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时度势 shěn shí duó shì
审时度势的意思
研究时机,估量形势。度(duó):揣度,推测。
1. 【解释】:审:仔细研究;时:时局;度:估计;势:发展趋势。观察分析时势,估计情况的变化。
2. 【出自】: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乡试遇水火灾》:“刘欲毕试以完大典,俱审时度势,切中事理。”
3. 【示例】:大凡士人出处,不可苟且,须审时度势,必可以得行其志,方可一出。 ◎清·禇人获《隋唐演义》第七十八回
4.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审时度势的近义词
度德量力、揆情审势、以己度人、揆时度势、揆情度理、审几度势
审时度势的反义词
不识时务、刻舟求剑、墨守成规
成语词典:审时度势
一年一度:指每年一次。
度日如年:过一天像过一年那样长。形容日子很不好过。
装腔作势:故意做作,装出某种情态:我们应该老老实实地办事,不要靠~来吓人。
置之度外:放在考虑之外。多用来形容不把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明归有光《与王子敬书》之一:“区区得失,久已置之度外。” 度:考虑。
势不两立:指敌对双方矛盾尖锐,不能并存。《战国策·楚策一》:“两国敌侔交争,其势不两立。” 势:情势。立:存。
声势浩大:声势:声威和气势;浩:广大。声威和气势非常壮大。
声势赫奕:声威气势盛大显赫。《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許氏 三兄弟,都做了大官,雖然他不以富貴驕人,自然聲勢赫奕。”清 宣鼎《夜雨秋灯录·陬邑官亲》:“西域之變,大將軍 福公 奉命進勦,統領 巴圖魯 及 吉林 健旅,聲勢赫奕。”鲁迅《坟·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但他得救之后,无非以为占了便宜,何尝改悔;并且因为是早已营就三窟,又善于钻谋的,所以不多时,也就依然声势赫奕,作恶又如先前一样。”
风靡一时:形容一种 事物在一个时期内非常风行。靡(mǐ):顺风倒下。
掎角之势:比喻互相配合,夹击敌人的态势。《左传·襄公十四年》:“譬如捕鹿,晋人角之,诸戎掎之,与晋踣之,戎何以不免?” 掎角:指拉住腿,抓住角。
针砭时弊:砭:古代治病刺穴的石针,后泛指金针治疗和砭石出血。像医病一样,指出时代和社会问题,又针又砭,求得改正向善。
气势磅礴:形容气势雄伟浩大。磅礴(pángbó)。
势均力敌:也说力敌势均。双方势力相当,不分高下。《南史·刘穆之传》:“力敌势均,终相吞咀(jǔ)。” 敌:力量相当。
传诵一时:诵:称诵、传述。在某一个时期内,人们到处传述。
势如破竹:《晋书·杜预传》:“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 形容作战或工作节节胜利,毫无阻碍。
形势逼人:指形势发展很快,迫使人不得不更加努力。
审己度人:审:审查;度:估量。先审查自己,再估量别人。
曾几何时:时间过去没有多久:~,这里竟发生了那么大的变化。
随时随地:指依照当时当地情形;在不同的时间、地点。
势在必行:指某事根据事物的发展趋势必须做。
不合时宜:时宜:当时的需要和潮流。不适合时代形势的需要。也指不合世俗习尚。
虚张声势:并无实力,故意大造声势。
生不逢时:生下来没有遇到好时候。旧时指命运不好。
虚度年华:虚:没有收获、成就。白白地度过年岁。
一时三刻:指很短的时间。
虚度光阴:指时光白白度过,没有好好利用。强调在应该积极做事、学习、创造价值的时间里无所事事,浪费了时间。
势孤力薄:势力孤单,力量薄弱。指人少马微,不足以抗拒困境。
以己度人:用自己的想法去揣测别人(多指不好的想法)。度(duó)。
时运亨通:指时运好,诸事顺利。
人多势众:声势力量大。
大势已去:大势:事情发展的趋势。有利的形势已经丧失,前途已经没有希望。
审时度势:研究时机,估量形势。度(duó):揣度,推测。
时来运转:时机来了,运气有了好转。
轰动一时:形容在一个时期里到处传播,影响很大。
不识时务:《后汉书·张霸传》:“时皇后兄虎贲中郎将邓骘,当朝贵盛,闻霸名行,欲与为交,霸逡巡不答,众人笑其不识时务。” 原意是不识抬举。后多用来指不认识时代的潮流或当前的形势。
仗势欺人:仗:凭借,依靠。依仗某种权势欺压人。
无时无刻:“无时无刻不…”是“时时刻刻都…”的意思,表示永远,不间断:我们~不在想念着你。
时运不济:时机和命运不佳。
恰逢其时:恰恰遇到这个时候,指时机正好。
大势所趋:整个形势发展的趋向:国家的统一是~,人心所向。趋:向,往。
势如水火:形容双方就像水火一样互相对立,不能相容。
天时地利:指作战时的自然气候条件、地理环境。后泛指有利的时机、环境和条件。
来势汹汹:动作或事物到来的气势很厉害。
遭时定制:指因时势而规定法制。
赏赐无度:赏赐没有限度。
祖宗法度:指先代帝王所制定而为后世沿袭应用的法则。
威仪孔时:孔:甚,很。仪容严肃,举目庄重,甚合时宜。
旷日累时:累:积累。耗费时日,拖延很久。
与时偕行:变通趋时。
丰杀随时:丰:增加;杀:减少。随时代不同而作增减变动。
审时定势:观察分析时势,估计情况的变化。同“审时度势”。
蓄势待发:蓄:积聚,储存。积蓄势力或能量等待发作。黄蓓佳《没有名字的身体》:“我哥哥无意中提到了当时蓄势待发的海湾战争时,郭卫星忽然地来了劲儿,开始掉他的书袋子。”
时乖运蹇:指时运不好。也说时乖命蹇。
矫时慢物:矫时:矫正时俗。慢,傲慢。指对现实不满,态度傲慢。
窃时肆暴:比喻得势时胡作非为,横行霸道。
妙绝时人:指作品的好,不是当时的人所能比。
倚财仗势:倚、仗:凭借。倚仗着自己的财产和势力。
蛾度虵行:像蚂蚁和蛇那样爬行。形容山路险陡。清 钱谦益《从文殊院过喝石庵到一线天下百步云梯径莲华峰憩天海》诗:“蓮華溝 畔少人跡,蛾度虵行限削壁。”
审思明辨:仔细地思考,明确地分辨。
地嫌势逼:嫌:嫌疑。处在嫌疑之地,为形势所逼迫。
势孤力穷:力量耗尽,势力孤单。常形容受挫后得不到援助的窘迫处境。
年华虚度:白白地度过年岁。
适时应务:适合时宜,顺应世务。
识时知务:认清形势的发展,通晓事务的变化。
与时消息:指事物无常,随时间的推移而兴盛衰亡。消,消亡。息,孳生。
气势汹汹:形容态度、声势凶猛而嚣张。
势欲熏心:势:权势;欲:欲望;熏:侵袭。贪财权势的欲望迷住了心窍。
济时拯世:指拯救时世。
万代一时:很多世代才有这么一个时机。极言机会难得。
敬授民时:指将历法付予百姓,使知时令变化,不误农时。后以之指颁布历书。同“敬授人时”。
正法直度:度:标准。严正法律,统一标准。
豁达大度:形容人胸襟开阔,宽宏大量,能够容人。晋潘岳《西征赋》:“观夫汉高之兴也,非徒聪明神武,豁达大度而已也。” 豁达:性格开朗。大度:气量大。
礼度委蛇:礼度:礼数;委蛇:庄重而从容自得的样子。比喻彬彬有礼,不卑不亢。
恢弘气势:比喻很有气势。
形格势禁:指受形势的阻碍或限制。
人单势孤:指人数少,力量单薄。
昼度夜思:日夜思量。
糊口度日:糊口:本是喝粥的意思。度日:过日子。勉强维持生活,打发日子。
出入无时:进出没有一定的时间。
势单力薄:指力量不足。
临时磨枪:临:到,快要;枪:梭镖,长矛一类的兵器。到了快要上阵打仗的时候才磨刀擦枪。比喻事到临头才匆忙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