凶神恶煞 xiōng shén è shà
1. 拼音:xiōng shén è shà
2. 意思:原指凶恶的神。后用来形容非常凶恶的人。形容人的容貌或行为极为凶狠可怕,带有一种让人畏惧的气势。
3. 出处:元·无名氏《桃花女》第三折:“又犯着金神七煞上路,又犯着太岁,遭这般凶神恶煞,必然板僵身死了也。”
4. 近义词:
穷凶极恶:穷:极端。形容极端残暴凶恶。例如:“那伙土匪穷凶极恶,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张牙舞爪:张:张开;舞:挥舞。形容猛兽凶恶可怕。也比喻猖狂凶恶。比如:“他张牙舞爪地冲过来,样子十分吓人。”
5. 反义词:
慈眉善目:形容人的容貌一副善良的样子。例如:“这位老和尚慈眉善目,让人感觉很亲切。”
和蔼可亲:和蔼:和善。态度温和,容易接近。比如:“老师和蔼可亲的笑容,让同学们如沐春风。”
6. 例句:
他看起来凶神恶煞的,周围的人都不敢靠近他。
那个恶霸带着一群凶神恶煞的手下在村里横行霸道。
电影里的反派角色凶神恶煞,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遇到凶神恶煞的债主上门讨债,他吓得躲在房间里不敢出来。
从监狱里逃出来的罪犯,一个个凶神恶煞,让人不寒而栗。
门口站着两个凶神恶煞的保安,审视着每一个进入的人。
她被一个凶神恶煞的陌生人跟踪,心里非常害怕。
战场上,敌军凶神恶煞地冲了过来,我方战士毫不畏惧。
他喝醉后就像变了一个人,满脸凶神恶煞的样子。
这群凶神恶煞的海盗,在海上抢夺过往船只的财物。
成语词典:凶神恶煞
六神无主:形容心慌意乱,没有主意。六神:道教指所谓主宰人体的心、肺、肝、肾、脾、胆等六脏的神灵。
聚精会神: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聚精会神,相得益章。” 原指君臣协力,集思广益。后用来形容集中精神,专心一意。
全神贯注:全副精神高度集中。
神魂颠倒:神魂:精神,神志。精神恍惚,颠三倒四,失去常态。
凶相毕露:凶恶的面貌完全暴露出来了。
兵贵神速:《三国志·魏书·郭嘉传》:“嘉言曰:‘兵贵神速。’” 指用兵贵在行动特别迅速。
貌合神离:也说貌合心离。表面上关系不错,实际上是两条心。《素书·遵义》:“貌合心离者孤,亲谗远忠者亡。”
神出鬼没:《淮南子·兵略训》:“善者之动也,神出而鬼行。” 原指用兵灵活机动。后泛指变化迅速,出没无常,不可捉摸。
神来之笔:指绝妙的文思或词句。
神机妙算: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划,形容有预见性,善于估计客观情势,决定策略。
精神抖擞:形容精神振奋。宋普济《五灯会元》卷一九:“抖擞精神透关去。” 元尚仲贤《单鞭夺槊》第二折:“你道是精神抖擞,又道是机谋通透。” 抖擞:振作,奋发。
神气十足:神气:自以为得意傲慢的神情。形容摆出一副自以为高人一等而了不起的样子。
抖擞精神:振作起精神。
心旷神怡:心境开阔,精神愉快。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旷(kuàng):空阔。
令人神往:令:使,让;神往:心神向往。使人非常向往。
鬼使神差:迷信的人认为有些很凑巧的事情是由于鬼神在暗中指使而造成的。后用鬼使神差形容事情的发生完全出于意外,或不自觉地做了原先没想做的事。
鬼斧神工:也说神工鬼斧。《庄子·达生》:“梓庆(一个叫庆的木匠)削木为 , 成,见者惊犹鬼神。” 后因用鬼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等的技艺非常精细巧妙,好像不是人工所能制成。
心驰神往:心神飞到(向往的地方)。
煞有介事:像真有这么一回事似的。多指故作姿态。
怙恶不悛:《左传·隐公六年》:“长恶不悛,从自及也。”《宋史·王化基传》:“怙恶不悛,恃远肆毒。” 指坚持作恶,死不悔改。怙:坚持。悛(quān):悔改。
神采奕奕:形容精神旺盛,容光焕发。奕奕:精神焕发的样子。
精神恍惚:恍忽:糊里糊涂的样子。形容神思不定或神志不清。
神采飞扬:形容兴奋得意,精神焕发的样子。
出神入化: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界:这支曲子演奏得~,听众被深深地吸引住了。
顾盼神飞:左右顾视,目光炯炯,神采飞扬。
大煞风景:损伤美好的景致。比喻败坏兴致。
恶贯满盈:罪恶极多,像用 绳子穿钱一样,已穿满了一根绳子。《尚书·泰誓上》:“商罪贯盈,天命诛之。” 后用以指罪大恶极,已到末日。贯:穿钱的绳子。盈:满。
凶神恶煞:迷信指凶恶的神。常用来形容非常凶恶的人。煞:凶神。
彰善瘅恶:表扬好的,憎恨坏的。
除恶务尽:消除坏人坏事,务必干净、彻底。《左传·哀公元年》:“树德莫如滋,去疾莫如尽。”《尚书·泰誓下》:“树德务滋,除恶务本。”
煞费苦心:费尽心思。
恶意中伤:出自恶毒用心去诽谤诬陷伤害别人,中伤说坏话攻击陷害别人。
神通广大:原指神仙法力无所不能。现比喻办法多,本领高强。
十恶不赦:形容罪大恶极,不可饶恕(十恶:古代刑法指不可赦免的十种重大罪名,即: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现在借指重大的罪行)。
心醉神迷:形容佩服爱幕到极点。同“心醉魂迷”。
人神共愤:人和神都愤恨。形容民愤极大。
料事如神:形容预料事情非常准确。
穷凶极恶:形容极端凶恶。《汉书·王莽传》:“穷凶极恶,流毒诸夏。”
恶语相加:把恶毒的语言加到别人身上。
装神弄鬼:装扮成鬼神(骗人)。
炯炯有神:炯炯:明亮的样子。形容人的眼睛发亮,很有精神。
神经过敏: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异常锐敏的症状,神经衰弱的患者多有这种症状。
作恶多端:做了许多坏事。指罪恶累累。
心神不宁:定:安定。形容心情不平静。
恶语中伤:用恶毒的语言污蔑、伤害人。
心神不定:心里烦躁,精神不安。
奉若神明:《左传· 襄公十四年》:“民奉其君…敬之如神明。” 指盲目崇拜对方,像迷信的人敬奉神一样。神明:泛指神。
龙马精神:唐代李郢《上裴晋公》诗:“四朝忧国鬓如丝,龙马精神海鹤姿。”后用来比喻健旺的精神。
恶性循环:事物互为因果,循环不止,使情况越来越坏。
神色自若:自若:如常,像原来的样子。神情脸色毫无异样。形容在异常情况下态度镇定,神情不变。
逢凶化吉:逢:遭遇;凶:不幸;吉:吉利、吉祥。遇到凶险转化为吉祥、顺利。这是带有迷信的说法。
大显神通:神通:原为佛家语,指无所不能的力量。后指特别高超的本领。形容充分显示出高明的本领。
神经错乱:通常指犯精神病。
罪恶昭彰:罪恶非常明显,人所共见。昭彰:明显。
精神焕发:情绪饱满振奋。
罪恶滔天:形容罪恶极大。
凶多吉少:凶:不幸;吉:吉利。指估计事态的发展趋势不妙,凶害多,吉利少。
欺善怕恶:欺侮善良者,惧怕凶恶者。
疾恶如仇:疾:憎恨;恶:指坏人坏事。憎恨坏人坏事就像憎恨仇人一样。
深恶痛绝:恶:厌恶;痛:痛恨;绝:极。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
牛鬼蛇神:唐杜牧《李贺集序》:“鲸呿鳌掷,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 原比喻李贺的诗虚幻怪诞。后用来比喻形形色色的坏人。牛鬼:佛教指地狱中的牛头鬼。蛇神:指蛇精。
疑神疑鬼:形容人多疑:人家没议论你,别那么~的。
罪大恶极:罪恶严重到极点。
深恶痛疾:恶:厌恶;痛:痛恨。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
万恶不赦:形容一个人罪大恶极、不可饶恕。
苦口恶石:《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季孫 之愛我,疾疢也;孟孫 之恶我,藥石也。美疢不如恶石:夫石猶生我,疢之美,其毒滋多。”《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夫良藥苦於口,而智者勸而飲之,知其入而已己疾也;忠言拂於耳,而明主聽之,知其可以致功也。”后因以“苦口恶石”比喻逆耳而中肯有益的规劝。《周书·萧詧传》:“苦口惡石,想勿余隱。”
精妙入神:精彩绝妙,出神入化。
神怒人弃:罪恶极大。
劳神苦思:形容人为某事忧心苦思。
桃李精神:形容妖艳娇媚的神态。
趋吉逃凶:趋向吉祥避开灾难。
神怒鬼怨:作恶多端,使鬼神都为之愤怒。
劳神费力:耗费力量和精神。
神州华胄:神州:中国;华:华夏民族;胄:后代。指华夏民族的后代。指中国人,神州:指中国。我国古代华夏族的后裔。统指中国人。
狗恶酒酸:比喻环境险恶,使人裹足不前。
同恶相求:坏人与坏人相互勾结。
闲神野鬼:迷信指流散的鬼神。多比喻不务正业,到处游逛,寻事生非的人。
无恶不为:没有哪件坏事不干的。指干尽了坏事。同“无恶不作”。
劳神苦形:指用心用力,认真干事。
同恶相恤:指对共同憎恶者,必相互援助以对付之。同“同恶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