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之不易 lái zhī bù yì
1. 拼音:lái zhī bù yì
2. 意思:来之:使之来。得到它不容易。表示财物的取得或事物的成功是不容易的。
3. 出处:明·朱柏庐《治家格言》:“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4. 近义词及意思:
得之不易:得到它很不容易,与“来之不易”意思相近,都强调获得过程的艰难。
难能可贵:难做的事居然能做到,非常可贵。也可体现出事情成功的不易,和“来之不易”类似,侧重于对成果的珍惜。
5. 反义词及意思:
轻而易举:形容事情容易做,不费力气。与“来之不易”相反,突出事情做起来轻松简单。
易如反掌:像翻一下手掌那样容易。比喻事情非常容易做。和“来之不易”形成鲜明对比,表示事情毫无难度。
6. 例句:
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先烈用生命换来的。
这份工作来之不易,他十分珍惜。
每一次成功都来之不易,背后是无数次的尝试。
粮食来之不易,我们不能随意浪费。
他深知冠军的荣誉来之不易,所以训练更加刻苦。
这次的和平来之不易,各国都应努力维护。
自由来之不易,是人们经过长期斗争才获得的。
这个科研成果来之不易,凝聚了团队多年的心血。
他的财富来之不易,是通过多年的打拼积累起来的。
我们要珍惜眼前来之不易的机遇,努力发展。
成语词典:来之不易
念念不忘:牢记在心,时刻不忘:他所~的是祖国的命运和民族的前途。
先来后到:按照来到的先后而确定次序。
人来人往:人来来往往连续不断。也形容忙于应酬。
南来北往:有的从南往北,有的从北往南。也泛指来来往往。
美中不足:虽然很好,但还有缺陷:登泰山而没能看到日出,总觉得~。
不由自主:由不得自己;控制不了自己。
古往今来:从古时到现在。晋潘岳《 西征赋》:“古往今来,邈矣悠哉!”
求之不得:想找都找不到(多用于意外地得到时):这真是~的好事啊!
二话不说:不说任何别的话。指立即行动。
井底之蛙:井底下的青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比喻见识短浅的人。《庄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后汉书·马援传》:“子阳(公孙述)井底蛙耳,而妄自尊大!”
川流不息:(行人、车马等)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
显而易见:(事情、道理)非常明显,很容易看清楚。
卓尔不群:超乎寻常,与众不同。 卓尔:特出的样子。不群:与众人不一样。
漫不经心: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也说漫不经意。
纹丝不动:一点儿也不动。
一动不动:形容毫不移动。
哭笑不得:哭也不是,笑也不是,形容处境尴尬,不知如何是好。
燃眉之急:像火烧眉毛那样的紧急,比喻非常紧迫的情况。
目不暇接: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春节期间,文艺节目多得令人~。也说目不暇给(jǐ)。
数不胜数:数也数不过来,形容很多。
妙不可言:妙:美妙。形容好得难以用文字、语言表达。
无价之宝:形容极其珍贵的东西。
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面对突然情况,无法应付。《三国志·吴书·诸葛恪传》:“哀喜交并,不知所措。”
局促不安:局促:拘束。形容举止拘束,心中不安。
不劳而获:不劳动就可以获得。现多指自己不劳动,而占有别人的劳动成果。
魂不附体:形容人因受到重大震惊而惊恐万状,失去常态。
应接不暇:《世说新语·言语》:“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 原形容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后多指来人或事情多,应付不过来。暇:空闲。
切肤之痛:切身感受到的痛苦。
不可思议:原为佛教用语,指思想言语所不能达到的境界。后形容对事物或言论无法想象、很难理解。
莫逆之交:莫逆:没有抵触,感情融洽;交:交往,友谊。指非常要好的朋友。
从容不迫:非常镇静、不慌不忙的样子:他满脸挂笑,~地走上了讲台。
不速之客:不请自来的客人。《周易·需》:“有不速之客三人来。” 速:邀请。
愧不敢当:感到惭愧,承当不起。
残缺不全:残:残破;缺:缺少;全:完整。残破、缺少,很不完全。
语焉不详:说到了,但说得不详细,不清楚。
不辞劳苦:辞:推托;劳苦:劳累辛苦。不逃避劳累辛苦。形容人不怕吃苦,毅力强。
突如其来:突然发生(突如:突然)。
滔滔不绝:滔滔:形容流水不断。像流水那样毫不间断。指话很多,说起来没个完。
死去活来:死过去又醒过来,形容极度悲哀或疼痛。
用武之地:形容地形险要,利于作战的地方。比喻可以施展自己才能的地方或机会。
置之度外:放在考虑之外。多用来形容不把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明归有光《与王子敬书》之一:“区区得失,久已置之度外。” 度:考虑。
谈何容易:《汉书·东方朔传》:“吴王曰:‘可以谈矣,寡人将竦意而览焉。’先生曰:‘於戏!可乎哉,可乎哉,谈何容易?!’” 意思是谈(指向君主进言)怎么容易(即不容易)。后指事情做起来并非像嘴上讲的那么容易、简单。
诲人不倦:耐心地、不厌倦地教导别人。《论语·述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诲:教导。倦:厌倦。
君子之交:贤者之间的交情,平淡如水,不尚虚华。
不怀好意:怀:包藏。没安好心。
大言不惭:《论语 宪问 》:“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 宋朱熹《四书集注》:“大言不惭,则无必为之志,而不自度其能 否矣。欲践其言,岂不难哉。” 后形容说大话不觉惭愧。
势不两立:指敌对双方矛盾尖锐,不能并存。《战国策·楚策一》:“两国敌侔交争,其势不两立。” 势:情势。立:存。
连绵不断:连绵:连续不断的样子。形容连续不止,从不中断。
心绪不宁:焦急不安。
图谋不轨:不轨:越出常轨,不守法度。谋划越出常规、法度之事。
不慌不忙:不慌张,不忙乱。形容态度镇定,或办事稳重、踏实。
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义不容辞:从道义上讲不允许推托、拒绝。
其貌不扬:指某人外貌不好看。唐裴度《自题写真赞》:“尔才不长,尔貌不扬。” 不扬:不好看。
见死不救:看见人家有急难而不去救援。
罚不当罪:给予的处罚跟 所犯的罪不相称。《荀子·正论》:“赏不当功,罚不当罪。” 当:相当。
不三不四:不正派:不要跟那些~的人来往。
惴惴不安:惴:忧愁、恐惧。形容因害怕或担心而不安。
天府之国:指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地方,在我国一般把四川称为“天府之国”。
愚不可及:原指人为了应付不利局面假装愚痴,以免祸患,为常人所不及(见于《论语·公冶长》)。后用来形容人极端愚蠢。
面不改色:脸色不变。形容从容镇静的样子。
普天之下:指整个天下;遍天下。
滴水不漏:形容说话、做事十分周密,没有漏洞:她能言善辩,说出的话~。
出其不意:《孙子兵法·计》:“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指出乎对方意料之外,突然行动。
愤愤不平:愤愤:很生气的样子。心中不服,感到气愤。
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指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而不感到丢面子。
视而不见:看到了,没有引起注意或当作没看见。指不注意或不重视。《礼记·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坚韧不拔:意志坚定、顽强,不可动摇。韧(rèn):柔韧。
言之凿凿:凿凿:确实。形容说得非常确实。
言不由衷:话不是从内心发出来的,即说的不是真心话。由:从。衷:内心。
泰然处之:泰然:安然,不以为意的样子;处:处理,对待。形容毫不在意,沉着镇定。
水泄不通:形容十分拥挤或包围得非常严密,好像连水都不能泄出。
一技之长:掌握某种技能,具备某种专长。
轻而易举:形容事情做成容易,毫不费力。
缓兵之计:使敌人延缓进攻的计策,借指使事态暂时缓和同时积极设法应付的策略。
誓死不屈:立誓宁死也不屈服。
一声不吭:指一直沉默不语,一句话也没有说过。
不辞而别:辞:告辞;别:离别。没有告辞就离开了。或悄悄溜走了。
足不出户:脚不跨出家门。
空穴来风:有了空穴才有风进来。比喻流言、消息的传播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战国楚宋玉《风赋》:“臣闻于师,枳句来巢,空穴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