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长补短 qǔ cháng bǔ duǎn
1. 拼音:qǔ cháng bǔ duǎn
2. 意思: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
3. 出处:《孟子·滕文公上》:“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
4. 近义词及意思:
扬长避短(发挥或发扬优点或有利条件,克服或回避缺点或不利条件。强调发挥优势避开劣势)
互通有无(拿出自己多余的东西给对方,与之进行交换,以得到自己所缺少的东西。侧重相互交换资源)
切磋琢磨(将骨、角、玉、石加工制成器物。比喻学习或研究问题时彼此商讨,互相吸取长处,改正缺点。着重在学习研究过程中相互提升)
择善而从(选择好的学,按照好的做。突出选择他人的优点进行学习)
裁长补短(指吸收别人长处,以弥补自己的不足。与取长补短意思相近,更强调裁剪调整的方式)
5. 反义词及意思:
故步自封(比喻守着老一套,不求进步。表示不接受新事物,不学习他人长处)
刚愎自用(十分固执自信,不考虑别人的意见。强调自我中心,不吸取他人建议和长处)
自以为是(总以为自己是对的,认为自己的观点和做法都正确,不接受他人意见。体现自我认知偏差,不善于学习他人优点)
夜郎自大(比喻人无知而又狂妄自大。表示自我感觉良好,不向他人学习)
敝帚自珍(把自己家里的破扫帚当成宝贝。比喻东西虽然不好,自己却很珍惜,不愿意学习他人更好的东西。侧重自我满足,不寻求改进)
6. 例句:
我们要学会取长补短,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同学们在学习中应该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团队成员之间要善于取长补短,发挥各自的优势,才能更好地完成任务。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我们要懂得取长补短,完善自己。
他通过向优秀的同事学习,取长补短,提升了自己的工作能力。
企业之间可以取长补短,实现资源共享和共同发展。
我们应该从他人的成功经验中取长补短,为自己的成长助力。
在人际交往中,要看到别人的长处,学会取长补短,增进彼此的关系。
学生们在小组讨论中取长补短,对问题有了更全面的理解。
只有不断取长补短,才能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化。
成语词典:取长补短
取长补短:吸取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
长年累月:形容经历很多年月;很长时期。
语重心长:话语恳切而有分量,情意深长。
尺有所短:比喻事物有其短处,并非在所有的情况下都是合适的。
自取灭亡:所作所为把自己引上绝路。
寸有所长:寸比尺短,但用于更短处即显其长。比喻平平常常的人或事物,也会有他的长处。
意味深长:意味:情调,趣味。意思含蓄深远,耐人寻味。
博采众长:广泛地采纳各家的长处。
勤能补拙:勤奋能够弥补不足。
长驱直入:(军队)长距离地、毫无阻挡地向前挺进。形容进军的顺利。驱:快跑。
扬长而去:大模大样地离开。
与世长辞:指人去世(多用于敬仰的人)。
问长问短:仔细地问(多表示关心)。
茁壮成长:健康地成长。
一技之长:掌握某种技能,具备某种专长。
来日方长:将来的日子还很长。表示将来会大有可为或劝人不必急于做某事。
亡羊补牢:《战国策·楚策四》:“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丢了羊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迟。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免得再受损失。牢:牲口圈。
源远流长:源头很远,流程很长:长江是一条~的大河。
说长道短:评论别人的好坏是非。
咎由自取:遭受责备、惩处或祸害是自己造成的。
截长补短:也说绝长补短。截取多余的部分来弥补不足的部分。泛指用长处补短处。《孟子·滕文公上》:“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将为善国。” 截:切断。
揠苗助长:古时候宋国有个人,嫌禾苗长得太慢,就一棵棵地往上拔起一点,回家还夸口说:“今天我帮助苗长了!”他儿子听说后,到地里一看,苗都死了(见于《孟子·公孙丑上》)。后用来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也说拔苗助长。
无理取闹:毫无理由地跟人吵闹;故意捣乱。
短小精悍:形容人身 材短小而精明强干。《史记 游侠列传》:“(郭)解为人短小精悍。” 也用来形容文章、言论等简短有 力。悍(hàn)。
长歌当哭:古乐府《悲歌》:“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 后用“长歌当哭”表示以长声悲歌代替痛哭,多指书写诗文以抒发心中的悲愤。当(dàng)。
女娲补天:神话故事,伏羲的妹妹女娲炼五色石补天。形容改造天地的雄伟气魄和大无畏的斗争精神。
溘然长逝:指死去。
从长计议:慢慢儿地多加商量:这个问题很复杂,应该~,不要马上就做决定。
万古长青:千秋万代,像松柏一样永远保持青翠。形容精神、友谊等永远存在下去。
飞短流长:搬弄是非,散布流言,说人坏话。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封三娘》:“妾来当须秘密,造言生事者飞短流长,所 不堪受。” 短、长:指是非。飞、流:散布。
细水长流:比喻一点一滴坚持不间断地做一件工作。
拾遗补阙:弥补疏漏或失误。
舍生取义:《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后用“舍生取义”表示为正义事业牺牲生命。
火中取栗:一只猴子和一只猫看见炉火中烤着栗子,猴子叫猫去偷,猫用爪子从火中取出几个栗子,自己脚上的毛被烧掉,栗子却都被猴子给吃了(见于法国拉·封登[Jean de La Fontaine]的寓言)。比喻冒危险给别人出力,自己却上了大当,一无所得。
目光短浅:形容缺乏远见。
自寻短见:短见:本指见识短浅,引申为自杀。自己认为无法活下去而寻死。
投机取巧:利用时机和巧妙手段谋取个人私利,也指不愿下苦工夫,凭小聪明侥幸取得成功。
取而代之:《史记·项羽本纪》:“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原指夺取别人的地位而代替他。后泛指某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
长命百岁:寿命很长,能活到一百岁。常用作祝福长寿之词。
目无尊长:不把尊长放在眼里。形容狂妄无礼。
长话短说:把要用很多话才能说完的事用简短的话说完。
裁长补短:指吸取长处来弥补短处。
扎根生长:植物的根系深入土壤并开始生长发育,常比喻事物在某个环境中稳固基础并持续发展。
予取予求:从我这里取,从我这里求(财物)。《左传·僖公七年》:“唯我知女(汝),女(汝)专利而不厌,予取予求,不女(汝)疵瑕也。” 后指任意索取。
巧取豪夺:用欺诈的手段取得或凭强力夺取(财物、权利)。
长篇大论:滔滔不绝的言论或篇幅冗长的文章。
好景不长:景:境况,光景;长:长久。美好的光景不能永远存在。
短兵相接:双方面对 面地搏斗。比喻针锋相对地斗争。《楚辞 九歌 国殇》:“车错毂兮短兵接。” 短兵:刀、剑等短武 器。
长幼有序:指年长者和年幼者之间的先后尊卑。同“长幼有叙”。
各有所长:各有各的长处、优点。一般指人的技能或事物的特性各有其优势。
英雄气短:指有才能的人因沉迷于爱情而丧失进取心。
一无所长:没有一点儿专长。常用来形容人在技能、才能方面的欠缺。
各取所需:各自选取自己所需要的。
偷奸取巧:用狡猾的手段使自己不费力而得到好处:他这人专会~,干事全凭一张嘴。
儿女情长:指过分看重爱情。
杀鸡取卵:也说杀鸡取蛋。比喻只顾眼前微小的好处而损害长远的利益。卵:蛋。
于事无补:对事情毫无补益。
缺斤短两:(售出的商品)不够分量。也说缺斤少两。
长眠不起:死亡的别称。
将功补过:用建立的功绩来抵偿以前的过失。
说来话长:表示事情很复杂,不是几句话就能说清楚(多指不大愉快的事)。
扬长避短:发扬长处,避开短处:知人善任,~。
长生不老:长生:永生。原为道教的话,后也用作对年长者的祝愿语。
人穷志短:穷:困厄;短:短小。人的处境困厄,志向也就小了。
就地取材:就:随。在本地找需要的材料。比喻不依靠外力,充分发挥本单位的潜力。
分文不取:一个钱也不要(多指应得的报酬或应收的费用):我要是治不好你的病,~。
探囊取物:手伸到口袋里取东西。比喻事情极容易办到。《新五代史·南唐世家》:“取江南如探囊中物尔。” 囊:口袋。
万里长征:指长途行军。
土生土长:当地生长:他是~的山东人。
以貌取人:根据人的相貌来判断他的品质或才能。《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长久之计:计:计划,策略。长远的打算。
夜长梦多:比喻时间拖长了,情况可能会发生不利的变化。清吕留良《家书》:“荐举事近复纷纭,夜长梦多,恐将来有意外,奈何!”
天长地久:跟天和地存在的时间一样长,形容永久不变(多指爱情)。
长幼尊卑:指辈分大小,地位高低。
三长两短:指意外的祸事,也是对人的死亡的一种婉转说法(多用于假设、虚拟):老人病得这样重,万一有个~怎么办?
草长莺飞:莺:黄鹂。形容江南暮春的景色。
长途跋涉:跋涉:翻山越岭、趟水过河。指远距离的翻山渡水。形容路途遥远,行路辛苦。
长吁短叹:因伤感、烦闷、痛苦等不住地唉声叹气。
断章取义:不顾文章 或讲话的原意,孤立地取一段或一句的意思。《左传 襄公二十八年》:“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
丰取刻与:丰:多;刻:刻薄;与:给予。取之于民的多,用之于民的少。多形容残酷地剥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