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容就义 cóng róng jiù yì
从容就义的意思
就义:为正义而死。无所畏惧地为正义事业而牺牲。
1. 【解释】:就义:为正义而死。无所畏惧地为正义事业而牺牲。
2. 【出自】:宋·朱熹《近思录》:“感慨杀身者易,从容就义者难。”
3. 【示例】:徐荫轩以身殉国,从容就义,应该附奏清恤! ◎高阳《胭脂井》
4.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形容为革命而献身
从容就义的近义词
舍生取义
从容就义的反义词
贪生怕死
成语词典:从容就义
半推半就:又要推开又要靠近,形容心里愿意,表面却装出不愿意而推辞的样子。
恩断义绝:感情破裂,情义断绝。多指夫妻离异。
从容不迫:非常镇静、不慌不忙的样子:他满脸挂笑,~地走上了讲台。
义无反顾:为了正义而勇往直前,绝不犹豫退缩。汉司马相如《喻巴蜀檄》:“义不反顾,计不旋踵。”
谈何容易:《汉书·东方朔传》:“吴王曰:‘可以谈矣,寡人将竦意而览焉。’先生曰:‘於戏!可乎哉,可乎哉,谈何容易?!’” 意思是谈(指向君主进言)怎么容易(即不容易)。后指事情做起来并非像嘴上讲的那么容易、简单。
义不容辞:从道义上讲不允许推托、拒绝。
忘恩负义:忘掉了别人对自己的恩情,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
大义灭亲:《左传 隐公 四年》记载,卫国大夫石碏的儿子石厚与公子州吁同谋弑桓公,后来石碏杀掉石厚,《左传》称赞石碏的行动为“大义灭亲”。后泛指为了维护正义,对为非作恶的亲属不徇私情,使受到应得的制 裁。
从天而降:降:下落。比喻出于意外,突然出现。
容光焕发:脸上的光彩四射。形容身体健康、精神饱满。
深明大义:指识大体,顾大局。
从善如流:听从好的意见像水往低处流一样自然,形容乐于接受人家的劝告。《左传·成公八年》:“从善如流,宜哉!”
按部就班:晋陆机《文赋》:“选义按部,考辞就班。” 指文章结构、选词造句合乎规范。现指按照正常的条理、步骤去做。有时也指拘泥陈规,缺乏创新精神。
义正词严:道理正当,措辞严肃。也作义正辞严。
大义凛然:坚持正义,不 顾敌人威逼利诱,始终保持严峻不可侵犯的态度。凛(lǐn)。
仗义执言:主持正义,说公道话。
不容置喙:不容许插嘴。喙(huì):嘴。
行将就木:快要进棺材了。指人临近死亡。《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记载,晋公子重耳奔狄,娶季隗,“将适齐,谓季隗曰:‘待我二十五年,不来而后嫁。’对曰:‘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木:棺材。
择善而从:《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后来用“择善而从”指采纳正确的意见或选择好的方法加以实行。
见义勇为:看到合乎正义的事就勇敢地去做。《论语·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
天经地义:《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天之经也,地之义也。” 后用“天经地义”指正确的、不可改变的道理。也指理所当然,不容怀疑。经、义:道理。
仁至义尽:《礼记·郊特牲》:“仁之至,义之尽也。” 原指以极大的努力竭尽仁义之道。现指对人的劝告、争取或帮助已尽了最大的努力。至、尽:到底的意思。
微言大义:《汉书·艺文志》:“昔仲尼没而微言绝,七十子丧而大义乖。” 后用“微言大义”指精微的语言里包含着深刻的含义。微:精深,精微。
开宗明义:原为《孝经》第一章名。后指说话写文章一开头就点明主要的意思。开宗:阐发宗旨。明义:说明意义。
仗义疏财:为了正义或讲义气,拿出自己的钱财来帮助别人。疏:分散。
从长计议:慢慢儿地多加商量:这个问题很复杂,应该~,不要马上就做决定。
毫无疑义:疑义:可疑的道理。一点也没有可以使人怀疑的地方。
舍生取义:《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后用“舍生取义”表示为正义事业牺牲生命。
无所适从:不知跟从哪一个好。比喻不知怎么办才好。适:往。从:跟随。
就事论事:按照事情本身的情况来评论是非得失。
不义之财:不应该得到的或以不正当的手段获得的钱财。
唯命是从:唯命是听。也作惟命是从。
将计就计:利用对方所用的计策,反过来向对方使计策。
从一而终:丈夫死了不再嫁人,这时旧时束缚妇女的封建礼教。
功成名就:功业建立了,名声也有了。也说功成名立、功成名遂。
见利忘义:看见有利可图,就不顾道义而去干。《汉书·樊郦滕灌傅靳周传赞》:“当孝文时,天下以郦寄为卖友。夫卖友者,谓见利而忘义也。”
将错就错:事情既然已经做错了,索性顺着错的做下去。
各就各位:各自到各自的位置或岗位上。
刻不容缓:指形势紧迫,一刻也不允许拖延。
从古至今:从古代一直到现在,强调时间跨度大,涵盖了过去到当下的整个历程。
从头到尾:从开头到结尾,指某件事物的全过程或全部内容。
束手就擒:捆起手来由人捉拿,形容因无法脱逃或无力反抗而甘愿被擒获。
背信弃义:不守信用,不讲道义。
花容月貌:形容女子美丽的容貌。
天理不容:天理:天道;容:容忍、宽容。旧指做事残忍,灭绝人性,为天理所不容。
不仁不义:仁:仁爱;义:道义。不讲仁德,不讲道义。形容品性卑劣、残忍。
本位主义:一种放大了的个人主义。只顾本单位、本部门、本地区的利益,不顾大局和整体利益。
多情多义:指重情谊。
三从四德:封建社会为妇女制定的道德行为准则和规范。三从: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意思是妇女的思想品德、言语举止、仪容态度以至家务劳动,都要严格遵守封建礼教的约束。
情深义重:情感深厚,义重如山。指情感和义气都很深厚,常用来形容朋友、亲人之间的关系。
义薄云天:正义之气直上高空。形容为正义而斗争的精神极其崇高。
力不从心:心里想做,但力量或能力办不到。《后汉书·西域传》:“今使者大兵未能得出,如诸国力不从心,东西南北自在也。”
无地自容:没有地方可以让自己藏起来,形容十分羞惭。
不容置疑:不允许有什么怀疑。表示论证严密,无可怀疑。
音容宛在:音:声音;容:容颜;宛:仿佛。声音和容貌仿佛还在。形容对死者的想念。
避重就轻:避开重要的而拣次要的来承担,也指回避主要的问题,只谈无关重要的方面。
音容笑貌:谈笑时的容貌和神态。用以怀念故人的声音容貌和神情。
何去何从:离开哪里,走向哪里?指在重大问题上选择什么方向。《楚辞·卜居》:“此孰吉孰凶,何去何从?” 去:离开。从:跟随。
义结金兰:结交很投合的朋友。
祸从口出:灾祸从口里产生出来。指说话不谨慎容易惹祸。
大仁大义:形容为人宽厚,尊崇仁义。
从中作梗:在事件进行中,故意为难,设置障碍,从中破坏。
就地正法:正法:执行死刑。在犯罪的当地执行死刑。
言听计从:对某人说的话,出的主意,全都听信照办。形容对某人十分信任。《魏书·崔浩传》:“属太宗为政之秋,值世祖经营之日,言听计从,宁廓区夏,遇既隆也。”
从轻发落:发落:处分,处置。指处罚从宽,轻予放过。
另谋高就:指另找一份职业,意即辞去原职。
病从口入:疾病多是由食物传染。比喻应该注意饮食卫生。
仁义道德:泛指旧时鼓吹的道德规范。
就地取材:就:随。在本地找需要的材料。比喻不依靠外力,充分发挥本单位的潜力。
喜从天降:喜事从天上掉下来。比喻突然遇到意想不到的喜事。
罪不容诛:即使处死也还不够抵偿所犯的罪恶。形容罪恶极大。《汉书·游侠传》:“况于郭解之伦,以匹夫之细,窃杀生之权,其罪已不容于诛矣!” 诛:处死。
无情无义:没有一点情义。形容冷酷无情。
义愤填膺:胸中充满义愤。膺:胸。
顾名思义:从事物的名称联想到它的 含义。《三国志·魏书·王昶传》记载,王昶给他的子侄等起名字都用谦实等词,并写信给他们说:“ 欲使汝曹顾名思义,不敢违越也。”
断章取义:不顾文章 或讲话的原意,孤立地取一段或一句的意思。《左传 襄公二十八年》:“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
碍难从命:碍:妨碍;从:听从。由于有所妨碍,难以遵从吩咐,是委婉拒绝对方要求的话。
援笔立就:援笔:拿笔。拿起笔立刻写成。形容才思敏捷。同“援笔立成”。
渐仁摩义:渐:浸渍;摩:磨砺。用仁惠浸润人们,用节义砥砺人们。形容用道德教育百姓。
义不旋踵:旋踵:旋转脚跟。在道义上只能奋勇向前,不能退缩。
俯首就缚:低下头让人捆绑。形容无法反抗或自愿认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