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时守分 dài shí shǒu fèn
待时守分的意思
待:等待;时:时机;分:本分。为了等待好的时机而暂时安分守己。
1. 【解释】:待:等待;时:时机;分:本分。为了等待好的时机而暂时安分守己。
2. 【出自】:元·关汉卿《裴度还带》第一折:“想咱人不得志呵,当以待时守分,何日是我那发迹的时节也呵!”
成语词典:待时守分
赏罚分明:该赏的赏,该罚的罚。形容处理事情严格而公正。
恰如其分:办事或说话正合分寸:~的批评。措辞~。
分门别类:根据事物的不同特征进行分类或整理。清俞樾《春在堂随笔》卷六:“删繁就简,分门别类,几阅寒暑,始得成帙。”
严阵以待:整饬阵容,做好战斗准备,以迎击来犯之敌。
守望相助:为了防御外来的侵害,邻近的村落协同看守瞭望,遇警互相帮助。
身无分文:形容非常贫穷。
迫不及待:形容心情十分急切,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以逸待劳:在作战时采取守势,养精蓄锐,待敌军疲劳时出击取胜。《孙子兵法·军争》:“以近待远,以逸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
分道扬镳:也说分路扬镳。原指分路而行。后多比喻因目标不同而各走各的路。《北史·魏宗室河间公齐传》:“洛阳,我之 丰沛,自应分路扬镳。” 扬镳:驱马前进。镳(biāo):马嚼子。
墨守成规:墨守,战国时墨子善于守城,后称善于防守者为墨守。成规,现成的规则、方法。形容死守老规矩,保守固执,不求改进。
风靡一时:形容一种 事物在一个时期内非常风行。靡(mǐ):顺风倒下。
针砭时弊:砭:古代治病刺穴的石针,后泛指金针治疗和砭石出血。像医病一样,指出时代和社会问题,又针又砭,求得改正向善。
安分守己:指规矩、本分,不做违规、违纪、违法之事。分(fèn):本分。
分毫无爽:比喻没有丝毫差错。同“分毫不爽”。
嗷嗷待哺:形容饥饿时急于求食的样子。
坐地分赃:指盗贼就地瓜分偷盗来的赃物。也指(匪首、窝主)坐等分取同伙用不正当的方法得来的财物。
爱憎分明:指爱什么、恨什么的态度和立场非常鲜明。
坐以待毙:坐着等死。形容处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不积极想办法、找出路。
传诵一时:诵:称诵、传述。在某一个时期内,人们到处传述。
入木三分:传说王羲之笔法有力,在板上写字,木工刻字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有三分深。见唐张怀瓘《书断·王羲之》。后用来形容书法笔力强劲。也用来比喻分析问题深刻。
虚左以待:虚:空着;左:古时以左为尊;待:等待。空着尊位恭候别人。
拭目以待:擦亮眼睛等待着,形容殷切期望或等待某件事情的实现。
分庭抗礼:古代宾主相见,站在庭院两边相对行礼,表示平等相待。后用来比喻平起平坐、地位相等或互相对立。《庄子·渔 父》:“万乘之主,千乘之君,见夫子未尝不分庭伉(抗)礼。” 抗:对等。
不分胜负:分不出谁胜谁负。形容竞赛双方水平、技术相当。
恩怨分明:恩:恩惠;怨:仇恨。对于恩惠和仇恨的界限分得十分清楚,毫不含糊。
守身如玉:保持节操,象玉一样洁白无瑕。也泛指爱护自己的身体。
不分彼此:彼:那,对方;此:这,我方。不分这个和那个。形容关系密切,交情深厚。
争分夺秒:不放过一分一秒,形容对时间抓得很紧。
奉公守法:奉行公事,遵守法令。指以公事为重,不徇私情。《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君之贵,奉公如法,则上下 平。”
指日可待:(事情、希望等)不久就可以实现:计划的完成~。
曾几何时:时间过去没有多久:~,这里竟发生了那么大的变化。
待人接物:跟别人接触 往来。物:人。
分秒必争:一分一秒也不放过。形容抓紧时间。
随时随地:指依照当时当地情形;在不同的时间、地点。
不由分说:由:听从,顺便;分说:辩白,解说。不容人分辩解释。
非分之想:非分:不属自己分内的。妄想得到本分以外的好处。
不合时宜:时宜:当时的需要和潮流。不适合时代形势的需要。也指不合世俗习尚。
魂不守舍:灵魂离开了躯壳,形容精神恍惚、心神不定。也形容惊恐万分。
生不逢时:生下来没有遇到好时候。旧时指命运不好。
一时三刻:指很短的时间。
玩忽职守:不认真、不负责地对待本职工作。
以礼相待:用应有的礼节接待。
不分伯仲:分不出第一第二。
企足而待:也说翘足而待。抬起脚后跟来等着。表示很快就能实现。
守口如瓶:形容说话非常谨慎,严守秘密。
时运亨通:指时运好,诸事顺利。
待价而沽:等有了好价 钱就出卖。比喻谁给予好的待遇就为谁效劳。《论语 子罕》:“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价)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沽:出卖。
一分为二:中国哲学史上关于对立统一关系的命题。指统一物的可分性。《老子·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周易·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 都包含着这一命题的内容。《黄帝内经·太素·知石》:“一分为二,谓天地也。” 明确使用了这一命题。毛泽东说:“一分为二,这是个普遍的现象,这就是辩证法。” 通俗地说明了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普遍性的原理和矛盾分析的方法。
审时度势:研究时机,估量形势。度(duó):揣度,推测。
时来运转:时机来了,运气有了好转。
平分秋色:比喻双方各得一半。宋李朴《中秋》诗:“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守株待兔:比喻不主动地努力,而存万一的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
轰动一时:形容在一个时期里到处传播,影响很大。
分内之事:分内:自己,本分。本分之内的事情。指自己应负责任的事情。
不识时务:《后汉书·张霸传》:“时皇后兄虎贲中郎将邓骘,当朝贵盛,闻霸名行,欲与为交,霸逡巡不答,众人笑其不识时务。” 原意是不识抬举。后多用来指不认识时代的潮流或当前的形势。
无时无刻:“无时无刻不…”是“时时刻刻都…”的意思,表示永远,不间断:我们~不在想念着你。
是非分明:正确与错误非常分明。
分文不取:一个钱也不要(多指应得的报酬或应收的费用):我要是治不好你的病,~。
以守为攻:用防御作为击破敌人的手段。
分工合作:众人各司其责,共同从事工作。
监守自盗:也说主守自盗。盗取自己负责看管的财物。《汉书·刑法志》:“守县官财物而即盗之。已论命复有笞罪者,皆弃市。” 颜师古注:“即今律所谓主守自盗者也。” 监守:看管。
整装待发:整理收拾好行装,等待出发。
分外妖娆:分外:格外;妖娆:妖媚艳丽。形容景色异常艳丽。
分身无术:分身:分出精力照顾其他方面。没有一身同时兼顾几个方面的法术。
时运不济:时机和命运不佳。
五马分尸:车裂的俗称。
恰逢其时:恰恰遇到这个时候,指时机正好。
天时地利:指作战时的自然气候条件、地理环境。后泛指有利的时机、环境和条件。
四分五裂:形容分散、不统一、不团结。《战国策·魏策一》:“此所谓四分五裂之道也。”
恪尽职守:谨慎认真地做好本职工作:每个公务员都应该~。
分斤较两:比喻为人小气,过分计较。
逆取顺守:逆:背叛;顺:合理。背叛国君夺取天下,遵循常理治理国家。
遭时定制:指因时势而规定法制。
铢分毫析:指细微地分析。
陆贾分金:《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载:孝惠帝 时,吕太后 用事,欲王诸 吕,陆生 自度不能争之,乃病免家居。出所使 越 得橐中装卖千金,分其子,子二百金,令为生产。后因以“陆贾分金”谓休官后平分家产与子孙以为生计。
威仪孔时:孔:甚,很。仪容严肃,举目庄重,甚合时宜。
旷日累时:累:积累。耗费时日,拖延很久。
与时偕行:变通趋时。
分而治之:分别治理。
丰杀随时:丰:增加;杀:减少。随时代不同而作增减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