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病与药 yìng bìng yǔ yào
应病与药的意思
对症下药。
成语词典:应病与药
灵丹妙药:也说灵丹圣药。迷信者认为能治好各种病症的药。比喻能解决所有问题的办法。
应接不暇:《世说新语·言语》:“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 原形容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后多指来人或事情多,应付不过来。暇:空闲。
荣辱与共:光荣与耻辱共同分享与承担。
与日俱增: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天天地不断增长。形容增长得很快。
与世长辞:指人去世(多用于敬仰的人)。
患难与共:同心协力,共同承担危险和困难。三国魏曹植《求自试表》:“而臣敢陈闻于陛下者,诚与国分形同气,忧患共之者也。”
与众不同:跟大家不一样。
应有尽有:应该有的全都有了,表示一切齐备。
与世隔绝:与社会上的人们隔离,断绝来往。形容隐居或人迹不到的极偏僻地方。
治病救人:比喻针对某人的缺点错误进行分析、批评,帮助其改正。
病入膏肓:《左传·成公十年》:“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 意思是说疾病要是深入到肓(心脏与膈膜之间)之上、膏(心尖脂肪)之下,那就任何药力都不能达到,因而也难于治好。后用“病入膏肓”形容病情严重到了无法医治的地步。也比喻事情严重到了不可挽救的程度。肓(huāng)。
应运而生:原指顺应天命而降生,后泛指随着某种形势而产生:随着电脑的普及,网上教育~。
一应俱全:一应:一切;俱:都。一切齐全,应有尽有。
咸与维新:指一切除旧更新。
对症下药:比喻针对具 体情况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里应外合:外面进攻,里面配合接应。
老弱病残:老:老人;弱:弱小的幼童;病:病人;残:残疾人。泛指弱势群体。
连锁反应:链式反应
与人为善:跟别人一同做好事。《孟子·公孙丑上》:“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后指善意地帮助别人:批评同志要采取~的态度。
生死与共:生一起生,死一起死,形容情谊很深。
一病不起:得病后就再也起不了床。比喻得病后病情一天天恶化,终至死亡。
一呼百应:一声召唤,群起响应。形容威信高,响应者多。
罪有应得:得到了应该得到的惩罚。形容处罚恰当,并非冤枉。
生老病死:佛教认为“生、老、病、死”是人生的四苦,今泛指生活中生育、养老、医疗、殡葬等事。
与虎谋皮:也说与狐谋皮。同老虎商量,要剥下它的皮。比喻跟恶人商量要他放弃自己的利益,是绝对办不到的。《太平御览》卷二○八引《符子》:“欲为千金之裘而与狐谋其皮…言未卒,狐相率逃于重丘(高土堆)之下。”
无可救药:药:治疗。病已重到无法用药医治的程度。比喻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久病成医:病的时间长,吃的药多,对药性和病理的了解较多,就像医生一样了。《左传·定公十三年》:“三折肱,知为良医。”
得心应手:心里怎样想,手里就能怎样做。比喻技艺纯熟,心手相应。《庄子 天道》:“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
应付自如:应付:对付,处置。自如:按自己的心愿做事。处理事情从容不迫,很有办法。
丧心病狂:失去理智,像发了疯一样。形容干坏事不顾一切。《宋史·范如圭传》:“公(指秦桧)不丧心病狂,奈何为此?”
有求必应:只要有人请求就一定应允。
事与愿违:事情的发展与愿望相反。晋嵇康《幽愤》诗:“事与愿违,遘兹淹留。”
因果报应:佛教用语。说今生种什么因,来生结什么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良药苦口:治病的好药,味苦难吃。常比喻有益而尖锐的批评。《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夫良药苦于口,而智者劝而饮之,知其入而已己疾也。”
供不应求:供应的东西不能满足需求。
狗皮膏药:药膏涂在小块狗皮上的一种膏药,疗效比一般膏药好。旧时走江湖的人常假造这种膏药来骗取钱财,因而用来比喻骗人的货色。
病从口入:疾病多是由食物传染。比喻应该注意饮食卫生。
旧病复发:原来的病又犯了。
同病相怜:比喻有同样不幸遭遇的人互相同情。汉赵晔《吴越春秋》卷四:“同病相怜,同忧相救。” 怜:怜惜,同情。
随机应变:根据情况灵活地应付事态的变化。《三国演义》第五十七回:“(孙权)乃问曰:‘公平生所学,以何为主?’统(庞统)曰:‘不必拘执,随机应变。’”
无与伦比:没有能够比得上的(多含褒义)。
丰取刻与:丰:多;刻:刻薄;与:给予。取之于民的多,用之于民的少。多形容残酷地剥削。
药笼中需:药笼:放药材的用具。药笼中需要储备的东西。比喻储备人才的需要。
孤立寡与:指没有人扶持,没有人援助。
选贤与能:选拔任用贤能的人。与,通“举”。亦作“选贤任能”、“选贤举能”。
呼应不灵:指消息不能正常传递,指挥不能正常进行。
应病与药:对症下药。
与日俱积:与:跟,和。随着时间一天天地增长。形容不断增长。
与世靡争:和世上的人没有争执。形容脱俗拔尘的达观态度。
与时偕行:变通趋时。
取与不和:指用不正当的手段获取财物。
病骨支离:支离:残缺不全,引伸为憔悴、衰残瘦弱的样子。形容病中体瘦骨露,衰弱无力。
四百四病:指四肢百体的四时病痛。泛指各种疾病。
负薪之病:负薪:指有病。指背柴劳累,体力还未恢复。
与年俱进:与:跟,和。随着时间一天天地增长。形容不断增长。
应箓受图:箓:符箓,上载隐语,被看作帝王受命的征验;图:河图,圣人当世的吉兆。指帝王是应符命、受河图来统治天下。表示王权是神授的。
应图受箓:图:河图,圣人当世的吉兆;箓:符箓,上载隐语,被看作帝王受命的征验。指帝王是应符命、受河图来统治天下。表示王权是神授的。
与民偕乐:后泛指领导与群众一起游乐。
淮阳多病:《汉书·汲黯传》:“召 黯 拜为 淮阳 太守…… 黯 泣曰:‘臣自以为填沟壑,不復见陛下,不意陛下復收之。臣常有狗马之心,今病,力不能任郡事。’”后人往往引此以自况多病。
虚应故事:照例应付,敷衍了事。故事:例行的事。
应规蹈矩:应:顺应;规:圆规;蹈:履行;矩:角尺。夫和矩分别是定圆和方的标准工具,借指礼仪、法度。指谨遵礼法,不越分寸。
病病殃殃:形容病了很久,身体虚弱委靡不振的样子。也说病殃殃、病病歪歪。
色授魂与:色:神色;授、与:给予。形容彼此用眉目传情,心意投合。
适时应务:适合时宜,顺应世务。
与时消息:指事物无常,随时间的推移而兴盛衰亡。消,消亡。息,孳生。
云集响应:大家迅速集合在一起,表示赞同和支持。
贫病交加:贫穷和疾病一起压在身上。
病民蛊国:也说病国病民、病民害国。害人民,害国家。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五:“吾辈病民蛊国,不能仇现在之执法者也。” 病:损害,祸害。蛊(gǔ):相传为人工培养成的毒虫,引申为毒害。
此发彼应:这里发动,那里响应。
鸣鹤之应:比喻诚笃之心相互应和。
应弦而倒:随着弓弦的声音而倒下。形容射箭技艺高超。
如应斯响:形容反响极快。
箪食与饿:含义为用箪盛饭给与饥饿的人。
悯时病俗:指忧虑时俗。
霜露之病:因感受风寒而引起的病。
药到病除:药一服下病就好了。形容用药效果非常好。
香药脆梅:果脯名。
旧病难医:老毛病难于医治。比喻过去的缺点错误难以改正。
桴鼓相应:用鼓槌打鼓,鼓即发声。比喻上呼下应,紧密配合。《汉书·李寻传》:“顺之以善政,则和气可立致,犹桴鼓之相 应也。” 桴:鼓槌。
岁不与我:与:给。岁月不能再给我。表示应该及时奋起,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