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位病民 shī wèi bìng mín
尸位病民的意思
指占着职位不做事,使百姓受到损失。
成语词典:尸位病民
国泰民安:国家太平,人民安乐。泰:平安,安定。
尸横遍野:尸体到处横着。形容死者极多。
治病救人:比喻针对某人的缺点错误进行分析、批评,帮助其改正。
民生凋敝:民生:人民的生计;凋敝:衰败,艰苦。社会穷困,经济衰败,人民生活极端困苦。
病入膏肓:《左传·成公十年》:“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 意思是说疾病要是深入到肓(心脏与膈膜之间)之上、膏(心尖脂肪)之下,那就任何药力都不能达到,因而也难于治好。后用“病入膏肓”形容病情严重到了无法医治的地步。也比喻事情严重到了不可挽救的程度。肓(huāng)。
老弱病残:老:老人;弱:弱小的幼童;病:病人;残:残疾人。泛指弱势群体。
祸国殃民:使国家受害,人民遭殃。
行尸走肉:讽刺没有理想,无所作为的人。糊里糊涂混日子,虽然活着,同死人一样。《拾遗记·后汉》:“(任末)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若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行尸:会走动的尸体。走肉:会走动而没有灵魂的肉体。
一病不起:得病后就再也起不了床。比喻得病后病情一天天恶化,终至死亡。
中华民族: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官方定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获得认定的56个民族的统称,是代表中国境内各民族在民族融合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有共同文化与心理特征的民族共同体,体现了民族多样性下的统一性。
生老病死:佛教认为“生、老、病、死”是人生的四苦,今泛指生活中生育、养老、医疗、殡葬等事。
劳民伤财:既使人民劳苦,又浪费钱财。
碎尸万段:极言对罪大恶极者予以严厉的惩罚。
为国为民:指不谋私利,为国家和人民效力。
各就各位:各自到各自的位置或岗位上。
久病成医:病的时间长,吃的药多,对药性和病理的了解较多,就像医生一样了。《左传·定公十三年》:“三折肱,知为良医。”
丧心病狂:失去理智,像发了疯一样。形容干坏事不顾一切。《宋史·范如圭传》:“公(指秦桧)不丧心病狂,奈何为此?”
为民除害:替百姓除祸害。
本位主义:一种放大了的个人主义。只顾本单位、本部门、本地区的利益,不顾大局和整体利益。
国富民安:国家富强,人民安定。
病从口入:疾病多是由食物传染。比喻应该注意饮食卫生。
旧病复发:原来的病又犯了。
同病相怜:比喻有同样不幸遭遇的人互相同情。汉赵晔《吴越春秋》卷四:“同病相怜,同忧相救。” 怜:怜惜,同情。
五马分尸:车裂的俗称。
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起来。指在战场上壮烈牺牲。《后汉书·马援传》:“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
黎民百姓:“黎”,《尔雅》释为“众”,故“黎民”即众民,乃西周开始对庶民百姓之俗称。
为民请命:为老百姓请求保全生命或解除痛苦。泛指替百姓说话。《史记·淮阴侯列传》:“因民之欲,西乡为百姓请命,则天下风走而响应矣。”
政荒民弊:政治荒废,百姓劳困。
民不畏死:畏:惧怕。人民不怕死。形容不怕死的气慨。
应病与药:对症下药。
物阜民熙:阜:多;熙:安乐。百姓安乐,物资丰富。形容社会安定,百姓安居乐业的景象。
流血飘尸:形容伤亡极大。
尊主泽民:尊崇君主,泽惠生民。
病骨支离:支离:残缺不全,引伸为憔悴、衰残瘦弱的样子。形容病中体瘦骨露,衰弱无力。
末作之民:末作:中国古代以农业为本业,工商各业为末业。指从事农业以外的经营者。
四百四病:指四肢百体的四时病痛。泛指各种疾病。
削职为民:撤掉官职,降为平民。
负薪之病:负薪:指有病。指背柴劳累,体力还未恢复。
人民城郭:城郭:城墙。城郭还是旧有的,可人都不是原来的。感叹事态变迁,物是人非。
与民偕乐:后泛指领导与群众一起游乐。
广土众民: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孟子·尽心上》:“孟子曰:‘广土众民,君子欲之,所乐不存焉。’”
淮阳多病:《汉书·汲黯传》:“召 黯 拜为 淮阳 太守…… 黯 泣曰:‘臣自以为填沟壑,不復见陛下,不意陛下復收之。臣常有狗马之心,今病,力不能任郡事。’”后人往往引此以自况多病。
病病殃殃:形容病了很久,身体虚弱委靡不振的样子。也说病殃殃、病病歪歪。
以泽量尸:指尸体遍野,可以沼泽为单位计量。极言死人之多。
解民倒悬:《孟子·公孙丑上》:“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后用“解民倒悬”比喻把人民从困苦危难的处境中解救出来。
三九之位:三:三公;九:九卿。指官位很高的人。
位不期骄:指地位高了,就会骄傲。
忧国忧民:为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命运而担忧。
敬授民时:指将历法付予百姓,使知时令变化,不误农时。后以之指颁布历书。同“敬授人时”。
借尸还魂:迷信传说人死以后灵魂可能借别人的尸体复活,比喻某种已经消灭或没落的思想、行为、势力等假托别的名义重新出现。
急吏缓民:对官员严格,对百姓宽和。
民不聊生:老百姓无以为生,没有办法生活下去。《史记·春申君列传》:“人民不聊生,族类离散。” 聊:依赖。
贫病交加:贫穷和疾病一起压在身上。
病民蛊国:也说病国病民、病民害国。害人民,害国家。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五:“吾辈病民蛊国,不能仇现在之执法者也。” 病:损害,祸害。蛊(gǔ):相传为人工培养成的毒虫,引申为毒害。
深得民心:得到广大人民的衷心拥护。
济世安民:使国家得到治理,百姓安居乐业。
伤化虐民:伤:伤害;化:风俗;虐:残害。破坏传统的风尚习俗,残害平民百姓。出处:《三国志·魏志·袁绍传》裴松之注引《魏晋春秋》:“司空曹操,祖父腾,故中常侍,与左悺、徐璜并作妖孽,饕餮放横,伤化虐民。”
位卑言高:指职位低的人议论职位高的人主持的政务。
尸居余气:余气:最后一口气。象尸体一样但还有一口气,指人将要死亡。也比喻人暮气沉沉,无所作为。
元元之民:众百姓;善良的百姓。
民心不壹:人民的心意不一致。
愚弄其民:指蒙骗愚弄百姓。
富国安民:使国家富强,人民安居乐业。
野荒民散:野:田地。田地荒芜,人民离散。常指政治动荡不安的局面。
民脂民膏:比喻人民用血汗换来的财富。脂、膏:油脂。五代时后蜀孟昶《戒石文》:“尔俸尔禄,民膏民脂。”
护国佑民:捍卫国家,保护人民。
尸鸠之平:尸鸠:亦作“鸤鸠”,即布谷鸟,传说它哺育群雏时能平均如一。比喻一视同仁。亦作“尸鸠之仁”。
悯时病俗:指忧虑时俗。
鞭墓戮尸:鞭,鞭打;戮,杀戮。
霜露之病:因感受风寒而引起的病。
民保于信:指执政的人有信还要有义,才能受到人民拥护。
药到病除:药一服下病就好了。形容用药效果非常好。
尸鸠之仁:比喻君主公平对待臣民。
持禄保位:禄:旧时官吏的薪俸。为了保持俸禄官位,大臣阿谀奉承,不敢直言进谏。也指大臣有过失不肯引咎辞职。
旧病难医:老毛病难于医治。比喻过去的缺点错误难以改正。
国脉民命: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生存。
救民水火:水火:比喻深重的灾难。把老百姓从深重的灾难中拯救出来。
辅世长民:辅世:辅佐当世的国君。长民:统治人民。辅佐当世的国君统治人民。
时政利病:当前政治方面的优点和弊病。
顺天恤民:顺应天意,体恤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