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尚往来 lǐ shàng wǎng lái
1. 拼音:lǐ shàng wǎng lái。
2. 意思:尚:注重。指礼节上应该有来有往。现也指以同样的态度或做法回答对方。
3. 出处:《礼记·曲礼上》:“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4. 近义词及意思:
投桃报李:意思是他送给我桃儿,我以李子回赠他。比喻友好往来或互相赠送东西。强调互相之间的友好回馈。
有来有往:指对等行动。所指范围较广,包括言语、行为等方面的相互回应,和礼尚往来在互动交流的意思上相近。
5. 反义词及意思:
来而不往:只有来的,没有往的。表示一方的单向行为,没有回应,与礼尚往来的互相往来的意思相反。
一厢情愿:指只是单方面的愿望,没有考虑对方是否同意,或客观条件是否具备。
5. 例句:
两国之间礼尚往来,加强了友好关系。
在人际交往中,礼尚往来是一种基本的礼貌。
他们家族之间一直保持着礼尚往来的传统。
朋友之间应该礼尚往来,这样友谊才能长久。
逢年过节,人们礼尚往来,互相赠送礼物。
商务交往中也讲究礼尚往来,有利于促成合作。
邻里之间经常礼尚往来,关系十分融洽。
他深知礼尚往来的道理,对别人的帮助总是会回报。
这两个公司在合作过程中礼尚往来,实现了双赢。
礼尚往来是一种社会习俗,有助于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
成语词典:礼尚往来
先来后到:按照来到的先后而确定次序。
人来人往:人来来往往连续不断。也形容忙于应酬。
南来北往:有的从南往北,有的从北往南。也泛指来来往往。
古往今来:从古时到现在。晋潘岳《 西征赋》:“古往今来,邈矣悠哉!”
突如其来:突然发生(突如:突然)。
死去活来:死过去又醒过来,形容极度悲哀或疼痛。
空穴来风:有了空穴才有风进来。比喻流言、消息的传播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战国楚宋玉《风赋》:“臣闻于师,枳句来巢,空穴来风。”
继往开来:继承前人的事业,并为将来开辟道路。
神来之笔:指绝妙的文思或词句。
彬彬有礼:彬彬:原意为文质兼备的样子,后形容文雅。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
来日方长:将来的日子还很长。表示将来会大有可为或劝人不必急于做某事。
一如既往:跟从前一样:中国人民将~,支持世界各国人民的正义斗争。
纷至沓来: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顾客~,应接不暇。
令人神往:令:使,让;神往:心神向往。使人非常向往。
熙来攘往:即“熙熙攘攘”
心驰神往:心神飞到(向往的地方)。
礼贤下士:指帝王、大臣或社会地位较高的人敬重、结交有德有才的人。礼贤:尊敬贤者。下士:降低自己的身份结交一般有才能的人。
既往不咎:也说不咎既往。《论语·八佾》:“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意思是已经做完和做过的事,就不要再去说它了。后指对以往的错误不再责备追究。咎(jiù):怪罪,处分。
礼尚往来:礼节上讲求有来有往。现在也指你对我怎么样,我也用相同的方式回报你。
逆来顺受:对外面来的压迫或不合理的待遇采取忍受的态度。
克己复礼:克:克制。儒家指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礼”。
心血来潮:形容一时冲动,忽然起了某个念头。
先礼后兵:指在和对方交涉时,先讲道理;如果行不通,再采取强硬手段。兵:武力,这里泛指强硬手段。
分庭抗礼:古代宾主相见,站在庭院两边相对行礼,表示平等相待。后用来比喻平起平坐、地位相等或互相对立。《庄子·渔 父》:“万乘之主,千乘之君,见夫子未尝不分庭伉(抗)礼。” 抗:对等。
来之不易:来之:使之来。得到它不容易。表示财物的取得或事物的成功是不容易的。
一往情深:指对人或事物有深厚的感情,十分向往留恋。
礼仪之邦:礼仪:礼节和仪式;邦:国家。指讲究礼节和仪式的国家。
初来乍到:初次来到某个地方:~,不周之处请多包涵。
来来往往:指来来去去的人很多,很繁华。也可表示人员或车辆等频繁地流动。
眉来眼去:形容以眉眼传情。也用来形容暗中勾结。
独来独往:独身往来,不与人为伍。比喻事事不与人相同。
自古以来:从古代以来,意思是从过去的某个久远的时期一直到现在,强调某种事物、观念、现象等有着长久的历史根源。
苦尽甘来:比喻艰苦的境况过去,美好的境况到来。也说苦尽甜来。
以礼相待:用应有的礼节接待。
来龙去脉:山形地势像龙一样连贯着。本是迷信的人讲风水的话,后来比喻人、物的来历或事情的前因后果。
来历不明:来历:由来。人或事物的来历与经过不清楚。
别来无恙:恙:病。分别以来一直都很好吗?常用作别后通信或重逢时的问候语。
春去秋来:春天过去,秋天到来。形容时光流逝。
来者不拒:拒:拒绝。对于有所求而来的人或送上门来的东西概不拒绝。
不请自来:不用邀请自己前来。多指不速之客。
飞来横祸:突然发生的意外灾祸。
尚方宝剑:也作上方宝剑。皇帝用的宝剑。古代戏曲、小说中讲,大臣被授予尚方宝剑,就有先斩后奏的权力。尚方:古代制作或储藏皇帝用的器物的官署。
否极泰来:坏情况到了尽头,好情况就会到来。唐白居易《遣怀》诗:“乐往必悲胜,泰来犹否极。” 否(pǐ):指失利。泰:指顺利。否和泰是《周易》中的两个卦名。
后来居上:《史记·汲郑列传》:“陛下用群臣,如积薪耳,后来者居上。” 原来是表示不满的话,认为帝王用臣不能像堆柴禾那样,把新进的放在旧臣之上。后用以指后起的超过了先前的。
时来运转:时机来了,运气有了好转。
一息尚存:只要还有一口气。指还活着。宋朱熹《四书集注·论语·泰伯》:“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可谓远矣。” 息:气息。尚:还。
丈二和尚:(歇后语)摸不着头脑。指弄不清是怎么回事。
说来话长:表示事情很复杂,不是几句话就能说清楚(多指不大愉快的事)。
说来说去:反复阐说。
慕名而来:指仰慕名声而来。
一来一往:形容动作的反复或交替。
有生以来:从出生到现在:这种事我~还是第一次听见。
手到擒来:手一到就把敌人捉拿过来,比喻做事很有把握或毫不费力就能成功。
直来直去:径直去径直回:这次去广州是~,过不几天就回来了。
傲慢无礼:态度傲慢,对人不讲礼节。
卷土重来:比喻遭受挫折或失败后,重新恢复势力。唐杜牧《题乌江亭》诗:“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卷土:卷起了尘土,形容人马奔跑。重:再。
勇往直前:不怕艰险,奋勇地一直往前进。
来势汹汹:动作或事物到来的气势很厉害。
姗姗来迟:姗姗:形容走得缓慢从容。慢腾腾地来晚了。
一反既往:一:完全;既往:从前。完全与以前相反。
翻来覆去:来回翻身: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
顶礼膜拜:佛教徒的最高敬礼。合掌举过头,然后跪下用头来叩人的脚。
情礼兼到:情感和礼节同时表露出来。
恭而有礼:恭:恭敬;礼:礼节。恭敬又有礼节。
过庭闻礼:指承受父训或径指父训。
丝来线去:比喻纠缠连挂。
敦诗说礼:敦:敦厚。诗:《诗经》。诚恳地学《诗》,大力讲《礼》。旧时统治阶级表示要按照《诗经》温柔敦厚的精神和古礼的规定办事。
遁世长往:避世隐居而长期不出。
颠来倒去:翻过来,倒过去。形容反反复复。
自今以往:从今以后。
左来右去:形容来回折腾。
娓娓道来:连续不断不停地说、生动地谈论。形容谈论不倦或说话动听。
偃革尚文:停息武备,注重文教。
卑礼厚币:谦恭的礼节,丰厚的币帛。表示聘请人的郑重殷切。《史记·魏世家》:“惠王数败于军旅,卑礼厚币以招贤者。”
鉴往如来:审查过去,就可以推断未来。
衣冠礼乐:指各种等级的穿戴服饰及各种礼仪规范。指封建社会中各种典章礼仪。
诗礼人家:世代读书以传统封建礼教为行为准则的人家。
本来面目:事物原来的样子。
信手拈来:随手拿来。形容写文章时,善于运用词汇和组织材料。宋苏轼《次韵孔毅甫集古人句见赠》诗:“前生子美只君是,信手拈得俱天成。” 拈(niān):用手指拿东西。
心向往之:对某个人或事物心里很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