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同小可 fēi tóng xiǎo kě
1. 拼音:fēi tóng xiǎo kě。
2. 意思:小可:寻常的。指情况严重或事情重要,不能轻视。
3. 出处:元·孟汉卿《魔合罗》第三折:“萧令史,我与你说,人命事关天关地,非同小可!”
4. 近义词及意思
非同寻常:寻常:平常。形容人和事物很突出,不同于一般。与非同小可都有不平常、重要的意思,非同小可更强调事情的严重性。
举足轻重:只要脚移动一下,就会影响两边的轻重。指处于重要地位,一举一动都足以影响全局。和非同小可类似,都表示事情或人物的重要性。
5. 反义词及意思
无足轻重:没有它并不轻些,有它也并不重些。指无关紧要。与非同小可相反,体现出事情不重要的状态。
微不足道:微:细,小;足:值得;道:谈起。微小得很,不值得一提。形容非常渺小,不重要,和非同小可形成对比。
6. 例句:
这件事非同小可,我们必须慎重对待。
他在公司里担任非同小可的职位,掌握着重要决策。
此次火灾非同小可,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这个问题非同小可,关系到整个项目的成败。
她这次生病非同小可,需要好好调养。
那封信里的内容非同小可,可能会改变他的一生。
这次的文物盗窃案非同小可,警方正在全力侦破。
比赛中的这个失误非同小可,可能会导致他们失去冠军。
对环境的污染问题非同小可,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
这件文物非同小可,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成语词典:非同小可
非亲非故:故:老友。不是亲属,也不是熟人。表示彼此没有什么关系。
答非所问:回答的不是所问的内容。也说所答非所问。
面目全非:模样变得与原先完全不同。形容变化极大(多含贬义)。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陆判》:“举首则面目全非。”
众多非一:指类别甚多,不止一种。
志同道合:志向相同,道路一致。形容彼此理想、志趣相合。明归有光《题仕履重光册》:“大司寇箬(ruò)溪顾公、大司空南坦刘公,方与石翁为湖南社会,志同道合,其称许之固宜。”
小题大做:比喻把小事当做大事来办,有不值得这样做或有意扩大事态的意思。
口是心非:指嘴里说的是一套,心里想的又是一套,心口不一致。
同生共死:生死与共,形容情谊极深。
妙不可言:妙:美妙。形容好得难以用文字、语言表达。
想入非非:思想进入虚幻境界,完全脱离实际;胡思乱想。
无家可归:没有家可回。指流离失所。
小巧玲珑:形容小而灵巧、精致:画舫里陈设着~的紫檀桌椅。苏州很多园林建筑得~。
羊肠小道:指狭窄曲折的小路(多指山路)。
不可思议:原为佛教用语,指思想言语所不能达到的境界。后形容对事物或言论无法想象、很难理解。
憨态可掬:可掬:可以用手捧取。形容顽皮娇痴、单纯幼稚的样子充溢在外。招人喜爱。
异口同声:大家说的完全一致。《宋书·庾炳之传》:“今之事迹,异口同音,便是彰著,政未测得物之数耳。”
热闹非凡:形容热闹的场面或景象。“非凡”是出色的或突出的,不同于一般的意思。
小惩大诫:因受到小的惩罚,就加倍警惕自己,不至于犯大错误。《周易·系辞下》:“小惩而大诫,此小人之福也。”
模棱两可:对问题或事物正反两方面,持既不肯定、也不否定的态度。《旧唐书·苏味道传》:“但模棱以持两端可也。” 模棱(léng):含糊,不明确,不肯定。两可:这样也可以,那样也可以。
有机可乘:有空子可钻。
愚不可及:原指人为了应付不利局面假装愚痴,以免祸患,为常人所不及(见于《论语·公冶长》)。后用来形容人极端愚蠢。
适可而止:到了适当的程度就停止(指做事不过分)。
视同陌路:指与亲人或熟人非常疏远。同“视若路人”。
乏善可陈:乏:缺乏,缺少;善:优点。可:可以。陈:述说。说不出有什么优点,没有什么好称道的,叫做“乏善可陈”。
两小无猜:男女小的时候在一起玩耍,天真烂漫,没有猜疑。
与众不同:跟大家不一样。
同归于尽:一同毁灭。尽:完结,灭亡。
风雨同舟:在大风雨 里同坐一条船。比喻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互相帮助,齐心协力,战胜困难。《孙子兵法·九地》:“ 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和蔼可亲:和蔼:和善。态度温和,容易接近。
可见一斑:斑:杂色的花纹或斑点。比喻见到事物的一少部分也能推知事物的整体。
不同凡响:原指歌唱演奏十分出色。后用来形容艺术作品或言谈议论不同一般,十分出色。
截然不同:截然:很分明地、断然分开的样子。形容两件事物毫无共同之处。
非同小可:不是寻常的。形容事情重要或情况严重。小可:轻微,寻常。
不可开交:无法摆脱或结束(只做“得”后面的补语):忙得~。打得~。
不可磨灭:磨灭:消失。永远消失不了。指事迹言论等将始终保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异曲同工:也说同工异曲。曲调虽然不同,却都同样美妙。唐韩愈《进学解》:“子云、相如,同工异曲。” 后比喻不同的说法或做法都收到同样的效果。工:工巧。
寥寥可数:寥寥:稀少,很少。形容很少,数得出来。
无可奈何:指没有一点办法,只好这样了。《史记·周本纪》:“祸成矣,无可奈何!” 奈何:怎么办。
不可名状: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名:说出。状:描述。
历历可数:历历:清楚、分明的样子。可以清楚地一个个或一件件数出来。
难能可贵:做到了难于做到的事,其行动很可贵,值得赞赏。宋苏轼《荀卿论》:“此三者,皆天下之所谓难能而可贵者也。”
是非曲直:正确和错误,对和不对。
无懈可击:没有可以被攻击或挑剔的漏洞。形容十分严密。
大材小用:大的材料用在小处。多指人事安排上不恰当,屈才。
无事生非:本来没有事却人为地引出麻烦、事端。
形迹可疑:举动和神色值得怀疑。
跳梁小丑:比喻猖狂作乱而又微不足道的人。《庄子·逍遥游》:“子独不见狸狌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避高下。” 跳梁:也作跳踉,蹦蹦跳跳。
啼笑皆非:哭也不是,笑也不是。形容既令人难受,又让人觉得可笑。
屈指可数:形容数目很少,扳着手指头就能数过来。
孺子可教:指年轻人有出息,可以把本事传授给他。
短小精悍:形容人身 材短小而精明强干。《史记 游侠列传》:“(郭)解为人短小精悍。” 也用来形容文章、言论等简短有 力。悍(hàn)。
非同寻常:寻常:平常。形容人和事物很突出,不同于一般。
不可估量:难以估计。
不拘小节:不为无关原则的琐事所约束,多指不注意生活小事。
雕虫小技:比喻微不 足道的技能,多指文字技巧。唐李白《与韩荆州书》:“恐雕虫小技,不合大人。”
余勇可贾:《左传·成公二年》记载,齐、晋两国交战,齐国的高固冲进晋军,夺了对方的战车,回来后夸耀说:“欲勇者,贾余(我)馀勇。” 意思是说,我还有馀力可卖,谁要,可以来买。后用来表示还有力量没有用完。贾(gǔ):卖。
同仇敌忾:大家一致地对敌人仇恨和愤怒。忾(kài):愤恨,愤怒。
文过饰非:用漂亮的言辞掩饰过失和错误。唐刘知几《史通·惑经》:“岂与夫庸儒末学,文过饰非,使夫问者缄辞杜口,怀疑不展,若斯而已哉?” 文、饰:掩饰。过、非:错误。
拒谏饰非:拒绝劝告,掩饰错误。《荀子·成相》:“拒谏饰非,愚而上同,国必祸。” 谏:规劝。饰:遮掩。
坚不可摧:非常坚固,摧毁不了。
炙手可热:热得烫手。唐杜甫《丽人行》诗:“炙手可热势绝伦。” 比喻权势很大,气焰很盛,使人不敢接近。炙:烤。
缺一不可:少一样也不行。
高不可攀:高得没法攀登,多指难以达到或攀附。
无可厚非:也说未可厚非。不可过分指责、苛求。表示虽有缺点,但还可以原谅。
小鸟依人:依:依恋。像小鸟那样依傍着人。形容少女或小孩娇小可爱的样子。
物是人非:东西还是原来的东西,可是人已不是原来的人了。多用于表达事过境迁。因而怀念故人。
谨小慎微:原指说话、做事非常谨慎,现多指对一些事情过于小心谨慎。《淮南子·人间训》:“圣人敬小慎微,动不失时。” 清恽敬《卓忠毅公遗稿书后》:“其生平无不谨小慎微,事事得其所处。”
可乘之机:可以利用的机会。也说可乘之隙。
不可多得:形容非常稀少,很难得到(多指人才或稀有物品)。
指日可待:(事情、希望等)不久就可以实现:计划的完成~。
无名小卒:比喻没有名气的人。
明辨是非:把是非分清楚。
胆小如鼠:胆子小得像老鼠。形容非常胆小。
不可理喻:不能够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固执或蛮横,不通情理。
形同陌路:指本来很熟悉的朋友或别的人,因为一些事情而不再联系或交往,如同成为陌生人一般。
今非昔比:昔:过去。现在不是过去能比得上的。多指形势、自然面貌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大街小巷:城镇里的街道里弄,概指都市里的各处地方。
胡作非为:不顾法纪或舆论,任意干坏事。
同甘共苦:共同享受幸福,共同担当艰苦。
普天同庆:指全国或全世界共同庆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