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渐于干 hóng jiàn yú gàn
鸿渐于干的意思
以次而进,渐至高处。后指始入仕途。
1. 【解释】:以次而进,渐至高处。后指始入仕途。
2. 【出自】:《易·渐》:“初六,鸿渐于干”,“六二,鸿渐于磐”,“九三,鸿渐于陆”。
3. 【示例】:回思子平日节概,痴人说梦,尚是鸿渐于干而已,无足为异。 ◎明·海瑞《与博白大尹林仲和书》
成语词典:鸿渐于干
毁于一旦:在一天之内就毁掉了。形容在极短的时间内把来之不易的东西一下子毁掉了。《后汉书·窦融传》:“百年累之,一朝毁之。”
埋头苦干:专心一意地刻苦工作。
鸿篇巨制:指规模宏大的文学艺术作品。
鸿案相庄:表示夫妻和好相敬。
聊胜于无:比完全没有稍好一点。晋陶潜《和刘柴桑》诗:“弱女虽非男,慰情聊胜无。”
同归于尽:一同毁灭。尽:完结,灭亡。
轻于鸿毛:比大雁的毛还轻。比喻很轻微或毫无价值。汉司马迁《报任安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鸿毛:大雁的毛。
重于泰山:汉司马迁《报任安书》:“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后常用以形容死得有意义,也用于形容情义深重。参见〔泰山〕
言归于好:《左传·僖公九年》:“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 指彼此重新和好。言:文言虚词,用于句首,没有实际意义。
循序渐进: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指学习或工作)。宋朱熹《四书集注·论语·宪问》:“此但自言其反己自修,循序渐进耳。”
受制于人:制:控制。被别人控制。
口干舌燥:燥:干。口舌都干了。形容说话太多。
溢于言表:(感情)流露在言辞、神情上:愤激之情,~。
无济于事:对于事情没有帮助或益处。济:补益。
急于求成:急:急切。急着要取得成功。
判若鸿沟:形容界线很清楚,区别很明显。见〖鸿沟〗。
囿于成见:局限于原有的看法。
安于现状:对目前的情况习惯了,不愿改变。
喜形于色:内心的喜悦流露在脸上。形:表露。色:脸色。
干柴烈火:比喻一触即发的形势,也比喻情欲正盛的男女。
干净利落:利落:灵活敏捷,也指整齐,有条理。形容没有多余的东西。令人爽心悦目。也形容动作熟练、敏捷准确。
外强中干:《左传·僖公十五年》:“今乘异产以从戎事…张脉偾兴,外强中干。” 意思是打仗时乘用异国的马,紧急时马就会血脉张动,外表很强大,实际内里很空虚。后多用来形容外表强大而实际虚弱的事物。
不干不净:指不洁净,肮脏。也指因忌讳而感觉不洁净。也可形容语文不文明。
出于无奈:指实在没有办法而不得不这样。无奈:无可奈何。
一干二净:形容十分彻底,一点儿也不剩。
耿耿于怀:事情(多为令人牵挂的或不愉快的)在心里,难以排解。
死于非命:遭受意外的灾祸而死亡。
互不相干:指彼此之间没有任何关联或相互影响。
大动干戈:原指发动战争,现多比喻兴师动众或大张声势地做事:这部机器没多大毛病,你却要大拆大卸,何必如此~呢?
于事无补:对事情毫无补益。
乳臭未干:身上的奶腥气还没有完全退掉,形容人幼稚不懂事理(含讥讽意),有时用来表示对年轻人的轻蔑或不信任。
迁怒于人:受甲的气向乙发泄或自己不如意时拿别人出气。
博学鸿儒:学识渊博的学者。“鸿儒”是指大儒,指学问渊博的著名学者。
业精于勤:业:学业;精:精通;于:在于;勤:勤奋。学业精深是由勤奋得来的。
无动于衷:心里一点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
轻动干戈:轻率地挑起战争。
老于世故:形容富有处世经验(多含贬义)。
渐仁摩义:渐:浸渍;摩:磨砺。用仁惠浸润人们,用节义砥砺人们。形容用道德教育百姓。
伊于何底:表示事情不堪设想。
薪贵于桂:形容物价飞涨。
委过于人:形容嫁祸给别人。
难于上天:比上天还难。形容极其困难,不易实现。
鸾跂鸿惊:比喻书法笔势飞举之态。
鳞鸿杳绝:杳:遥远。形容音信断绝。
枝干相持:比喻相互扶持。同“枝叶相持”。
干啼湿哭:干啼:没有眼泪地啼哭。湿哭:有眼泪地啼哭。无泪和有泪地哭。
情深友于:友于:本指兄弟相爱,后亦为“兄弟的”代称。比喻情谊比兄弟之间还要深厚。
安于泰山:如泰山一样安然不动。形容安然稳固。“泰”文献异文作“太”。
情见于色:真情从脸色中表现出来。
臻于至善:做到极致。
涸思干虑:犹言绞尽脑汁。
鸿毛泰山:比喻轻重相差极大。
黄干黑瘦:面容憔悴貌。
断雁孤鸿:鸿:鸿雁。离了群的孤独大雁。比喻孤身独处,多指未成婚的男子。
整顿干坤:乾坤:卦名,象征天地,阴阳等。治理国家,使混乱的局面变得有秩序。
于陵子仲:战国 时隐逸之士。或谓即 陈仲子。
飞鸿羽翼:羽翼:翅膀,引申为辅佐。象飞翔的大雁有翅膀。比喻得力的辅佐之人。
推干就湿:形容抚育孩子的辛劳。同“推燥居湿”。
泪干肠断:形容伤心到极点。
政乱于内:国内政治混乱。
血浓于水:形容亲情难以分割。古代滴血认亲,拥有血缘关系的亲子的血液便会在水中相融,即为此成语的来历。
强加于人:把一个人或一方的意见、看法勉强加诸于别人。
鸿鶱凤立:鸿鹄高飞,凤凰挺立。比喻超卓突出。
儗不于伦:拿不能相比的人或事物来比方。儗,古通“拟”,比拟。同“儗非其伦”。
成竹于胸:是比喻处理事情心里先有主意,先有打算。
严于律己:律:约束。严格地约束自己。
渐仁摩谊:用仁义感化教育百姓。
一干人犯:指罪犯和有关的人。
社燕秋鸿:燕子和大雁都是候鸟,但在同一季节里飞的方向不同。比喻刚见面又离别。
严于鈇钺:指揭发、指斥、抨击坏人坏事极其严厉。
定于一尊:尊:指具有最高权威的人。旧指思想、学术、道德等以一个最有权威的人做唯一的标准。
鸿才大略:非常杰出的才智和谋略。
悬壶于市:悬壶:行医。在集市上挂牌行医。,悬壶:行医。在集市上挂牌行医。
洗手不干:把手洗干净休息了。
口燥脣干:形容口渴,焦灼或说话过多。
鸿图华构:宏大华美的建筑景观。
公之于众:公:公开;之:代指事物的内容;于:向;众:大众。把事情真相向大家公布。
安于磐石:磐石:大石头。如同磐石一般安然不动。形容非常稳固,不可动摇。,安:安稳;磐石:巨石。像磐石一样安然不动。形容非常稳固。
民保于信:指执政的人有信还要有义,才能受到人民拥护。
弱干强枝:比喻君弱臣强,国家必然危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