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豆燃萁 zhǔ dòu rán qí

1. 拼音:zhǔ dòu rán qí

2. 意思:燃:烧;萁:豆茎。用豆萁作燃料煮豆子。比喻兄弟间自相残杀。

3.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4. 近义词:

同室操戈(同室:一家,指自己人;操戈:拿起武器。自家人动刀枪。指兄弟争吵。和煮豆燃萁都表示亲人之间的争斗)

兄弟阋墙(阋:争斗。兄弟之间的纠纷,也比喻内部争斗。与煮豆燃萁意思相近,都用于描述兄弟或内部成员间的矛盾冲突)

5. 反义词:

情同手足(手足:比喻兄弟。交情很深,如同兄弟一样。和煮豆燃萁相反,体现兄弟之间的亲密关系)

亲密无间(间:缝隙。关系亲密,没有隔阂。与煮豆燃萁形成对比,表达友好、融洽的关系)

6. 例句:

兄弟俩为了争夺遗产而煮豆燃萁,实在令人痛心。

公司内部的两个部门煮豆燃萁,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

他们本是同胞兄弟,却因为一点利益煮豆燃萁,反目成仇。

在权力的诱惑下,他们煮豆燃萁,不顾兄弟情义。

家族企业中,若出现煮豆燃萁的情况,企业很难长久发展。

这两个合伙人煮豆燃萁,最终导致公司破产。

看到他们煮豆燃萁的样子,长辈们都十分惋惜。

历史上有许多煮豆燃萁的故事,都让人感慨不已。

希望他们不要煮豆燃萁,要团结起来共同面对困难。

双方煮豆燃萁的争斗,只会让敌人坐收渔利。

煮豆燃萁

成语词典:煮豆燃萁

燃眉之急 [ rán méi zhī jí ] 火烧眉毛那样紧急。形容事情非常急迫。

煮豆燃萁 [ zhǔ dòu rán qí ] 燃:烧;萁:豆茎。用豆萁作燃料煮豆子。比喻兄弟间自相残杀。

豆蔻年华 [ dòu kòu nián huá ] 豆蔻:多年生草本植物,比喻处女。指女子十三四岁时。这个时期的女孩充满青春活力,正处于从孩童向少女过渡的美好阶段。

死灰复燃 [ sǐ huī fù rán ] 冷灰重新烧了起来。原比喻失势的人重新得势。现常比喻已经消失了的恶势力又重新活动起来。

两豆塞耳 [ liǎng dòu sāi ěr ] 比喻为局部的或暂时的现象所迷惑,不能认清全局或看到根本。

寸马豆人 [ cùn mǎ dòu rén ] 比喻小。

目光如豆 [ mù guāng rú dòu ] 眼光像豆子那么小。形容见识短浅。

双豆塞聪 [ shuāng dòu sāi cōng ] 聪:听觉灵敏。用两粒豆子塞住耳朵。比喻被暂时的现象和眼前的利益所蒙蔽,看不到事物的全貌和本质。

燃膏继晷 [ rán gāo jì guǐ ] 点上灯烛,接续日光。形容夜以继日地工作与学习。

榆瞑豆重 [ yú míng dòu zhòng ] 用以指身懒神昏。

双豆塞耳 [ shuāng dòu sāi ěr ] 用两粒豆子塞住耳朵。比喻被暂时的现象和眼前的利益所蒙蔽,看不到事物的全貌和本质。

一灯如豆 [ yī dēng rú dòu ] 形容灯光暗。

一叶两豆 [ yī yè liǎng dòu ] 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体。

犀燃烛照 [ xī rán zhú zhào ] 犹犀照牛渚。

燃犀温峤 [ rán xī wēn qiáo ] 比喻能敏锐地洞察事物。

瓜剖豆分 [ guā pōu dòu fēn ] 象瓜被剖开,豆从荚里裂出一样。比喻国土被人分割。

煎豆摘瓜 [ jiān dòu zhāi guā ] 比喻亲属相残。

冷灰爆豆 [ lěng huī bào dòu ] 在冷灰中爆豆。比喻方法不对,白费力气。或比喻事情凭空突然发生。亦作“冷锅中豆爆”。

燃萁之敏 [ rán qí zhī mǐn ] 后因以之喻文思敏捷。

煮豆烧箕 [ zhǔ dòu rán qí ] 比喻兄弟间自相残杀。

豆重榆瞑 [ dòu chóng yú míng ] 原指多吃大豆使人发胖,吃榆能使人久睡。后形容人本性难改。

觞酒豆肉 [ shāng jiǔ dòu ròu ] 觞,古代盛酒器;豆,古代盛食器。泛指饮食。

糠豆不赡 [ kang dou bu shan ] 就是吃糠皮杂粮也供养不起。形容生活十分贫困。

麦饭豆羹 [ mài fàn dòu gēng ] 羹:汤。指粗劣食品。用来比喻生活水平低下。

撒豆成兵 [ sǎ dòu chéng bīng ] 把豆子撒出去就能变成士兵,原指神话中仙人施展法术召唤军队,现多形容神通广大或凭空捏造、虚张声势,也可比喻力量瞬间壮大的奇幻场景。

麻姑掷豆 [ má gū zhì dòu ] 指神仙用法术点化事物。

红豆相思 [ hóng dòu xiāng sī ] 比喻男女之间互相爱慕思念。唐王维《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芋魁豆饭 [ yù kuí dòu fàn ] 喻食物粗劣。语本《汉书·翟方进传》:“王莽 时常枯旱,郡中追怨 方进,童謡曰:‘坏陂谁?翟子威。饭我豆食羹芋魁。’”颜师古 注:“羹芋魁者,以芋根为羹也。”清 唐孙华《夏日园居杂咏》之十:“苦草王瓜随地满,芋魁豆饭一生过。”亦作“芋魁饭豆”。

双瞳如豆 [ shuāng tóng rú dòu ] 瞳:瞳孔。形容人的目光短浅。

断臂燃身 [ duàn bì rán shēn ] 断手臂、燃肉身灯。明 李贽《咏古》之二:“断臂燃身未足夸,何当垂老问年华。”明 李贽《复邓石阳书》:“虽至于断臂燃身,亦祗为丧身失命之夫耳,竟何补也!”参见“燃肉身灯”。

余烬复燃 [ yú jìn fù rán ] 比喻已经消失了的恶势力又重新活动起来。同“死灰复燃”。

牛渚燃犀 [ niu zhu ran xi ] 比喻洞察奸邪。

箪豆见色 [ dān dòu jiàn sè ] 比喻计较小利。

箪食豆羹 [ dān shí dòu gēng ] 一箪饭食,一豆羹汤。谓少量饮食。亦以喻小利。《孟子·尽心下》:“好名之人能讓千乘之國,苟非其人,簞食豆羹見於色。”宋 苏轼《伊尹论》:“天下之富,是簞食豆羹之積也。”

豆萁燃豆 [ dòu qí rán dòu ] 比喻兄弟相残。

萁豆相煎 [ qí dòu xiāng jiān ] 三国 魏 曹植《七步诗》:“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爲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后以“萁豆相煎”比喻骨肉自相残杀。聂荣臻《山城堡战斗》三:“当时被迫与 胡宗南 部一同向我进攻的右路东北军 王以哲 部,曾表示决不愿意与红军为敌,不愿意见到萁豆相煎的局面。”参见“七步成詩”。

不知所措 [ bù zhī suǒ cuò ] 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

低声下气 [ dī shēng xià qì ] 形容说话和态度卑下恭顺的样子。

雕栏玉砌 [ diāo lán yù qì ] 雕:雕绘;栏:栏杆;砌:石阶。形容富丽的建筑物。

就地正法 [ jiù dì zhèng fǎ ] 在犯罪现场或当地执行死刑(现多比喻对坏人或严重违规行为立即处理),侧重指对违法犯罪行为当场依法惩处,强调处理的即时性和严厉性。

残垣断壁 [ cán yuán duàn bì ] 指残破的墙壁,形容建筑物倒塌后残留的破败景象,多用来描绘战争、灾害或时间流逝后留下的荒芜场景。

虚有其表 [ xū yǒu qí biǎo ] 虚:空;表:表面,外貌。空有好看的外表,实际上不行。指有名无实。

独木难支 [ dú mù nán zhī ] 一根木头难以支撑起将要倒塌的大房子,比喻一个人的力量单薄,难以维持全局或完成艰巨的任务。

大手大脚 [ dà shǒu dà jiǎo ] 形容花钱、用东西不节省,铺张浪费,不加节制。

不管不顾 [ bù guǎn bù gù ] 指对人不照料,也指举动莽撞,不顾别人。

风卷残云 [ fēng juǎn cán yún ] 大风把残云卷走。比喻一下子把残存的东西一扫而光。

半工半读 [ bàn gōng bàn dú ] 一面工作,一面学习,指在学习的同时参加工作,以工作所得来支持学业或兼顾两者。

书声琅琅 [ shū shēng láng láng ] 形容读书声音响亮。琅琅:玉石相击声,比喻响亮的读书声。

风风火火 [ fēng fēng huǒ huǒ ] 形容急急忙忙、冒冒失失的样子,也形容轰轰烈烈或活跃、有生气的状态。

金鸡独立 [ jīn jī dú lì ] 指用单脚站立的姿势,像公鸡一样一只脚着地,另一只脚抬起,多形容身体平衡能力强,或某些武术、瑜伽等动作的姿态,也可比喻独树一帜或孤立无援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