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亲问友 fǎng qīn wèn yǒu
访亲问友的意思
访:拜访;问:问候。指拜访亲朋好友。
1. 【解释】:访:拜访;问:问候。指拜访亲朋好友。
2. 【出自】:茅盾《后记》:“足有半年多不能读书作文,于是每天访亲问友,在一些忙人中间鬼混,消磨时光。”
3.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指拜访亲友
成语词典:访亲问友
非亲非故:故:老友。不是亲属,也不是熟人。表示彼此没有什么关系。
答非所问:回答的不是所问的内容。也说所答非所问。
刨根问底:比喻追究底细。
问长问短:仔细地问(多表示关心)。
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指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而不感到丢面子。
大义灭亲:《左传 隐公 四年》记载,卫国大夫石碏的儿子石厚与公子州吁同谋弑桓公,后来石碏杀掉石厚,《左传》称赞石碏的行动为“大义灭亲”。后泛指为了维护正义,对为非作恶的亲属不徇私情,使受到应得的制 裁。
和蔼可亲:和蔼:和善。态度温和,容易接近。
问心无愧:反躬自问,没有对不起人的地方。
嘘寒问暖:形容对别人的生活十分关切(嘘寒:呵出热气使受寒的人温暖)。
皇亲国戚:皇帝的亲戚。指极有权势的人。
无亲无故:没有亲属和故旧。形容孤单。
无人问津:问津:询问渡口。比喻没有人来探问、尝试或购买。
沾亲带故:有亲戚或朋友的关系。
相亲相爱:形容关系密切,感情深厚。
勤学好问:勤奋学习,不懂的就问。比喻善于学习。
亲如手足:像兄弟一样的亲密。多形容朋友的情谊深厚。
寻花问柳:本指游春,后转指嫖妓。
不敢问津:问津:询问渡口,问路。指高贵的、深奥的事物不敢过问或尝试。
兴师问罪:发动军队,声讨对方罪过。也指大闹意见,集合一伙人去上门责问。
亲密无间:间:缝隙。关系亲密,没有隔阂。形容十分亲密,没有任何隔阂。
投石问路:比喻先以某种行动试探。
儿女亲家:指两家儿女结为婚姻的亲戚关系。
事必躬亲:事事都要亲自去做。躬(gōng):亲自。
众叛亲离:众人反对,亲信背离。形容极端孤立。《左传·隐公四年》:“众叛亲离,难以济矣。”
扪心自问:摸着胸口,自己问问自己怎么样。表示自我反省。
以文会友:指通过文字来结交朋友。
至亲好友:关系至深的亲戚,感情最好的朋友。
访亲问友:访:拜访;问:问候。指拜访亲朋好友。
酒肉朋友:指只在一起吃喝玩乐、不干正经事的朋友。
举目无亲:形容只身在外,十分孤单。
狐朋狗友:比喻品行不端的朋友。
良师益友:使人得到教益和帮助的好老师、好朋友。
六亲不认:形容人没有情义或不讲情面。
搜根问底:指追问原因、结果。
悬壶问世:在社会上挂牌行医。原只作“悬壶”,意即行医。
白云亲舍:亲:指父母;舍:居住。比喻思念父母的话。
亲眼所见:用自己的眼睛看到了。
暮云亲舍:比喻客居他乡。
情深友于:友于:本指兄弟相爱,后亦为“兄弟的”代称。比喻情谊比兄弟之间还要深厚。
割股疗亲:股:大腿。旧指孝子割舍自己腿上的肉来治疗父母的疾病。
置而不问:放在一旁不再过问。后用来指对事情不加过问。
安忍无亲:安忍:习于残忍,不以为异。安心于做残忍的事情,因而无所谓亲人。
问天买卦:求问上天以卜吉凶。
指亲托故:指为亲戚,假托故旧。即指攀附有权势的人。
求田问舍:舍:房子。多方购买田地,到处问询屋介。指只知道置产业,谋求个人私利。比喻没有远大的志向。
姑置勿问:权且放过,不去追究责问。指对有过错的人暂时给予宽容。
取友必端:正派的人选择朋友必然端正。
东挨西问:挨:接近。形容四处打听、寻问。
不闻不问:不打听也不过问。形容对有关的事情漠不关心。
莫逆之友:莫:没有;逆:抵触。指非常要好或情投意合的朋友。
谘师访友:请教老师,问询朋友。
穷亲泼故:贫贱的亲戚故旧。泼,卑贱。
义不背亲:背:违背。讲仁义之人是不违背父母意愿的。
问一答十:形容所知甚多或口齿伶俐。
亲操井臼:指亲自料理家务。
疏不谋亲:疏:疏远。
举眼无亲:抬头看,看不见一个亲人。比喻孤单无依,人地生疏。同“举目无亲”。
一脉亲承:一脉:一个血统;承:继承。从同一血统、派别世代相承流传下来。批某种思想、行为或学说之间有继承关系。
日亲日近:近:亲近。经常在一起就越来越亲近。
友于兄弟:兄弟之情非常浓厚。
亲知把臂:指亲人或知心朋友。
三推六问:推:推究;问:审问。旧时指反复审训。
攀亲道故:拉亲戚论故交。指跟地位高的人拉关系。
旁征博访:指大量地引用材料作为依据或例证。
答问如流:形容对答流畅。《三国演义》第八六回:“此時 秦宓 語言清朗,答問如流,滿座皆驚。”
有问必答:有什么问题都给以解答。
即穷验问:即穷:追究到极点;验:检验。抓住事实,追究查问。
葭莩之亲:葭莩:芦苇杆内壁的薄膜。比喻关系疏远的亲戚。
问羊知马:比喻从旁推究,弄清楚事情真相。
彩衣娱亲:传说春秋时有个老莱子,很孝顺,七十岁了有时还穿着彩色衣服,扮成幼儿,引父母发笑。后作为孝顺父母的典故。
淫朋狎友:不正派的亲密朋友。
礼不亲授:授:给予。古代认为男女之间不能亲手相授受。
含蓼问疾:蓼:一种苦味水草。不顾辛苦,慰问疾病。旧时比喻君主安抚军民,跟百姓同甘共苦。
亲痛仇快:使自己人痛心,使敌人高兴。汉朱浮《与彭宠书》:“凡举事无为亲厚者所痛,而为见仇者所快。”
凤友鸾交:比喻有情男女结成的夫妇。
授受不亲:《孟子·离娄上》:“男女授受不亲,礼也。” 封建礼教规定,男女之间不能互相递接物品。
戏彩娱亲:比喻孝养父母。
十死不问:指即使犯十次死罪也予宽恕。
至交契友:契:投合。指交谊最深而又情投意合的好友。
家贫亲老:家里贫穷,父母年老。旧时指家境困难,又不能离开年老父母出外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