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要执本 bǐng yào zhí běn
秉要执本的意思
秉:执,拿着;要:重要的;本:根本。指抓住要害和根本、。
1. 【解释】:秉:执,拿着;要:重要的;本:根本。指抓住要害和根本、。
2. 【出自】:《汉书·艺文志》:“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
3.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指抓住要害和根本
成语词典:秉要执本
本末倒置:比喻把主要事物和次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弄颠倒了。
舍本逐末:又说弃本逐末。放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形容轻重倒置。《汉书·食货志下》:“铸钱采铜…弃本逐末。”
一本正经:形容庄重,规矩,非常认真(有时带有讽刺的意味)。
执法如山:执行法律象山一样不可动摇。
变本加厉:南朝梁萧统《文选·序》:“盖踵其事而增华,变其本而加厉,物既有之,文亦宜然。” 现指变得比本来更加严重、恶劣(含贬义)。厉:猛烈。
仗义执言:主持正义,说公道话。
明火执仗:点着火把,拿着武器,公开活动(多指抢劫)。
追本溯源:追究事物产生的根源。也说追本穷源。
照本宣科:照着本子读。形容只是死板地照着念,毫无创造发挥。宣科:道士诵经。
要言不烦:说话、写文章简明扼要,不烦琐。
披坚执锐:穿上铠甲,拿起武器。形容投身战斗。《史记·项羽本纪》:“夫被(披)坚执锐,义不如公。” 披:穿着。坚:指铠甲。执:拿着。锐:指兵器。
提要钩玄:提要:指出纲要;钩玄:探索精微。精辟而简明地指明主要内容。
简明扼要:指说话、写文章简单明了,能抓住要点。
英雄本色:英雄:杰出的人才。杰出人物的本来面貌。多指杰出的人物必然有非凡的行为、举动。
要死要活:形容闹得很凶。
无关紧要:紧要:急切的,重要的。不重要,不会影响大局。
一本万利:形容本钱很小,利润很大。
各执一词:各人都坚持自己的意见,相持不下。
固执己见:顽固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改变。
本位主义:一种放大了的个人主义。只顾本单位、本部门、本地区的利益,不顾大局和整体利益。
执迷不悟:执:固执,坚持;迷:迷惑;悟:觉悟。坚持错误而不觉悟。形容人顽固地坚持错误的观念或行为,不肯改正。
切中要害:指批评恰到事物的紧要处。
本固枝荣:树木主干强固,枝叶才能茂盛,比喻事物的基础巩固了,其他部分才能发展。
原原本本:也作源源本本。
小本经营:本钱小、利润少的买卖。
片言居要:用一言半语就能说清事情的要点或本质。
还原反本:回复到事物的本来形态。
执正持平:执:执行;持:坚持。坚持公平合理,不偏不向。
重本抑末:中国 历史上主张重视农业而限制或轻视工商业的一种经济思想和政策。战国 时 李悝、商鞅 和 韩非 等认为农业是人民衣食和富国强兵的源泉,因而把农业称为“本”,把工商业称为“末”,认为重农必须抑商和禁末,以保证农业部门的劳动力和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这些对巩固封建制度起了积极作用,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消极作用日益增加。南宋 以后,反对抑商的人也渐多。到了近代,反对抑商又包含有主张发展资本主义的新内容。胡寄窗《中国经济思想史》下册第五章三:“重本抑末口号自 战国 后期以来已流行了一千四百多年,其间虽也有思想家把本末概念作了新的解释,认为农工商各有本末……可是,从未有人公开地否定过重本抑末观点。”
汲古阁本:版本名。指明毛晋汲古阁的刻本。也称毛本。
简要不烦:简明扼要,不烦琐累赘。
张本继末:把事情的本末说明白。
秉轴持钧:掌握事物运转的中心和关键。
原本穷末:原本:探求根源;穷末:寻究到尽头。追溯事物的由来。
本来面目:事物原来的样子。
秉文经武:执掌文事,经营武备。
报本反始:报:报答;本:根源;反:回到;始:开始。指受恩思报,不忘所自。
反本溯源:比喻追寻事情的根源。
秉烛达旦:出自鲁迅《华盖集续编·无花的蔷薇之三》,字面意思是点着蜡烛一直熬到早晨,比喻人辛勤工作直到第二天早上。
简要清通:指处事简练扼要,明白通达。
执意不从:执:坚持;意:意见;从:依从。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依从别人的意见。
执迷不反:犹执迷不悟。同“执迷不返”。
将本求利:用本钱谋求利润。
舍本事末:舍:舍弃;事:从事。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水源木本:水的源头,树的根本。
溯本求源:追寻根本,探求起源。
德本财末:指治国平天下,德为根本,财由德致,故理财为末。
秉旄仗钺:秉、仗:拿着;旄:古代军旗的一种;钺:古兵器,象斧。手执指挥全军的旗帜和受命出征的黄钺。比喻掌握着军事大权。
本本源源:原原本本。
遵道秉义:犹言遵守道义。
本同末离:本旨相同而途径不同。
本末终始:本末:树根和树梢;终始:事情的结局和开头。指事物有本有末,有始有终的发展规律。
执柯作伐:《诗经·豳风·伐柯》:“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 后称为人做媒为“执柯作伐”,也说“执柯”或“作伐”。
抱关执籥:持门闩,拿钥匙。指监门小吏的职务。
积基树本:缔造基础,树立根本。
执鞭坠镫:亦作“执鞭随镫”。谓服侍别人乘骑,多表示倾心追随。
各执一端:指各自坚持各自的观点或道理。
顽钝固执:愚昧而又坚持成见。
本末源流:源:水源。流:从水源向下游流去的水。比喻事物的主次、始末、先后。
本本分分:守本分,不越轨。
至德要道:最美好的道德和最精要的道理。《孝经·开宗明义》:“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唐玄宗 注:“孝者,德之至,道之要也。”邢昺 疏:“言先代聖帝明王皆行至美之德,要約之道,以順天下人心而教化之。”《新五代史·南平世家·高从诲》:“敏(田敏)以印本五經遺 從誨,從誨 謝曰:‘予之所識不過《孝經》十八章爾。’敏 曰:‘至德要道,於此足矣。’”章炳麟《检论·商鞅》:“昔者,蜀 相行 鞅 術,至德要道弗踣焉。”
允执厥中:指言行符合不偏不倚的中正之道。
大本大宗:本:根本;宗:本,主旨。最根本,最重要的东西。
窃据要津:非法占据水陆冲要之地。比喻用阴谋手段占据重要的职位。
执文害意:指拘泥于字面而损害内容。
一秉至公:秉:掌握、主持;至:极、最。办事一切都出于公心。形容大公无私。
秉烛夜读:原意为黑夜里点起蜡烛,借着微弱的烛光读书。
泥古执今:泥:拘泥;执:执拘,约束限制。比喻用古代的陈规硬套今天的事物。
不惜工本:惜:吝惜。指舍得出本钱。
背本趋末:古代常以农业为本,手工、商贾为末。指背离主要部分,追求细微末节。
返本还源:本、原:根本,原貌。返回原来的地方。佛教说法,指忘了本原的人通过拜佛修行,回到本原状态;或指贬谪人世的仙人又回到仙界。
被坚执锐:穿坚固甲胄,握锐利武器。谓上阵战斗或作好战斗准备。
各安本业:本业:本职工作。
坚执不从:坚持自己的主张,不听从别人的意见。
久要不忘:久要:旧约、旧交。不忘旧约或旧交。
本末相顺:由根到梢,次序不乱。比喻事物的发展合乎规律。
清原正本:比喻从根本解决问题。
本小利微:微:薄。本钱小,利润薄。指买卖很小,得利不多。
掂梢折本:垫钱亏本。梢,钱的市语。
执粗井灶:指操持家务。比喻为人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