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蔻年华 dòu kòu nián huá
1. 拼音:dòu kòu nián huá。
2. 意思:豆蔻:多年生草本植物,比喻处女。指女子十三四岁时。这个时期的女孩充满青春活力,正处于从孩童向少女过渡的美好阶段。
3. 出处:唐·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4. 近义词及意思
及笄年华:笄:古代盘头发用的簪子。古代女子已订婚者十五而笄;未订婚者二十而笄。指少女到了可以出嫁的年龄。和“豆蔻年华”都用于形容女子的青春时期,不过“及笄年华”年龄稍大,更强调适婚年龄。
二八佳人:二八:指十六岁;佳人:美女。十五六岁的美女。与“豆蔻年华”类似,都用于表示年轻貌美的女子阶段,“二八佳人”更明确是十六岁左右。
5. 反义词及意思
徐娘半老:指尚有风韵的中年妇女。与“豆蔻年华”完全相反,一个是青春少女,一个是中年女性。
人老珠黄:旧时比喻女子老了被轻视,就像因年代久远而失去光泽的珍珠一样不值钱。体现出女子年老后的状态,和“豆蔻年华”所表达的青春靓丽形成鲜明对比。
6. 例句
这姑娘正值豆蔻年华,出落得亭亭玉立。
她在豆蔻年华就展现出了非凡的艺术天赋。
回忆起自己的豆蔻年华,她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豆蔻年华的少女们,如同春日里的花朵般娇艳。
这位小明星正处于豆蔻年华,备受粉丝喜爱。
在豆蔻年华,她就立下了要成为一名作家的志向。
那些豆蔻年华的女孩子,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憧憬。
她用画笔记录下了自己豆蔻年华的点点滴滴。
豆蔻年华的她们,在校园里度过了一段无忧无虑的时光。
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位豆蔻年华的少女,她的故事充满了青春的气息。
成语词典:豆蔻年华
长年累月:形容经历很多年月;很长时期。
一年一度:指每年一次。
度日如年:过一天像过一年那样长。形容日子很不好过。
春华秋实: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华:花。
煮豆燃萁:相传魏文帝曹丕叫他弟弟曹植做诗,限他在走完七步之前做成,否则就要杀他。曹植立刻就做了一首诗:“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见于《世说新语·文学》)。比喻兄弟间自相残害。
风烛残年:比喻随时 可能死亡的晚年。风烛:风中燃烧的蜡烛。
才华横溢:才华:表现于外的才能。多指文学艺术方面而言,很有才华。
年逾古稀:指年龄已超过七十岁。
一年半载:一年半年。泛指一段时间。
风华正茂:风采和才 华正在美好的时候。
遗臭万年:也说遗臭万载。坏名声流传下去,永远被人所唾骂。《晋书·桓温传》:“既不能流芳后世,不足复遗臭万载耶?”
物华天宝:各种珍贵的宝物。唐王勃《滕王阁序》:“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 物华:万物的精华。天宝:天然的宝物。
垂暮之年:垂:将,快要;暮:晚,老年。快要到老年。
豆蔻年华:唐代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后来称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为豆蔻年华。
积年累月:形容经历时间很长。
华而不实:只开花而不结果。比喻表面好看,但没有实际内容。《左传·文公五年》:“且华而不实,怨之所聚也。” 华:同“花”,开花。
百年不遇:一百年也碰不到,形容很少见到或很少出现。
华夏儿女:华夏一词由周王朝创造,最初指代周王朝,现被用作中国和汉族的古称。华夏儿女即指中国各族人民,尤指汉族人民,是对中华民族后代的一种统称,体现了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
中华民族: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官方定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获得认定的56个民族的统称,是代表中国境内各民族在民族融合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有共同文化与心理特征的民族共同体,体现了民族多样性下的统一性。
中华儿女:指所有中华民族的子女,包括56个民族的同胞,是对中华民族成员的统称,体现了民族归属感和认同感,强调中华各民族在文化、历史等方面的共同体意识。
华夏子孙:华夏是中国的古称,华夏子孙即指中华民族的后代,是对所有中华儿女的一种统称,体现了民族传承和文化延续的内涵,承载着对民族身份的认同和归属感。
有生之年:指人还活在世上的岁月。
年事已高:年事:年纪。指一个人的岁数已经很大了。
年轻力壮:壮:健壮。年纪轻,体力强。
百年好合:夫妻永远和好之意。
颐养天年:指保养年寿。
延年益寿:增加岁数,延长寿命。战国楚宋玉《高唐赋》:“九窍通郁,精神察滞,延年益寿千万岁。”
似水流年:时间像水一样地流过。形容光阴迅速。
虚度年华:虚:没有收获、成就。白白地度过年岁。
少年老成:原指人虽年轻,却很老练,举动谨慎,现在多指年轻人缺乏朝气。
十年寒窗:形容长年刻苦读书。
年复一年:一年又一年。比喻日子久,时间长。也形容光阴白白地过去。
才华超众:才华:表现于外的才能。才能远远超出一般人。
年近古稀:古稀:指七十岁。年纪将近七十岁。
兀兀穷年:兀兀:劳苦的样子;穷年:终年。一年到头辛苦劳动,勤劳不懈。
年深月久:久经岁月。指时间长久。
终其天年:终:竟,尽。天年:指自然的寿数。过完应有的寿数。指寿长而善终。
神州华胄:神州:中国;华:华夏民族;胄:后代。指华夏民族的后代。指中国人,神州:指中国。我国古代华夏族的后裔。统指中国人。
年已及艾:艾:代指五十岁。老年头发花白如艾。指已到老年。
十年教训:居民同心同德,积蓄力量。
雍容华贵:形容态度文雅从容,庄重大方。
鹤唳华亭:表现思念、怀旧之意。亦为慨叹仕途险恶、人生无常之词。
古稀之年:稀:少。指人到七十岁。
枯杨生华:《易·大过》:“九五,枯楊生華,老婦得其士夫,無咎,無譽。象曰:‘枯楊生華,何可久也。老婦士夫,亦可醜也。’”后因以比喻好景不长。《汉书·叙传下》:“枯楊生華,曷惟其舊。横(田横)雖雄材,伏于海隖。”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易》云:‘枯楊生華,暫貴之意也。曷惟其舊,言不能久也。’”
与年俱进:与:跟,和。随着时间一天天地增长。形容不断增长。
流年不利:流年:旧时算命看相的人称一年中所行之“运”;利:吉利。指人长年里处于不吉利的状态。谓时运不佳。
三年五载:三、五:表示大概数量;载:年。指多年。
两豆塞耳:比喻为局部的或暂时的现象所迷惑,不能认清全局或看到根本。
年华虚度:白白地度过年岁。
延寿益年:增加岁数,延长寿命。
五陵年少:指京都富豪子弟。
金华殿语:金华殿中讲说不足以比拟真正妙道。
水木清华:水:池水,溪水;木:花木;清:清幽;华:美丽有光彩。指园林景色清朗秀丽。
寸马豆人:比喻小。
百年偕老:偕:共同。指夫妻共同白头到老。
九年之蓄:蓄:积聚,储藏。九年的储备。指国家平时有所积蓄,以备非常。
荣华富贵:比喻兴盛或显达。形容有钱有势。
十年窗下:科举时代,读书人要取得功名,终年埋头在书本里。形容十年时间闭门苦读。
目光如豆:眼光像豆子那么小。形容见识短浅。
圣人之年:谓五十岁。《论语·述而》:“子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邢昺 疏:“此章 孔子 言其學《易》年也。加我數年,方至五十,謂四十七時也。”宋 葛立方《韵语阳秋》卷八:“﹝ 陸希聲 嘗著《易傳》十卷﹞且云:今年四十有七,已及聖人之年,於是作《易傳》以授門人 崔徹、王贊 之徒,復自爲注。”
千年万载:形容年代非常久远。
轻薄少年:比喻轻佻放荡的年轻人。
马入华山:表示天下太平,不再打仗。
年壮气盛:指年纪轻,气势旺盛。
年高德劭:年纪大,品德好。原作年高德卲。汉扬雄《法言·孝至》:“吾闻诸传,老则戒之在得;年弥高而德弥卲者是孔子之徒与。” 劭(shào)。
有年无月:指日子拖得长久,没有确定的期限。
华封三祝:华:古地名。封:疆界,范围。华封:华州这个地方。华州人对上古贤者唐尧的三个美好祝愿。即:祝寿、祝富、祝多男子,合称三祝。
年华垂暮:垂:将,快要;暮:晚,老年。快要到老年。
华屋秋墟:壮丽的建筑化为土丘。比喻兴亡盛衰的迅速。
年年如是:每年都是像这样。
鸿图华构:宏大华美的建筑景观。
年老龙钟:龙钟:行动不灵便。形容年老体衰,行动不灵便。
一现昙华:比喻事物或人物一出现就很快消失。华,同“花”。
千年一律:犹言千古一律。指从来如此。
聚沙之年:儿童喜玩泥沙,因此用“聚沙之年”来称儿童时代。
百年之业:百年的事业。指长远的事业。
摽梅之年:摽梅:梅子成熟后落下来。比喻女子已到了出嫁的年龄。
龆年稚齿:解释为童年,稚齿,年少,指童年.
双豆塞聪:聪:听觉灵敏。用两粒豆子塞住耳朵。比喻被暂时的现象和眼前的利益所蒙蔽,看不到事物的全貌和本质。
雪兆丰年:指冬天大雪是来年丰收的预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