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合趋同 xíng hé qū tóng
行合趋同的意思
行为志趣相同。
1. 【解释】:行为志趣相同。
2. 【出自】:《淮南子·说山训》:“行合趋同,千里相从;行不合,趋不同,对门不通。”
成语词典:行合趋同
志同道合:志向相同,道路一致。形容彼此理想、志趣相合。明归有光《题仕履重光册》:“大司寇箬(ruò)溪顾公、大司空南坦刘公,方与石翁为湖南社会,志同道合,其称许之固宜。”
同生共死:生死与共,形容情谊极深。
异口同声:大家说的完全一致。《宋书·庾炳之传》:“今之事迹,异口同音,便是彰著,政未测得物之数耳。”
悲欢离合:指人生中经常遇到的悲伤、欢乐、离别、团聚四种境遇。
一意孤行:《史记·酷吏列传》:“务在绝知友宾客之请,孤立行一意而已。” 本谓谢绝请托,坚持自己的主张。后多指不顾客观条件,无视别人的意见,独断专行。孤行:独自行事。
貌合神离:也说貌合心离。表面上关系不错,实际上是两条心。《素书·遵义》:“貌合心离者孤,亲谗远忠者亡。”
视同陌路:指与亲人或熟人非常疏远。同“视若路人”。
合二为一:指将两者合为一个整体。
与众不同:跟大家不一样。
同归于尽:一同毁灭。尽:完结,灭亡。
风雨同舟:在大风雨 里同坐一条船。比喻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互相帮助,齐心协力,战胜困难。《孙子兵法·九地》:“ 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行色匆匆:行色:出发前后的神态。行走或出发前后的神态举止急急忙忙的样子。
不同凡响:原指歌唱演奏十分出色。后用来形容艺术作品或言谈议论不同一般,十分出色。
祸不单行:指不幸的事接连发生。汉刘向《说苑·权谋》:“此所谓福不重至,祸必重来者也。” 祸:灾难。
横行无忌:胡作非为,毫无顾忌。
截然不同:截然:很分明地、断然分开的样子。形容两件事物毫无共同之处。
非同小可:不是寻常的。形容事情重要或情况严重。小可:轻微,寻常。
异曲同工:也说同工异曲。曲调虽然不同,却都同样美妙。唐韩愈《进学解》:“子云、相如,同工异曲。” 后比喻不同的说法或做法都收到同样的效果。工:工巧。
中西合璧:合璧:圆形有孔的玉叫璧,半圆形的叫半璧,两个半璧合成一个圆叫“合璧”。比喻中国和外国的好东西合到一块。
前仰后合:形容身体前后晃动(多指大笑时)。也说前俯后合、前俯后仰。
倒行逆施:《史记 伍 子胥列传》记载,春秋时伍子胥为父报仇,领吴兵攻打楚国,挖出楚平王的尸体,鞭尸三百。申包胥责 备他,子胥回答说:“吾日暮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 指做事违背常理。
并行不悖:同时进行,不相冲突。《礼记·中庸》:“道并行而不相悖。” 悖(bèi):违反。
身体力行:亲身体验,努力实行。
厉行节约:厉:严格。严格地实行节约。
非同寻常:寻常:平常。形容人和事物很突出,不同于一般。
便宜行事:不必请示,自行决断处置。宋苏轼《赵清献公神道碑》:“公乞以便宜行事。”
倍道而行:加快速度,一天走两天的行程。
行将就木:快要进棺材了。指人临近死亡。《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记载,晋公子重耳奔狄,娶季隗,“将适齐,谓季隗曰:‘待我二十五年,不来而后嫁。’对曰:‘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木:棺材。
同仇敌忾:大家一致地对敌人仇恨和愤怒。忾(kài):愤恨,愤怒。
珠联璧合:《汉书·律历志上》:“日月如合璧,五星为连珠。” 意思是说日月就像美玉结合在一起,五星(指水、金、火、木、土五个行星)就像珍珠联串在一起。后用“珠联璧合”比喻杰出的人才或美好的事物聚集在一起。璧:美玉。
里应外合:外面进攻,里面配合接应。
乌合之众:像乌鸦似地聚合在一起的一帮人。比喻杂凑在一起的毫无组织纪律的人群。《后汉书·耿弇传》:“归发突骑以辚乌合之众,如摧枯折腐耳。” 乌合:像乌鸦似地聚合。
各行其是:指思想不统一,各人按照自己的意见、主张去做。其是:他自己以为对的。
雷厉风行:像打雷那样猛烈,像刮风那样迅速。比喻执行政策、命令等要求严,行动快。《新唐书·韩愈传》:“陛下即位以来,躬亲听断,旋乾转坤,关机阖开,雷厉风飞。”
嘉言懿行:有教育意义的好言语和好行为。
论功行赏:论:按照。按功劳的大小给于奖赏。
见机行事:看具体情况灵活办事。
独断专行:行事专断,不考虑别人的意见。也说独断独行。
行尸走肉:讽刺没有理想,无所作为的人。糊里糊涂混日子,虽然活着,同死人一样。《拾遗记·后汉》:“(任末)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若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行尸:会走动的尸体。走肉:会走动而没有灵魂的肉体。
谨言慎行:说话小心,做事谨慎。《礼记·缁衣》:“则民谨于言而慎于行。”
用舍行藏:《论语·述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被任用就出仕,不被任用就退隐,是儒家对于出处进退的态度。也说用行舍藏。
公平合理:指处理事情公正符合情理。
形同陌路:指本来很熟悉的朋友或别的人,因为一些事情而不再联系或交往,如同成为陌生人一般。
百年好合:夫妻永远和好之意。
同甘共苦:共同享受幸福,共同担当艰苦。
普天同庆:指全国或全世界共同庆祝。
情投意合:形容双方思想感情融洽,意见一致,彼此很合得来。
势在必行:指某事根据事物的发展趋势必须做。
同心同德:指思想统一,信念一致。
不合时宜:时宜:当时的需要和潮流。不适合时代形势的需要。也指不合世俗习尚。
衣食住行:穿衣、吃饭、居住、行路,指生活上的基本需要。
替天行道:代上天主持公道。封建社会里农民起义多以此作为动员、组织群众的口号。
恩同再造:恩德极大如同 使人再生。《宋书·王僧达传》:“再造之恩,不可妄属。” 再造:再生。
精诚合作:真心诚意地团结协作。指双方或多方秉持着真诚、专注、负责的态度共同完成任务或达成目标,强调合作中的真诚和专注程度。
亦步亦趋:《庄子·田子方》:“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意思是老师走学生也走,老师跑学生也跑。比喻自己没有主张,或为了讨好,每件事都效仿或依从别人,跟着人家行事。
天马行空:比喻气势豪放,不受拘束(多用在评价写作、绘画和书法等方面)。天马:汉武帝时从大宛(古代西域国名)得到的汗血马称为天马,意思是神马。见《史记·大宛列传》。行空:形容骏马奔驰,如腾空飞行。
言行一致:说的和做的完全一个样。
感同身受:原指感激的心情如同亲身受到对方的恩惠一样(多用来代替别人表示谢意),现多指虽未亲身经历,但感受就同亲身经历过一样。
合情合理:合乎情理。
欺行霸市:欺负同行,称霸市场,形容蛮横经商。
字里行间:字句之间(在说明文章没有直接说出而是含蓄地流露出来或融会在全文中的思想感情时,多用此语)。
趋利避害:趋:奔向。奔向有利的一面,而避开有害的一面。
同舟共济:舟:船;济:渡,过河。坐一条船,共同渡河。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也比喻利害相同。
不约而同:约:相约。事先没有约定而相互一致。
天作之合:上天成全的婚姻(多用作新婚的颂词)。
求同存异:寻找共同点,不同点各自保留。为处理双方关系的一种原则和方法。
例行公事:按照惯例处理的公事,多借指只重形式,不讲实效的工作。
不敢苟同:苟:苟且。不敢随便地同意。指对人对事抱慎重态度。
横行霸道:蛮不讲理,仗势作恶。《红楼梦》第九回:“一任薛蟠横行霸道,他不但不去管约,反‘助纣为虐’讨好儿。”
大同小异:大部分相同,只有小部分不同。
同床异梦:比喻虽然共同生活或者共同从事某项活动,但是各人有各人的打算。宋陈亮《与朱元晦秘书》:“同床各做梦,周公且不能学得,何必一一说到孔明哉!”
同流合污:《孟子·尽心下》:“同乎流俗,合乎污世。” 原指言行与不良的习俗、世道相合。后用以指跟着坏人一起做坏事。
日行千里:一天能走一千里。形容速度惊人。
量力而行:量:估量;行:行事。按照自己力量的大小去做,不要勉强。
分工合作:众人各司其责,共同从事工作。
我行我素:不管人家怎么说,仍旧按照自己平素的一套去做。
情同手足:彼此之间的感情如同亲兄弟一样亲密。
令行禁止:下令行动就立即行动,下令停止就立即停止。形容执行命令坚决迅速。《韩非子·八经》:“君执柄以处势,故令行禁止。”
同病相怜:比喻有同样不幸遭遇的人互相同情。汉赵晔《吴越春秋》卷四:“同病相怜,同忧相救。” 怜:怜惜,同情。
大势所趋:整个形势发展的趋向:国家的统一是~,人心所向。趋: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