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究底 xún gēn jiū dǐ
1. 拼音:xún gēn jiū dǐ。
2. 意思:追求根底。一般指追问一件事的原由。
3.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回:“似你这样寻根究底,便是刻舟求剑,胶柱鼓瑟了。”
4. 近义词及意思
追根溯源:指追溯事物发生的根源,和寻根究底一样,都有探究事物根本原因的意思。
刨根问底:比喻追究底细,与寻根究底类似,强调对事情真相的深入追问。
5. 反义词及意思
浅尝辄止: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不深入钻研,与寻根究底相反,突出对待事物缺乏深入探究的精神。
不求甚解:只领会全文大意不在字句上过分追究,现多含贬义,与寻根究底形成鲜明对比,强调对知识或事情的了解不够深入。
6. 例句
他对这个问题寻根究底,一定要弄清楚原因。
科学家们对自然现象总是寻根究底,不断探索。
她是个爱寻根究底的孩子,遇到不懂的事就问个不停。
侦探对案件寻根究底,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我们做学问就要有寻根究底的精神。
记者对事件真相寻根究底,进行了深入调查。
他在研究历史时,喜欢寻根究底,力求还原真实场景。
对于魔术的秘密,他总是寻根究底。
老师鼓励我们对知识寻根究底,不要一知半解。
他对新出现的现象寻根究底,试图找出其背后的规律。
成语词典:寻根究底
落地生根:比喻长期安家落户或切切实实、一心一意地做好所从事的工作。
井底之蛙:井底下的青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比喻见识短浅的人。《庄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后汉书·马援传》:“子阳(公孙述)井底蛙耳,而妄自尊大!”
刨根问底:比喻追究底细。
盘根错节:树根木节盘旋交错,不易砍伐。比喻事情繁难复杂,不易处理。《后汉书·虞诩传》:“志不求易,事不避难,臣之职也。不遇槃根错节,何以别利器乎?”
耐人寻味:其中的意味经得起人们反复地体会、琢磨。形容意味深长。
根深蒂固:比喻基础稳固,不容易动摇。也说根深柢固。
非同寻常:寻常:平常。形容人和事物很突出,不同于一般。
孽根祸胎:灾祸的根源。旧指坏的儿子。
自寻烦恼:自找的烦闷苦恼。意思是,本来不该有烦闷苦恼。
釜底抽薪:从锅底下抽去 燃烧的柴火,使水停沸。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北齐魏收《为侯景叛移梁朝文》:“抽薪止沸,剪草 除根。” 明俞汝楫《礼部志稿·奏疏·戚元佐〈议处宗潘疏〉》:“谚云:‘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
血战到底:血战:非常激烈地拼死地战斗。指激烈战斗到最后时刻。
自寻短见:短见:本指见识短浅,引申为自杀。自己认为无法活下去而寻死。
六根清净:六根:佛家语,指眼、耳、鼻、舌、身、意。佛家以达到远离烦恼的境界为六根清静。比喻已没有任何欲念。
生根发芽:种子发芽长出根来,比喻事物建立起牢固的基础并得到发展。
扎根生长:植物的根系深入土壤并开始生长发育,常比喻事物在某个环境中稳固基础并持续发展。
寻花问柳:本指游春,后转指嫖妓。
寻根究底:追求根底。一般指追问一件事的原由。
海底捞针:比喻极难找到。也说大海捞针。
斩草除根:也说剪草除根。比喻除去祸根,不留后患。《左传·隐公六年》:“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荑蕴崇之,绝其本根,勿使能殖,则善者信矣。”
树大根深:比喻势力大,根基牢固。
寻欢作乐:寻求欢快,设法取乐。形容追求享乐。
寻章摘句:从书上挑选现成的文句,堆砌成文。《三国志·吴书·孙权传》裴松之注引《吴书》:“吴王…虽有馀闲,博览书传历史,藉(同“借”)采奇异,不效诸生寻章摘句而已。”也指写作时套用前人文句,缺乏创造性。
伊于何底:表示事情不堪设想。
觅迹寻踪:觅:找;踪:迹,脚印,指行踪。到处寻找别人的行踪。
釜底游鱼:在锅底游动的 鱼。比喻处在极端危险的境地。《后汉书·张纲传》:“若鱼游釜中,喘息须臾间耳。”
寻瘢索绽:指仅从表面现象追查人家的过失。瘢,皮肤斑痕。
穷苗苦根:喻指穷苦的人。《中国歌谣资料·一颗更比一颗甜》:“穷苗苦根带土铲,黄连换来甘蔗杆。”
蟠结根据:盘据勾结。《资治通鉴·唐代宗大历十四年》:“由是以天下公賦爲人君私藏,有司不復得窺其多少,校其贏縮,殆二十年。宦官領其事者三百餘員,皆蠶食其中,蟠結根據,牢不可動。”
搜根问底:指追问原因、结果。
无际可寻:找不出缺漏之处。
根据盘互:指把持据守,互相勾结。同“根据槃互”。
拔树寻根:比喻追究到底。
尺枉寻直:枉:弯曲;寻:古长度单位,1寻=8尺;直:伸。弯曲一尺而使得一寻伸直。比喻微小的让步换来较大的利益。
笔底烟花:比喻文章写得生动、出色。
根株附丽:比喻依附权势。
鼠穴寻羊:比喻没有功效的做法。
洞悉底蕴:透彻地观察到事物的详细内情。
笔底春风:形容绘画、诗文生动,如春风来到笔下。
书囊无底:指古今书籍不可胜数。
断根绝种:断绝后代,即断子绝孙。
寻绎吟玩:寻绎:反复推求;吟玩:探索玩味。反复探究事理,寻思体味。
寻风捕影:比喻说话做事根据不可靠的传闻或表面现象。
不根之论:根:根据;论:言论。没有根据的言论。
根深叶茂:茂:繁茂。根扎得深,叶子就茂盛。比喻基础牢固,就会兴旺发展。
寻枝摘叶:比喻追求事物次要的、非根本的东西。
岗头泽底:唐代极重视世族,崔、卢、李、郑为甲门四姓,称卢氏为岗头卢,李氏为泽底李。泛称豪门世族。
尽收眼底:[整个景物]全部看在眼里。
海枯见底:海枯:海水干涸。海水干涸之后终究可以看见海底,但并非容易事。用以比喻人心难测。
无根而固:固:牢固。没有根柢却能牢固。比喻有共同的思想感情作基础。
深情底理:事情的内里真情与根由。
达地知根:指根底清楚、明白。
无迹可寻:没有踪迹可以寻求。多指处事为文不着痕迹。
方底圆盖:方底器皿,圆形盖子。比喻事物不相合。
推究根源:推求根本,论究来源。
学究天人:有关天道人事方面的知识都通晓。形容学问渊博。
游谈无根:指没有根据信口乱说。
伊于胡底:到什么地步为止。形容对坏现象表示感叹。《诗经·小雅·小旻》:“我视谋犹,伊于胡底?”
连底连面:犹总共。
蹄间三寻:指马奔走时,前后蹄间一跃而过三寻。形容马奔跑得快。
逐影寻声:指多方寻求罅隙。
讨是寻非:惹是生非,故意挑剔。
寻山问水:指游山玩水。
寻瑕伺隙:寻:找;瑕:玉上的斑点,比喻缺点;何:观察,隙:空子,机会。找别人缺点,看是否有空子可钻。指待机寻衅。
连根共树:同一棵树上生长的根相连。比喻关系极为密切。
经丘寻壑:指游览山水。
咬得菜根:旧指安贫守道。现也形容安于艰苦的生活。
根连株拔:指连根拔除。
根牙磐错:犹言盘根错节。比喻事情纷难复杂。
磨砻底厉:指四种质地和颜色不同的磨石。也指磨砺锻炼。同“磨砻砥砺”。
不可究诘:究:追查;诘:追问。无法追问到底。
深根蟠结:犹盘根错节。比喻恶势力根基深厚,勾结紧密。
冬烘学究:冬烘:形容懵懂,浅陋。指昏庸浅陋的知识分子。
拨草寻蛇:比喻招惹恶人,自找麻烦。
井底虾蟆:即井蛙。
澈底澄清:指完全清楚,毫无遗漏。
一根一板:方言。原原本本,一五一十。
枝末生根:树木的枝梢上生根。比喻不合事理,不可能。
情根欲种:比喻男女之间的恋情。
寻源讨本:指穷本溯源。
寻消问息:寻、问:打听。打听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