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 gāo shān liú shuǐ

高山流水的意思

也说流水高山。《列子·汤问》记载,春秋时伯牙善弹琴,钟子期善听琴。一次伯牙弹琴时,琴声时若高山,时若流水,只有钟子期能领会其中的含意。后来就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或知己。也用以比喻乐曲的高雅精妙。

1. 【解释】: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2. 【出自】:《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3. 【示例】:孔圣人尚学琴于师襄,一操便知其为文王。高山流水,得遇知音。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六回

4. 【语法】:联合式;作宾语;比喻乐曲高妙

高山流水的近义词

流水高山

成语词典:高山流水

青山绿水qīng shān lǜ shuǐ:泛称美好山河。

落花流水luò huā liú shuǐ:形容暮春衰败的景色。比喻被打得大败。

水深火热shuǐ shēn huǒ rè:比喻百姓生活异常艰难痛苦。

东山再起dōng shān zài qǐ:比喻失败后重新上台。

山清水秀shān qīng shuǐ xiù:形容山水风景优美。也说山明水秀。

川流不息chuān liú bù xī:(行人、车马等)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

漫山遍野màn shān biàn yě:遍布山野,形容很多:羊群~,到处都是。

寿比南山shòu bǐ nán shān:寿命像终南山一样长久。用作对老年人的祝颂(多与“福如东海”连用;南山,指终南山,在陕西西安南)。

天高云淡tiān gāo yún dàn:天气晴朗,天空云少而高、轻薄而淡。指秋天的天空。

步步登高bù bù dēng gāo:登:升。一步步地升高。多形容仕途顺利,职位不断高升。

大禹治水dà yǔ zhì shuǐ:禹:三皇五帝时中原的领袖。大禹治理水患为百姓谋福。

背水一战bèi shuǐ yī zhàn:在不利情况下和敌人作最后决战,比喻面临绝境,为求得出路而作最后一次努力。

三山五岳sān shān wǔ yuè:三山:黄山、庐山、雁荡山,五岳:泰山、华山、衡山、嵩山、恒山。泛指名山或各地。

杯水车薪bēi shuǐ chē xīn:《孟子·告子上》:“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 比喻无济于事,解决不了问题。薪:柴草。

秋高气爽qiū gāo qì shuǎng:形容秋天天空晴朗明净,气候凉爽宜人。

高枕无忧gāo zhěn wú yōu:把枕头垫得高高的,安心地睡大觉。《战国策·魏策一》:“事秦,则楚韩必不敢动,无楚韩之患,则大王高枕而卧,国必无忧矣。” 后多用来形容平安无事,无忧无虑。

中流砥柱zhōng liú dǐ zhù:也说砥柱中流。形容人很坚强,不屈不挠,像砥柱在激流中屹立一样。也比喻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能起支柱作用的力量。《晏子春秋·谏下》:“吾尝从君济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中流。” 中流:河流中间。砥柱:三门峡东的一个石岛,屹立于黄河的激流中。

劳苦功高láo kǔ gōng gāo:做事勤苦,功劳很大。

滴水不漏dī shuǐ bù lòu:形容说话、做事十分周密,没有漏洞:她能言善辩,说出的话~。

崇山峻岭chóng shān jùn lǐng:高大陡峻的山岭。晋王羲之《兰亭集序》:“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水泄不通shuǐ xiè bù tōng:形容十分拥挤或包围得非常严密,好像连水都不能泄出。

翻山越岭fān shān yuè lǐng:翻:翻过;越:过;岭:山岭。翻越不少山头。形容野外工作或旅途的辛苦。

兴高采烈xìng gāo cǎi liè:形容兴致高昂,情绪热烈。《文心雕龙·体性》:“叔夜俊侠,故兴高而采烈。” 兴:兴致。采:精神。

排山倒海pái shān dǎo hǎi:把高山推开,把大海翻倒过来。形容声势巨大,不可阻挡。

流光溢彩liú guāng yì cǎi:形容光彩流动闪烁:华灯闪烁,~。

奔流不息bēn liú bù xī:水流奔腾永不停止,也形容事物永不停息。

曲高和寡qǔ gāo hè guǎ:意思是曲调越高深,能跟着唱的人就越少。原比喻知音难得。后用“曲高和寡”比喻言论或作品不通俗,不能为多数人所了解或欣赏。

人山人海rén shān rén hǎi:形容聚集的人极多:体育场上,观众~。

德高望重dé gāo wàng zhòng:品德高尚,又 有很高的声望。

重于泰山zhòng yú tài shān:汉司马迁《报任安书》:“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后常用以形容死得有意义,也用于形容情义深重。参见〔泰山〕

流连忘返liú lián wàng fǎn:流连:留恋不止。玩乐时留恋不愿离开。留恋得忘记了回去。

水落石出shuǐ luò shí chū:宋苏轼《后赤壁赋》:“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水落下去,石头自然就会显露出来。比喻事情真相大白。

趾高气扬zhǐ gāo qì yáng:走路时脚抬得高高的,神气十足。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样子。

执法如山zhí fǎ rú shān:执行法律象山一样不可动摇。

源远流长yuán yuǎn liú cháng:源头很远,流程很长:长江是一条~的大河。

风流倜傥fēng liú tì tǎng:风流:有才学而不拘礼法;倜傥:卓异,洒脱不拘。形容人有才华而言行不受世俗礼节的拘束。

天高地厚tiān gāo dì hòu:形容恩情深厚。

流离失所liú lí shī suǒ:由于灾荒战乱等而流转离散在外,失掉安身的地方。

调虎离山diào hǔ lí shān:比喻为了便于乘机行事,想法子引诱有关的人离开原来的地方。

居高临下jū gāo lín xià:占据高处,面向低处。形容所居位置可以控制全局、极为有利。

山肴野蔌shān yáo yě sù:肴:熟的鱼肉;簌:野菜。指山中的野味和野菜。

引吭高歌yǐn háng gāo gē:放开喉咙高声歌唱。

从善如流cóng shàn rú liú:听从好的意见像水往低处流一样自然,形容乐于接受人家的劝告。《左传·成公八年》:“从善如流,宜哉!”

汗流浃背hàn liú jiā bèi:出汗多,湿透脊背。《后汉1|·伏皇后纪》:“操(曹操)出顾左右,汗流浃背。” 原形容极度惶恐或惭愧。现常用来形容满身大汗。

好高骛远hào gāo wù yuǎn:脱离实际地追求目前不可能实现的过高、过远的目标。《宋史·程颢传》:“病学者厌卑近而骛高远,卒无成焉。” 骛:追求。

流言蜚语liú yán fēi yǔ:《礼记·儒行》:“久不相见,闻流言不信。”《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乃有蜚语,为恶言闻上。” 后以流言蜚语指毫无根据的话。多指背后散布的诽谤性的坏话。蜚(fēi):同“飞”。

急流勇进jí liú yǒng jìn:在急流中勇敢前进,形容果断、勇猛,一往无前。

至高无上zhì gāo wú shàng:高到顶点,再也没有更高的了。《淮南子·缪称训》:“道,至高无上,至深无下。” 汉许慎《说文解字·一部》:“天,颠也。至高无上。”

高屋建瓴gāo wū jiàn líng:在高屋的顶上把瓶子中的水倒下来。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挡的有利形势。《史记·高祖本纪》:“地势便利,其以下兵于诸侯,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 建:倾倒。瓴(líng):盛水的东西。

牛山濯濯niú shān zhuó zhuó:濯濯:光秃,无草木的样子。牛山上光秃秃的。形容寸草不生的荒山。

流觞曲水liú shāng qǔ shuǐ:把酒杯放在弯曲的水道中,任其漂流,酒杯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取杯饮酒。

三教九流sān jiào jiǔ liú:三教指儒教、佛教、道教;九流指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泛指宗教、学术中各种流派或社会上各种行业。也用来泛称江湖上各种各样的人。也说九流三教。

萍水相逢píng shuǐ xiāng féng:比喻本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唐王勃《滕王阁序》:“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萍:浮萍,生于水面,随水漂泊,聚散不定。

高风亮节gāo fēng liàng jié:也说高风峻节。形容人品格高尚,有坚贞的节操。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一:“余谓渊明高风峻节,固已无愧于四皓,然犹仰慕之,尤见其好贤尚友之心也。”

血流如注xuè liú rú zhù:注:灌注。血流得象射出来的那样。形容血流得又多又急。

山重水复shān chóng shuǐ fù:指山峦重迭,水流盘曲。

源头活水yuán tóu huó shuǐ:原比喻读书越多,道理越明。现也指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飞短流长fēi duǎn liú cháng:搬弄是非,散布流言,说人坏话。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封三娘》:“妾来当须秘密,造言生事者飞短流长,所 不堪受。” 短、长:指是非。飞、流:散布。

水乳交融shuǐ rǔ jiāo róng:水和乳汁融合在一起,比喻关系非常融洽或结合十分紧密。

流芳百世liú fāng bǎi shì:流:流传;芳:香,指好名声;百世:时间久远。好的名声永远流传下去。

细水长流xì shuǐ cháng liú:比喻一点一滴坚持不间断地做一件工作。

覆水难收fù shuǐ nán shōu:泼在地上的水 再也不能收回了。相传汉时朱买臣,原来家境贫穷,其妻要求离异。后买臣做了大官,其妻又要求复婚。买臣取一盆水泼在地上,让她再收回来,表示夫妻关系已无可挽回。后用来比喻某事已成定局,无可 挽回。

痛哭流涕tòng kū liú tì:涕:眼泪。形容伤心到极点。

开源节流kāi yuán jié liú:开辟水源,节制水流。比喻增加收入,节省支出。《荀子·富国》:“故明主必谨养其和,节其流,开其源,而时斟酌焉,潢然使天下必有馀,而上不忧不足。”

颠沛流离diān pèi liú lí:颠沛:跌倒,比喻穷困,受挫折;流离:浪落。由于灾荒或战乱而流转离散。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绿水青山lǜ shuǐ qīng shān:泛称美好山河。

水土不服shuǐ tǔ bù fú:对于一个地方的气候条件或饮食习惯不能适应。

游山玩水yóu shān wán shuǐ:游览玩赏自然风景。也说游山逛水。

山明水秀shān míng shuǐ xiù:山光明媚,水色秀丽。形容风景优美。

荒山野岭huāng shān yě lǐng:指荒凉没有人烟的山岭。

童山濯濯tóng shān zhuó zhuó:童山:没有树木的山;濯濯:光秃的样子。形容山无草木,光秃秃的。

名落孙山míng luò sūn shān:宋范公偁《过庭录》第六十一条记载,孙山考取了末名举人,回乡后,有人问他:“我的儿子考中没有?” 孙山回答说:“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意思是榜上最后一名是孙山,你的儿子还在孙山的后边。后指考试没有考取或选拔时没被录取。解(jiè)。

高不可攀gāo bù kě pān:高得没法攀登,多指难以达到或攀附。

棋高一着qí gāo yī zhāo:一着:下棋时下一子或走一步。棋艺高人一步。也比喻技高一等。

血流成河xuè liú chéng hé:形容被杀的人极多。

山穷水尽shān qióng shuǐ jìn:山和水都到了尽头,前面再也无路可走。比喻陷入绝境。穷:尽。

大失水准dà shī shuǐ zhǔn:指表现远远低于平时或正常的水平,在能力、发挥等方面出现严重的失误或失常情况。

恩重如山ēn zhòng rú shān:恩情深厚,像山一样深重。

水到渠成shuǐ dào qú chéng:水流到的地方自然形成一条渠。比喻条件成熟了,事情自然会成功。《景德传灯录》卷一二:“僧曰:‘如何是妙用一句?’师曰:‘水到渠成。’”

水静无波shuǐ jìng wú bō:水安静没有波澜,常用来形容平静、稳定的状态或氛围。可以指自然环境中的水面平静,也可引申为局势、心情等方面没有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