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源木本 shuǐ yuán mù běn
水源木本的意思
水的源头,树的根本。
成语词典:水源木本
青山绿水:泛称美好山河。
落花流水:形容暮春衰败的景色。比喻被打得大败。
水深火热:比喻百姓生活异常艰难痛苦。
山清水秀:形容山水风景优美。也说山明水秀。
枯木逢春:比喻重获生机。
大禹治水:禹:三皇五帝时中原的领袖。大禹治理水患为百姓谋福。
背水一战:在不利情况下和敌人作最后决战,比喻面临绝境,为求得出路而作最后一次努力。
本末倒置:比喻把主要事物和次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弄颠倒了。
杯水车薪:《孟子·告子上》:“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 比喻无济于事,解决不了问题。薪:柴草。
舍本逐末:又说弃本逐末。放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形容轻重倒置。《汉书·食货志下》:“铸钱采铜…弃本逐末。”
滴水不漏:形容说话、做事十分周密,没有漏洞:她能言善辩,说出的话~。
水泄不通:形容十分拥挤或包围得非常严密,好像连水都不能泄出。
草木皆兵:公元383年,前秦苻坚出兵攻晋,前锋在安徽寿春洛涧被晋军打败。苻坚登寿春城瞭望,看到晋兵布阵严整,又望见八公山上的草木,以为都是晋兵,认为遇到了劲敌,因而感到害怕。后来就用草木皆兵形容神经过敏、疑神疑鬼的惊恐心理。
源源不断:形容接连不断。
一本正经:形容庄重,规矩,非常认真(有时带有讽刺的意味)。
世外桃源:晋代陶潜在《桃花源记》中描述了一个与世隔绝的不遭战祸的安乐而美好的地方。后借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水落石出:宋苏轼《后赤壁赋》:“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水落下去,石头自然就会显露出来。比喻事情真相大白。
源远流长:源头很远,流程很长:长江是一条~的大河。
变本加厉:南朝梁萧统《文选·序》:“盖踵其事而增华,变其本而加厉,物既有之,文亦宜然。” 现指变得比本来更加严重、恶劣(含贬义)。厉:猛烈。
缘木求鱼:《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用那样的办法来追求那样的目的,就像爬到树上去找鱼一样。比喻方向、方法不对,一定达不到目的。
追本溯源:追究事物产生的根源。也说追本穷源。
流觞曲水:把酒杯放在弯曲的水道中,任其漂流,酒杯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取杯饮酒。
行将就木:快要进棺材了。指人临近死亡。《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记载,晋公子重耳奔狄,娶季隗,“将适齐,谓季隗曰:‘待我二十五年,不来而后嫁。’对曰:‘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木:棺材。
萍水相逢:比喻本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唐王勃《滕王阁序》:“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萍:浮萍,生于水面,随水漂泊,聚散不定。
照本宣科:照着本子读。形容只是死板地照着念,毫无创造发挥。宣科:道士诵经。
麻木不仁:肢体麻痹,没有感觉,比喻对外界的事物反应迟钝或漠不关心。
山重水复:指山峦重迭,水流盘曲。
源头活水:原比喻读书越多,道理越明。现也指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移花接木:原指把花木的芽或枝条嫁接在别的植物上。后用以比喻暗中使用巧计在事情进行过程中更换人或事物。
水乳交融:水和乳汁融合在一起,比喻关系非常融洽或结合十分紧密。
细水长流:比喻一点一滴坚持不间断地做一件工作。
覆水难收:泼在地上的水 再也不能收回了。相传汉时朱买臣,原来家境贫穷,其妻要求离异。后买臣做了大官,其妻又要求复婚。买臣取一盆水泼在地上,让她再收回来,表示夫妻关系已无可挽回。后用来比喻某事已成定局,无可 挽回。
入木三分:传说王羲之笔法有力,在板上写字,木工刻字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有三分深。见唐张怀瓘《书断·王羲之》。后用来形容书法笔力强劲。也用来比喻分析问题深刻。
开源节流:开辟水源,节制水流。比喻增加收入,节省支出。《荀子·富国》:“故明主必谨养其和,节其流,开其源,而时斟酌焉,潢然使天下必有馀,而上不忧不足。”
绿水青山:泛称美好山河。
水土不服:对于一个地方的气候条件或饮食习惯不能适应。
游山玩水:游览玩赏自然风景。也说游山逛水。
山明水秀:山光明媚,水色秀丽。形容风景优美。
英雄本色:英雄:杰出的人才。杰出人物的本来面貌。多指杰出的人物必然有非凡的行为、举动。
山穷水尽:山和水都到了尽头,前面再也无路可走。比喻陷入绝境。穷:尽。
大失水准:指表现远远低于平时或正常的水平,在能力、发挥等方面出现严重的失误或失常情况。
水到渠成:水流到的地方自然形成一条渠。比喻条件成熟了,事情自然会成功。《景德传灯录》卷一二:“僧曰:‘如何是妙用一句?’师曰:‘水到渠成。’”
水静无波:水安静没有波澜,常用来形容平静、稳定的状态或氛围。可以指自然环境中的水面平静,也可引申为局势、心情等方面没有波动。
木已成舟:比喻事情已成定局,不能改变。
浑水摸鱼:也说混水摸鱼。比喻乘着混乱捞取利益。
一草一木:比喻极微小的东西。
竹篮打水:比喻白费气力,劳而无功。
一本万利:形容本钱很小,利润很大。
高山流水:也说流水高山。《列子·汤问》记载,春秋时伯牙善弹琴,钟子期善听琴。一次伯牙弹琴时,琴声时若高山,时若流水,只有钟子期能领会其中的含意。后来就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或知己。也用以比喻乐曲的高雅精妙。
顺风顺水:比喻运气好,做事顺利,没有阻碍。
水性杨花:水性流动,杨花轻飘。比喻妇女作风轻浮。
心如止水:形容心境平静,毫无杂念。
车水马龙:《后汉书·马后纪》:“前过濯龙(园名)门上,见外家(马后的娘家)问起居者,车如流水,马如游龙。” 后用来形容车马来往不断,非常热闹。
似水流年:时间像水一样地流过。形容光阴迅速。
如鱼得水:像鱼得到水一样。比喻得到跟自己很投合的人或对自己很合适的环境。《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千山万水:万道河,千重山。形容路途艰难遥远。
水涨船高:也作水长船高。比喻事物随着它所凭借的基础的提高而提高。《景德传灯录》:“水长船高,泥多佛大。” 涨(zhǎng)。
水中捞月:也说水中捉月。比喻某种事情根本做不到,白费力气。宋黄庭坚《沁园春》词:“镜里拈花,水中捉月,觑着无由得近伊。”
本位主义:一种放大了的个人主义。只顾本单位、本部门、本地区的利益,不顾大局和整体利益。
洪水猛兽:比喻极大的祸害。《孟子·滕文公下》:“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驱猛兽而百姓宁。”
呆若木鸡:死板板的,好像木头鸡一样。形容因恐惧或惊讶而发愣的样子。《庄子 达生》:“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 似木鸡矣。”
清水芙蓉:指刚开放的荷花,比喻诗文清新不俗,也形容天然艳丽的女子。
本固枝荣:树木主干强固,枝叶才能茂盛,比喻事物的基础巩固了,其他部分才能发展。
镜花水月:镜中之花,水中之月。比喻诗中自有美妙的意境。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辨》:“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像,言有尽而意无穷。” 后也比喻虚幻的景象。
原原本本:也作源源本本。
小本经营:本钱小、利润少的买卖。
顺水人情:不费力的人情;顺便给人的好处。
蜻蜓点水:比喻做事肤浅不深入。唐杜甫《曲江》诗:“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大兴土木:大规模兴建土木工程,多指盖房子。
依山傍水:指地理位置靠近山岭和水流。
一潭死水:比喻没有生气或停滞不前的沉闷局面。
势如水火:形容双方就像水火一样互相对立,不能相容。
饮水思源:喝水的时候想到水的来源,比喻人在幸福的时候不忘掉幸福的来源。
左右逢源:《孟子·离娄下》:“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 原意是做学问工夫到家后就能用之不尽,取之不竭。后用“左右逢源”指做事得心应手,非常顺利。也用以比喻为人圆滑,两头讨好。
拖泥带水:比喻说话、写文章不简洁或做事不干脆。
水深鱼聚:聚:聚集。水越深鱼越聚集。比喻越有德行,依附他的人就越多。
还原反本:回复到事物的本来形态。
桃花潭水:比喻友情深厚。
蛟龙戏水:比喻刀枪棍棒等武器使得轻松自如,灵活多变。形容武艺精湛纯熟。
千头木奴:指千棵柑橘树。汉 末 李衡 为官清廉,晚年派人于 武陵 龙阳 汜洲 种柑橘千株。临死,对他的儿子说:“汝母恶我治家,故穷如是。然吾州里有千头木奴,不责汝衣食,岁上一匹绢,亦可足用耳。”见《三国志·吴志·孙休传》裴松之 注引《襄阳记》、晋 习凿齿《襄阳耆旧传·李衡传》。后多用以为典。亦省作“千奴”。宋 苏轼《食柑》诗:“坐客慇勤为收子,千奴一掬奈吾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