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色自若 shén sè zì ruò
1. 拼音:shén sè zì ruò。
2. 意思:自若:如常,像原来的样子。神情脸色毫无异样。形容在异常情况下态度镇定,神情不变。
3.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文王曰:‘嗣宗毁顿如此,君不能共忧之,何谓?且有疾而饮酒食肉,固丧礼也。’籍饮啖不辍,神色自若。”
4. 近义词及意思
镇定自若:指面对灾难时冷静的表现,表面上都有在特殊情况下保持沉着冷静、神色不变的意思,都体现出良好的心理素质。
泰然自若:形容在紧急情况下沉着镇定,不慌不乱,与神色自若相近,强调在压力或突发情况下的从容态度。
5. 反义词及意思
惊慌失措:由于惊慌,一下子不知怎么办才好,和神色自若相反,突出在突发情况或压力下失去冷静,表现慌乱。
大惊失色:非常害怕,脸色都变了,与神色自若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因惊恐等强烈情绪导致的外在变化。
6. 例句
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他神色自若,绝不屈服。
在舞台上出现突发状况,主持人神色自若地化解了尴尬。
考试时,他遇到难题也神色自若,继续认真答题。
发生地震时,那位老师神色自若地组织学生疏散。
即使面对千万观众,这位经验丰富的演员依然神色自若。
谈判桌上,他神色自若,巧妙地应对着对方的各种问题。
大火蔓延,消防员神色自若地穿梭其中,执行救援任务。
她在演讲时忘词了,但神色自若地跳过继续讲下去。
面对质疑,他神色自若,有条不紊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危险来临,队长神色自若地指挥大家应对,稳定了军心。
成语词典:神色自若
自由自在:形容没有约束,十分安闲随意。
自以为是:认为自己的看法和做法都正确,不接受别人的意见。
旁若无人:好像旁边没有人一样。形容态度高傲或从容自然,对别人毫不介意。《史记·刺客列传》:“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 若:好像。
不由自主:由不得自己;控制不了自己。
自始至终:从开始到结束:大会~充满着团结欢乐的气氛。
自取灭亡:所作所为把自己引上绝路。
六神无主:形容心慌意乱,没有主意。六神:道教指所谓主宰人体的心、肺、肝、肾、脾、胆等六脏的神灵。
聚精会神: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聚精会神,相得益章。” 原指君臣协力,集思广益。后用来形容集中精神,专心一意。
全神贯注:全副精神高度集中。
若隐若现:形容隐隐约约:远望白云缭绕,峰峦~。
五颜六色:指各种颜色:~的花布。~的彩旗。
自作自受:自己做了错事,自己承受不好的后果。
声色俱厉:指说话时的声音和脸色都很严厉。俱:都。厉:严厉。
自相残杀:残:伤害。自己人互相杀害。
神魂颠倒:神魂:精神,神志。精神恍惚,颠三倒四,失去常态。
欣喜若狂:欣喜:快乐;若:好像;狂:失去控制。形容高兴到了极点。
兵贵神速:《三国志·魏书·郭嘉传》:“嘉言曰:‘兵贵神速。’” 指用兵贵在行动特别迅速。
勃然变色:勃然:突然地。变色:变了脸色。突然生气,变了脸色。
悠然自得:悠然:闲适的样子;自得:内心得意舒适。形容悠闲而舒适。
口若悬河:形容口才好,说起话来滔滔不绝。《晋书·郭象传》:“王衍每云:‘听象语,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
若有所思:若:好像。好像在思考着什么。
居功自傲:居功:自恃有功。自以为有功劳而骄傲自大。
貌合神离:也说貌合心离。表面上关系不错,实际上是两条心。《素书·遵义》:“貌合心离者孤,亲谗远忠者亡。”
面不改色:脸色不变。形容从容镇静的样子。
自惭形秽:《世说新语·容止》:“珠玉在侧,觉我形秽。” 指因自己容貌举止不如人而感到惭愧。后也泛指自愧不如别人。惭:惭愧。形秽:形态丑陋。
自讨没趣:做事不得当,反使自己难堪窘迫。
孤芳自赏:把自己看成一朵香花而自 我欣赏。比喻自命清高。芳:花。
眉飞色舞:形容喜悦或得意:说到得意的地方,他不禁~。
固若金汤:形容防守非常坚固。金:金城,指坚固的城墙。汤:汤池,指防守严密的护城河。
若无其事: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形容不动声色或漠不关心。
绘声绘色:形容叙述、描写生动逼真。也说绘影绘声、绘声绘影。
自强不息:《周易·乾》:“君子以自强不息。” 指自己不懈地努力向上。息:停止。
神出鬼没:《淮南子·兵略训》:“善者之动也,神出而鬼行。” 原指用兵灵活机动。后泛指变化迅速,出没无常,不可捉摸。
若明若暗:比喻对问题或情况有所认识却不很清楚,也指对某事态度不明朗。
神来之笔:指绝妙的文思或词句。
神机妙算: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划,形容有预见性,善于估计客观情势,决定策略。
精神抖擞:形容精神振奋。宋普济《五灯会元》卷一九:“抖擞精神透关去。” 元尚仲贤《单鞭夺槊》第二折:“你道是精神抖擞,又道是机谋通透。” 抖擞:振作,奋发。
自言自语:自己跟自己说话;独自低声说话。
大惊失色:非常害怕,脸色都变了。
五光十色:形容色泽鲜艳,花样繁多。南朝梁江淹《丽色赋》:“五光徘徊,十色陆离。”
操纵自如:掌握运用或驾驭得心应手,毫无阻碍。
不动声色:内心活动不从语气和神态上表现出来,形容态度镇静。也说不露声色。
行色匆匆:行色:出发前后的神态。行走或出发前后的神态举止急急忙忙的样子。
古色古香:形容字画、器物等带 有古代的色彩、情调。
神气十足:神气:自以为得意傲慢的神情。形容摆出一副自以为高人一等而了不起的样子。
情不自禁: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和颜悦色:形容和蔼喜悦的脸色。也形容态度和蔼可亲。
抖擞精神:振作起精神。
自鸣得意:自己表示很得意,自以为了不起。
心旷神怡:心境开阔,精神愉快。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旷(kuàng):空阔。
令人神往:令:使,让;神往:心神向往。使人非常向往。
不能自已:已:停止。指无法控制自己,使激动的情绪平静下来。
鬼使神差:迷信的人认为有些很凑巧的事情是由于鬼神在暗中指使而造成的。后用鬼使神差形容事情的发生完全出于意外,或不自觉地做了原先没想做的事。
聊以自慰:姑且用来安慰自己。
顾影自怜:晋陆机《赴洛道中作二首 》诗:“伫立望故乡,顾影凄自怜。” 原意是回头望着自己的影子而怜惜自己。形容孤独失意。后也用 来形容自我欣赏的样子。
鬼斧神工:也说神工鬼斧。《庄子·达生》:“梓庆(一个叫庆的木匠)削木为 , 成,见者惊犹鬼神。” 后因用鬼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等的技艺非常精细巧妙,好像不是人工所能制成。
自告奋勇:主动地要求承担某项艰难的工作。
虚怀若谷:胸怀像山谷那样的深广。形容十分谦虚,能容纳别人的意见。《老子·十五章》:“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 谷:山谷。
心驰神往:心神飞到(向往的地方)。
自暴自弃:《孟子·离娄上》:“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 后用以形容自己甘心落后,不求上进。暴:糟蹋;损害。弃:抛弃,鄙弃。
神采奕奕:形容精神旺盛,容光焕发。奕奕:精神焕发的样子。
敝帚自珍: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引古代谚语:“家有敝帚,享之千金。” 后用“敝帚自珍”比喻自己的东西即使不好也很爱惜。
精神恍惚:恍忽:糊里糊涂的样子。形容神思不定或神志不清。
咎由自取:遭受责备、惩处或祸害是自己造成的。
寥若晨星:稀少得好像清晨的星星一样。形容很少。
神采飞扬:形容兴奋得意,精神焕发的样子。
察言观色:观察言语脸色来揣摩对方的心意。
置若罔闻:好像没有听见似的,不加理睬。若:像。罔:没有。
安之若素:(遇到不好的情况或异常情况)毫不在意,跟平常一样对待。素:平日。
出神入化: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界:这支曲子演奏得~,听众被深深地吸引住了。
自圆其说:使自己的说法前后一致,没有自相矛盾的地方。
冷若冰霜:像冰霜一样冷冰冰的。比喻待人不热情。也比喻态度严厉,不好接近。
顾盼神飞:左右顾视,目光炯炯,神采飞扬。
自食其力:依赖自己的劳动来维持生活。
形形色色:各种各样;种类很多。《列子·天瑞》:“有形者,有形形者…有色者,有色色者。”
自寻烦恼:自找的烦闷苦恼。意思是,本来不该有烦闷苦恼。
判若鸿沟:形容界线很清楚,区别很明显。见〖鸿沟〗。
疾言厉色:也说疾言遽色。言语急促,神色严厉。形容对人发怒时说话的神情。《后汉书·刘宽传》:“虽在仓卒,未尝疾言遽色。”
引咎自责:咎:罪责。主动承担错误的责任并作自我批评。
自力更生:依靠自己的力量改变原来的情况而发展兴旺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