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突西施

唐突西施 táng tū xī shī

唐突西施的意思

唐突:冒犯。西施:春秋时美女,冒犯了西施。比喻为了突出丑的,而贬低了美的。亦作“唐突西子”。

1. 【解释】:唐突:冒犯。西施:春秋时美女,冒犯了西施。比喻为了突出丑的,而贬低了美的。亦作“唐突西子”。

2. 【出自】:梁启超《诗话》:“更会串一戏,曰《易水饯荆卿》,其第一幕‘饯别’内,有歌四章,以《史记》所记原歌作尾声,近于唐突西施,点窜《尧典》。”

唐突西施的近义词

唐突西子

成语词典:唐突西施

喝西北风hē xī běi fēng:指没有东西吃;挨饿。

东张西望dōng zhāng xī wàng:张:看。形容这里那里地到处看。

因材施教yīn cái shī jiào:针对学习的人的能力、性格、志趣等具体情况施行不同的教育。

东拉西扯dōng lā xī chě:形容说话没有中心或条理,想到哪里说到哪里。

突如其来tū rú qí lái:突然发生(突如:突然)。

突然袭击tū rán xí jī:指未经宣战,对他国突然进行武装进攻。有时也用来指不预先通知,使对方措手不及,难于应付。

声东击西shēng dōng jī xī:声张击东而实击西。用以迷惑敌人,造成敌人错觉,给予出其不意的攻击。唐杜佑《通典·兵典六》:“声言击东,其实击西。” 声:扬言。

中西合璧zhōng xī hé bì:合璧:圆形有孔的玉叫璧,半圆形的叫半璧,两个半璧合成一个圆叫“合璧”。比喻中国和外国的好东西合到一块。

倒行逆施dào xíng nì shī:《史记 伍 子胥列传》记载,春秋时伍子胥为父报仇,领吴兵攻打楚国,挖出楚平王的尸体,鞭尸三百。申包胥责 备他,子胥回答说:“吾日暮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 指做事违背常理。

东施效颦dōng shī xiào pín:美女西施病了,皱着眉头,按着心口。同村的丑女人看见了,觉得姿态很美,也学她的样子,却丑得可怕(见于《庄子·天运》)。后人把这个丑女人称作东施。“东施效颦”比喻盲目模仿,效果很坏。

风云突变fēng yún tū biàn:风云:比喻变幻动荡的局势。局势突然发生了变化。

西风残照xī fēng cán zhào:秋天的风,落日的光。比喻衰败没落的景象。多用来衬托国家的残破和心境的凄凉。”

突飞猛进tū fēi měng jìn:形容事业、学问等进展非常迅速。

发号施令fā hào shī lìng:发命令,下指 示。《尚书·冏命》:“发号施令,罔有不臧。”

西装革履xī zhuāng gé lǚ:身穿西装,脚穿皮鞋。形容衣着入时。

说东道西shuō dōng dào xī:说东家,讲西家。形容没有中心地随意说。

东倒西歪dōng dǎo xī wāi:形容行走、坐立时身体歪斜或摇晃不稳的样子。

软硬兼施ruǎn yìng jiān shī:软的手段和硬的手段一齐用(含贬义)。

无计可施wú jì kě shī:计:策略、办法;施:施展。没有办法可用。

指东画西zhǐ dōng huà xī:指说话时的手势动作。比喻说话避开主题,东拉西扯。

乐善好施lè shàn hào shī:爱做好事,喜欢施舍。

东拼西凑dōng pīn xī còu:比喻零乱地加以拼凑。

东西南北dōng xī nán běi:指四方、到处、各地、普天下或方向;亦指到处飘泊,行踪不定。

夕阳西下xī yáng xī xià:指傍晚日落时的景象。也比喻迟暮之年或事物走向衰落。

日薄西山rì bó xī shān:晋李密《陈情表》:“但以刘(刘氏,李密的祖母)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太阳靠近西山,将要落下。比喻衰老的人临近死亡,或腐朽的事物快要灭亡。薄:迫近。

东躲西跑dōng duǒ xī pǎo:躲:躲藏,避开。形容四处逃散,分头躲藏。形容极为惊慌。

东撙西节dōng zǔn xī jié:指从各方面节省。

马策西州mǎ cè xī zhōu:据《晋书·谢安传》载,谢安 卒前扶病还都经 西州 门,安 死,其甥 羊昙 伤痛,“行不由 西州 路,尝因 石头 大醉,扶路唱乐,不觉至州门。左右白曰:‘此 西州 门。’曇 悲感不已,以马策扣扉,诵 曹子建 诗曰:‘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慟哭而去。”后因以“马策西州”为痛悼死者之典。

蜂合豕突fēng hé shǐ tū:如群蜂聚集,似野猪奔突。比喻众人杂沓会合,横冲直撞。

西山日迫xī shān rì pò:比喻事物接近衰亡或人近老年。同“西山日薄”。

涂东抹西tú dōng mǒ xī:涂、抹:原喻从事文辞。比喻用笔随便写写画画。

东劳西燕dōng láo xī yàn:劳:伯劳。比喻情侣、朋友离别。

东西易面dōng xi yì miàn:指东西方向颠倒。后比喻是非颠倒,视听淆乱。

施朱傅粉shī zhū fù fěn:泛指修饰打扮。

施谋用计shī móu yòng jì:施:施行;计:计谋。运用策略计谋。

东零西散dōng líng xī sàn:形容零落分散。

东封西款dōng fēng xī kuǎn:谓边境罢战修好。封,封爵;款,归顺。

功不唐捐gōng bù táng juān:功:功夫;唐:徒然,空;捐:舍弃。佛家语,功夫不会白白地抛弃。

孔席墨突kǒng xí mò tū:原意是孔子、墨子四处周游,每到一处,坐席没有坐暖,灶突没有熏黑,又匆匆地到别处去了。形容忙于世事,各处奔走。

东挨西问dōng āi xī wèn:挨:接近。形容四处打听、寻问。

便宜施行pián yí shī xíng:指可斟酌情势,不拘规制条文,不须请示,自行处理。同“便宜从事”。

略施小计lüè shī xiǎo jì:稍微运用小小计谋。

东作西成dōng zuò xī chéng:犹言春种秋熟。

以彰报施yǐ zhāng bào shī:彰:显示,显扬;报施:报应。用来显示不断遭到报应。

东迁西徙dōng qiān xī xǐ:指四处迁移,居止不定。

东躲西逃dōng duǒ xī táo:躲:躲藏,避开。形容四处逃散,分头躲藏。形容极为惊慌。

施谋设计shī móu shè jì:运用策略计谋。

东眺西望dōng tiào xī wàng:眺:向无处看。向东西两面眺望。

东兔西乌dōng tù xī wū:兔、乌:古代神话传说中说,月亮里有玉兔,太阳里有三足金乌,所以用乌、兔代表日月。月亮东升,太阳西落。表示时光不断流逝。

突梯滑稽tū tī huá jī:委婉从顺;圆滑随俗。《文选·屈原<卜居>》:“將突梯滑稽,如脂如韋,以絜楹乎?”吕向 注:“突梯滑稽,委曲順俗也。”唐 孙樵《序陈生举进士》:“况突梯滑稽以苟得與?君其勉之!”明 陶宗仪《辍耕录·辊吝谝三卦》:“淮南 潘子 素純,嘗作輥卦,譏世之人以突梯滑稽而得顯爵者。”郭沫若《创造十年续篇》二:“吴稚晖 在那儿发表过一些突梯滑稽的论文,把读书界轰动过一下。”

西方净土xī fāng jìng tǔ:佛教语。西方之极乐世界,即佛国。

朝东暮西zhāo dōng mù xī:朝:早晨。早晨在东,晚上在西。指行踪不定。比喻变来变去,不专一。

西歪东倒xī wāi dōng dǎo:歪:偏斜。指身不由己,倾斜不稳。也形容物体倾斜不牢固。

东扭西歪dōng niǔ xī wāi:嘴唇不停地做怪样而实际并未说话。

东行西步dōng xíng xī bù:谓举动失措,行无定向。

唐临晋帖táng lín jìn tiě:临:摹仿字画;帖:书法、绘画的范本。唐人书法多临摹晋人范本,脱胎变化而成。比喻善临摹,少独创。

待月西厢dài yuè xī xiāng:指情人私相约会。

抹粉施脂mò fěn shī zhī:指化妆打扮。今亦用于形容掩饰、遮盖。同“搽脂抹粉”。

断然措施duàn rán cuò shī:坚决果断的解决方法。

东抄西转dōng chāo xī zhuǎn:谓频频转弯,抄近便的路走。

西食东眠xī shí dōng mián:在西家吃饭,在东家睡觉。比喻贪利的人企图兼有两利。

推东主西tuī dōng zhǔ xī:犹言推三阻四。找各种借口推托。

指东话西zhǐ dōng huà xī:犹言东拉西扯。指说话文不对题或空言不实。

东走西撞dōng zǒu xī zhuàng:形容无固定目标,到处乱闯。同“东奔西撞”。

东跑西奔dōng pǎo xī bēn:奔:急走,跑。指到处奔波。

黔突暖席qián tū nuǎn xí:原意是孔子、墨子四处周游,每到一处,坐席没有坐暖,灶突没有熏黑,又匆匆地到别处去了。形容忙于世事,各处奔走。

东涂西抹dōng tú xī mǒ:涂、抹:原喻从事文辞。比喻用笔随便写写画画。

东捞西摸dōng lāo xī mō:指盲目地四处求索。

临时施宜lín shí shī yí:临时:到事情发生的时候。发生什么情况,就采取什么相应的措施。出处:《三国志·吴志·吕蒙传》:“酒罢,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肃造次应曰:‘临时施宜。’”

西市朝衣xī shì cháo yī:西市:指北京菜市口,明、清两代在那里处决犯人;朝衣:古代官员上朝时所穿的礼服。指大臣被杀。

什伍东西shí wǔ dōng xī:什伍:纵横错杂。原指南斗六星,牵牛六星,箕四星等分布得杂乱无章。后多形容事物错杂纷乱。

说东忘西shuō dōng wàng xī:说了这样忘了那样。形容记忆力差。

东诳西骗dōng kuáng xī piàn:形容到处说谎欺骗。

西风斜阳xī fēng xié yáng:形容秋天傍晚的景象。

文东武西wén dōng wǔ xī:旧时文武官员站班,文官居东,西向,武官居西,东向。始于 汉 叔孙通 所定朝仪。《汉书·尹翁归传》:“会 田延年 为 河东 太守,行县至 平阳,悉召故吏五六十人,延年 亲临见,令有文者东,有武者西。”《明史·礼志十》:“成化 十四年定,在外总兵、巡抚官位次,左右都督与左右都御史并,都督同知与副都御史并,都督僉事与僉都御史并,俱文东武西。”参阅《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西邻责言xī lín zé yán:西邻:西部的邻国;责言:问罪的话。原指秦国(在西)向晋国(在东)问罪。后泛指别人的责备。

拉东补西lā dōng bǔ xī:多指欠债,左支右绌这几年,就靠拉东补西过日子,借东家还西家。

东鸣西应dōng míng xī yīng:指各方面互有联系,互相影响。

施命发号shī mìng fā hào:发布号令。

东完西缺dōng wán xī quē:指短缺,不完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