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礼膜拜 dǐng lǐ mó bài
顶礼膜拜的意思
佛教徒的最高敬礼。合掌举过头,然后跪下用头来叩人的脚。
1. 【解释】:顶礼:佛教拜佛时的最敬礼,人跪下,两手伏地,以头顶着受礼人的脚;膜拜:佛教徒的另一种敬礼,两手加额,跪下叩头。虔诚地跪拜。
2. 【出自】:清·俞万春《荡寇志》第一百十四回:“又添一个青年女子,顶礼膜拜,行状举止,仿佛慧娘。”
3. 【示例】:这句话传扬开去,一时哄动了吉州百姓,扶老携幼,都来顶礼膜拜。 ◎清·吴趼人《痛史》第二十回
4.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含贬义
顶礼膜拜的近义词
奉若神明、五体投地、毕恭毕敬、焚香礼拜、三跪九叩、肃然起敬
顶礼膜拜的反义词
不以为然
成语词典:顶礼膜拜
顶天立地:形容形象高大,气概雄伟豪迈。
醍醐灌顶:佛教指灌输智慧,使人彻底“醒悟”。比喻听了精辟高明的意见,受到很大启发。
彬彬有礼:彬彬:原意为文质兼备的样子,后形容文雅。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
礼贤下士:指帝王、大臣或社会地位较高的人敬重、结交有德有才的人。礼贤:尊敬贤者。下士:降低自己的身份结交一般有才能的人。
礼尚往来:礼节上讲求有来有往。现在也指你对我怎么样,我也用相同的方式回报你。
克己复礼:克:克制。儒家指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礼”。
先礼后兵:指在和对方交涉时,先讲道理;如果行不通,再采取强硬手段。兵:武力,这里泛指强硬手段。
甘拜下风:原指甘心服从、听命(古 代出令的人站在上风的地位,听令的人站在下风的地位)。后泛指真心佩服,自认不如。
分庭抗礼:古代宾主相见,站在庭院两边相对行礼,表示平等相待。后用来比喻平起平坐、地位相等或互相对立。《庄子·渔 父》:“万乘之主,千乘之君,见夫子未尝不分庭伉(抗)礼。” 抗:对等。
礼仪之邦:礼仪:礼节和仪式;邦:国家。指讲究礼节和仪式的国家。
灭顶之灾:比喻毁灭性的灾难。
泰山压顶:比喻压力极大:~不弯腰。
以礼相待:用应有的礼节接待。
冒名顶替:冒用别人的姓名,代替他去干事或窃取其权利、地位。
八拜之交:拜把子(旧时结为异姓兄弟)的关系。
傲慢无礼:态度傲慢,对人不讲礼节。
顶礼膜拜:佛教徒的最高敬礼。合掌举过头,然后跪下用头来叩人的脚。
情礼兼到:情感和礼节同时表露出来。
恭而有礼:恭:恭敬;礼:礼节。恭敬又有礼节。
一个顶俩:一个人能顶得上两个人。
过庭闻礼:指承受父训或径指父训。
敦诗说礼:敦:敦厚。诗:《诗经》。诚恳地学《诗》,大力讲《礼》。旧时统治阶级表示要按照《诗经》温柔敦厚的精神和古礼的规定办事。
仆仆亟拜:一再作揖行礼。
卑礼厚币:谦恭的礼节,丰厚的币帛。表示聘请人的郑重殷切。《史记·魏世家》:“惠王数败于军旅,卑礼厚币以招贤者。”
长揖不拜:揖、拜:旧时的拱手、磕头礼。对长者或尊者只弯腰行拱手礼,不跪拜磕头。旧时指相见时态度不恭,为人高傲。
顶门壮户:指支撑门户,光耀门第。
衣冠礼乐:指各种等级的穿戴服饰及各种礼仪规范。指封建社会中各种典章礼仪。
诗礼人家:世代读书以传统封建礼教为行为准则的人家。
礼乐刑政:指礼法、乐教、刑罚以及各项政令等。
礼度委蛇:礼度:礼数;委蛇:庄重而从容自得的样子。比喻彬彬有礼,不卑不亢。
磕头礼拜:磕头:旧时礼节,跪在地上头碰地。礼拜:向尊敬的人或神行礼。恭敬地跪在地上叩头行礼。
诗礼传家:指以儒家经典及其道德规范世代相传。
片云遮顶:比喻得到别人的恩泽。
礼先壹饭:指在礼节上自己年岁稍长。壹饭,犹言一顿饭,喻指极短的时间。也指在礼节上先有恩惠与人。
捐躯摩顶:粉身碎骨,牺牲自己的生命。
自我崇拜:指自己崇拜自己,盲目自大。
礼不亲授:授:给予。古代认为男女之间不能亲手相授受。
富而好礼:富有但不骄纵无礼。
知书达礼:知、达:懂得。有文化,懂礼仪。
求三拜四:形容到处请求人家帮忙。
缛礼烦仪:指烦琐的礼仪。
爱礼存羊:由于爱惜古礼,不忍使它废弛,因而保留古礼所需要的祭羊。比喻为维护根本而保留有关仪节。
解剑拜仇:指息争释怨。
焚香顶礼:犹焚香礼拜。
拜倒辕门:辕门:将帅行辕或军营的大门。形容对别人佩服之至,自愿认输。
礼废乐崩:古代制礼。
家无常礼:指家人之间平居不必拘礼。
礼顺人情:指礼是顺乎人之常情,人与人共处必须遵守的规范。
仁礼存心:君子内心所怀的念头是仁,是礼。仁爱的人爱别人,礼让的人尊敬别人。爱别人的人,别人也经常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经常尊敬他。
甘言厚礼:甜美的言辞,厚重的礼品。亦作“甘言厚币”。
见佛不拜:看见佛像,却不上前叩拜。比喻自有主张。
拜赐之师:用以讽刺为复仇而又失败的出兵。
导德齐礼:指用道德诱导,用礼教整顿,让百姓归服。
升堂拜母:升:登上;堂:古代指宫室的前屋。拜见对方的母亲。指互相结拜为友好人家。
摩顶放踵:从头顶到脚跟都给摩伤了。形容不怕劳苦,不顾身体。《孟子·尽心上》:“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摩:摩擦。放(fǎng):到。
望尘拜伏:形容卑躬屈膝的神态。同“望尘而拜”。
礼为情貌:意谓一个人的礼仪容止为内心的显现。情,情意;貌,容仪。貌和情互为表里。
拜登吃面:指过分夸张,有针对目的的作秀。
顶踵尽捐:犹言顶踵捐糜。指捐躯,牺牲。
骑马顶包:比喻分不清事物之间的关系。
引经据礼:引:援引;据:依据。引用经典书籍作为论证的依据。
烧香礼拜:敬奉神佛的一种仪式。
诗礼之训:子女遵承父亲的教诲。
求神拜佛:礼拜神仙,请求保佑。
再拜稽首:古代行跪拜礼时,拜了又拜,叩头至地,表示高度尊敬。
顶踵捐糜:指捐躯,牺牲。
顿首再拜:顿首:以头叩地而拜;再拜:拜两次。古代的一种跪拜礼。亦指旧时信札中常用作向对方表示敬意的客套语。
拜相封侯:任命为宰相,封为列侯。形容成就功名,官至极品。
践律蹈礼:指遵循礼法。
谦谦有礼:指谦逊、谦虚很有礼貌的样子。
礼义廉耻:指崇礼、行义、廉洁、知耻,是古代推行的道德准则。
折节礼士:指屈己待人。
犀顶龟文:头顶骨隆起如犀角,脚掌上有龟背纹。旧时所谓贵人之相。
礼让为国:治理。以礼所提倡的谦让精神治理国家。
望尘而拜:指迎候有权势的人,看见车扬起的尘土就下拜。形容卑躬屈膝的神态。
拜恩私室:指感谢有权势的人的推荐提拔。
礼无不答:礼:礼数。一方以礼相待,另一方不能不以礼相报。亦指不受他人之礼,必以报答。
等礼相亢:犹言分庭抗礼。以平等之礼相待。
挨三顶四:形容人多,连接不断。同“挨三顶五”。
登坛拜将:比喻指任命将帅以及其他主持工作的首脑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