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虎谋皮 yǔ hǔ móu pí
与虎谋皮的意思
也说与狐谋皮。同老虎商量,要剥下它的皮。比喻跟恶人商量要他放弃自己的利益,是绝对办不到的。《太平御览》卷二○八引《符子》:“欲为千金之裘而与狐谋其皮…言未卒,狐相率逃于重丘(高土堆)之下。”
1. 【解释】:跟老虎商量要它的皮。比喻跟恶人商量要他放弃自己的利益,绝对办不到。
2. 【出自】:《太平御览》卷二0八引《符子》:“欲为千金之裘而与狐谋其皮,欲具少牢之珍而与羊谋其羞,言未卒,狐相率逃于重丘之下,羊相呼藏于深林之中。”
3.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与虎谋皮的近义词
水中捞月、海中捞月、与狐谋皮、枉费心机
与虎谋皮的反义词
行之有效、立竿见影
成语词典:与虎谋皮
狐假虎威:狐假虎威是先秦时代汉族寓言故事。假:借。狐狸借老虎之威吓退百兽。后以“狐假虎威”来比喻仰仗或倚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恐吓人。
荣辱与共:光荣与耻辱共同分享与承担。
与日俱增: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天天地不断增长。形容增长得很快。
死皮赖脸:形容不顾羞耻,一味纠缠。
与世长辞:指人去世(多用于敬仰的人)。
图谋不轨:不轨:越出常轨,不守法度。谋划越出常规、法度之事。
狼吞虎咽: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
龙潭虎穴:比喻危险的境地。也说虎穴龙潭。
患难与共:同心协力,共同承担危险和困难。三国魏曹植《求自试表》:“而臣敢陈闻于陛下者,诚与国分形同气,忧患共之者也。”
如虎添翼:好像老虎长出了翅膀。比喻增添力量,使强大的更加强大,或使凶恶的更加凶恶。
与众不同:跟大家不一样。
马马虎虎:形容做事马虎、随便。
与世隔绝:与社会上的人们隔离,断绝来往。形容隐居或人迹不到的极偏僻地方。
鸡毛蒜皮:比喻轻微琐碎无关紧要的小事。
出谋划策:出主意,定计策。
调虎离山:比喻为了便于乘机行事,想法子引诱有关的人离开原来的地方。
虎视眈眈:像老虎要扑食那样注视着。形容贪婪地恶狠狠地盯着。《周易·颐》:“虎视眈眈,其欲逐逐。” 眈眈(dāndān):注视的样子。
阴谋诡计:暗地里做坏事的计谋。
皮开肉绽:皮肉都裂开了。形容被打得伤势极重。绽(zhàn)。
咸与维新:指一切除旧更新。
降龙伏虎:形容力量强大,能够战胜一切。
足智多谋:智谋很多,形容善于料事和用计。
与人为善:跟别人一同做好事。《孟子·公孙丑上》:“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后指善意地帮助别人:批评同志要采取~的态度。
虎落平阳:平阳:地势平坦明亮的地方。老虎离开深山,落到平地里受困。比喻失势。
生死与共:生一起生,死一起死,形容情谊很深。
老着脸皮:不顾丢面子。
龙争虎斗:形容双方势均力敌,斗争十分激烈。
骑虎难下:比喻事情中途遇到困难,但又不能停止,进退两难。《新五代史·郭崇韬传》:“俚语曰:‘骑虎者势不得下。’”
敲山震虎:指故意示警,使人震动。同“敲山振虎”。
养虎为患:比喻纵容敌人,留下后患,自己反受其害。
与虎谋皮:也说与狐谋皮。同老虎商量,要剥下它的皮。比喻跟恶人商量要他放弃自己的利益,是绝对办不到的。《太平御览》卷二○八引《符子》:“欲为千金之裘而与狐谋其皮…言未卒,狐相率逃于重丘(高土堆)之下。”
谈虎色变:一谈到老虎,吓得脸色就变了。宋程颢、程颐《二程全书·遗书二上》:“真知与常知异。尝见一田夫曾被虎伤,有人说虎伤人,众莫不惊,独田夫色动异于众。” 后比喻一提到可怕的事物就感到恐怖。
虎口拔牙:比喻做十分危险的事。
素未谋面:谋面:见面。指平素没有见过面。
嬉皮笑脸:形容嬉笑而不严肃的样子。也作嘻皮笑脸。
事与愿违:事情的发展与愿望相反。晋嵇康《幽愤》诗:“事与愿违,遘兹淹留。”
深谋远虑:计划得周密,考虑得久远。汉贾谊《过秦论》:“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曩时之士也。” 谋:策划,计划。
谋财害命:为了劫夺财物,害人性命。
虎头蛇尾:比喻做事有始无终,起初声势很大,后来就马马虎虎,劲头越来越小。
狗皮膏药:药膏涂在小块狗皮上的一种膏药,疗效比一般膏药好。旧时走江湖的人常假造这种膏药来骗取钱财,因而用来比喻骗人的货色。
略知皮毛:比喻稍知表面的情况或稍有肤浅的知识。
老谋深算:周密的筹划、深远的打算。形容人办事精明老练。
另谋高就:指另找一份职业,意即辞去原职。
细皮嫩肉:(~儿)形容人的皮肤细嫩:这姑娘长得~的。
生龙活虎:形容很有生气和活力。
为虎作伥:旧时迷信传说,被老虎咬死的人变成鬼,又去引导老虎吃人,这种鬼叫伥。比喻充当恶人的爪牙,帮助干坏事。伥(chāng)。
以权谋私:以:凭借;权:权力;谋:谋求;私:私利。用手中的权力牟取私利。
狼窝虎穴:比喻险恶的环境或地方。“狼窝”和“虎穴”都代表着危险的野兽巢穴,组合起来形容危机四伏的场所。
卧虎藏龙:指隐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也指隐藏不露的人才。
虎背熊腰:形容人的身体魁梧强壮。
放虎归山:也说纵虎归山。把已捕获的老虎放回深山。比喻放走敌人,留下后患。《三国志·蜀书·刘巴传》裴松之注引《零陵先贤传》:“既入,巴复谏曰:‘若使备讨张鲁,是放虎于山林也。’”
无与伦比:没有能够比得上的(多含褒义)。
丰取刻与:丰:多;刻:刻薄;与:给予。取之于民的多,用之于民的少。多形容残酷地剥削。
铺谋设计:巧作安排设下计谋。
孤立寡与:指没有人扶持,没有人援助。
选贤与能:选拔任用贤能的人。与,通“举”。亦作“选贤任能”、“选贤举能”。
虎头燕额:形容王侯的贵相或相貌的威武。
应病与药:对症下药。
好谋无决:好:喜爱,善于;谋:策划,思考。对问题思考策划得多,但却不能或不善于作出判断或决断。例句:刘文策呀,或活一个好谋无决的“言语巨人”,不可用,不可用。词源浅释《三国志·魏志·郭嘉传》:“多端寡要,好谋无决。”
虎跃龙骧:形容威武雄壮。明 方孝孺《尚友五赞·诸葛武侯》:“惟 忠武公,千載一人。綜覈萬變,以義而動。虎躍龍驤,天下震恐。”京剧《将相和》第七场:“蒙敖(唱)好似虎跃与龙骧。”
人中龙虎:比喻人中豪杰。
深谋远猷:指计划得很周密,考虑得很长远。
与日俱积:与:跟,和。随着时间一天天地增长。形容不断增长。
与世靡争:和世上的人没有争执。形容脱俗拔尘的达观态度。
大人虎变:虎变:如虎身花纹的变化。比喻居上位者出处行动变化莫测。
与时偕行:变通趋时。
取与不和:指用不正当的手段获取财物。
虎狼之穴:虎和狼居住的洞穴。比喻极其危险的地方。
画虎刻鹄:比喻好高鹜远,终无成就。
假虎张威:犹言狐假虎威。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有勇有谋:勇:勇气;谋:计谋。既有胆量又有计谋。
鹤发鸡皮:鹤发:白发;鸡皮:形容皮肤有皱纹。皮肤发皱,头发苍白。形容老人年迈的相貌。
夙夜为谋:指日夜谋划。
与年俱进:与:跟,和。随着时间一天天地增长。形容不断增长。
虎墨沉香:说墨汁在一定期限范围内会发出特别的清香味。
与民偕乐:后泛指领导与群众一起游乐。
好谋而成:好:喜欢,喜爱。指勤于思考,遇事能深思熟虑而办好事情。
柙虎樊熊:柙中的虎,樊内的熊。比喻被囚的恶人。
一虎不河:原指空手搏虎,徒步渡河,比喻有勇无谋,冒险行事。后在元剧中比喻不顾一切。
燕翼贻谋:燕:安;翼:敬;贻:遗留。原指周武王谋及其孙而安抚其子。后泛指为后嗣作好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