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作俑者 shǐ zuò yǒng zhě
1. 拼音:shǐ zuò yǒng zhě。
2. 意思:开始制作俑的人。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
3.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4. 近义词:
罪魁祸首:作恶犯罪的头子。和“始作俑者”意思相近,都用于指首先引发坏事的人。
开山鼻祖:比喻一个学术流派、技艺的开创者。但在用于负面语境时,与“始作俑者”类似,指开创不好的先例的人。
5. 反义词:
中流砥柱:就像屹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样。比喻坚强独立的人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与“始作俑者”相反,体现积极的、稳定局面的形象。
力挽狂澜:比喻尽力挽回危险的局势。和“始作俑者”形成鲜明对比,一个是阻止坏事,一个是开启坏事。
6. 例句:
他是这场谣言风波的始作俑者,应该受到谴责。
那些破坏环境的始作俑者,终将自食恶果。
这个犯罪团伙的始作俑者已经被警方抓获。
始作俑者开启了这一不良风气,影响极其恶劣。
网络暴力的始作俑者往往躲在屏幕后,却不知自己的行为有多伤人。
她被认为是办公室八卦的始作俑者,大家都对她有些意见。
战争的始作俑者总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不顾百姓死活。
抄袭之风的始作俑者严重破坏了学术氛围。
他是这次团队矛盾的始作俑者,需要好好反思自己的行为。
始作俑者的一个小举动,引发了一系列严重的后果。
成语词典:始作俑者
自始至终:从开始到结束:大会~充满着团结欢乐的气氛。
装腔作势:故意做作,装出某种情态:我们应该老老实实地办事,不要靠~来吓人。
自作自受:自己做了错事,自己承受不好的后果。
装模作样:故作姿态,故意装作了不起的样子。
有始无终:指人做事不能坚持到底。
始料不及:事情发展的结果,不是当初所预料的。
忸怩作态:忸怩:羞惭的样子。形容不自然,不大方,含羞做作的样子。
矫揉造作:形容装腔作势,极不自然。矫:使曲的变直。揉:使直的变曲。
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
惺惺作态:装模作样,故作姿态。
一鼓作气:《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意思是打仗靠勇气,擂一通鼓,勇气振作起来了,两通鼓,勇气就衰退了,三通鼓,勇气就没有了。后来用“一鼓作气”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始作俑者:开始用俑殉葬的人。比喻恶劣先例的开创者。《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俑(yǒng):木制或陶制的偶人,用于殉葬。
下车伊始:《礼记·乐记》:“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 指官吏刚到任。后泛指刚到一个新的工作岗位。伊始:开始。
作奸犯科:为非作歹,触犯法令。指干违法乱纪的事。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作奸:做坏事。科:科条,法令。
装聋作哑:假装聋哑,形容故意不理睬,装作什么都不知道。
之乎者也:之、乎、者、也都是文言文常用的虚词,四字连说常用以形容说话写文章喜欢古奥。
作浪兴风:掀起风浪。比喻制造事端。
一元复始:指新的一年的开始。并常以下句“万象更新”合成春联。
作法自毙:自己立法,自己受害。比喻自作自受。《史记·商君列传》:“商君亡至关下,欲舍客舍,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曰:‘商君之法,舍人无验者,坐之。’商君喟然叹曰:‘嗟乎!为法之敝,一至此哉!’” 毙:死。
善始善终:从开始到结局都很好。比喻事情做得很完满。《庄子·大宗师》:“善妖善老,善始善终。”
胡作非为:不顾法纪或舆论,任意干坏事。
能者多劳:能干的人多劳累一些。《列子·列御寇》:“巧者劳而知(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敖游。” 能:能干。劳:劳苦,劳累。
作茧自缚:蚕吐丝结茧,把自己包在里面。比喻自己使自己陷入困境。宋陆游《书叹》诗:“人生如春蚕,作茧自缠裹。” 缚:束缚。
作恶多端:做了许多坏事。指罪恶累累。
兴风作浪:比喻制造事端,煽动别人起来捣乱。
故作高深:本来并不高深,故意装出高深的样子。多指文章故意用些艰深词语,掩饰内容的浅薄。
精诚合作:真心诚意地团结协作。指双方或多方秉持着真诚、专注、负责的态度共同完成任务或达成目标,强调合作中的真诚和专注程度。
所作所为:指人所做的事。
始乱终弃:指男子玩弄女性,最后又将其抛弃。唐元稹《莺莺传》:“始乱之,终弃之。” 乱:淫乱、玩弄。
自作主张:指没有经过上级或有关方面同意,就擅自处置。
有始有终:指人做事能坚持到底。
得意之作:指自己认为非常满意的作品。
天不作美:天不成全美事。多指要进行的事情因刮风下雨而受到了影响。
来者不拒:拒:拒绝。对于有所求而来的人或送上门来的东西概不拒绝。
天作之合:上天成全的婚姻(多用作新婚的颂词)。
从中作梗:在事件进行中,故意为难,设置障碍,从中破坏。
大有作为:能充分发挥作用;能作出重大贡献。
当家作主:本指主管家政,有权对家事做出决定。比喻在单位或国家中居主人翁地位。
认贼作父:比喻把仇敌当作亲人。
弄虚作假:搞虚假,欺骗别人。
分工合作:众人各司其责,共同从事工作。
为虎作伥:旧时迷信传说,被老虎咬死的人变成鬼,又去引导老虎吃人,这种鬼叫伥。比喻充当恶人的爪牙,帮助干坏事。伥(chāng)。
自作多情:一相情愿地做出种种表示,想以此博得对方欢心。
为非作歹:指做各种坏事。
寻欢作乐:寻求欢快,设法取乐。形容追求享乐。
近朱者赤:靠着朱砂的变红。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常与“近墨者黑”连用。
周而复始:循环往复,一圈一圈地运转。《汉书·礼乐志》:“阴阳五行,周而复始。” 周:转一圈。复始:重新开始。
逢场作戏:《景德传 灯录》卷六:“竿木随身,逢场作戏。” 原指卖艺的人遇到合适场所就进行表演。后指为应酬或凑热闹,偶尔玩玩,并不认真。
成妖作怪:变成精怪,兴风作浪。比喻人捣乱骚扰,从事不正当活动。
再作冯妇:再作:重做;冯妇:人名。比喻再干旧行业。
覩始知终:谓看见事物的开始阶段就预见到它的最终结果。汉 袁康《越绝书·德序外传记》:“故聖人見微知著,覩始知終。”
推涛作浪:作:兴起。推动波涛,掀起浪头。比喻助长坏人坏事,煽动情绪,制造事端。
五行八作:泛指各种行业(作:作坊)。
矜情作态:犹言矫揉造作。清 袁枚《随园诗话》卷九:“臨别,忽向余正色云:‘友 不好名,先生切勿以 友 詩告人。’余雅不喜,曰:‘此子矜情作態,局面太小。’”
慌作一团:形容极为慌张。
愚者千虑:平凡的人在许多次考虑中,也会有一次是正确的。
末作之民:末作:中国古代以农业为本业,工商各业为末业。指从事农业以外的经营者。
点金作铁:用以比喻把好文章改坏。也比喻把好事办坏。同“点金成铁”。
巧作名目:指巧立名目。变着法定出一些名目来达到某种不正当的目的。
无知妄作:缺乏知识、不明事理而胡为。
作好作歹:比喻用各种理由或方式反复劝说。
作壁上观:也说从壁上观。《史记·项羽本纪》记载,秦兵包围了赵国的巨鹿,楚国和其他诸侯前去救援。当时秦兵声势很大,只有楚将项羽领着队伍去冲锋陷阵,其他诸侯的将领却都在壁(即军营的壁垒)上观战。后用“作壁上观”比喻在一旁观望,不动手帮助。
出作入息:指日常生活。
始终不渝:自始至终不改变。渝(yú):变。
报本反始:报:报答;本:根源;反:回到;始:开始。指受恩思报,不忘所自。
暗中作乐:暗中:背后,偷偷地。暗地里寻找快乐。
博者不知:事物就会所知不深。
呼昼作夜:昼:白天。把白天叫作夜晚。比喻颠倒黑白,不分是非。
氤氲使者:即氤氲大使。
能者为师:会的人就当老师。即谁会就向谁学习。
压卷之作:压:超过。指诗文书画中能超过其它同类作品的、最出色的作品。
死者相枕:死亡的人相互枕藉而卧。形容死亡的人很多。
妄作胡为:毫无顾忌地做坏事。
并肩作战:密切配合,一起打仗。比喻团结合作,共同完成某项任务。
翻天作地:犹言翻天覆地。形容闹得很凶。
东作西成:犹言春种秋熟。
成佛作祖:佛教语。指修成佛道,成为祖师。比喻获得杰出成就。
敢作敢为:形容做事无所畏惧。
作贼心虚:也作做贼心虚。比喻做了坏事,总怕被人发觉而心里不安。宋悟明《联灯会要·重显禅师》:“作贼人心虚。”《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四回:“偏偏那天又在公馆里被端甫遇见,做贼心虚,从此就不敢再到端甫处捣鬼了。”
装怯作勇:本来胆怯,却装出勇敢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