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德载物 hòu dé zài wù
厚德载物的意思
旧指道德高尚者能承担重大任务。
1. 【解释】:旧指道德高尚者能承担重大任务。
2. 【出自】:《周易·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3.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厚德育人
成语词典:厚德载物
一年半载:一年半年。泛指一段时间。
地大物博:土地广大,物产丰富:我国~,人口众多。
歌功颂德:用语言、诗歌或文字来颂扬功劳和德行(现多含贬义)。
得天独厚:具有特殊优越的条件。多指人的资质或自然环境特别好。天:自然的,天然的。
厚此薄彼:重视或优待一方,轻视或慢待另一方,指对人或事不同等看待。
以德报怨:用恩惠回报别人的怨恨。
载歌载舞:一边唱歌,一边跳舞。形容尽情欢乐。
厚颜无耻:颜:脸面。指人脸皮厚,不知羞耻。
庞然大物:形容体积大而笨重的东西。唐柳宗元《黔之驴》说,老虎第一次见到驴,“庞然大物,以为神。”后也用来形容表面强大而内里虚弱的事物。
德高望重:品德高尚,又 有很高的声望。
物华天宝:各种珍贵的宝物。唐王勃《滕王阁序》:“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 物华:万物的精华。天宝:天然的宝物。
满载而归:(车、船)装得满满地回来。比喻收获很大。
天高地厚:形容恩情深厚。
物极必反:事物发展到极点就会向相反的方面转化。《鹖冠子·环流》:“物极则反,命曰环流。” 极:顶点。反:走向反面。
载笑载言:边笑边说话。
暴殄天物:《尚书·武成》:“暴殄天物,害虐烝民。” 原意是灭绝、残害天生之物。今指任意糟蹋东西。殄(tiǎn):毁害。
恃才傲物:仗着自己有才能而轻视别人。《南史·萧子显传》:“恃才傲物,宜谥曰骄。” 物:泛指众人。
温柔敦厚:形容待人温和宽厚。《礼记·经解》:“温柔敦厚,诗教也。” 敦:诚恳。厚:厚道。
感恩戴德:感激别人的恩德(现多含讽刺意)。
离心离德:不一条心,思想不统一,信念不一致。《尚书·泰誓中》:“受(纣)有亿兆夷人,离心离德。” 与“同心同德”相对。
无可厚非:也说未可厚非。不可过分指责、苛求。表示虽有缺点,但还可以原谅。
物美价廉:廉:便宜。东西价钱便宜,质量又好。
物是人非:东西还是原来的东西,可是人已不是原来的人了。多用于表达事过境迁。因而怀念故人。
功德无量:称颂人功劳卓著,对人恩德极大。《汉书·丙吉传》:“所以拥全神灵,成育圣躬,功德已亡(无)量矣。”
怨声载道:怨恨的声音充满了道路。形容民众普遍不满。载(zài):充满。
物归原主:归:还给。把物品还给原来的主人。
待人接物:跟别人接触 往来。物:人。
以怨报德:用怨恨回报别人对自己的恩惠。
冷血动物:变温动物的俗称。
万物之灵:万物:泛指天地间的所有生物;灵:聪明、灵巧。世上一切物种中最有灵性的。指人而言。
德才兼备:也说才德兼备。既有德,又有才;品德和才能都好。
同心同德:指思想统一,信念一致。
千载难逢:一千年里也难碰到一次。形容机会非常难得。
三从四德:封建社会为妇女制定的道德行为准则和规范。三从: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意思是妇女的思想品德、言语举止、仪容态度以至家务劳动,都要严格遵守封建礼教的约束。
以德服人:以良好的德行使百姓归顺、服从统治者。
大恩大德:恩:恩惠;德:恩德,好处。巨大的恩德,形容恩泽深厚。
高官厚禄:官职高,俸禄丰厚。禄:俸禄,旧指官吏的薪给。
深情厚意:深厚的感情和友谊。
身外之物:个人身体以外的东西(指财产等,表示无足轻重的意思)。
物尽其用:尽量发挥出各种东西的效用。指不浪费一点东西。
睹物思人:睹:看;思:思念。看见死去或离别的人留下的东西就想起了这个人。
仁义道德:泛指旧时鼓吹的道德规范。
玩物丧志:迷恋于玩赏喜好的事物,以致消磨了志气。《尚书·旅獒》:“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玩:玩赏。丧:丧失。
厚德载物:旧指道德高尚者能承担重大任务。
探囊取物:手伸到口袋里取东西。比喻事情极容易办到。《新五代史·南唐世家》:“取江南如探囊中物尔。” 囊:口袋。
物产丰富:指这个地方的天然出产和人工制造的物品种类多、数量大。通常用于形容一个地区的资源状况,表示该地区拥有各种各样的物品,包括但不限于农产品、矿产品、手工艺品等诸多方面。
功德圆满:功德:佛教用语,指诵经、布施等。多指诵经等佛事结束。比喻举办事情圆满结束。
风雪载途:一路上都是风雪交加,形容旅途艰难。风雪:大风大雪,形容天气恶劣。载:怨声载道。途:路途,旅途。
物竞天择:物竞:生物的生存竞争;天择:自然选择。生物相互竞争,能适应者生存下来。原指生物进化的一般规律,后也用于人类社会的发展。
格物致知:中国古代哲学的认识论命题。《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朱熹承认接触事物(格物)是获得知识(致知)的方法,但又认为心被人欲所蒙蔽,所以知识不够完备。只要通过格物的功夫,去掉人欲,对于天地万物之理就无所不知了。颜元把格物解释为“犯手(动手)实做其事”,认为“手格其物而后知至”,肯定行先于知,这是朴素的唯物主义反映论的观点。
篱壁间物:谓家园所产之物。
腹载五车:比喻读书甚多,知识渊博。
恐遭物议:物:这里指人;议:议论。担心遭到众人的非议。
一物一主:比喻每一事物必有所属。
无德而称:无何恩德可以称道。
遗寝载怀:指心有所念而寝不安席。
囊中之物:囊:有底的口袋。喻稳稳到手或不用费力就可获得的物品。形容非常容易得到的东西,办到的事。
物阜民熙:阜:多;熙:安乐。百姓安乐,物资丰富。形容社会安定,百姓安居乐业的景象。
怀才抱德:既有才学,又有德行。
物离乡贵:物品离产地越远越贵重。
囊中取物:囊:口袋。
绝德至行:绝、至:极,尽。极为高尚的道德品行。
天灾物怪:天地所发生的灾害和变异。古人迷信,认为是上天对统治者的警告。
矫时慢物:矫时:矫正时俗。慢,傲慢。指对现实不满,态度傲慢。
三年五载:三、五:表示大概数量;载:年。指多年。
卑礼厚币:谦恭的礼节,丰厚的币帛。表示聘请人的郑重殷切。《史记·魏世家》:“惠王数败于军旅,卑礼厚币以招贤者。”
进德修业:修业:推广、扩大功业。提高道德修养,扩大功业建树。
贵德贱兵:贵德:重视德行;贱兵:轻视武力。比喻重德行感化,不重强制刑罚。
夹袋人物:旧指当权者的亲信或存记备用的人。
济人利物:指救助别人,对世事有益。
睹物兴悲:见到与故人有关的东西而引起悲伤。
潜德隐行:指不为人知的德行。
抱德炀和:抱:怀抱,引申为坚持;炀:熔化,引申为蕴育。坚持道德实质,蕴育和平气息。指行仁政,搞团结。出处:《庄子·徐无鬼》:“抱德炀和,以顺天下。”
厚栋任重:栋:房屋的正梁。栋梁必须粗大才能承受得住巨大的压力。比喻有德行、有才能的人的才可以担任重要职务。
分外之物:非本分应得的财物。
戴高履厚:头顶天脚踩地。
千秋人物:指名垂后世的人物。
万物殷富:国家富庶殷实。
天资雄厚:具有想象或发明的天生的能力。
较德焯勤:显著的德行和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