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柱取书 záo zhù qǔ shū
凿柱取书的意思
指秉承先人的遗训。
1. 【解释】:指秉承先人的遗训。
2. 【出自】:王闿运《常公神道碑》:“公体山川之醇气,禀玉石之上灵,凿柱取书,安弦习礼。”
成语词典:凿柱取书
取长补短 [ qǔ cháng bǔ duǎn ] 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
自取灭亡 [ zì qǔ miè wáng ] 所作所为把自己引上绝路。
偷梁换柱 [ tōu liáng huàn zhù ] 比喻暗中玩弄手法,以假代真,以劣代优。
中流砥柱 [ zhōng liú dǐ zhù ] 就像屹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样。比喻坚强独立的人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
言之凿凿 [ yán zhī záo záo ] 凿凿:确实。形容说得非常确实。
博览群书 [ bó lǎn qún shū ] 博:广泛。广泛地阅读各种书。形容读书很多。
书声琅琅 [ shū shēng láng láng ] 形容读书声音响亮。琅琅:玉石相击声,比喻响亮的读书声。
咎由自取 [ jiù yóu zì qǔ ] 灾祸或罪过是自己招来的。指自作自受。咎:灾祸。
读书得间 [ dú shū dé jiàn ] 读书能心领神会。间:间隙,比喻窍门。也指在书本字句之间可以获得新的见解。
罄竹难书 [ qìng zhú nán shū ] 用尽竹子也难写完。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罄:尽,完;竹:古时用来写字的竹简。
无理取闹 [ wú lǐ qǔ nào ] 毫无理由地跟人吵闹、故意捣乱。
奋笔疾书 [ fèn bǐ jí shū ] 奋笔:提起笔来。疾书:快速地书写。指精神昂扬地挥笔快速书写。常用来形容写作时的状态,表现出书写者的专注和创作的激情。
舍生取义 [ shě shēng qǔ yì ] 舍弃生命以取得正义。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火中取栗 [ huǒ zhōng qǔ lì ] 偷取炉中烤熟的栗子。比喻受人利用,冒险出力却一无所得。
一介书生 [ yī jiè shū shēng ] 一介:一个。旧时读书人的自称或对普通读书人的雅称。
投机取巧 [ tóu jī qǔ qiǎo ] 指用不正当的手段谋取私利。也指靠小聪明占便宜。
取而代之 [ qǔ ér dài zhī ] 指夺取别人的地位而由自己代替。现也指以某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
予取予求 [ yú qǔ yú qiú ] 原指从我这里取,从我这里求(财物),后指任意索取。
巧取豪夺 [ qiǎo qǔ háo duó ] 指用欺诈的手段骗取或用暴力、权势强夺(财物、权利等),形容不择手段地侵占他人利益,含强烈贬义。
各取所需 [ gè qǔ suǒ xū ] 指各自选取自己所需要的东西或满足自身需求,强调根据不同人的需求进行合理分配或选择。
证据确凿 [ zhèng jù què záo ] 指证据充分、确实无疑,足以证明某一事实或观点的真实性,没有任何可疑或反驳的余地。
偷奸取巧 [ tōu jiān qǔ qiǎo ] 指用狡猾取巧的手段逃避工作或责任,试图以不正当的方式少花力气而获得利益,形容人做事不踏实、耍小聪明。
杀鸡取卵 [ shā jī qǔ luǎn ] 为了取出鸡蛋而把鸡杀掉,比喻只图眼前微小的好处而损害长远利益。
一柱擎天 [ yī zhù qíng tiān ] 一根柱子托住天,比喻能独自担当天下重任的栋梁之才,或指事物能支撑全局、发挥关键作用。
书香世家 [ shū xiāng shì jiā ] 指世代都有读书人的家庭,形容家族中文化氛围浓厚,以读书、治学为传统。
擎天柱石 [ qíng tiān zhù shí ] 擎:向上托。能托住天空的大柱子。古代神话传说昆仑山有八柱擎天。后用来比喻能担当重任的人。
就地取材 [ jiù dì qǔ cái ] 指在本地选取需要的材料或资源,比喻不依靠外力,充分利用周围的事物解决问题。
分文不取 [ fēn wén bù qǔ ] 指一分钱也不收取,形容人不贪图钱财,做事不计报酬。
探囊取物 [ tàn náng qǔ wù ] 指伸手到口袋里取东西,比喻事情极容易办到,毫不费力。
书香门第 [ shū xiāng mén dì ] 指世代读书、崇尚文化的家庭,形容家庭有读书的传统和文化氛围,多含褒义。
以貌取人 [ yǐ mào qǔ rén ] 指仅凭外貌来判断一个人的品质、能力或价值,忽视内在本质,带有片面性和主观性。
著书立说 [ zhù shū lì shuō ] 指撰写书籍、创立学说,用以表达思想、传播理论或总结知识。
琴棋书画 [ qín qí shū huà ] 本指古琴、围棋、书法、绘画四种传统技艺,是古代文人雅士修身所必须掌握的技能,现多泛指各种文艺技艺或文化素养。
焚书坑儒 [ fén shū kēng rú ] 指秦始皇焚烧儒家典籍、坑杀儒生的历史事件,后用以比喻对文化和知识分子的摧残与迫害,也指强行扼杀思想、禁锢言论的专制行为。
断章取义 [ duàn zhāng qǔ yì ] 指不顾文章或讲话的原意,孤立地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来曲解原意。
丰取刻与 [ fēng qǔ kè yǔ ] 丰:多;刻:刻薄;与:给予。取之于民的多,用之于民的少。多形容残酷地剥削。
世代书香 [ shì dài shū xiāng ] 指家族世代都有读书人的传统,形容家庭文化底蕴深厚,书香氛围代代传承。
丹书白马 [ dān shū bái mǎ ] 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享有世袭爵位和免罪等特权的证件时,宰白马歃其血,以示坚守誓约,后人称为“丹书白马”。
名书锦轴 [ míng shū jǐn zhóu ] 将名字写在史书上。
废书而叹 [ fèi shū ér tàn ] 因有所感而停止读书。
逆取顺守 [ nì qǔ shùn shǒu ] 逆:背叛;顺:合理。背叛国君夺取天下,遵循常理治理国家。
蝇头细书 [ yíng tóu xì shū ] 指像苍蝇头一样细小的字。
书香铜臭 [ shū xiāng tóng chòu ] 书香,读书的家风;铜臭,铜钱上的臭味。指集书香和铜臭于一体的书商。
临池学书 [ lín chí xué shū ] 临:靠近,挨着;池:砚池;书:书法。指刻苦练习书法。
取与不和 [ qǔ yǔ bù hé ] 指用不正当的手段获取财物。
振笔疾书 [ zhèn bǐ jí shū ] 振笔:挥笔。挥动笔杆,急速地书写。形容书写速度很快。
囊中取物 [ náng zhōng qǔ wù ] 从口袋里取东西,比喻事情极容易办到,毫不费力就能达成目标,侧重表示事情的轻松程度。
抱柱之信 [ bào zhù zhī xìn ] 用以表示坚守信约。
书空咄咄 [ shū kōng duō duō ] 为叹息、愤慨、惊诧的的典实。
郢书燕说 [ yǐng shū yān shuō ]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记载,郢地有人晚上给燕国丞相写信,因烛光不亮,命拿烛的人举烛,于是不自觉地把“举烛”二字写在信里。燕相读后,高兴地说:举烛是崇尚光明,崇尚光明就是选用贤德的人。后用“郢书燕说”比喻误解原意,穿凿附会。燕(yā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