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师问罪

兴师问罪 xīng shī wèn zuì

兴师问罪的意思

发动军队,声讨对方罪过。也指大闹意见,集合一伙人去上门责问。

1. 【解释】:发动军队,声讨对方罪过。也指大闹意见,集合一伙人去上门责问。

2. 【出自】: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二十五:“元昊乃改元,制衣冠礼乐,下令国中,悉用蕃书、胡礼,自称大夏。朝廷兴师问罪。”

3. 【示例】:他们哪里是来拜望我的呵,他们是来兴师问罪的。 ◎蒋光慈《田野的风》

4.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兴师问罪的近义词

大张挞伐

兴师问罪的反义词

负荆请罪、登门谢罪

成语词典:兴师问罪

答非所问dá fēi suǒ wèn:回答的不是所问的内容。也说所答非所问。

刨根问底páo gēn wèn dǐ:比喻追究底细。

负荆请罪fù jīng qǐng zuì:《史记·廉颇 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大将廉颇跟大臣蔺相如不和。后来他认识到了这样对国家不利,便脱了 上衣,背着荆条去向蔺相如谢罪,请他用荆条责罚。后用“负荆请罪”指主动向对方赔礼认错,请求对 方责罚。

问长问短wèn cháng wèn duǎn:仔细地问(多表示关心)。

罚不当罪fá bù dāng zuì:给予的处罚跟 所犯的罪不相称。《荀子·正论》:“赏不当功,罚不当罪。” 当:相当。

老师宿儒lǎo shī xiǔ rú:宿儒:原指长期钻研儒家经典的人,泛指长期从事某种学问研究,并具有一定成就的人。指年辈最尊的老师和知识渊博的学者。亦作“老手宿儒”。

不耻下问bù chǐ xià wèn:《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指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而不感到丢面子。

兴高采烈xìng gāo cǎi liè:形容兴致高昂,情绪热烈。《文心雕龙·体性》:“叔夜俊侠,故兴高而采烈。” 兴:兴致。采:精神。

兴致勃勃xìng zhì bó bó:兴致:兴趣;勃勃:旺盛的样子。形容兴头很足。

问心无愧wèn xīn wú kuì:反躬自问,没有对不起人的地方。

罪魁祸首zuì kuí huò shǒu:作恶犯罪的头子。或指坏事的根子。

戴罪立功dài zuì lì gōng:在承当某种罪名的情况下建立功劳。

罪孽深重zuì niè shēn zhòng:孽:罪恶。指做了很大的坏事,犯了很大的罪。

嘘寒问暖xū hán wèn nuǎn:形容对别人的生活十分关切(嘘寒:呵出热气使受寒的人温暖)。

兴味盎然xīng wèi àng rán:兴致、趣味极旺盛。盎(àng)然:洋溢的样子。

夙兴夜寐sù xīng yè mèi:很早就起来,很晚才睡下。多形容勤劳。《诗经·卫风·氓》:“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夙:早。寐:睡觉。

班师回朝bān shī huí cháo:班:调回。调动出征的军队返回首都,指出征的军队胜利返回朝廷。

望洋兴叹wàng yáng xīng tàn:《庄子·秋水》记载,河伯(黄河神)自以为大得了不得。后来到了海边,望见无边无际的海洋,才感到自己的渺小,于是仰望着海神,发出了叹息。后比喻做事力量不够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能为力。望洋:仰望的样子。

无人问津wú rén wèn jīn:问津:询问渡口。比喻没有人来探问、尝试或购买。

意兴阑珊yì xìng lán shān:阑珊:衰落。将残、将尽的意思。

作浪兴风zuò làng xīng fēng:掀起风浪。比喻制造事端。

罪加一等zuì jiā yī děng:指对罪犯加重处罚。

为人师表wéi rén shī biǎo:师表:榜样,表率。在人品学问方面作别人学习的榜样。

出师不利chū shī bù lì:师:军队。利:顺利。出战不顺利。形容事情刚开始,就遭受败绩。

罪有应得zuì yǒu yīng dé:得到了应该得到的惩罚。形容处罚恰当,并非冤枉。

勤学好问qín xué hào wèn:勤奋学习,不懂的就问。比喻善于学习。

尊师重道zūn shī zhòng dào:道:指教师指引的应该遵循的道理,也指教师传授的知识。尊敬师长,重视老师的教导。

无师自通wú shī zì tōng:没有老师的传授就能通晓。

千古罪人qiān gǔ zuì rén:形容犯的罪永远被人记着。

寻花问柳xún huā wèn liǔ:本指游春,后转指嫖妓。

狗头军师gǒu tóu jūn shī:指爱给人出主意而主意并 不高明的人(含贬义)。

不敢问津bù gǎn wèn jīn:问津:询问渡口,问路。指高贵的、深奥的事物不敢过问或尝试。

兴师问罪xīng shī wèn zuì:发动军队,声讨对方罪过。也指大闹意见,集合一伙人去上门责问。

何罪之有hé zuì zhī yǒu:即“有何罪”,有什么罪呢?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清白无辜,没有过错。

兴风作浪xīng fēng zuò làng:比喻制造事端,煽动别人起来捣乱。

师出无名shī chū wú míng:没有理由而出兵打仗,泛指做某件事缺乏正当理由。

罪责难逃zuì zé nán táo:指不能逃避犯罪所应负的责任,一定要受到惩处。

投石问路tóu shí wèn lù:比喻先以某种行动试探。

罪恶昭彰zuì è zhāo zhāng:罪恶非常明显,人所共见。昭彰:明显。

滔天大罪tāo tiān dà zuì:形容罪恶极大。

扪心自问mén xīn zì wèn:摸着胸口,自己问问自己怎么样。表示自我反省。

罪恶滔天zuì è tāo tiān:形容罪恶极大。

访亲问友fǎng qīn wèn yǒu:访:拜访;问:问候。指拜访亲朋好友。

罪该万死zuì gāi wàn sǐ:尤死:处一万次死刑。形容罪恶极大。

兴趣盎然xìng qù àng rán:形容兴趣浓厚。

罪不容诛zuì bù róng zhū:即使处死也还不够抵偿所犯的罪恶。形容罪恶极大。《汉书·游侠传》:“况于郭解之伦,以匹夫之细,窃杀生之权,其罪已不容于诛矣!” 诛:处死。

好为人师hào wéi rén shī:形容不谦虚,喜欢以教育者自居。《孟子·离娄上》:“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为:做,当。

大兴土木dà xīng tǔ mù:大规模兴建土木工程,多指盖房子。

良师益友liáng shī yì yǒu:使人得到教益和帮助的好老师、好朋友。

兴师动众xīng shī dòng zhòng:发动很多人做某件事(多含不值得的意思)。

罪大恶极zuì dà è jí:罪恶严重到极点。

匹夫无罪pǐ fū wú zuì:匹夫:古指平民中的男子,后泛指一般人。一般人是没有罪过的。

搜根问底sōu gēn wèn dǐ:指追问原因、结果。

不耻相师bù chǐ xiāng shī:不以互相学习为耻。

悬壶问世xuán hú wèn shì:在社会上挂牌行医。原只作“悬壶”,意即行医。

抗颜为师kàng yán wéi shī:抗颜:不看别人脸色,态度严正不屈;为师:为人师表。不为他人所制约,不为潮流所左右,这种意志坚定的人可以作为学习的榜样。

薏苡兴谤yì yǐ xīng bàng:比喻被人诬谄,蒙受冤屈。

乌合之师wū hé zhī shī:像暂时聚合的一群乌鸦。比喻临时杂凑的、毫无组织纪律的军队。

赏劳罚罪shǎng láo fá zuì:奖赏有功的人,惩罚犯罪的人。同“赏功罚罪”。

置而不问zhì ér bù wèn:放在一旁不再过问。后用来指对事情不加过问。

睹物兴悲dǔ wù xīng bēi:见到与故人有关的东西而引起悲伤。

问天买卦wèn tiān mǎi guà:求问上天以卜吉凶。

求田问舍qiú tián wèn shè:舍:房子。多方购买田地,到处问询屋介。指只知道置产业,谋求个人私利。比喻没有远大的志向。

起师动众qǐ shī dòng zhòng:众:大队人马。旧指大规模出兵。现多指动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

兴会淋漓xìng huì lín lí:形容兴致浓厚,精神舒畅。

罪恶渊薮zuì è yuān sǒu:比喻罪恶聚集的地方。

姑置勿问gū zhì wù wèn:权且放过,不去追究责问。指对有过错的人暂时给予宽容。

百世之师bǎi shì zhī shī:世世代代的老师,指才德高尚而永远可为人师表的人。

东挨西问dōng āi xī wèn:挨:接近。形容四处打听、寻问。

不闻不问bù wén bù wèn:不打听也不过问。形容对有关的事情漠不关心。

乘风兴浪chéng fēng xīng làng:比喻趁机挑起事端。

谘师访友zī shī fǎng yǒu:请教老师,问询朋友。

繁荣兴旺fán róng xīng wàng:形容事业或经济状况发达昌盛,生机蓬勃。

扼腕兴嗟è wàn xīng jiē:扼腕:用手握腕;嗟:感叹。用手握腕,长声叹息。形容情绪激动发出叹息的神态。

能者为师néng zhě wéi shī:会的人就当老师。即谁会就向谁学习。

师直为壮shī zhí wéi zhuàng:师:军队;直:理由正当;壮:壮盛,有力量。出兵有正当理由,军队就气壮,有战斗力。现指为正义而战的军队斗志旺盛,所向无敌。

扫兴而回sǎo xìng ér huí:扫兴:指情绪低落。指遇到不如意的事情而情绪低落地归来。

知我罪我zhī wǒ zuì wǒ:形容别人对自己的毁誉。

问一答十wèn yī dá shí:形容所知甚多或口齿伶俐。

劳师废财láo shī fèi cái:劳顿军队,浪费军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