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逾古稀

年逾古稀 nián yú gǔ xī

1. 拼音:nián yú gǔ xī

2. 意思:指年龄已超过七十岁。

3. 出处:唐·杜甫《曲江》:“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4. 近义词及意思:

古稀之年:指人到七十岁,和年逾古稀意思相近,都用于形容人的高龄。

5. 反义词及意思:

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时,代表青春年少,与年逾古稀的老年状态相反。

风华正茂:形容朝气蓬勃,才华横溢,多形容年轻人,与年逾古稀所表示的年老状态形成对比。

6. 例句:

这位年逾古稀的老人身体依然硬朗。

年逾古稀的张爷爷每天都坚持读书看报。

那位年逾古稀的艺术家依然活跃在舞台上。

小区里有几位年逾古稀的老人,经常一起下棋聊天。

年逾古稀的奶奶记忆力很好,还能给我们讲很多过去的故事。

这位年逾古稀的学者还在为学术研究贡献自己的力量。

他虽然年逾古稀,但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心。

年逾古稀的老人们在公园里悠闲地打着太极拳。

那位年逾古稀的老中医医术精湛,深受患者信赖。

我的爷爷年逾古稀,他的人生阅历非常丰富。

成语词典:年逾古稀

长年累月cháng nián lěi yuè:形容经历很多年月;很长时期。

古今中外gǔ jīn zhōng wài:指从古代到现代,从国内到国外。泛指时间久远,空间广阔。

古往今来gǔ wǎng jīn lái:从古时到现在。晋潘岳《 西征赋》:“古往今来,邈矣悠哉!”

名胜古迹míng shèng gǔ jì:风景优美和有古代遗迹的著名地方。

一年一度yī nián yī dù:指每年一次。

度日如年dù rì rú nián:过一天像过一年那样长。形容日子很不好过。

风烛残年fēng zhú cán nián:比喻随时 可能死亡的晚年。风烛:风中燃烧的蜡烛。

年逾古稀nián yú gǔ xī:指年龄已超过七十岁。

一年半载yī nián bàn zǎi:一年半年。泛指一段时间。

古色古香gǔ sè gǔ xiāng:形容字画、器物等带 有古代的色彩、情调。

遗臭万年yí chòu wàn nián:也说遗臭万载。坏名声流传下去,永远被人所唾骂。《晋书·桓温传》:“既不能流芳后世,不足复遗臭万载耶?”

亘古不变gèn gǔ bù biàn:从古至今永远也不会改变。引申义:空间和时间上延续不断。

垂暮之年chuí mù zhī nián:垂:将,快要;暮:晚,老年。快要到老年。

豆蔻年华dòu kòu nián huá:唐代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后来称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为豆蔻年华。

万古长青wàn gǔ cháng qīng:千秋万代,像松柏一样永远保持青翠。形容精神、友谊等永远存在下去。

稀稀拉拉xī xi lā lā:形容稀疏的样子,强调事物在空间或时间上分布不紧密、不连续,间隔较大。可用于形容人群、物体、声音等。

积年累月jī nián lěi yuè:形容经历时间很长。

百年不遇bǎi nián bù yù:一百年也碰不到,形容很少见到或很少出现。

博古通今bó gǔ tōng jīn:对古代的事知道很多,又通晓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广博。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观周》:“吾闻老聃博古知今。”

有生之年yǒu shēng zhī nián:指人还活在世上的岁月。

年事已高nián shì yǐ gāo:年事:年纪。指一个人的岁数已经很大了。

年轻力壮nián qīng lì zhuàng:壮:健壮。年纪轻,体力强。

千古罪人qiān gǔ zuì rén:形容犯的罪永远被人记着。

百年好合bǎi nián hǎo hé:夫妻永远和好之意。

谈古论今tán gǔ lùn jīn:从古到今无所不谈,无不评论。

颐养天年yí yǎng tiān nián:指保养年寿。

稀奇古怪xī qí gǔ guài:指很少见,很奇异,不同一般。

从古至今cóng gǔ zhì jīn:从古代一直到现在,强调时间跨度大,涵盖了过去到当下的整个历程。

千古绝唱qiān gǔ jué chàng:指从来少有的绝妙佳作。

自古以来zì gǔ yǐ lái:从古代以来,意思是从过去的某个久远的时期一直到现在,强调某种事物、观念、现象等有着长久的历史根源。

万古千秋wàn gǔ qiān qiū:形容延续的时间极久。

延年益寿yán nián yì shòu:增加岁数,延长寿命。战国楚宋玉《高唐赋》:“九窍通郁,精神察滞,延年益寿千万岁。”

似水流年sì shuǐ liú nián:时间像水一样地流过。形容光阴迅速。

虚度年华xū dù nián huá:虚:没有收获、成就。白白地度过年岁。

稀世珍宝xī shì zhēn bǎo:世间很少有的珍宝。形容非常珍贵、罕见的宝物,这些宝物可以是实物,如文物、珠宝等,也可以是抽象的东西,如文化遗产、珍稀技艺等。

少年老成shào nián lǎo chéng:原指人虽年轻,却很老练,举动谨慎,现在多指年轻人缺乏朝气。

十年寒窗shí nián hán chuāng:形容长年刻苦读书。

稀稀落落xī xi luò luò:状态词。稀稀拉拉。

万古流芳wàn gǔ liú fāng:芳:香,指美名。好名声永远流传。

年复一年nián fù yī nián:一年又一年。比喻日子久,时间长。也形容光阴白白地过去。

月黑星稀yuè hēi xīng xī:月亮昏暗,星星稀少。形容夜晚天色很暗。

年近古稀nián jìn gǔ xī:古稀:指七十岁。年纪将近七十岁。

食古不化shí gǔ bù huà:指学了古代的文化知识不善于理解和应用,跟吃了东西不能消化一样。

兀兀穷年wù wù qióng nián:兀兀:劳苦的样子;穷年:终年。一年到头辛苦劳动,勤劳不懈。

年深月久nián shēn yuè jiǔ:久经岁月。指时间长久。

终其天年zhōng qí tiān nián:终:竟,尽。天年:指自然的寿数。过完应有的寿数。指寿长而善终。

沉雄古逸chén xióng gǔ yì:沉雄:深沉雄健。

泥古违今nì gǔ wéi jīn:泥:拘泥,约束限制。比喻用古代的陈规硬套今天的事物。引申义:处事不灵活,照本宣科。

年已及艾nián yǐ jí ài:艾:代指五十岁。老年头发花白如艾。指已到老年。

汲古阁本jí gǔ gé běn:版本名。指明毛晋汲古阁的刻本。也称毛本。

攀今吊古pān jīn diào gǔ:犹言谈今说古。从今到古无所不谈,无不评论。

十年教训shí nián jiào xùn:居民同心同德,积蓄力量。

古井无波gǔ jǐng wú bō:古井:枯井。比喻内心恬静,情感不为外界事物所动。

今月古月jīn yuè gǔ yuè:指月亮古今如一,而人事代谢无常。

古稀之年gǔ xī zhī nián:稀:少。指人到七十岁。

无波古井wú bō gǔ jǐng:古井:枯井。比喻内心恬静,情感不为外界事物所动。

与年俱进yǔ nián jù jìn:与:跟,和。随着时间一天天地增长。形容不断增长。

月明星稀yuè míng xīng xī:月亮明亮时,星星就显得稀疏了。

恩逾慈母ēn yú cí mǔ:逾:超过。比慈爱的母亲给予的恩情还要重。形容恩情深厚。

流年不利liú nián bù lì:流年:旧时算命看相的人称一年中所行之“运”;利:吉利。指人长年里处于不吉利的状态。谓时运不佳。

三年五载sān nián wǔ zǎi:三、五:表示大概数量;载:年。指多年。

细大不逾xì dà bù yú:逾:超过。大小方面都不超过。

年华虚度nián huá xū dù:白白地度过年岁。

延寿益年yán shòu yì nián:增加岁数,延长寿命。

赏不逾日shǎng bù yú rì:指及时行赏。同“赏不逾时”。

五陵年少wǔ líng nián shào:指京都富豪子弟。

百年偕老bǎi nián xié lǎo:偕:共同。指夫妻共同白头到老。

古肥今瘠gǔ féi jīn jí:比喻书法的不同风格。

超今冠古chāo jīn guàn gǔ:冠:超出众人。超越古今。

九年之蓄jiǔ nián zhī xù:蓄:积聚,储藏。九年的储备。指国家平时有所积蓄,以备非常。

博古知今bó gǔ zhī jīn:形容知识渊博。

吊古伤今diào gǔ shāng jīn:吊:凭吊。凭吊古迹,追忆往昔,对现今状况有所感伤。

博览古今bó lǎn gǔ jīn:博:广博。广泛阅读古今书籍,通晓古今学识。形容学问渊博。

前无古人qián wú gǔ rén:指前所未有的。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短垣自逾duǎn yuán zì yú:垣:短墙;逾:越过。自己越过短墙。旧比喻亲身违背礼制法度。

十年窗下shí nián chuāng xià:科举时代,读书人要取得功名,终年埋头在书本里。形容十年时间闭门苦读。

刁钻古怪diāo zuān gǔ guài:狡猾奸诈,违反一般情况,使人感到离奇。钻(zuān)。

旷古无两kuàng gǔ wú liǎng:旷古:自古以来所没有的。自古以来没有第二个。形容独一无二,绝无仅有。

今古奇观jīn gǔ qí guān:奇观:奇异的景象。指古今奇怪而少见的事。

圣人之年shèng rén zhī nián:谓五十岁。《论语·述而》:“子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邢昺 疏:“此章 孔子 言其學《易》年也。加我數年,方至五十,謂四十七時也。”宋 葛立方《韵语阳秋》卷八:“﹝ 陸希聲 嘗著《易傳》十卷﹞且云:今年四十有七,已及聖人之年,於是作《易傳》以授門人 崔徹、王贊 之徒,復自爲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