刨根问底 páo gēn wèn dǐ
1. 拼音:páo gēn wèn dǐ
2. 意思:比喻追究底细。形容钻研的精神。
3. 出处:老舍《老张的哲学》第三二:“一辆汽车碰在一株老树上,并没伤人……谁能刨根问底的要证据。”
4. 近义词及意思:
追根究底(追问一件事的原由。和刨根问底都有深入探究事物根源的意思)
寻根究底(追求根底。一般指追问一件事的原由,与刨根问底类似,都强调深入了解事情真相)
5. 反义词及意思:
不求甚解(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与刨根问底相反)
浅尝辄止(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不深入钻研,与刨根问底深入探究的态度不同)
6. 例句:
小孩子总是充满好奇心,喜欢刨根问底。
他对这个神秘的现象刨根问底,一定要找出原因。
记者们对事件的真相刨根问底,不放过任何细节。
科学研究需要刨根问底的精神,才能有新的发现。
她对新的知识总是刨根问底,所以学得很扎实。
我们不能对问题一知半解,要刨根问底。
在调查案件时,警察们刨根问底,寻找线索。
他那刨根问底的劲头,让大家都有些受不了。
对于不懂的地方,我们应该刨根问底,而不是不懂装懂。
只有刨根问底,才能真正理解这个复杂的理论。
成语词典:刨根问底
落地生根:比喻长期安家落户或切切实实、一心一意地做好所从事的工作。
答非所问:回答的不是所问的内容。也说所答非所问。
井底之蛙:井底下的青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比喻见识短浅的人。《庄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后汉书·马援传》:“子阳(公孙述)井底蛙耳,而妄自尊大!”
刨根问底:比喻追究底细。
盘根错节:树根木节盘旋交错,不易砍伐。比喻事情繁难复杂,不易处理。《后汉书·虞诩传》:“志不求易,事不避难,臣之职也。不遇槃根错节,何以别利器乎?”
问长问短:仔细地问(多表示关心)。
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指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而不感到丢面子。
问心无愧:反躬自问,没有对不起人的地方。
根深蒂固:比喻基础稳固,不容易动摇。也说根深柢固。
嘘寒问暖:形容对别人的生活十分关切(嘘寒:呵出热气使受寒的人温暖)。
孽根祸胎:灾祸的根源。旧指坏的儿子。
釜底抽薪:从锅底下抽去 燃烧的柴火,使水停沸。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北齐魏收《为侯景叛移梁朝文》:“抽薪止沸,剪草 除根。” 明俞汝楫《礼部志稿·奏疏·戚元佐〈议处宗潘疏〉》:“谚云:‘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
无人问津:问津:询问渡口。比喻没有人来探问、尝试或购买。
血战到底:血战:非常激烈地拼死地战斗。指激烈战斗到最后时刻。
六根清净:六根:佛家语,指眼、耳、鼻、舌、身、意。佛家以达到远离烦恼的境界为六根清静。比喻已没有任何欲念。
勤学好问:勤奋学习,不懂的就问。比喻善于学习。
生根发芽:种子发芽长出根来,比喻事物建立起牢固的基础并得到发展。
扎根生长:植物的根系深入土壤并开始生长发育,常比喻事物在某个环境中稳固基础并持续发展。
寻花问柳:本指游春,后转指嫖妓。
不敢问津:问津:询问渡口,问路。指高贵的、深奥的事物不敢过问或尝试。
兴师问罪:发动军队,声讨对方罪过。也指大闹意见,集合一伙人去上门责问。
寻根究底:追求根底。一般指追问一件事的原由。
投石问路:比喻先以某种行动试探。
海底捞针:比喻极难找到。也说大海捞针。
扪心自问:摸着胸口,自己问问自己怎么样。表示自我反省。
访亲问友:访:拜访;问:问候。指拜访亲朋好友。
斩草除根:也说剪草除根。比喻除去祸根,不留后患。《左传·隐公六年》:“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荑蕴崇之,绝其本根,勿使能殖,则善者信矣。”
树大根深:比喻势力大,根基牢固。
伊于何底:表示事情不堪设想。
釜底游鱼:在锅底游动的 鱼。比喻处在极端危险的境地。《后汉书·张纲传》:“若鱼游釜中,喘息须臾间耳。”
穷苗苦根:喻指穷苦的人。《中国歌谣资料·一颗更比一颗甜》:“穷苗苦根带土铲,黄连换来甘蔗杆。”
蟠结根据:盘据勾结。《资治通鉴·唐代宗大历十四年》:“由是以天下公賦爲人君私藏,有司不復得窺其多少,校其贏縮,殆二十年。宦官領其事者三百餘員,皆蠶食其中,蟠結根據,牢不可動。”
搜根问底:指追问原因、结果。
悬壶问世:在社会上挂牌行医。原只作“悬壶”,意即行医。
根据盘互:指把持据守,互相勾结。同“根据槃互”。
拔树寻根:比喻追究到底。
置而不问:放在一旁不再过问。后用来指对事情不加过问。
问天买卦:求问上天以卜吉凶。
笔底烟花:比喻文章写得生动、出色。
求田问舍:舍:房子。多方购买田地,到处问询屋介。指只知道置产业,谋求个人私利。比喻没有远大的志向。
根株附丽:比喻依附权势。
姑置勿问:权且放过,不去追究责问。指对有过错的人暂时给予宽容。
东挨西问:挨:接近。形容四处打听、寻问。
不闻不问:不打听也不过问。形容对有关的事情漠不关心。
洞悉底蕴:透彻地观察到事物的详细内情。
笔底春风:形容绘画、诗文生动,如春风来到笔下。
问一答十:形容所知甚多或口齿伶俐。
书囊无底:指古今书籍不可胜数。
断根绝种:断绝后代,即断子绝孙。
三推六问:推:推究;问:审问。旧时指反复审训。
答问如流:形容对答流畅。《三国演义》第八六回:“此時 秦宓 語言清朗,答問如流,滿座皆驚。”
有问必答:有什么问题都给以解答。
即穷验问:即穷:追究到极点;验:检验。抓住事实,追究查问。
不根之论:根:根据;论:言论。没有根据的言论。
问羊知马:比喻从旁推究,弄清楚事情真相。
根深叶茂:茂:繁茂。根扎得深,叶子就茂盛。比喻基础牢固,就会兴旺发展。
含蓼问疾:蓼:一种苦味水草。不顾辛苦,慰问疾病。旧时比喻君主安抚军民,跟百姓同甘共苦。
岗头泽底:唐代极重视世族,崔、卢、李、郑为甲门四姓,称卢氏为岗头卢,李氏为泽底李。泛称豪门世族。
尽收眼底:[整个景物]全部看在眼里。
海枯见底:海枯:海水干涸。海水干涸之后终究可以看见海底,但并非容易事。用以比喻人心难测。
无根而固:固:牢固。没有根柢却能牢固。比喻有共同的思想感情作基础。
十死不问:指即使犯十次死罪也予宽恕。
深情底理:事情的内里真情与根由。
达地知根:指根底清楚、明白。
方底圆盖:方底器皿,圆形盖子。比喻事物不相合。
推究根源:推求根本,论究来源。
不相问闻:指没有联系或断绝往来。
游谈无根:指没有根据信口乱说。
质疑问难:提出疑难问题来讨论;提出疑问以求解答。
音问两绝:书信与消息都断绝。亦作“音问杳然”。
伊于胡底:到什么地步为止。形容对坏现象表示感叹。《诗经·小雅·小旻》:“我视谋犹,伊于胡底?”
连底连面:犹总共。
问安视膳:每日必问安,每餐必在左。指古代诸侯、王室子弟侍奉父母的孝礼。
以心问心:在心中自问自盘算。
寻山问水:指游山玩水。
问牛及马:比喻从旁推究,弄清楚事情真相。
连根共树:同一棵树上生长的根相连。比喻关系极为密切。
咬得菜根:旧指安贫守道。现也形容安于艰苦的生活。
求签问卜:祈求于神灵,求决于占卜。
根连株拔:指连根拔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