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气爽 qiū gāo qì shuǎng
1. 拼音:qiū gāo qì shuǎng
2. 意思:形容秋季晴空万里,天气清爽。
3. 出处:唐·杜甫《崔氏东山草堂》:“爱汝玉山草堂静,高秋爽气相鲜新。”
4. 近义词及意思:
天高云淡(天气晴朗,天空云少而高、轻薄而淡。常指秋天的天空。和秋高气爽都用于形容秋天天气晴朗舒适)
金风送爽(金风:指秋天的风。古时以阴阳五行解释季节,秋为金。秋风带来了凉意。与秋高气爽相近,突出秋天的宜人气候)
5. 反义词及意思:
春雨绵绵(春天的小雨细细地下,很繁密的样子。与秋高气爽相反,形容春天湿润多雨的天气)
阴雨连绵(形容一直下雨的状态。和秋高气爽形成对比,体现天气的阴沉多雨)
6. 例句:
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我们最适合去郊外游玩。
在这秋高气爽的季节,枫叶变得火红火红的。
秋高气爽,天空湛蓝如宝石一般。
每到秋高气爽之时,农民们就忙着收割庄稼。
秋高气爽,是登山远眺、欣赏美景的好时机。
这个城市在秋高气爽的九月显得格外美丽。
秋高气爽的清晨,公园里有很多晨练的人。
趁着秋高气爽,我们一起去放风筝吧。
秋高气爽的天气让人心旷神怡,忘却了所有烦恼。
在秋高气爽的季节里,大雁往南飞,排成整齐的队列。
成语词典:秋高气爽
一团和气:原指态度和蔼可亲。宋朱熹《伊洛渊源录》卷三引《上蔡语录》:“明道(指程颢)终日坐,如泥塑人,然接人浑是一团和气。” 后多指互相之间只讲和气,不讲原则。
千秋万代:一千年,一万代。指世世代代,时间久长。
春华秋实: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华:花。
天高云淡:天气晴朗,天空云少而高、轻薄而淡。指秋天的天空。
步步登高:登:升。一步步地升高。多形容仕途顺利,职位不断高升。
怒气冲冲:盛怒的样子。
秋高气爽:形容秋天天空晴朗明净,气候凉爽宜人。
气急败坏:上气不接下气,狼狈不堪,形容十分慌张或恼怒。
财大气粗:形容人仗着钱财多而气势凌人。
高枕无忧:把枕头垫得高高的,安心地睡大觉。《战国策·魏策一》:“事秦,则楚韩必不敢动,无楚韩之患,则大王高枕而卧,国必无忧矣。” 后多用来形容平安无事,无忧无虑。
一叶知秋:看见一片落叶,就知道秋天将要来了。比喻从事物的某些细微迹象就预料到事物的发展趋向和变化。《淮南子·说山训》:“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 宋唐庚《文录》:“唐人有诗云:‘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
劳苦功高:做事勤苦,功劳很大。
气喘吁吁:形容呼吸急促,大声喘气。
兴高采烈:形容兴致高昂,情绪热烈。《文心雕龙·体性》:“叔夜俊侠,故兴高而采烈。” 兴:兴致。采:精神。
理直气壮:理由充分,因而说话有气势。
热气腾腾:热气蒸腾的样子。形容气氛热烈或情绪高涨。
气象万千:形容事物、景象多种多样,壮丽美观。宋范仲淹《岳阳楼记》:“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垂头丧气:形容失望或受到挫折时情绪低沉的样子。唐韩愈《送穷文》:“主人于是垂头丧气,上手称谢。”
敛声屏气:敛:收入束;屏:抑止。抑制语声和呼吸。形容畏惧、小心的样子。
曲高和寡:意思是曲调越高深,能跟着唱的人就越少。原比喻知音难得。后用“曲高和寡”比喻言论或作品不通俗,不能为多数人所了解或欣赏。
德高望重:品德高尚,又 有很高的声望。
神气十足:神气:自以为得意傲慢的神情。形容摆出一副自以为高人一等而了不起的样子。
趾高气扬:走路时脚抬得高高的,神气十足。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样子。
明察秋毫:《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形容目光敏锐,连极细小的东西也能看得出来。察:看出。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生的细毛。
天高地厚:形容恩情深厚。
血气方刚:指年轻人精力正旺盛。
居高临下:占据高处,面向低处。形容所居位置可以控制全局、极为有利。
珠光宝气:形容服饰、陈设等非常华丽。
引吭高歌:放开喉咙高声歌唱。
忍气吞声:受了气而勉强忍耐,不敢说出来。吞声:不敢做声。
好高骛远:脱离实际地追求目前不可能实现的过高、过远的目标。《宋史·程颢传》:“病学者厌卑近而骛高远,卒无成焉。” 骛:追求。
乌烟瘴气:形容社会秩序混乱,各种坏现象都出现了。
至高无上:高到顶点,再也没有更高的了。《淮南子·缪称训》:“道,至高无上,至深无下。” 汉许慎《说文解字·一部》:“天,颠也。至高无上。”
心浮气躁:形容人性情浮躁,做事不踏实。
歪风邪气:不正派的作风、风气。
高屋建瓴:在高屋的顶上把瓶子中的水倒下来。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挡的有利形势。《史记·高祖本纪》:“地势便利,其以下兵于诸侯,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 建:倾倒。瓴(líng):盛水的东西。
唉声叹气:因伤感、烦闷或痛苦而发出叹息的声音。
分毫无爽:比喻没有丝毫差错。同“分毫不爽”。
气势磅礴:形容气势雄伟浩大。磅礴(pángbó)。
低声下气:形容恭顺小心的样子。
高风亮节:也说高风峻节。形容人品格高尚,有坚贞的节操。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一:“余谓渊明高风峻节,固已无愧于四皓,然犹仰慕之,尤见其好贤尚友之心也。”
沆瀣一气:宋钱易《南部新书·戊集》记载,唐朝有个主考官崔沆,录取了他的门生崔瀣。当时有人嘲笑他们:“座主门生,沆瀣一气。” 后用来比喻臭味相投的人勾结在一起。
意气用事:只凭感情办事,缺乏理智。
瓮声瓮气:形容说话的声音粗大而低沉。
意气风发:形容精神振奋,气概昂扬。
一鼓作气:《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意思是打仗靠勇气,擂一通鼓,勇气振作起来了,两通鼓,勇气就衰退了,三通鼓,勇气就没有了。后来用“一鼓作气”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朝气蓬勃:形容精神振奋,斗志旺盛,充满生气。
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不错。爽:差错。
怪声怪气:形容声音、语调、唱腔等滑稽或古怪难听。
高不可攀:高得没法攀登,多指难以达到或攀附。
棋高一着:一着:下棋时下一子或走一步。棋艺高人一步。也比喻技高一等。
秋后算账:比喻等事情发展到最后阶段再判断谁是谁非,也比喻事后等待时机进行报复。
心平气和:心里平和,不急躁,不生气。
洞察秋毫:洞察:看得很清楚;秋毫:鸟兽秋天身上新生的细毛,比喻极其细小的事物。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
荡气回肠:见〖回肠荡气〗。
各有千秋:原意是都有流传下去的价值。后引申为各有所长,各有优点。千秋:流传久远。
自命清高:命:认为。自以自为清高。
和气生财:指待人和善能招财进宝。
年事已高:年事:年纪。指一个人的岁数已经很大了。
展翅高飞:指鸟展开翅膀远远飞走了。亦比喻充分发挥才能,施展抱负。
高谈阔论:漫无边际地大发议论(多含贬义):越是一知半解的人,往往越是喜欢~。
攀高枝儿:指跟社会地位比自己高的人交朋友或结成亲戚。
高山流水:也说流水高山。《列子·汤问》记载,春秋时伯牙善弹琴,钟子期善听琴。一次伯牙弹琴时,琴声时若高山,时若流水,只有钟子期能领会其中的含意。后来就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或知己。也用以比喻乐曲的高雅精妙。
功高望重:功劳大而名望高。
万古千秋:形容延续的时间极久。
高抬贵手:客套话,多用于请求对方饶恕或通融。
气宇轩昂:形容人的风度、气概很不平凡的样子。轩:高。
英雄气短:指有才能的人因沉迷于爱情而丧失进取心。
自高自大: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别人。
小家子气:形容人的举止、行动等不大方。也说小家子相。
水涨船高:也作水长船高。比喻事物随着它所凭借的基础的提高而提高。《景德传灯录》:“水长船高,泥多佛大。” 涨(zhǎng)。
故作高深:本来并不高深,故意装出高深的样子。多指文章故意用些艰深词语,掩饰内容的浅薄。
高瞻远瞩:站得高,看得远。比喻眼光远大。瞻(zhān):往上或往前看。瞩(zhǔ):注视。
英姿飒爽:英姿:英勇威武的姿态;飒爽:豪迈矫健。形容英俊威武、精神焕发的样子。
暗送秋波:原指女子暗中以眉目传情。现也比喻暗中勾勾搭搭。秋波:秋天的水波,比喻美女的眼神。
春去秋来:春天过去,秋天到来。形容时光流逝。
杀气腾腾:杀气:凶恶的气势;腾腾:气势旺盛的样子。形容充满了要杀人的凶狠气势。
串通一气:暗中勾结,互相配合:他们俩~来算计我。
远走高飞:离开旧地走向很远的地方。多指离开不愿待下去的地方或逃往远处。
死气沉沉:形容气氛不活跃或精神消沉,不振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