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恶昭彰 zuì è zhāo zhāng
罪恶昭彰的意思
罪恶非常明显,人所共见。昭彰:明显。
1. 【解释】:昭彰:明显。罪恶非常明显,人所共见。
2. 【示例】:日本战犯东条英机等人罪恶昭彰,死有余辜。
罪恶昭彰的近义词
罪恶昭着、罪不容诛
成语词典:罪恶昭彰
负荆请罪:《史记·廉颇 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大将廉颇跟大臣蔺相如不和。后来他认识到了这样对国家不利,便脱了 上衣,背着荆条去向蔺相如谢罪,请他用荆条责罚。后用“负荆请罪”指主动向对方赔礼认错,请求对 方责罚。
罚不当罪:给予的处罚跟 所犯的罪不相称。《荀子·正论》:“赏不当功,罚不当罪。” 当:相当。
罪魁祸首:作恶犯罪的头子。或指坏事的根子。
戴罪立功:在承当某种罪名的情况下建立功劳。
怙恶不悛:《左传·隐公六年》:“长恶不悛,从自及也。”《宋史·王化基传》:“怙恶不悛,恃远肆毒。” 指坚持作恶,死不悔改。怙:坚持。悛(quān):悔改。
罪孽深重:孽:罪恶。指做了很大的坏事,犯了很大的罪。
恶贯满盈:罪恶极多,像用 绳子穿钱一样,已穿满了一根绳子。《尚书·泰誓上》:“商罪贯盈,天命诛之。” 后用以指罪大恶极,已到末日。贯:穿钱的绳子。盈:满。
凶神恶煞:迷信指凶恶的神。常用来形容非常凶恶的人。煞:凶神。
彰善瘅恶:表扬好的,憎恨坏的。
昭然若揭:形容真相完全暴露出来。
臭名昭著:臭名声人人知道。昭著:非常显明。
除恶务尽:消除坏人坏事,务必干净、彻底。《左传·哀公元年》:“树德莫如滋,去疾莫如尽。”《尚书·泰誓下》:“树德务滋,除恶务本。”
恶意中伤:出自恶毒用心去诽谤诬陷伤害别人,中伤说坏话攻击陷害别人。
罪加一等:指对罪犯加重处罚。
十恶不赦:形容罪大恶极,不可饶恕(十恶:古代刑法指不可赦免的十种重大罪名,即: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现在借指重大的罪行)。
罪有应得:得到了应该得到的惩罚。形容处罚恰当,并非冤枉。
穷凶极恶:形容极端凶恶。《汉书·王莽传》:“穷凶极恶,流毒诸夏。”
恶语相加:把恶毒的语言加到别人身上。
千古罪人:形容犯的罪永远被人记着。
兴师问罪:发动军队,声讨对方罪过。也指大闹意见,集合一伙人去上门责问。
何罪之有:即“有何罪”,有什么罪呢?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清白无辜,没有过错。
作恶多端:做了许多坏事。指罪恶累累。
恶语中伤:用恶毒的语言污蔑、伤害人。
恶性循环:事物互为因果,循环不止,使情况越来越坏。
罪责难逃:指不能逃避犯罪所应负的责任,一定要受到惩处。
罪恶昭彰:罪恶非常明显,人所共见。昭彰:明显。
滔天大罪:形容罪恶极大。
罪恶滔天:形容罪恶极大。
欺善怕恶:欺侮善良者,惧怕凶恶者。
疾恶如仇:疾:憎恨;恶:指坏人坏事。憎恨坏人坏事就像憎恨仇人一样。
深恶痛绝:恶:厌恶;痛:痛恨;绝:极。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
罪该万死:尤死:处一万次死刑。形容罪恶极大。
罪不容诛:即使处死也还不够抵偿所犯的罪恶。形容罪恶极大。《汉书·游侠传》:“况于郭解之伦,以匹夫之细,窃杀生之权,其罪已不容于诛矣!” 诛:处死。
罪大恶极:罪恶严重到极点。
相得益彰:两者互相配合或映衬,双方的长处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聚精会神,相得益章(同“彰”)。”益:更加。彰:明显。
深恶痛疾:恶:厌恶;痛:痛恨。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
万恶不赦:形容一个人罪大恶极、不可饶恕。
苦口恶石:《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季孫 之愛我,疾疢也;孟孫 之恶我,藥石也。美疢不如恶石:夫石猶生我,疢之美,其毒滋多。”《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夫良藥苦於口,而智者勸而飲之,知其入而已己疾也;忠言拂於耳,而明主聽之,知其可以致功也。”后因以“苦口恶石”比喻逆耳而中肯有益的规劝。《周书·萧詧传》:“苦口惡石,想勿余隱。”
狗恶酒酸:比喻环境险恶,使人裹足不前。
匹夫无罪:匹夫:古指平民中的男子,后泛指一般人。一般人是没有罪过的。
同恶相求:坏人与坏人相互勾结。
无恶不为:没有哪件坏事不干的。指干尽了坏事。同“无恶不作”。
同恶相恤:指对共同憎恶者,必相互援助以对付之。同“同恶相助”。
敝綈恶粟:指衣食粗劣。
遏恶扬善:隐瞒缺点或过失 而宣扬其长处。《周易·大有》:“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
赏劳罚罪:奖赏有功的人,惩罚犯罪的人。同“赏功罚罪”。
光恶不善:只做恶事,不做善事。
祸因恶积:遭受灾祸的因素是罪恶的积累。指坏事做多了便会招致灾祸。出处:明·汤显祖《还魂记·道觋》:“看修行似福缘善庆,论因果是祸因恶积。”示例:他怎么就没有~的常识?
赃盈恶贯:指贪赃甚多,罪恶滔天。
劝善惩恶:劝:勉励;惩:责罚。惩罚坏人,奖励好人。
罪恶渊薮:比喻罪恶聚集的地方。
燕昭好马:燕昭王喜爱骏马。后作求贤之典。
沉冤昭雪:沉积很久的冤情得到洗刷。
稔恶盈贯:指所积罪恶之多,达于极点。
隐恶扬善:隐瞒别人坏的方面,宣扬其好的方面。《礼记·中庸》:“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 恶(è)。
无恶不造:没有哪件坏事不干的。指干尽了坏事。同“无恶不作”。
弃恶从德:抛弃丑恶信从道德。
众目昭彰:(对坏人坏事)大家都看得非常清楚。昭彰:明显。
恶言詈辞:中伤辱骂的言辞。
知我罪我:形容别人对自己的毁誉。
扶善惩恶:帮助善良的,打击邪恶的。
以彰报施:彰:显示,显扬;报施:报应。用来显示不断遭到报应。
恶醉强酒:强:硬要。怕醉却又猛喝酒。比喻明知故犯。
怀璧其罪:因身藏璧玉而获罪。原指钱财能招来祸患。后也比喻因有才能而遭到别人嫉害。《左传·桓公十年》:“初,虞叔有玉,虞公求旃。弗献,既而悔之,曰:‘周谚有之: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吾焉用此,其以贾害也。’乃献。”
昭然著闻:指明明白白,大家都知道。
弥天之罪:弥天:满天。形容极大的罪恶。
疾恶好善:憎恨丑恶,喜好善美。形容事非界线清楚。
苦征恶战:艰苦的征战。
罪盈恶满:形容罪大恶极。
宫廷险恶:也不设窗户,唯有巨大的·..社稷险恶,宫廷险恶,妇人之心更加险恶。
进贤屏恶:犹言进贤黜佞。进用贤良,黜退奸佞。
怀璧为罪:比喻有才能而遭忌妒、迫害。
跌宕昭彰:跌宕:放纵不拘;昭彰:昭著,明显。指气势放纵不拘,文意显明。
恶不去善:不因为厌恶某人而否定他的优点。
自取罪戾:指自招罪过。亦作“自取咎戾”。
名教罪人:旧对违背礼教之人的谴称。
天理昭彰:昭彰:明显。旧称天能主持公道,善恶报应分明。
彰明较著:也说彰明昭著。指事情或道理极其明显,很容易看清楚。《史记·伯夷列传》:“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 较:明显。
溢美溢恶:溢:水满外流,引伸为过度。过分夸奖,过分指责。
瘴乡恶土:瘴:瘴气。指瘴气、瘴疠流行的贫瘠和落后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