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到之处 dú dào zhī chù
1. 拼音:dú dào zhī chù。
2. 意思:指与众不同的特殊的地方或见解。常表示某人、某物或某种观点有独特的、别人所没有的闪光点。
3. 出处:清·况周颐《蕙风词话》第二卷:“往往独到之处,能以中锋达意,以中声赴节。”
4. 近义词及意思
独具匠心:匠心:巧妙的心思。具有独到的灵巧的心思。指在技巧和艺术方面的创造性。与“独到之处”意思相近,都强调独特和创造性,但“独具匠心”更侧重于在创作方面的独特心思。
别出心裁:别:另外;心裁:心中的设计、筹划。另有一种构思或设计。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和“独到之处”类似,都突出与众不同的特点。
5. 反义词及意思
人云亦云:云:说;亦:也。人家怎么说,自己也跟着怎么说。指没有主见,只会随声附和。与“独到之处”完全相反,一个是有独特见解,一个是没有自己的想法。
千篇一律:一千篇文章都一个样。指文章公式化。也比喻办事按一个格式,非常机械。体现出毫无独特性、单调的特点,和“独到之处”所表达的独特性形成鲜明对比。
6. 例句
这位画家的作品有其独到之处,色彩运用十分独特。
他的经营策略有独到之处,让公司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这篇文章的独到之处在于它的观点新颖,引发了广泛讨论。
这位厨师做菜有独到之处,能把普通的食材做出独特的味道。
她解决问题的方法有独到之处,总是能快速找到答案。
这个设计方案的独到之处在于它将美观与实用完美结合。
他对历史的解读有独到之处,给人一种全新的视角。
那位科学家的研究有独到之处,为该领域开辟了新的方向。
这个表演的独到之处是将传统与现代元素巧妙融合。
他的教学方法有独到之处,深受学生们的喜爱。
成语词典:独到之处
马到成功:古时打仗,常以“旗开得胜,马到成功”祝愿迅速取得胜利。现在用来形容人一到那里,工作刚开始就取得成就。
先来后到:按照来到的先后而确定次序。
求之不得:想找都找不到(多用于意外地得到时):这真是~的好事啊!
井底之蛙:井底下的青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比喻见识短浅的人。《庄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后汉书·马援传》:“子阳(公孙述)井底蛙耳,而妄自尊大!”
独树一帜:也说别树一帜。单独树立起一面旗帜。比喻独闯一条路子,自成一家。
燃眉之急:像火烧眉毛那样的紧急,比喻非常紧迫的情况。
无价之宝:形容极其珍贵的东西。
独占鳌头:古称中状元。据说唐宋时皇宫石阶正中刻有大鳌,只有考中状元的人在朝见皇帝时才可以踏在鳌的头上。后来也比喻 占首位或获得第一名。鳌(áo):传说中海里的大鳖。
切肤之痛:切身感受到的痛苦。
莫逆之交:莫逆:没有抵触,感情融洽;交:交往,友谊。指非常要好的朋友。
不速之客:不请自来的客人。《周易·需》:“有不速之客三人来。” 速:邀请。
和睦相处:彼此融洽的相处。
独辟蹊径:单独开出一条 道路。比喻独创出新风格或新方法。蹊径:山路,小路。
用武之地:形容地形险要,利于作战的地方。比喻可以施展自己才能的地方或机会。
置之度外:放在考虑之外。多用来形容不把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明归有光《与王子敬书》之一:“区区得失,久已置之度外。” 度:考虑。
君子之交:贤者之间的交情,平淡如水,不尚虚华。
无独有偶:虽然罕见,但是不只一个,还有一个可以成对儿(多用于贬义)。
天府之国:指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地方,在我国一般把四川称为“天府之国”。
普天之下:指整个天下;遍天下。
言之凿凿:凿凿:确实。形容说得非常确实。
泰然处之:泰然:安然,不以为意的样子;处:处理,对待。形容毫不在意,沉着镇定。
一技之长:掌握某种技能,具备某种专长。
缓兵之计:使敌人延缓进攻的计策,借指使事态暂时缓和同时积极设法应付的策略。
得天独厚:具有特殊优越的条件。多指人的资质或自然环境特别好。天:自然的,天然的。
神来之笔:指绝妙的文思或词句。
不解之缘:不能分开的缘分,指亲密的关系或深厚的感情。
意想不到:料想不到,没有料到。
养尊处优:处在优裕的地位或环境中,安于享乐。处(chǔ)。
惊弓之鸟:被弓箭吓怕了的鸟。比喻受过某种惊吓,遇到一点动静就非常害怕的人。《晋书·王鉴传》:“黩武之众易动,惊弓之鸟难安。”
溜之大吉:偷偷地走开;一走了事(含诙谐意):他一看势头不对,转身就从后门~。
初生之犊:刚生出来的小牛。俗语说:“初生之犊不畏虎。”后用“初生之犊”比喻勇敢大胆、敢作敢为的青年人。
堂而皇之:形容公开或不加掩饰:他是凭着一张伪造的出入证~进来的。
肺腑之言:发自内心的真诚的话。
堂而皇之:形容公开或不加掩饰:他是凭着一张伪造的出入证~进来的。
绝处逢生: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又得到了出路。
一以贯之:贯:贯穿。用一个根本性的事理贯通事情的始末或全部的道理。
失之交臂:也说交臂失之。《庄子·田子方》:“吾终身与汝交一臂而失之。” 形容当面错过了好机会。交臂:胳膊碰胳膊,指走得很靠近,擦肩而过。
独当一面:单独担当一个 方面的任务。
天之骄子:骄子:父母溺爱骄纵的儿子。老天爷的宠儿。原指强盛的北方民族胡人,后也指为父母溺爱、放肆不受管束的儿子。
掎角之势:比喻互相配合,夹击敌人的态势。《左传·襄公十四年》:“譬如捕鹿,晋人角之,诸戎掎之,与晋踣之,戎何以不免?” 掎角:指拉住腿,抓住角。
甘之如饴:甜得像糖一样。比喻对某 件事物极为喜爱。也用来表示乐于承受艰难、痛苦。饴(yí):糖浆。
呼之欲出:也说呼之或出。宋苏轼《郭忠恕画赞》:“恕先在焉,呼之或出。” 形容人像画得逼真,像活人一样,似乎叫他一声,他就会从画里走出来。后也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十分生动。
却之不恭:客套话。常与“受之有愧”连用。在准备接受礼物或接受邀请时说,意思是拒绝了就显得不恭敬。《孟子·万章下》:“却之却之为不恭。” 却:拒绝。
靡靡之音:软绵绵、委靡不振的音乐。《史记·殷本纪》:“北里之舞,靡靡之乐。” 现指含有低极趣味、反映腐朽颓废情调的乐曲。靡靡:柔弱,颓靡。
不羁之才:羁:马笼头,比喻约束。非凡的、不可拘束的才能。
安之若素:(遇到不好的情况或异常情况)毫不在意,跟平常一样对待。素:平日。
嗤之以鼻:从鼻子里发出冷笑的声音。表示讥笑和蔑视。
等闲视之:当做平常的人或事物看待。
垂暮之年:垂:将,快要;暮:晚,老年。快要到老年。
伯仲之间:伯仲:兄弟排行的次第,伯是老大,仲是老二;间:中间。比喻差不多,难分优劣。
独到之处:指与众不同的特殊的地方或见解。含褒意。
无耻之尤:最无耻的。尤:突出的。
敬而远之:尊敬,但又不愿意接近。《论语·雍也》:“敬鬼神而远之。”
无稽之谈:没有根据的说法。《尚书·大禹谟》:“无稽之言勿听。” 稽(jī):查考。
无妄之灾:没有料到的灾祸。《周易·无妄》:“六三,无妄之灾,或系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灾。” 无妄:意外。
不祥之兆:兆:预兆。不吉利的预兆。
泛泛之交:泛泛:一般,平常。交情不深的朋友。
独一无二:没有相同的;没有可以相比的:他的棋下得很高明,在全校是~的。
乌合之众:像乌鸦似地聚合在一起的一帮人。比喻杂凑在一起的毫无组织纪律的人群。《后汉书·耿弇传》:“归发突骑以辚乌合之众,如摧枯折腐耳。” 乌合:像乌鸦似地聚合。
前车之鉴:《汉书·贾谊传》:“前车覆,后车诫。”比喻当做鉴戒的前人的失败教训。
处心积虑:长期谋划要干某件事(多含贬义)。《穀梁传·隐公元年》:“郑伯之处心积虑成于杀也。” 处心:存心。积虑:打算了很长时间。
恻隐之心:恻隐:对别人的不幸表示同情。形容对人寄予同情。
面面俱到:各方面都照顾到,没有遗漏:写文章要突出重点,不必~。
不刊之论:汉扬雄《答刘歆书》:“是县(悬)诸日月不刊之书。” 原意是说能和日月一样经久不变永远流传的书籍。后用“不刊之论”指不能更改或磨灭的言论。刊:削除,修改。
天壤之别:形容极大的差别。也说天渊之别。
之乎者也:之、乎、者、也都是文言文常用的虚词,四字连说常用以形容说话写文章喜欢古奥。
血战到底:血战:非常激烈地拼死地战斗。指激烈战斗到最后时刻。
不毛之地:不长庄稼的地方。泛指荒凉、贫瘠的土地。毛:地面上生长的谷物、草木。
独擅胜场:独揽竞技场上的胜利,形容技艺高超。
绳之以法:以法律为准绳,给以制裁或处治。
世俗之见:世人的庸俗见解。
独断专行:行事专断,不考虑别人的意见。也说独断独行。
置之不理:放在一边儿不理不睬。
独揽大权:揽:把持。一个人把持着权力,独断专行。
可乘之机:可以利用的机会。也说可乘之隙。
失之毫厘: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但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毫厘:长度的小单位,十毫为一厘。
差之千里:指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但结果会造成很大的差距或错误。
逃之夭夭:《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 原意是桃树很茂盛。因“桃”与“逃”同音,后人用来表示逃跑。
不义之财:不应该得到的或以不正当的手段获得的钱财。
来之不易:来之:使之来。得到它不容易。表示财物的取得或事物的成功是不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