实。
郢书燕说:《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记载,郢地有人晚上给燕国丞相写信,因烛光不亮,命拿烛的人举烛,于是不自觉地把“举烛”二字写在信里。燕相读后,高兴地说:举烛是崇尚光明,崇尚光明就是选用贤德的人。后用“郢书燕说”比喻误解原意,穿凿附会。燕(yān)。
能书善画:擅长书法(写文章)又擅长画画,形容多才多艺。
雁足留书:大雁能传递书信。
雕心雁爪:比喻心狠手辣。
信受奉行:信:信仰;奉:执行。接受教诲,虔敬奉行。比喻坚信不移,奉行不悖。
信手拈来:随手拿来。形容写文章时,善于运用词汇和组织材料。宋苏轼《次韵孔毅甫集古人句见赠》诗:“前生子美只君是,信手拈得俱天成。” 拈(niān):用手指拿东西。
白面书生:指年轻的读书人,也指面孔白净的读书人。
压脚图书:亦称“压脚章”。
鱼龙曼衍:原指各种杂戏同时演出。后形容事物杂乱。也比喻变化很多(含贬义)。
狐鸣鱼书:指起事者动员群众的措施。
断雁孤鸿:鸿:鸿雁。离了群的孤独大雁。比喻孤身独处,多指未成婚的男子。
虫书鸟篆:鸟虫书。比喻无法认读的字,借指外国文字。《文明小史》第五十回:“勞航芥 上 黄撫臺 那裏去,正在外簽押房裏談天,巡捕傳進一個洋式片子來,上面寫著蟲書鳥篆,説有位洋老爺拜會大人。”
鱼贯而行:像游鱼一样一个跟着一个地接连着走。形容一个跟一个单行前进。
龙阳泣鱼:后以之为失宠之典。
鱼沉雁落: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陇头音信:指寄往或来自远方的书信。
鱼烂而亡:鱼腐烂从内脏起。比喻国家因内部祸乱而灭亡。
名书竹帛:比喻好名声永远流传。
雁行有序:指兄长弟幼,年龄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