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于竹帛

著于竹帛 zhù yú zhú bó

著于竹帛的意思

着:写作。竹帛:竹简和绢。在竹简和绢上写作。指把事物或人的功绩等写入书中。

1. 【解释】:着:写作。竹帛:竹简和绢。在竹简和绢上写作。指把事物或人的功绩等写入书中。

2. 【出自】:汉·东方朔《答客难》:“今子大夫修先生之术,慕圣人之义,讽诵诗书百家之言,不可胜记,著于竹帛,唇腐齿落,服膺而不可释。”

3. 【示例】:不过孔子是匹夫制宪,贬天子,刺诸侯,所以不能著于竹帛,只好借口说传授。 ◎清·曾朴《孽海花》第三十四回

著于竹帛的近义词

著之竹帛

成语词典:著于竹帛

毁于一旦huǐ yú yī dàn:在一天之内就毁掉了。形容在极短的时间内把来之不易的东西一下子毁掉了。《后汉书·窦融传》:“百年累之,一朝毁之。”

聊胜于无liáo shèng yú wú:比完全没有稍好一点。晋陶潜《和刘柴桑》诗:“弱女虽非男,慰情聊胜无。”

同归于尽tóng guī yú jìn:一同毁灭。尽:完结,灭亡。

轻于鸿毛qīng yú hóng máo:比大雁的毛还轻。比喻很轻微或毫无价值。汉司马迁《报任安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鸿毛:大雁的毛。

重于泰山zhòng yú tài shān:汉司马迁《报任安书》:“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后常用以形容死得有意义,也用于形容情义深重。参见〔泰山〕

见微知著jiàn wēi zhī zhù:见到事物刚露出的一点苗头,就能知道其本质和发展的趋向。宋苏洵《辨奸论》:“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为能见微而知著。” 微:微小。著:显著。

言归于好yán guī yú hǎo:《左传·僖公九年》:“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 指彼此重新和好。言:文言虚词,用于句首,没有实际意义。

受制于人shòu zhì yú rén:制:控制。被别人控制。

罄竹难书qìng zhú nán shū:《旧唐书·李密传》记载,李密诉说隋炀帝十大罪状,其中有“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的话。故用“罄竹难书”比喻罪恶很多,难以写完。竹:竹简,古代写字用的竹片。

溢于言表yì yú yán biǎo:(感情)流露在言辞、神情上:愤激之情,~。

无济于事wú jì yú shì:对于事情没有帮助或益处。济:补益。

急于求成jí yú qiú chéng:急:急切。急着要取得成功。

囿于成见yòu yú chéng jiàn:局限于原有的看法。

臭名昭著chòu míng zhāo zhù:臭名声人人知道。昭著:非常显明。

势如破竹shì rú pò zhú:《晋书·杜预传》:“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 形容作战或工作节节胜利,毫无阻碍。

安于现状ān yú xiàn zhuàng:对目前的情况习惯了,不愿改变。

喜形于色xǐ xíng yú sè:内心的喜悦流露在脸上。形:表露。色:脸色。

竹篮打水zhú lán dá shuǐ:比喻白费气力,劳而无功。

青梅竹马qīng méi zhú mǎ:李白《长干行》:“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后来用“青梅竹马”形容男女小的时候天真无邪,在一起玩耍(竹马:儿童放在胯下当马骑的竹竿)。

出于无奈chū yú wú nài:指实在没有办法而不得不这样。无奈:无可奈何。

耿耿于怀gěng gěng yú huái:事情(多为令人牵挂的或不愉快的)在心里,难以排解。

死于非命sǐ yú fēi mìng:遭受意外的灾祸而死亡。

于事无补yú shì wú bǔ:对事情毫无补益。

迁怒于人qiān nù yú rén:受甲的气向乙发泄或自己不如意时拿别人出气。

著书立说zhù shū lì shuō:撰写著作,创立学说,泛指从事学术研究和著述工作。

业精于勤yè jīng yú qín:业:学业;精:精通;于:在于;勤:勤奋。学业精深是由勤奋得来的。

无动于衷wú dòng yú zhōng:心里一点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

胸有成竹xiōng yǒu chéng zhú:宋晁补之《赠文潜甥杨克一学文与可画竹求诗》:“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 原意是画竹子以前,心里已经有了竹子的形象。后用以比喻办事以前,已经有全面的设想和安排。成:现成。

老于世故lǎo yú shì gù:形容富有处世经验(多含贬义)。

伊于何底yī yú hé dǐ:表示事情不堪设想。

薪贵于桂xīn guì yú guì:形容物价飞涨。

委过于人wěi guò yú rén:形容嫁祸给别人。

难于上天nán yú shàng tiān:比上天还难。形容极其困难,不易实现。

胸无成竹xiōng wú chéng zhú:指心中没有完整的谋划打算。

情深友于qíng shēn yǒu yú:友于:本指兄弟相爱,后亦为“兄弟的”代称。比喻情谊比兄弟之间还要深厚。

安于泰山ān yú tài shān:如泰山一样安然不动。形容安然稳固。“泰”文献异文作“太”。

情见于色qíng jiàn yú sè:真情从脸色中表现出来。

臻于至善zhēn yú zhì shàn:做到极致。

哀丝豪竹āi sī háo zhú:形容弦管乐声悲壮动人。宋陆游《长歌行》诗:“哀丝豪竹助剧饮,如巨野受黄河倾。” 哀丝:悲哀的弦乐声。豪竹:豪壮的管乐声。

竹罄南山zhú qìng nán shān:《汉书·公孙贺传》:“南山 之行不足受我辭,斜谷 之木不足爲我械。”本言事端繁多,书不胜书,后常以“竹罄南山”谓人罪恶极多,书写不尽。清 感惺《断头台·受谳》:“到此是 森罗殿 上無私款,鏡臺前明照膽,要把君孽案重重徹裏翻,竹罄 南山。”

于陵子仲yú líng zǐ zhòng:战国 时隐逸之士。或谓即 陈仲子。

政乱于内zhèng luàn yú nèi:国内政治混乱。

血浓于水xuè nóng yú shuǐ:形容亲情难以分割。古代滴血认亲,拥有血缘关系的亲子的血液便会在水中相融,即为此成语的来历。

强加于人qiáng jiā yú rén:把一个人或一方的意见、看法勉强加诸于别人。

名书竹帛míng shū zhú bó:比喻好名声永远流传。

清莹竹马qīng yíng zhú mǎ:男女双方的纯真洁净坚定永恒的爱。

儗不于伦nǐ bù yú lún:拿不能相比的人或事物来比方。儗,古通“拟”,比拟。同“儗非其伦”。

丝竹之音sī zhú zhī yīn:指音乐的声音。

成竹于胸chéng zhú yú xiōng:是比喻处理事情心里先有主意,先有打算。

严于律己yán yú lǜ jǐ:律:约束。严格地约束自己。

严于鈇钺yán yú fū yuè:指揭发、指斥、抨击坏人坏事极其严厉。

定于一尊dìng yú yī zūn:尊:指具有最高权威的人。旧指思想、学术、道德等以一个最有权威的人做唯一的标准。

悬壶于市xuán hú yú shì:悬壶:行医。在集市上挂牌行医。,悬壶:行医。在集市上挂牌行医。

公之于众gōng zhī yú zhòng:公:公开;之:代指事物的内容;于:向;众:大众。把事情真相向大家公布。

安于磐石ān yú pán shí:磐石:大石头。如同磐石一般安然不动。形容非常稳固,不可动摇。,安:安稳;磐石:巨石。像磐石一样安然不动。形容非常稳固。

民保于信mín bǎo yú xìn:指执政的人有信还要有义,才能受到人民拥护。

人浮于事rén fú yú shì:《礼记·坊记》:“人浮于食。” 原指任事人的职位高于所得俸禄的等级。后作人浮于事,指人员的数目超过工作的需要。浮:超过。

昭然著闻zhāo rán zhù wén:指明明白白,大家都知道。

友于兄弟yǒu yú xiōng dì:兄弟之情非常浓厚。

竹杖化龙zhú zhàng huà lóng:比喻得道成仙,亦借指仙人道者。

嫁祸于人jià huò yú rén:嫁:转移。把自己的祸事推给别人。

止于至善zhǐ yú zhì shàn:止:达到;至:最,极。达到极完美的境界。

忠于职守zhōng yú zhí shǒu:忠诚地对待自己的职业岗位,尽力地遵守自己的职业本分。

一鞭先著yī biān xiān zhuó:后以为争先的典实。亦泛指先行。

不著见效bù zhù jiàn xiào:指成绩和效果不是十分明显。

彰明较著zhāng míng jiào zhù:也说彰明昭著。指事情或道理极其明显,很容易看清楚。《史记·伯夷列传》:“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 较:明显。

不齿于人bù chǐ yú rén:齿:象牙齿一样排列。不能列于人类。指被人看不起。

深于城府shēn yú chéng fǔ:比喻为人用心深远,令人难以揣测。

玉汝于成yù rǔ yú chéng:汝:你。玉汝:像爱惜玉一样爱护、帮助你。爱你如玉,帮助你,使你成功。多用于艰难困苦条件下。

兵弱于外bīng ruò yú wài:军队弱小,对外作战失败。

无裨于事wú bì yú shì:无济于事、根本没有用。

茂林修竹mào lín xiū zhú:茂密高大的树林竹林。晋王羲之《兰亭集序》:“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于心不安yú xīn bù ān:从心里常觉得不能安定。

束发封帛shù fā fēng bó:指妇女忠贞不渝。

欲盖弥著yù gài mí zhù:盖:遮掩;弥:更加;著:明显。想掩盖坏事的真相,结果反而更明显地暴露出来。

积微致著jī wēi zhì zhù:细微事物长期积累会变得显著。

果于自信guǒ yú zì xìn:果:果敢。形容过分自信。

于公高门yú gōng gāo mén:西汉 于定国 父 于公 为县狱吏,治狱公平,自谓有阴德,子孙必有兴者。因高大其门,令能容高车驷马。见《汉书·于定国传》。后因以指为官贤明而子孙显贵的人。

心高于天xīn gāo yú tiān:形容心地高傲或所想超过现实。

推舟于陆tuī zhōu yú lù:推船在陆地上行,比喻劳而无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