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瞻西望 dōng zhān xī wàng
东瞻西望的意思
瞻:观望。向东、向西观望。形容对景色的欣赏。
成语词典:东瞻西望
东山再起:比喻失败后重新上台。
喝西北风:指没有东西吃;挨饿。
东张西望:张:看。形容这里那里地到处看。
东拉西扯:形容说话没有中心或条理,想到哪里说到哪里。
旭日东升:旭日:初升的太阳。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形容朝气蓬勃的气象。也比喻艰苦的岁月已过去,美好的日子刚刚来到。
望尘莫及:远远望着前面人马行走时扬起来的尘土而追赶不上。比喻远远落在后面。常用作和人比较时自谦的话。《后汉书·赵咨传》:“暠送至亭次,望尘不及。” 莫:不。及:到,赶上。
声东击西:声张击东而实击西。用以迷惑敌人,造成敌人错觉,给予出其不意的攻击。唐杜佑《通典·兵典六》:“声言击东,其实击西。” 声:扬言。
大喜过望:所得超过了所 希望的,因而特别高兴。《汉书 英布传》:“布又大喜过望。”
守望相助:为了防御外来的侵害,邻近的村落协同看守瞭望,遇警互相帮助。
喜出望外:遇到意想不到的喜事而感到非常高兴。宋苏轼《与李之仪》之二:“契阔八年,岂谓复有见日,渐近中原,辱书尤数,喜出望外。”
德高望重:品德高尚,又 有很高的声望。
中西合璧:合璧:圆形有孔的玉叫璧,半圆形的叫半璧,两个半璧合成一个圆叫“合璧”。比喻中国和外国的好东西合到一块。
东施效颦:美女西施病了,皱着眉头,按着心口。同村的丑女人看见了,觉得姿态很美,也学她的样子,却丑得可怕(见于《庄子·天运》)。后人把这个丑女人称作东施。“东施效颦”比喻盲目模仿,效果很坏。
望风披靡:形容军队毫无斗志,老远看见对方的一点影子,没有交锋便溃败了。披靡(pīmǐ):草木随风倒伏。
望而却步:一看就往后退缩。形容十分害怕困难和危险。
西风残照:秋天的风,落日的光。比喻衰败没落的景象。多用来衬托国家的残破和心境的凄凉。”
瞻前顾后:看看前面再看看后面。形容做事谨慎,考虑周密。《楚辞·离骚》:“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 后多形容顾虑过多,犹豫不决。宋朱熹《朱子全书·学一》:“瞻前顾后,便做不成。” 瞻:向前看。顾:向后看。
望帝啼鹃:相传战国时蜀王杜宇称帝,号望帝,为蜀治水有功,后禅位臣子,退隐西山,死后化为杜鹃鸟,啼声凄切。后常指悲哀凄惨的啼哭。
不孚众望:孚:信服。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
望洋兴叹:《庄子·秋水》记载,河伯(黄河神)自以为大得了不得。后来到了海边,望见无边无际的海洋,才感到自己的渺小,于是仰望着海神,发出了叹息。后比喻做事力量不够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能为力。望洋:仰望的样子。
得陇望蜀:东汉光武帝刘秀下命令给岑彭:“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教他平定陇右(今甘肃一带)以后领兵南下,攻取西蜀(见于《后汉书·岑彭传》)。后来用“得陇望蜀”比喻贪得无厌。
大失所望:非常失望。
西装革履:身穿西装,脚穿皮鞋。形容衣着入时。
说东道西:说东家,讲西家。形容没有中心地随意说。
望子成龙:希望儿子能成为出人头地或有作为的人。
东倒西歪:形容行走、坐立时身体歪斜或摇晃不稳的样子。
功高望重:功劳大而名望高。
东窗事发:传说宋代秦桧曾与妻子在自己家的东窗下定计杀害了岳飞,后来秦桧得病而死。他妻子请方士做法事,方士看见秦桧在阴间身戴铁枷受苦,秦桧对他说:“可烦传语夫人,东窗事发矣。”(见于元刘一清《钱塘遗事·二·东窗事发》)后来用“东窗事发”指罪行、阴谋败露。也说东窗事犯。
一望无际:一眼看不到边,形容辽阔:麦浪翻滚,~。
指东画西:指说话时的手势动作。比喻说话避开主题,东拉西扯。
众望所归:众人的信任、希望归向某人,多指某人得到大家的信赖,希望他担任某项工作。
高瞻远瞩:站得高,看得远。比喻眼光远大。瞻(zhān):往上或往前看。瞩(zhǔ):注视。
福如东海:祝颂的话。祝 愿一个人的福气像东海那样广大无边。常与“寿比南山”连用。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花灯轿莲女成 佛记》:“寿比南山,福如东海,佳期。从今后,儿孙昌盛,个个赴丹墀。”
江东父老:江东:古指长江以南芜湖以下地区;父老:父兄辈人。泛指家乡的父兄长辈。
东拼西凑:比喻零乱地加以拼凑。
望梅止渴:《世说新语·假谲》记载,三国时,曹操带兵长途行军,士兵们都很口喝,曹操便说:“前面就是一大片梅林,结了许多梅子,又甜又酸,可以解渴。” 士兵们听了,嘴里都流口水,一时也就不渴了。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只好用空想来加以安慰。
东西南北:指四方、到处、各地、普天下或方向;亦指到处飘泊,行踪不定。
马首是瞻:士兵看着将帅马头的方向而进退。《左传·襄公十四年》:“荀偃令曰:‘鸡鸣而驾,塞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 后比喻追随别人来定行止。
不负众望:负:辜负;众:众人;望:期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遥遥在望:在望:可看见。远远地可以看到。
夕阳西下:指傍晚日落时的景象。也比喻迟暮之年或事物走向衰落。
日薄西山:晋李密《陈情表》:“但以刘(刘氏,李密的祖母)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太阳靠近西山,将要落下。比喻衰老的人临近死亡,或腐朽的事物快要灭亡。薄:迫近。
望眼欲穿:眼睛都要望穿了。形容盼望、想念的迫切。宋杨万里《晨炊横塘桥酒家小窗》诗:“饥望炊烟眼欲穿,可人最是一青帘。”
东躲西跑:躲:躲藏,避开。形容四处逃散,分头躲藏。形容极为惊慌。
扫墓望丧:扫除墓地,以待人死入葬。指酷吏必当有恶报,指日可待。
东撙西节:指从各方面节省。
望门贵族:旧指富贵人家。
马策西州:据《晋书·谢安传》载,谢安 卒前扶病还都经 西州 门,安 死,其甥 羊昙 伤痛,“行不由 西州 路,尝因 石头 大醉,扶路唱乐,不觉至州门。左右白曰:‘此 西州 门。’曇 悲感不已,以马策扣扉,诵 曹子建 诗曰:‘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慟哭而去。”后因以“马策西州”为痛悼死者之典。
令闻令望:令闻:美好的名声;令望:有美好的威仪,使人景仰。有美好的名声和品德,使人仰慕效仿。
望风而溃:刚看到敌方的影子就溃不成军。形容军旅不堪一击。
西山日迫:比喻事物接近衰亡或人近老年。同“西山日薄”。
望风而逃:远远望见对方的气势很盛,就吓得逃跑了。
东郭先生:明马中锡 《中山狼传》中的人物。赵简子到中山地方打狼,为民除害。狼中箭逃跑,求救于东郭先生。东郭先生 千方百计地救了狼,结果几乎为狼所害。后借指那些对恶人讲仁慈的糊涂人。
资浅望轻:资历浅,
涂东抹西:涂、抹:原喻从事文辞。比喻用笔随便写写画画。
瞻蒲劝穑:看见菖蒲初生,便督促农民及时耕种。语本《吕氏春秋·士容论》:“冬至後五旬七日,菖始生。菖者百草之先生者也,於是始耕。”南朝 陈 徐陵《司空徐州刺史侯安都德政碑》:“於是鎮之以清静,安之以惠和。望杏敦耕,瞻蒲勸穡。室歌千耦,家喜萬鍾。”
倚门之望:靠着家门向远处眺望。
东劳西燕:劳:伯劳。比喻情侣、朋友离别。
东西易面:指东西方向颠倒。后比喻是非颠倒,视听淆乱。
瞻星揆地:上观天候,下察地形。南朝 梁 陆倕《石阙铭》:“陳圭置臬,瞻星揆地。興復表門,草創華闕。”亦省作“瞻揆”。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室罗伐悉底国》:“世尊 命 舍利子 隨瞻揆焉,唯太子 逝多 園地爽塏。”
望尘僄声:比喻听见风就是雨,不辨事情的虚实真伪。
东零西散:形容零落分散。
东南之宝:指东南地区的杰出人才。
东封西款:谓边境罢战修好。封,封爵;款,归顺。
锐挫望绝:指受挫而希望破灭。
南金东箭:南方的金石,东方的竹箭。比喻优秀的人才。
冠盖相望:也说冠盖相属。形容政府的使者或官员来往不断。《战国策·魏策四》:“齐楚约而欲攻魏,魏使人求救于秦,冠盖相望,秦救不出。” 冠盖:古时官员的冠服和车篷。相望:相互能看到,形容连续不断。
东挨西问:挨:接近。形容四处打听、寻问。
望风扑影:比喻做事没有把握,没有目标。也比喻毫无根据地盲目寻求。
悬悬而望:形容一心一意地期待、盼望。
才望高雅:形容人富有才学,享有很高的声望,不同流俗。
朝衣东市:指大臣等待被杀。
东作西成:犹言春种秋熟。
东迁西徙:指四处迁移,居止不定。
东家夫子:指邻家有才德的人。
巴高望上:指与社会地位高于自己的人结交或联姻。
东躲西逃:躲:躲藏,避开。形容四处逃散,分头躲藏。形容极为惊慌。
东眺西望:眺:向无处看。向东西两面眺望。
东兔西乌:兔、乌:古代神话传说中说,月亮里有玉兔,太阳里有三足金乌,所以用乌、兔代表日月。月亮东升,太阳西落。表示时光不断流逝。
望其项背: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背脊,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难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