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德齐礼 dǎo dé qí lǐ
导德齐礼的意思
指用道德诱导,用礼教整顿,让百姓归服。
1. 【解释】:指用道德诱导,用礼教整顿,让百姓归服。
2. 【出自】:先秦·孔子《论语·为政》:“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3. 【示例】:所谓陷人以罪,恐非导德齐礼之义。 ◎《旧唐书·裴矩传》
4. 【语法】: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含褒义
成语词典:导德齐礼
百花齐放:比喻不同形式和风格的各种艺术作品自由发展。
齐头并进:不分先后地一齐前进或同时进行。
举案齐眉:《后汉书·梁鸿传》:“(鸿)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 表示对丈夫尊敬。后因称夫妇相敬为举案齐眉。案:有脚的托盘。
歌功颂德:用语言、诗歌或文字来颂扬功劳和德行(现多含贬义)。
并驾齐驱:几匹马并排拉一辆车,一齐快跑。比喻齐头并进。《文心雕龙·附会》:“并驾齐驱,而一毂统辐。”
以德报怨:用恩惠回报别人的怨恨。
彬彬有礼:彬彬:原意为文质兼备的样子,后形容文雅。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
德高望重:品德高尚,又 有很高的声望。
谆谆教导:谆谆:恳切、耐心的样子。恳切、耐心地教导。
礼贤下士:指帝王、大臣或社会地位较高的人敬重、结交有德有才的人。礼贤:尊敬贤者。下士:降低自己的身份结交一般有才能的人。
礼尚往来:礼节上讲求有来有往。现在也指你对我怎么样,我也用相同的方式回报你。
克己复礼:克:克制。儒家指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礼”。
万马齐喑: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一二五:“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比喻人们都不发表意见,气氛沉闷。喑(yīn):哑。
先礼后兵:指在和对方交涉时,先讲道理;如果行不通,再采取强硬手段。兵:武力,这里泛指强硬手段。
分庭抗礼:古代宾主相见,站在庭院两边相对行礼,表示平等相待。后用来比喻平起平坐、地位相等或互相对立。《庄子·渔 父》:“万乘之主,千乘之君,见夫子未尝不分庭伉(抗)礼。” 抗:对等。
感恩戴德:感激别人的恩德(现多含讽刺意)。
离心离德:不一条心,思想不统一,信念不一致。《尚书·泰誓中》:“受(纣)有亿兆夷人,离心离德。” 与“同心同德”相对。
教导有方:教育引导很有办法。
功德无量:称颂人功劳卓著,对人恩德极大。《汉书·丙吉传》:“所以拥全神灵,成育圣躬,功德已亡(无)量矣。”
礼仪之邦:礼仪:礼节和仪式;邦:国家。指讲究礼节和仪式的国家。
以怨报德:用怨恨回报别人对自己的恩惠。
德才兼备:也说才德兼备。既有德,又有才;品德和才能都好。
齐心协力:形容认识一致,共同努力。
同心同德:指思想统一,信念一致。
洪福齐天:洪:大。旧时颂扬人福气极大。
以礼相待:用应有的礼节接待。
双管齐下:唐张璪(zǎo)善画松,能两手拿着笔同时作画,一画生枝,一画枯干。语见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五。后以“双管齐下”比喻两件事同时进行或两种方法同时采用。管:笔。
三从四德:封建社会为妇女制定的道德行为准则和规范。三从: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意思是妇女的思想品德、言语举止、仪容态度以至家务劳动,都要严格遵守封建礼教的约束。
以德服人:以良好的德行使百姓归顺、服从统治者。
大恩大德:恩:恩惠;德:恩德,好处。巨大的恩德,形容恩泽深厚。
仁义道德:泛指旧时鼓吹的道德规范。
厚德载物:旧指道德高尚者能承担重大任务。
傲慢无礼:态度傲慢,对人不讲礼节。
功德圆满:功德:佛教用语,指诵经、布施等。多指诵经等佛事结束。比喻举办事情圆满结束。
参差不齐:参差:长短、高低不齐。形容水平不一或很不整齐。
顶礼膜拜:佛教徒的最高敬礼。合掌举过头,然后跪下用头来叩人的脚。
情礼兼到:情感和礼节同时表露出来。
恭而有礼:恭:恭敬;礼:礼节。恭敬又有礼节。
无德而称:无何恩德可以称道。
三管齐下:比喻做一件事从三个方面同时进行或三种方法同时使用。
怀才抱德:既有才学,又有德行。
一齐二整:形容穿戴整齐的样子。
过庭闻礼:指承受父训或径指父训。
绝德至行:绝、至:极,尽。极为高尚的道德品行。
敦诗说礼:敦:敦厚。诗:《诗经》。诚恳地学《诗》,大力讲《礼》。旧时统治阶级表示要按照《诗经》温柔敦厚的精神和古礼的规定办事。
舛错不齐:参差错杂。
齐后破环:指 战国 末年 齐君王后 椎破玉连环,智屈 秦 使的故事。《战国策·齐策六》:“秦始皇 尝使使者遗 君王后(齐襄王 后)玉连环曰:‘齐 多知,而解此环不?’君王后 以示羣臣,羣臣不知解,君王后 引椎椎破之,谢 秦 使曰:‘谨以解矣。’”五代 李瀚《蒙求》诗:“齐后 破环,谢女 解围。”
卑礼厚币:谦恭的礼节,丰厚的币帛。表示聘请人的郑重殷切。《史记·魏世家》:“惠王数败于军旅,卑礼厚币以招贤者。”
进德修业:修业:推广、扩大功业。提高道德修养,扩大功业建树。
贵德贱兵:贵德:重视德行;贱兵:轻视武力。比喻重德行感化,不重强制刑罚。
批郤导窾:批:击;郤:空隙;窾:骨节空处。从骨头接合处批开,无骨处则就势分解。比喻善于从关键处入手,顺利解决问题。
衣冠礼乐:指各种等级的穿戴服饰及各种礼仪规范。指封建社会中各种典章礼仪。
诗礼人家:世代读书以传统封建礼教为行为准则的人家。
潜德隐行:指不为人知的德行。
抱德炀和:抱:怀抱,引申为坚持;炀:熔化,引申为蕴育。坚持道德实质,蕴育和平气息。指行仁政,搞团结。出处:《庄子·徐无鬼》:“抱德炀和,以顺天下。”
礼乐刑政:指礼法、乐教、刑罚以及各项政令等。
礼度委蛇:礼度:礼数;委蛇:庄重而从容自得的样子。比喻彬彬有礼,不卑不亢。
较德焯勤:显著的德行和功劳。
齐世庸人:齐世:同于世俗的;庸人:平庸的人,也指见识短浅的人。比喻与世俗同俯仰或见识短浅的人。
磕头礼拜:磕头:旧时礼节,跪在地上头碰地。礼拜:向尊敬的人或神行礼。恭敬地跪在地上叩头行礼。
诗礼传家:指以儒家经典及其道德规范世代相传。
弃恶从德:抛弃丑恶信从道德。
等量齐观:指对有差 别的事物,同等看待。
礼先壹饭:指在礼节上自己年岁稍长。壹饭,犹言一顿饭,喻指极短的时间。也指在礼节上先有恩惠与人。
年高德劭:年纪大,品德好。原作年高德卲。汉扬雄《法言·孝至》:“吾闻诸传,老则戒之在得;年弥高而德弥卲者是孔子之徒与。” 劭(shào)。
道德文章:指思想品德和学识学问。
齐家治国:整治家庭和治理国家。
论德使能:选拔有道德的人和使用有才能的人。论,通“抡”。
一齐众咻:咻,喧闹。
德荣兼备:对人赞美。
伺瑕导蠙:指寻衅生事。
孤恩负德:指忘恩负义。
尚德缓刑:崇尚德政,放宽刑罚。
包元履德:行为具有高尚的品德。
德高望尊:道德高,声望高。
礼不亲授:授:给予。古代认为男女之间不能亲手相授受。
富而好礼:富有但不骄纵无礼。
德本财末:指治国平天下,德为根本,财由德致,故理财为末。
知书达礼:知、达:懂得。有文化,懂礼仪。
明齐日月:光辉灿烂可以与日月相比拟。旧时多用于称颂圣贤、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