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石程书 xuán dàn chéng shū
悬石程书的意思
形容勤于政事。
1. 【解释】:形容勤于政事。
2. 【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
悬石程书的近义词
衡石程书
成语词典:悬石程书
悬梁刺股:《战国策·秦策一》记载,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太平御览》卷三六三引《汉书》说孙敬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后用“悬梁刺股”形容刻苦学习。股:大腿。
口若悬河:形容口才好,说起话来滔滔不绝。《晋书·郭象传》:“王衍每云:‘听象语,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
悬崖勒马:比喻到了危险的边缘,及时醒悟回头。
悬崖峭壁:峭壁:陡直的石壁。形容山势险峻。
博览群书:博:广泛。广泛地阅读各种书。形容读书很多。
程门立雪:宋代杨时在下雪天拜谒著名学者程颐,程颐瞑目而坐,杨时不敢惊动,在旁站立等待。程颐醒来,门前积雪已经一尺深了(见于《宋史·杨时传》)。后来用“程门立雪”形容尊师重道,恭敬受教。
水落石出:宋苏轼《后赤壁赋》:“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水落下去,石头自然就会显露出来。比喻事情真相大白。
书声琅琅:形容读书声音响亮。
读书得间:间:间隙。比喻窍门。读书得了窍门。形容读书能寻究窍门,心领神会。
计日程功:按照日程,要求工作进度。
锦绣前程:象锦绣那样的前程。形容前途十分美好。
罄竹难书:《旧唐书·李密传》记载,李密诉说隋炀帝十大罪状,其中有“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的话。故用“罄竹难书”比喻罪恶很多,难以写完。竹:竹简,古代写字用的竹片。
坚如磐石:像大石头一样坚固。形容不能动摇。磐石:大石头。
奋笔疾书:奋笔:提起笔来。指精神昂扬地挥笔快速书写。
一介书生:一介:一个。旧时读书人的自称或对普通读书人的雅称。
落井下石:也说落井投石、投井下石。比喻乘人危难时加以陷害。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
以卵击石:也说以卵投石。用鸡蛋碰石头。比喻不自量力,自取灭亡。《墨子·贵义》:“以其言非吾言者,是犹以卵投石也,尽天下之卵,其石犹是也,不可毁也。”
铁石心肠:形容心肠硬,毫不动感情。元戴善夫《风光好》第二折:“他多管是铁石心肠,直恁的难亲傍。”
一石二鸟:扔一颗石子打到两只鸟。比喻做一件事情得到两种好处。
悬灯结彩:挂着灯笼,系着彩球。形容节日、喜庆的热闹景象。
鹏程万里:《庄子·逍遥游》中说,大鹏从北溟往南海迁徙,水击三千里,乘风上行达九万里。后用以比喻前程远大。
悬壶济世:古代颂誉医者道者救人于病痛。“悬壶”是行医的代称,医者通过自己的医术来救济世间的病人,体现了一种高尚的医德和人道主义精神。
投石问路:比喻先以某种行动试探。
日夜兼程:不分白天黑夜拼命赶路。
飞沙走石:沙子飞扬,石块滚动,形容风很大:骤然狂风大作,~,天昏地暗。
书香世家:指世代都是读书人的家庭。
擎天柱石:擎:向上托。能托住天空的大柱子。古代神话传说昆仑山有八柱擎天。后用来比喻能担当重任的人。
玉石俱焚:美玉和石头一齐烧毁了,比喻好的和坏的一同毁掉。
书香门第:指上辈有读书人的家庭。
海枯石烂:海水枯干,石头粉碎。形容经历极长的时间。多用于誓言,表示意志坚定,永不改变。明瞿佑《剪灯新话·绿衣人传》:“海枯石烂,此恨难消;地老天荒,此情不泯。”
著书立说:撰写著作,创立学说,泛指从事学术研究和著述工作。
各奔前程:奔:投向,奔往;前程:前途。各走各的路。比喻各人按不同的志向,寻找自己的前途。
悬崖绝壁:形容山势险峻。悬崖:高而陡的山崖;绝壁:陡直的山崖。
琴棋书画:弹琴、弈棋、写字、绘画。常以表示个人的文化素养。
焚书坑儒:公元前213年 秦始皇采纳丞相李斯建议,下令焚烧《秦纪》以外的列国史记。另外,除医药、卜筮、种树之书外,其他不属于博士官所藏的《诗》《书》等限期交出烧毁。私自谈论《诗》《书》的处死,以古非今的灭族。禁止私学,欲学法令的以吏为师。次年,查出犯禁的方士、儒生四百六十多人,全部坑杀于咸阳。历 史上把这两件事叫做焚书坑儒。
石破天惊:唐李贺《李凭箜篌引》诗:“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原来形容箜篌(古乐器)的声音忽而高亢,忽而低沉,出人意外,有不可名状的奇境。后用以比喻文章、议论出奇惊人。
心如铁石:心像铁石一样坚硬。比喻心肠硬或意志十分坚决。
世代书香:世世代代都是读书人家。
苦口恶石:《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季孫 之愛我,疾疢也;孟孫 之恶我,藥石也。美疢不如恶石:夫石猶生我,疢之美,其毒滋多。”《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夫良藥苦於口,而智者勸而飲之,知其入而已己疾也;忠言拂於耳,而明主聽之,知其可以致功也。”后因以“苦口恶石”比喻逆耳而中肯有益的规劝。《周书·萧詧传》:“苦口惡石,想勿余隱。”
泉石膏肓:泉石:指山水;膏肓: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和隔膜之间叫“肓”,据说这是药力达不到的地方。比喻嗜好山水成癖。
丹书白马: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享有世袭爵位和免罪等特权的证件时,宰白马歃其血,以示坚守誓约,后人称为“丹书白马”。
石投大海:石投海中迅速没入,比喻毫无反响或杳无音信。
名书锦轴:将名字写在史书上。
废书而叹:因有所感而停止读书。
漱石枕流:旧时指隐居生活。
蝇头细书:指像苍蝇头一样细小的字。
兼程并进:兼:两倍的;并:合并。加快步伐,一天走两天的路程。
书香铜臭:书香,读书的家风;铜臭,铜钱上的臭味。指集书香和铜臭于一体的书商。
临池学书:临:靠近,挨着;池:砚池;书:书法。指刻苦练习书法。
悬壶问世:在社会上挂牌行医。原只作“悬壶”,意即行医。
振笔疾书:振笔:挥笔。挥动笔杆,急速地书写。形容书写速度很快。
身当矢石:形容亲自抵挡敌人进攻。
石赤不夺:石质坚硬,丹砂色鲜红,均不可改变。比喻意志坚定不移。
书空咄咄:为叹息、愤慨、惊诧的的典实。
郢书燕说:《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记载,郢地有人晚上给燕国丞相写信,因烛光不亮,命拿烛的人举烛,于是不自觉地把“举烛”二字写在信里。燕相读后,高兴地说:举烛是崇尚光明,崇尚光明就是选用贤德的人。后用“郢书燕说”比喻误解原意,穿凿附会。燕(yān)。
能书善画:擅长书法(写文章)又擅长画画,形容多才多艺。
雁足留书:大雁能传递书信。
悬榻留宾:榻:狭长而矮的床,特指待客留宿的床。把平日悬起的床放下来,留客人住下。比喻对客人以礼相待,格外尊敬。
白面书生:指年轻的读书人,也指面孔白净的读书人。
解民倒悬:《孟子·公孙丑上》:“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后用“解民倒悬”比喻把人民从困苦危难的处境中解救出来。
压脚图书:亦称“压脚章”。
狐鸣鱼书:指起事者动员群众的措施。
悬羊卖狗:以好的做招牌,实际售低劣的货色。
虫书鸟篆:鸟虫书。比喻无法认读的字,借指外国文字。《文明小史》第五十回:“勞航芥 上 黄撫臺 那裏去,正在外簽押房裏談天,巡捕傳進一個洋式片子來,上面寫著蟲書鳥篆,説有位洋老爺拜會大人。”
悬羊击鼓:一种疑兵之计。
卵石不敌:比喻双方力量相差极大。
名书竹帛:比喻好名声永远流传。
附赘悬疣:比喻多余无用的东西。《庄子·大宗师》:“彼以生为附赘悬疣。” 附赘(zhuì):附生在皮肤上的小肉瘤。悬疣(yóu):皮肤上突起的瘊子。
悬鼓待椎:比喻急不可待。
枕经籍书:枕着经,垫着书。形容酷嗜读书,以书为伴。
以石投卵:用石头去砸鸡蛋。比喻以强攻弱,必胜无疑。
石庆数马:在最简单的事情上也非常细心谨慎。
拥书百城:比喻藏书极其丰富或嗜书之深。
卖狗悬羊:犹言挂羊头卖狗肉。意指名不副实。
倒悬之急:倒悬:象人被倒挂着一样。比喻处境极端困难。
悬悬而望:形容一心一意地期待、盼望。
如解倒悬:比喻把人从危难中解救出来。
搬石砸脚:比喻本来想害别人,结果害了自己。
黄耳传书:黄耳:犬名;书:书信。黄犬为主人往返传书。后比喻传递家信。
悬壶于市:悬壶:行医。在集市上挂牌行医。,悬壶:行医。在集市上挂牌行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