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本反始 bào běn fǎn shǐ
报本反始的意思
报:报答;本:根源;反:回到;始:开始。指受恩思报,不忘所自。
1. 【解释】:报:报答;本:根源;反:回到;始:开始。指受恩思报,不忘所自。
2. 【出自】:《礼记·效特牲》:“唯社丘乘粢盛,所以报本反始也。”
3.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含褒义
报本反始的近义词
知恩图报
成语词典:报本反始
自始至终:从开始到结束:大会~充满着团结欢乐的气氛。
出尔反尔:《孟子·梁惠王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原意是你怎么做,就会得到怎样的后果。今指说了又翻悔或说了不照着做,表示言行前后自相矛盾,反复无常。
恩将仇报:以坏的行为加 害对自己曾经有恩的人。
本末倒置:比喻把主要事物和次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弄颠倒了。
义无反顾:为了正义而勇往直前,绝不犹豫退缩。汉司马相如《喻巴蜀檄》:“义不反顾,计不旋踵。”
舍本逐末:又说弃本逐末。放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形容轻重倒置。《汉书·食货志下》:“铸钱采铜…弃本逐末。”
有始无终:指人做事不能坚持到底。
拨乱反正:《公羊传·哀公十四年》:“拨乱世,反诸正。”《汉书·礼乐志》:“汉兴,拨乱反正。” 指治理混乱的局面,恢复正常的秩序。
适得其反:结果跟希望正好相反。
以德报怨:用恩惠回报别人的怨恨。
始料不及:事情发展的结果,不是当初所预料的。
一本正经:形容庄重,规矩,非常认真(有时带有讽刺的意味)。
一反常态:完全改变了平时的态度。
物极必反:事物发展到极点就会向相反的方面转化。《鹖冠子·环流》:“物极则反,命曰环流。” 极:顶点。反:走向反面。
辗转反侧:《诗经·周南·关雎》:“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形容由于思念很深或心中有事,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地睡不着。辗转:翻来覆去。反侧:反覆。
变本加厉:南朝梁萧统《文选·序》:“盖踵其事而增华,变其本而加厉,物既有之,文亦宜然。” 现指变得比本来更加严重、恶劣(含贬义)。厉:猛烈。
投桃报李:他送给我桃儿,我拿李子回送他(语本《诗经·大雅·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比喻友好往来。
反复无常:变动不定,忽而这样,忽而那样。
报仇雪恨:报冤仇,解愤恨。
追本溯源:追究事物产生的根源。也说追本穷源。
沸反盈天:形容人声喧 闹,乱成一片。
照本宣科:照着本子读。形容只是死板地照着念,毫无创造发挥。宣科:道士诵经。
举一反三:从一件事物的情况、道理类推而知道许多事物的情况、道理。形容善于类推,能由此及彼。《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宋朱熹《答胡伯逢书》:“夫告往知来,举一反三,闻一知十者皆适。” 反:类推。
始作俑者:开始用俑殉葬的人。比喻恶劣先例的开创者。《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俑(yǒng):木制或陶制的偶人,用于殉葬。
连锁反应:链式反应
下车伊始:《礼记·乐记》:“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 指官吏刚到任。后泛指刚到一个新的工作岗位。伊始:开始。
易如反掌:比喻事情非常容易办,像翻一下手掌一样。汉枚乘《上书谏吴王》:“必若所欲为,危于累卵,难于上天;变所欲为,易于反掌,安于泰山。”
英雄本色:英雄:杰出的人才。杰出人物的本来面貌。多指杰出的人物必然有非凡的行为、举动。
反复推敲:多次捉摸,选择最佳方案。
精忠报国:为国家竭尽忠诚,牺牲一切。
一元复始:指新的一年的开始。并常以下句“万象更新”合成春联。
打击报复:打击:攻击。用敌对的态度回击对方。
善始善终:从开始到结局都很好。比喻事情做得很完满。《庄子·大宗师》:“善妖善老,善始善终。”
一本万利:形容本钱很小,利润很大。
迷途知反:迷途:迷路;反:反回。迷了路知道回来。比喻犯了错误能改正。
以怨报德:用怨恨回报别人对自己的恩惠。
知恩报恩:知道了受人家的恩惠就报答人家的恩惠。
始乱终弃:指男子玩弄女性,最后又将其抛弃。唐元稹《莺莺传》:“始乱之,终弃之。” 乱:淫乱、玩弄。
本位主义:一种放大了的个人主义。只顾本单位、本部门、本地区的利益,不顾大局和整体利益。
有始有终:指人做事能坚持到底。
反唇相讥:不服气,反过来责问或讥讽对方。原作反唇相稽。《汉书·贾谊传》:“妇姑不相说(悦),则反唇而相稽(计较)。” 反唇:顶嘴。
因果报应:佛教用语。说今生种什么因,来生结什么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通风报信:向别人暗中透露消息,多指把对立双方中一方的机密暗中告知另一方。
本固枝荣:树木主干强固,枝叶才能茂盛,比喻事物的基础巩固了,其他部分才能发展。
原原本本:也作源源本本。
小本经营:本钱小、利润少的买卖。
反客为主:客人反过来 成为主人。指违反了通常的主客关系。也比喻变被动为主动。
反目成仇:反目:翻脸了。翻脸而变成仇敌。双方从和睦的关系转变成仇视敌对的状态。
公报私仇:借公事来报个人的仇。也说官报私仇。
反败为胜:扭转了败局而取得胜利。
一反既往:一:完全;既往:从前。完全与以前相反。
周而复始:循环往复,一圈一圈地运转。《汉书·礼乐志》:“阴阳五行,周而复始。” 周:转一圈。复始:重新开始。
还原反本:回复到事物的本来形态。
覩始知终:谓看见事物的开始阶段就预见到它的最终结果。汉 袁康《越绝书·德序外传记》:“故聖人見微知著,覩始知終。”
反复不常:经常变化没有稳定状态,形容情况变来变去没有定准。
重本抑末:中国 历史上主张重视农业而限制或轻视工商业的一种经济思想和政策。战国 时 李悝、商鞅 和 韩非 等认为农业是人民衣食和富国强兵的源泉,因而把农业称为“本”,把工商业称为“末”,认为重农必须抑商和禁末,以保证农业部门的劳动力和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这些对巩固封建制度起了积极作用,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消极作用日益增加。南宋 以后,反对抑商的人也渐多。到了近代,反对抑商又包含有主张发展资本主义的新内容。胡寄窗《中国经济思想史》下册第五章三:“重本抑末口号自 战国 后期以来已流行了一千四百多年,其间虽也有思想家把本末概念作了新的解释,认为农工商各有本末……可是,从未有人公开地否定过重本抑末观点。”
汲古阁本:版本名。指明毛晋汲古阁的刻本。也称毛本。
赤心报国:赤:火红色,比喻真纯;赤心:忠心;报国:为国家效劳。旧指为帝王尽忠效劳。现亦形容赤胆忠心,为国效力。
现世现报:报:报应。原为佛家语。后指人做了恶事,今生就会得到报应。意指报应很快。
冤冤相报:冤:冤仇;报:报复,报应。佛家语,认为冤仇总会有报应。
投桃之报:比喻给对方的报答。
反眼不识:反:翻转。翻脸不认人。形容改变态度,对人冷漠无情。
张本继末:把事情的本末说明白。
鹊反鸾惊:形容字写得神采飞动,如盘旋往复的鹊鸟和鸾鸟。同“鹊返鸾回”。
原本穷末:原本:探求根源;穷末:寻究到尽头。追溯事物的由来。
夫妇反目:指夫妻吵架不和。
本来面目:事物原来的样子。
一反其道:一:整个,完全;反:相反;其:他的;道:轨道。完全与以前的轨道相反。
始终不渝:自始至终不改变。渝(yú):变。
报本反始:报:报答;本:根源;反:回到;始:开始。指受恩思报,不忘所自。
捐躯报国:舍弃身躯,报效国家。
反本溯源:比喻追寻事情的根源。
反攻倒算:被打倒的阶级敌人或反动势力纠集起来向革命人民进行反扑。主要表现是:翻他们反革命罪恶的案,向人民群众夺 取胜利果实,打击、陷害以至屠杀革命干部和群众等。
反跌文章:反着说正面话或欲扬故抑的文章。
执迷不反:犹执迷不悟。同“执迷不返”。
反行两登:行:做,行事;登:通“得”,取得,获得。从反面着手行事收到正反两面的效果。
反面教员:反面:坏的,消极的一面。指与人民为敌的人的言行,可以从反面教育人民。
欲速反迟:速:快;迟:慢。指过于性急图快,反而不能很快达到目的。
将本求利:用本钱谋求利润。
以彰报施:彰:显示,显扬;报施:报应。用来显示不断遭到报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