恃才傲物 shì cái ào wù
1. 拼音:shì cái ào wù
2. 意思:恃:依靠、凭借;物:人,公众。仗着自己有才能,看不起人。
3. 出处:《南史·萧子显传》:“恃才傲物,宜谥曰骄。”
4. 近义词及意思
目中无人:眼里没有别人。形容骄傲自大,看不起人。和“恃才傲物”都有骄傲、看不起他人的意思。
目空一切:什么都不放在眼里。形容极端骄傲自大。与“恃才傲物”类似,体现出一种过度自负的心态。
5. 反义词及意思
虚怀若谷:虚:谦虚;谷:山谷。胸怀像山谷一样深广。形容十分谦虚,能容纳别人的意见。与“恃才傲物”相反,是一种谦逊的态度。
谦虚谨慎:形容人虚心礼让,小心谨慎。体现出不骄傲、不张狂的品质,和“恃才傲物”形成鲜明对比。
6. 例句
他恃才傲物,常常在同事面前炫耀自己的才华。
这位画家恃才傲物,不屑与其他画家交流合作。
他虽然有很高的学历,但恃才傲物,很难与别人相处。
恃才傲物的作家对读者的意见置若罔闻。
那个恃才傲物的工程师总觉得自己的方案是最好的,听不进别人的建议。
他恃才傲物的性格导致他在团队中很孤立。
这位学者恃才傲物,在学术研讨会上经常贬低他人的研究成果。
恃才傲物的他,在公司里常常因为态度问题而引发矛盾。
她恃才傲物,看不起那些没有她有才华的同学。
这个年轻的音乐家恃才傲物,对同行的作品总是挑剔有加。
成语词典:恃才傲物
一表人才:形容人相貌英俊,风度潇洒。
才华横溢:才华:表现于外的才能。多指文学艺术方面而言,很有才华。
傲雪凌霜:形容不畏霜雪严寒,外界条件越艰苦越有精神。比喻经过长期磨练,面对冷酷迫害或打击毫不示弱、无所畏惧。傲,傲慢、蔑视。
居功自傲:居功:自恃有功。自以为有功劳而骄傲自大。
地大物博:土地广大,物产丰富:我国~,人口众多。
人才济济:济济:众多的样子。形容有才能的人很多。
庞然大物:形容体积大而笨重的东西。唐柳宗元《黔之驴》说,老虎第一次见到驴,“庞然大物,以为神。”后也用来形容表面强大而内里虚弱的事物。
物华天宝:各种珍贵的宝物。唐王勃《滕王阁序》:“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 物华:万物的精华。天宝:天然的宝物。
物极必反:事物发展到极点就会向相反的方面转化。《鹖冠子·环流》:“物极则反,命曰环流。” 极:顶点。反:走向反面。
才疏学浅:见识少,学问不深(多用于自谦)。
人才辈出:形容人才一批接着一批地出现。辈出:成批地连续地出现。
恃才放旷:倚仗着自己的才能而无拘无束。
不羁之才:羁:马笼头,比喻约束。非凡的、不可拘束的才能。
雄才大略:杰出的才智和宏大的谋略。
志大才疏:也说才疏志大。志向很大而能力很低。《后汉书·孔融传》:“融负其高气,志在靖难,而才疏意广,迄无成功。”《宋史·王安礼传》:“徐僖计议边事。安礼曰:‘僖志大才疏,必误国。’”
暴殄天物:《尚书·武成》:“暴殄天物,害虐烝民。” 原意是灭绝、残害天生之物。今指任意糟蹋东西。殄(tiǎn):毁害。
有恃无恐:因有所倚仗而不害怕。《左传·僖公二十六年》:“齐侯曰:‘室如悬罄,野无青草,何恃而不恐?’(展禽)对曰:‘恃先王之命。’” 恃(shì):倚仗。恐:害怕。
恃才傲物:仗着自己有才能而轻视别人。《南史·萧子显传》:“恃才傲物,宜谥曰骄。” 物:泛指众人。
才子佳人:泛指有才貌的男女。
物美价廉:廉:便宜。东西价钱便宜,质量又好。
物是人非:东西还是原来的东西,可是人已不是原来的人了。多用于表达事过境迁。因而怀念故人。
物归原主:归:还给。把物品还给原来的主人。
待人接物:跟别人接触 往来。物:人。
冷血动物:变温动物的俗称。
万物之灵:万物:泛指天地间的所有生物;灵:聪明、灵巧。世上一切物种中最有灵性的。指人而言。
德才兼备:也说才德兼备。既有德,又有才;品德和才能都好。
旷世奇才:旷世:当代没有能相比的。指当代少见的奇才。
才貌双全:才学相貌都好。
人才出众:人品才能超出众人。
江郎才尽:南朝江淹年少时以文才著称,晚年诗文无佳句,人们说他才尽了。后来用“江郎才尽”比喻才思枯竭。
聪明才智:指有丰富敏捷的智力和显著的才能。
身外之物:个人身体以外的东西(指财产等,表示无足轻重的意思)。
物尽其用:尽量发挥出各种东西的效用。指不浪费一点东西。
睹物思人:睹:看;思:思念。看见死去或离别的人留下的东西就想起了这个人。
真才实学:真正的才能和学识。
恃强凌弱:凌:欺凌。依仗强大,欺侮弱小。
玩物丧志:迷恋于玩赏喜好的事物,以致消磨了志气。《尚书·旅獒》:“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玩:玩赏。丧:丧失。
厚德载物:旧指道德高尚者能承担重大任务。
心高气傲:心比天高,气性骄傲。态度傲慢,自以为高人一等。
才华超众:才华:表现于外的才能。才能远远超出一般人。
人尽其才:每个人都能充分发挥他的才能。《淮南子·兵略训》:“若乃人尽其才,悉用其力。”
多才多艺:也作多材 多艺。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技艺。《尚书 金縢》:“予仁若考,能多材多艺,能事鬼 神。”
探囊取物:手伸到口袋里取东西。比喻事情极容易办到。《新五代史·南唐世家》:“取江南如探囊中物尔。” 囊:口袋。
物产丰富:指这个地方的天然出产和人工制造的物品种类多、数量大。通常用于形容一个地区的资源状况,表示该地区拥有各种各样的物品,包括但不限于农产品、矿产品、手工艺品等诸多方面。
傲慢无礼:态度傲慢,对人不讲礼节。
郎才女貌:男的才华出众,女的姿容出色,形容男女双方非常相配。
物竞天择:物竞:生物的生存竞争;天择:自然选择。生物相互竞争,能适应者生存下来。原指生物进化的一般规律,后也用于人类社会的发展。
格物致知:中国古代哲学的认识论命题。《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朱熹承认接触事物(格物)是获得知识(致知)的方法,但又认为心被人欲所蒙蔽,所以知识不够完备。只要通过格物的功夫,去掉人欲,对于天地万物之理就无所不知了。颜元把格物解释为“犯手(动手)实做其事”,认为“手格其物而后知至”,肯定行先于知,这是朴素的唯物主义反映论的观点。
才薄智浅:形容人的才智浅薄。自谦的说法。
咏雪之才:表示人有卓越的文学才能。多指女子。
篱壁间物:谓家园所产之物。
人才难得:有都能的人不容易得到。多指要爱惜人才。
傲骨铮铮:指高傲不屈的性格。比喻刚正、坚贞。
恐遭物议:物:这里指人;议:议论。担心遭到众人的非议。
一物一主:比喻每一事物必有所属。
才多识寡:才:才识。识:见识。寡:少。天资高,但见识少。
超世之才:有超越世人的才能。
兵骄将傲:士兵骄纵,将官傲慢。
众建贤才:建:建树。多多地选用优秀人才。
囊中之物:囊:有底的口袋。喻稳稳到手或不用费力就可获得的物品。形容非常容易得到的东西,办到的事。
物阜民熙:阜:多;熙:安乐。百姓安乐,物资丰富。形容社会安定,百姓安居乐业的景象。
诠才末学:低下的才能与肤浅的学识。多用作自谦之词。
怀才抱德:既有才学,又有德行。
物离乡贵:物品离产地越远越贵重。
囊中取物:囊:口袋。
高洁傲岸:形容众多污秽中的纯洁。
傲霜凌雪:蔑视。
尺二秀才:旧时用以讥讽写俗字的书生。“尺二”即指当时“盡”字的俗体“尽”字。
天灾物怪:天地所发生的灾害和变异。古人迷信,认为是上天对统治者的警告。
矫时慢物:矫时:矫正时俗。慢,傲慢。指对现实不满,态度傲慢。
傲头傲脑:形容倔强、桀骜不驯的样子。
夹袋人物:旧指当权者的亲信或存记备用的人。
上驷之才:比喻非常优秀的人才。
相恃为命:互相依靠着过日子。泛指互相依靠,谁也离不开谁。
才疏计拙:指才识疏浅,不善谋算。
真才识学:指有本领,博学多才的人。
骄傲自满:看不起别人,满足于自己已有的成绩。
济人利物:指救助别人,对世事有益。
傲贤慢士:贤:有才德的人;士:读书人和有才干的人。用傲慢的态度对待有德有才的人。
睹物兴悲:见到与故人有关的东西而引起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