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樽就教 yí zūn jiù jiào
移樽就教的意思
端着酒杯到别人跟前一起饮酒,以便求教,泛指主动前去向人请教。
1. 【解释】:樽:古代盛酒器;就:凑近。端着酒杯离座到对方面前共饮,以便请教。比喻主动去向人请教。
2. 【出自】: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十一回:“也罢,我们‘移樽就教’罢。”
移樽就教的近义词
不耻下问
移樽就教的反义词
好为人师
成语词典:移樽就教
半推半就:又要推开又要靠近,形容心里愿意,表面却装出不愿意而推辞的样子。
因材施教:针对学习的人的能力、性格、志趣等具体情况施行不同的教育。
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性格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变化。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慕贤》:“潜移暗化,自然似之。” 潜:暗中。默:无声无息。
谆谆教导:谆谆:恳切、耐心的样子。恳切、耐心地教导。
按部就班:晋陆机《文赋》:“选义按部,考辞就班。” 指文章结构、选词造句合乎规范。现指按照正常的条理、步骤去做。有时也指拘泥陈规,缺乏创新精神。
孺子可教:指年轻人有出息,可以把本事传授给他。
行将就木:快要进棺材了。指人临近死亡。《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记载,晋公子重耳奔狄,娶季隗,“将适齐,谓季隗曰:‘待我二十五年,不来而后嫁。’对曰:‘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木:棺材。
三教九流:三教指儒教、佛教、道教;九流指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泛指宗教、学术中各种流派或社会上各种行业。也用来泛称江湖上各种各样的人。也说九流三教。
移花接木:原指把花木的芽或枝条嫁接在别的植物上。后用以比喻暗中使用巧计在事情进行过程中更换人或事物。
不吝赐教:吝:吝惜;赐:赏予;教:教导,教诲。不吝惜自己的意见,希望给予指导。请人指教的客气话。
就事论事:按照事情本身的情况来评论是非得失。
教导有方:教育引导很有办法。
将计就计:利用对方所用的计策,反过来向对方使计策。
言传身教:一面口头上传授,一面行动上以身作则,指言语行为起模范作用。
愚公移山:传说古代有一位老人名叫北山愚公,家门前有两座大山挡住了路,他下决心要把山平掉,另一个老人河曲智叟笑他太傻,认为不可能。愚公回答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这两座山可不会再增高了,凿去一点就少一点,终有一天要凿平的。”(见于《列子·汤问》)比喻做事有毅力,有恒心,不怕困难。
功成名就:功业建立了,名声也有了。也说功成名立、功成名遂。
有教无类:对任何人都给以教育,不分高低贵贱。《论语·卫灵公》:“子曰:‘有教无类。’” 类:类别,种类。
将错就错:事情既然已经做错了,索性顺着错的做下去。
坚定不移:稳定坚强,毫不动摇。
各就各位:各自到各自的位置或岗位上。
束手就擒:捆起手来由人捉拿,形容因无法脱逃或无力反抗而甘愿被擒获。
屡教不改:多次教育,仍不改正。也说累教不改。
避重就轻:避开重要的而拣次要的来承担,也指回避主要的问题,只谈无关重要的方面。
就地正法:正法:执行死刑。在犯罪的当地执行死刑。
另谋高就:指另找一份职业,意即辞去原职。
就地取材:就:随。在本地找需要的材料。比喻不依靠外力,充分发挥本单位的潜力。
援笔立就:援笔:拿笔。拿起笔立刻写成。形容才思敏捷。同“援笔立成”。
瞽瞍不移:比喻恶劣成性的人不可能迁善改过。
三教一体:三教:指儒教、道教、佛教;一体:一家。旧时认为三教形式不同,但同是一个本源。
矢口不移:肯定某种说法,决不肯再改口
俯首就缚:低下头让人捆绑。形容无法反抗或自愿认罪。
宰鸡教猴:用杀鸡来警戒猴子。比喻严惩一个以警告其余。
樽酒论文:一边喝酒,一边议论文章。
十年教训:居民同心同德,积蓄力量。
移国动众:动摇国基及民心。
不屑教诲:认为不值得教训。
权移马鹿:指恃权专横跋扈,任意颠倒是非。
就深就浅:比喻做事善于因地制宜,能够变通。
将陋就简:后指就着原来简陋的条件办事。
避繁就简:避开繁杂的,从事简单的。
移星换斗:形容法术神妙或手段高超。
策名就列:书名于策,就位朝班。意指做官。
花移木接:比喻暗中用手段更换人或事物来欺骗别人。
移丘换段:改变自己区划的田地界域以图私利。
移气养体:改变气质和保养身体。
移的就箭:移动箭靶靠近箭。比喻曲意迁就。
推干就湿:形容抚育孩子的辛劳。同“推燥居湿”。
弃文就武:放弃文业,改从武事。
填海移山:把山移开填入大海之中。指仙术法力广大。比喻决心极大。
教学相长:《礼记·学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原意是说,学的人通过学习知道自己不足,教的人通过教别人知道自己还有难点,然后都再去进一步钻研,所以无论学的人还是教的人都能通过教学过程得到提高。现指教和学两方面互相促进,共同提高。长(zhǎng):增进,提高。
千里移檄:谓日行千里,传送紧急公文。
移山拔海:移动大山,拔起大海。形容力量巨大。
移山造海:移动山岳,造出大海。比喻人类征服自然的伟大力量和气魄。
明推暗就:表面上推拒,暗地里接受。形容装腔作势、假意拒绝的样子。
随行就市:价格随着市场的行情而变动:农产品充足了,价格自然会~落下来。
移花换柳:用手段更换人或事物来欺骗别人。
援笔而就:援笔:拿笔。拿起笔立刻写成。形容才思敏捷。同“援笔立成”。
反面教员:反面:坏的,消极的一面。指与人民为敌的人的言行,可以从反面教育人民。
束教管闻:指学识浅陋,见闻不广。
功名成就:功绩取得了,名声也有了。
少条失教:指没规矩,无教养。
潜移阴夺:指不露形迹地改变或取得。
名教罪人:旧对违背礼教之人的谴称。
移风易俗:改变旧的风俗习惯。
明刑弼教:用刑法晓喻民众,使大家都知法、畏法而守法,以达到教化所不能收到的效果。《尚书·大禹谟》:“明于五刑,以弼五教,期于予治。” 弼(bì):辅助。
移山倒海:搬走山,移开海。比喻改造自然的伟大力量和气魄。
移船就岸:就:凑近,靠近。改变原来主张,乘势凑上去办成某事。也比喻不招自来。
避实就虚:本作避实击虚。《孙子兵法·虚实》:“兵之形,避实而击虚。” 意思是避开敌人的主力,进攻其薄弱环节。后也指谈问题或处理问题时回避要害。
甄繁就简:甄别繁杂的,采用简便的。
生聚教训:生聚:繁殖人口,聚积物力;教训:教育,训练。指军民同心同德,积聚力量,发愤图强,以洗刷耻辱。
不知就里:就里:其中,内情。不知道内幕。
杀彘教子:彘:猪。父母说话算数,教子诚实无欺。
便还就孤:就撤回到我这里.
移有足无:指用多余的部分弥补不足的部分。
移易迁变:指迁移变化。
就棍打腿:比喻乘便或顺势行事。
改政移风:改变风气习俗。
下愚不移:移:改变。下等的愚人,决不可能有所改变。旧时儒家轻视劳动人民的观点。也指不求上进,不想学好。
寸步难移:连一步都难移动。形容走路困难。也比喻处境艰难。
移风崇教:移转风气,崇尚教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