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寻短见 zì xún duǎn jiàn
1. 拼音:zì xún duǎn jiàn
2. 意思:短见:本指见识短浅,引申为自杀。自己认为无法活下去而寻死。
3.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六回:“人家并没有威胁他,是他自寻短见。”
4. 近义词及意思
自戕:戕:杀害。自杀;自己伤害自己。和“自寻短见”意思相近,都表示自我伤害生命的行为。
轻生:指轻视生命(多指自杀)。与“自寻短见”类似,都有主动放弃生命这一消极含义。
5. 反义词及意思
苟且偷生:苟且:得过且过;偷生:苟且地活着。得过且过,勉强活着。虽然是一种消极的生活态度,但与主动结束生命相反,是选择继续活着。
忍辱偷生:偷生:苟且地活着。忍受屈辱,苟且活命。体现出为了生存而忍受痛苦,和“自寻短见”形成鲜明对比,强调珍惜生命。
6. 例句:
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不要自寻短见,要积极寻求解决办法。
他在事业失败后,一时想不开自寻短见,幸好被家人及时发现。
我们应该多关心那些有心理压力的人,防止他们自寻短见。
她因为感情受挫而自寻短见,真是令人痛心。
不要因为一点挫折就自寻短见,生活还有很多美好等着你。
老人在失去老伴后,曾有过自寻短见的念头,但在家人的陪伴下慢慢恢复了。
当你感觉绝望的时候,千万不要自寻短见,你不是孤单的。
他在遭受巨大打击后,试图自寻短见,好在朋友开导了他。
心理辅导可以帮助那些有自寻短见倾向的人重新找回生活的希望。
我们要在社会上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减少人们自寻短见的情况。
成语词典:自寻短见
取长补短:吸取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
自由自在:形容没有约束,十分安闲随意。
自以为是:认为自己的看法和做法都正确,不接受别人的意见。
不由自主:由不得自己;控制不了自己。
自始至终:从开始到结束:大会~充满着团结欢乐的气氛。
尺有所短:比喻事物有其短处,并非在所有的情况下都是合适的。
显而易见:(事情、道理)非常明显,很容易看清楚。
自取灭亡:所作所为把自己引上绝路。
自作自受:自己做了错事,自己承受不好的后果。
自相残杀:残:伤害。自己人互相杀害。
司空见惯:相传唐代司空(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工程的长官)李绅请卸任和州刺史(古代一州的行政长官)刘禹锡喝酒,席上叫歌伎劝酒。刘做诗:“?鬌(wǒtuǒ)梳头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语出唐代孟棨《本事诗》)现在用“司空见惯”表示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
悠然自得:悠然:闲适的样子;自得:内心得意舒适。形容悠闲而舒适。
问长问短:仔细地问(多表示关心)。
居功自傲:居功:自恃有功。自以为有功劳而骄傲自大。
见死不救:看见人家有急难而不去救援。
重见天日:比喻脱离黑暗的环境,重新见到光明。
自惭形秽:《世说新语·容止》:“珠玉在侧,觉我形秽。” 指因自己容貌举止不如人而感到惭愧。后也泛指自愧不如别人。惭:惭愧。形秽:形态丑陋。
自讨没趣:做事不得当,反使自己难堪窘迫。
孤芳自赏:把自己看成一朵香花而自 我欣赏。比喻自命清高。芳:花。
视而不见:看到了,没有引起注意或当作没看见。指不注意或不重视。《礼记·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拨云见日:拨开云雾,看见了太阳。比喻冲破黑暗,重见光明。《晋书·乐广传》:“若披云雾而睹青天也。”
自强不息:《周易·乾》:“君子以自强不息。” 指自己不懈地努力向上。息:停止。
耐人寻味:其中的意味经得起人们反复地体会、琢磨。形容意味深长。
自言自语:自己跟自己说话;独自低声说话。
操纵自如:掌握运用或驾驭得心应手,毫无阻碍。
可见一斑:斑:杂色的花纹或斑点。比喻见到事物的一少部分也能推知事物的整体。
情不自禁: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见微知著:见到事物刚露出的一点苗头,就能知道其本质和发展的趋向。宋苏洵《辨奸论》:“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为能见微而知著。” 微:微小。著:显著。
自鸣得意:自己表示很得意,自以为了不起。
不能自已:已:停止。指无法控制自己,使激动的情绪平静下来。
聊以自慰:姑且用来安慰自己。
说长道短:评论别人的好坏是非。
顾影自怜:晋陆机《赴洛道中作二首 》诗:“伫立望故乡,顾影凄自怜。” 原意是回头望着自己的影子而怜惜自己。形容孤独失意。后也用 来形容自我欣赏的样子。
自告奋勇:主动地要求承担某项艰难的工作。
见异思迁:看见别的事物就想改变原来的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管子·小匡》:“少而习焉,其心安焉,不见异物而迁焉。” 异:不同的。迁:改变。
捉襟见肘:也说捉襟肘见。拉一下衣襟,胳膊肘就露了出来。《庄子·让王》:“曾子居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衿(同“襟”)而肘见。”形容衣服破烂,生活穷困。后也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
自暴自弃:《孟子·离娄上》:“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 后用以形容自己甘心落后,不求上进。暴:糟蹋;损害。弃:抛弃,鄙弃。
敝帚自珍: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引古代谚语:“家有敝帚,享之千金。” 后用“敝帚自珍”比喻自己的东西即使不好也很爱惜。
咎由自取:遭受责备、惩处或祸害是自己造成的。
真知灼见:正确的认识,透辟的见解。灼(zhuó):明白。
截长补短:也说绝长补短。截取多余的部分来弥补不足的部分。泛指用长处补短处。《孟子·滕文公上》:“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将为善国。” 截:切断。
立竿见影:把竹竿立在太阳光下,立刻就看到影子。比喻收效迅速。汉魏伯阳《参同契》卷下:“立竿见影,呼谷传响。”
短小精悍:形容人身 材短小而精明强干。《史记 游侠列传》:“(郭)解为人短小精悍。” 也用来形容文章、言论等简短有 力。悍(hàn)。
非同寻常:寻常:平常。形容人和事物很突出,不同于一般。
明心见性:佛教语。指屏弃世俗一切杂念,彻悟因杂念而迷失了的本性(即佛性)。
自圆其说:使自己的说法前后一致,没有自相矛盾的地方。
自食其力:依赖自己的劳动来维持生活。
自寻烦恼:自找的烦闷苦恼。意思是,本来不该有烦闷苦恼。
见义勇为:看到合乎正义的事就勇敢地去做。《论语·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
数见不鲜:屡见不鲜。
引咎自责:咎:罪责。主动承担错误的责任并作自我批评。
自力更生:依靠自己的力量改变原来的情况而发展兴旺起来。
图穷匕见:图:地图;穷:尽;见:现。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层见叠出:屡次出现。也说层出叠见。
各抒己见: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见解。
囿于成见:局限于原有的看法。
自我吹嘘:比喻自我吹嘘、夸张。
远见卓识:远大的眼光,高明的见识。
各自为政:《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公元前607年,宋国和郑国打仗,宋国主帅华元在作战之前杀羊犒赏部下,但没有赏给他的御者。这个御者怀恨在心,等到作战的时候,他为华元驾车,说:那时赏羊是你为政,今天赶车就是我为政了。说着就把车赶进了郑国的阵地,使华元成为郑国的俘虏。后来就用各自为政表示各人按照自己的主张办事,不从全局出发,也不与别人协作。
飞短流长:搬弄是非,散布流言,说人坏话。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封三娘》:“妾来当须秘密,造言生事者飞短流长,所 不堪受。” 短、长:指是非。飞、流:散布。
自轻自贱:贱:藐视。自己看不起自己。多指自己降低身份。
一见钟情:一见面就产生了爱情。
自命不凡:自以为不平凡。形容骄傲自满。
沾沾自喜:形容自以为很好,洋洋自得的样子。《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魏其者,沾沾自喜耳。” 沾沾:自得的样子。
见机行事:看具体情况灵活办事。
目光短浅:形容缺乏远见。
世俗之见:世人的庸俗见解。
自寻短见:短见:本指见识短浅,引申为自杀。自己认为无法活下去而寻死。
一见如故:初次见面就很相投,像老朋友一样。
自顾不暇:自己照顾自己都来不及。说明穷于应付,无力顾及其他。暇:空闲。不暇:忙不过来。
妄自尊大:狂妄地自以为了不起,不把别人放在眼里。《后汉书·马援传》:“子阳(公孙述)井底蛙耳,而妄自尊大。”
自然而然:不经外力作用而如此:我们长期在一起工作,~地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改过自新:也说悔过自新。改正过错,重新做人。《史记·吴王濞列传》:“(吴王)于古法当诛,文帝弗忍,因赐几杖。德至厚,当改过自 新。”
喃喃自语:喃喃:连续不断地小声说话。小声地自己跟自己说话。
自讨苦吃:讨:招惹。自己找苦吃。
自私自利:只为自己打算,为自己谋利益,不顾别人和集体。
逍遥自在:无拘无束,安闲自得。
作法自毙:自己立法,自己受害。比喻自作自受。《史记·商君列传》:“商君亡至关下,欲舍客舍,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曰:‘商君之法,舍人无验者,坐之。’商君喟然叹曰:‘嗟乎!为法之敝,一至此哉!’” 毙:死。
人人自危:每个人都感到自己不安全,有危险。
固步自封:同“故步自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