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枯石烂 hǎi kū shí làn
海枯石烂的意思
海水枯干,石头粉碎。形容经历极长的时间。多用于誓言,表示意志坚定,永不改变。明瞿佑《剪灯新话·绿衣人传》:“海枯石烂,此恨难消;地老天荒,此情不泯。”
1. 【解释】:海水干涸、石头腐烂。形容历时久远。比喻坚定的意志永远不变。
2. 【出自】:宋·王奕《法曲献仙音·和朱静翁青溪词》:“老我重来,海干石烂,那复断碑残础。”
3. 【示例】:汝要说我降,除非海枯石烂。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七回
4.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分句;含褒义
海枯石烂的近义词
天长地久、矢志不移、坚韧不拔、坚忍不拔、海誓山盟、信誓旦旦、地老天荒、天荒地老、石泐海枯、水枯石烂、地久天长、坚定不移
海枯石烂的反义词
朝秦暮楚、朝三暮四、见异思迁
成语词典:海枯石烂
八仙过海:谚语“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或‘各显其能’)”,比喻各自有一套办法,或各自施展本领,互相竞赛。
枯木逢春:比喻重获生机。
焦头烂额:原指头部烧伤严重。后用以比喻处境或情态十分狼狈窘迫。
海阔天空:宋阮阅《诗话总龟》前集卷三○引《古今诗话》中记载唐代和尚玄览诗:“大海从鱼跃,长空任鸟飞。”一作“海阔从鱼跃,天空任鸟飞。”原形容大自然的广阔。后常用“海阔天空”比喻想象或说话等无拘无束或漫无边际。
枯枝败叶:败:衰败。干枯的树枝,衰败的花叶。形容荒凉、破坏的样子。
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清周永年《儒藏记》:“或曰:‘古今载籍,浩如烟海。’” 浩:广大,众多。
排山倒海:把高山推开,把大海翻倒过来。形容声势巨大,不可阻挡。
破烂不堪:破破烂烂的不成样子。
人山人海:形容聚集的人极多:体育场上,观众~。
水落石出:宋苏轼《后赤壁赋》:“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水落下去,石头自然就会显露出来。比喻事情真相大白。
天涯海角:也说天涯地角。形容极偏远的地方。宋张世南《游宦记闻》卷六:“今之远宦及远服贾者,皆曰天涯海角,盖俗谈也。”
五湖四海:指全国各地。有时也指世界各地。
海市蜃楼:即“蜃景”
搜索枯肠:形容动脑筋极力思索(多指写诗文)。枯肠:比喻脑子里很空。
海纳百川:纳:容纳,包容。大海可以容得下成百上千条江河之水。比喻包容的东西非常广泛,而且数量很大。
摧枯拉朽:摧毁枯草朽木。形容气势盛大,对方不堪一击。《晋书·甘卓传》:“将军之举武昌,若摧枯拉朽。” 枯:枯草。拉:摧。
坚如磐石:像大石头一样坚固。形容不能动摇。磐石:大石头。
沧海一粟:大海中的一粒小米。宋苏轼《赤壁赋》:“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比喻非常渺小。粟(sù)。
飘洋过海:渡过海洋。多指去异国他乡或远处。
落井下石:也说落井投石、投井下石。比喻乘人危难时加以陷害。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
河清海晏:黄河水清了,大海没有浪了。比喻天下太平。
枯燥单一:形容内容或形式单调、无趣,缺乏变化,令人感到乏味。
四海为家:原指帝王占有全国,后指什么地方都可以当作自己的家,指志在四方,不留恋家乡或个人小天地。也形容人漂泊无定所。
以卵击石:也说以卵投石。用鸡蛋碰石头。比喻不自量力,自取灭亡。《墨子·贵义》:“以其言非吾言者,是犹以卵投石也,尽天下之卵,其石犹是也,不可毁也。”
血海深仇:指因亲人被杀害而引起的极深的仇恨。
铁石心肠:形容心肠硬,毫不动感情。元戴善夫《风光好》第二折:“他多管是铁石心肠,直恁的难亲傍。”
一石二鸟:扔一颗石子打到两只鸟。比喻做一件事情得到两种好处。
情深似海:形容情爱深厚,像大海一样不可量。
滚瓜烂熟:形容记得非常牢固,念或背得非常流利。
枯树生花:枯树开起花来。比喻在绝境中又找到了生路。
翻江倒海:形容水势浩大,多用来比喻力量或声势非常壮大。也说倒海翻江。
山珍海味:也说山珍海错。山间海中出产的珍贵食品。唐韦应物《长安道》诗:“山珍海错弃藩篱,烹犊炰羔如折葵。” 海错:海味。
破铜烂铁:破旧锈烂无用的铜铁器。
福如东海:祝颂的话。祝 愿一个人的福气像东海那样广大无边。常与“寿比南山”连用。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花灯轿莲女成 佛记》:“寿比南山,福如东海,佳期。从今后,儿孙昌盛,个个赴丹墀。”
刀山火海:比喻非常艰险和困难的地方。也说火海刀山。
投石问路:比喻先以某种行动试探。
海底捞针:比喻极难找到。也说大海捞针。
飞沙走石:沙子飞扬,石块滚动,形容风很大:骤然狂风大作,~,天昏地暗。
大海捞针:也说海底捞针。从大海里捞一根针。比喻极难找到。
光辉灿烂:色彩光亮耀眼。多比喻前程的远大或事业的伟大。
瞒天过海:比喻用伪装来瞒哄对方,偷偷地行动。
擎天柱石:擎:向上托。能托住天空的大柱子。古代神话传说昆仑山有八柱擎天。后用来比喻能担当重任的人。
名扬四海:四海:天下。名声传扬到天下。形容名声很大。
烂醉如泥:醉得瘫成一团,扶都扶不住。形容大醉的样子。
玉石俱焚:美玉和石头一齐烧毁了,比喻好的和坏的一同毁掉。
海枯石烂:海水枯干,石头粉碎。形容经历极长的时间。多用于誓言,表示意志坚定,永不改变。明瞿佑《剪灯新话·绿衣人传》:“海枯石烂,此恨难消;地老天荒,此情不泯。”
四海之内:指全中国或全世界。古代人认为中国四面被海环绕,所以用“四海之内”来指代整个天下。
石破天惊:唐李贺《李凭箜篌引》诗:“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原来形容箜篌(古乐器)的声音忽而高亢,忽而低沉,出人意外,有不可名状的奇境。后用以比喻文章、议论出奇惊人。
沧海桑田:葛洪在《神仙传》里记载有一个叫麻姑的仙女,说自从她当仙女以来,已经见到东海有三次变为桑田了。后用沧海桑田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海誓山盟:男女相爱时所立的誓言和盟约,表示爱情要像山和海一样永恒不变。也说山盟海誓。
心如铁石:心像铁石一样坚硬。比喻心肠硬或意志十分坚决。
苦口恶石:《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季孫 之愛我,疾疢也;孟孫 之恶我,藥石也。美疢不如恶石:夫石猶生我,疢之美,其毒滋多。”《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夫良藥苦於口,而智者勸而飲之,知其入而已己疾也;忠言拂於耳,而明主聽之,知其可以致功也。”后因以“苦口恶石”比喻逆耳而中肯有益的规劝。《周书·萧詧传》:“苦口惡石,想勿余隱。”
泉石膏肓:泉石:指山水;膏肓: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和隔膜之间叫“肓”,据说这是药力达不到的地方。比喻嗜好山水成癖。
石投大海:石投海中迅速没入,比喻毫无反响或杳无音信。
擎天架海:比喻大材干,大本领。元杂剧常喻将帅为“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故云。
摧山搅海:摧:毁坏;搅:搅动。摧毁高山,搅动大海。形容神通极大,声势吓人。
钻山塞海:比喻做极为困难的事。
海啸山崩:大海汹涌呼啸,高山崩裂倒塌。形容来势凶猛急速。
漱石枕流:旧时指隐居生活。
枯木发荣:枯萎的树木恢复生机。比喻衰亡的事物重获新生。
身当矢石:形容亲自抵挡敌人进攻。
海内无双:海内:四海之内,旧指中国,现亦指世界各地。四海之内独一无二。
枯杨生华:《易·大过》:“九五,枯楊生華,老婦得其士夫,無咎,無譽。象曰:‘枯楊生華,何可久也。老婦士夫,亦可醜也。’”后因以比喻好景不长。《汉书·叙传下》:“枯楊生華,曷惟其舊。横(田横)雖雄材,伏于海隖。”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易》云:‘枯楊生華,暫貴之意也。曷惟其舊,言不能久也。’”
山陬海噬:形容遥远偏僻的地方。
河门海口:比喻说大话。
石赤不夺:石质坚硬,丹砂色鲜红,均不可改变。比喻意志坚定不移。
量如江海:比喻度量非常大。
四海承风:指全国都接受教化。
愁山闷海:忧愁如山,苦闷似海。形容愁闷象山一样大,象海一样深,无法排遣。
山行海宿:行于山间和宿于海上。指行旅艰险。
破烂流丢:破烂不堪的样子。
苦海茫茫:苦海:苦难深重如海;茫茫:辽阔深远的样子。无穷无尽的苦难。
大海一针:在大海里捞一根针。比喻无从寻觅。
枯朽之馀:谓衰病残年。
枯骨之馀:指将死之人。
卵石不敌:比喻双方力量相差极大。
放龙入海:比喻放走敌人,留下后患。
填海移山:把山移开填入大海之中。指仙术法力广大。比喻决心极大。
鱼烂而亡:鱼腐烂从内脏起。比喻国家因内部祸乱而灭亡。
以蠡挹海:比喻观察和了解很狭窄很片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