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离破碎 zhī lí pò suì
1. 拼音:zhī lí pò suì。
2. 意思:支离:零散,残缺。形容事物零散破碎,不完整。可以用来形容物体的状态,也可形容理论、思想、计划等方面的混乱、不成体系。
3. 出处:清·魏僖《尧峰文钞·答陈霭公论文书一》:“而及其求之以道,则小者多支离破碎而不合,大者乃敢于披猖磔裂,尽决去圣人畔岸,而剪拔其藩篱。”
4. 近义词及意思
残缺不全:残:残破;缺:缺少;全:完整。残破、缺少,很不完全。与“支离破碎”意思相近,都表示不完整,但“残缺不全”更侧重于物体外观上的残破。
七零八落:形容零散稀疏的样子。特指原来又多又整齐的东西现在零散了。和“支离破碎”类似,都有零散、破碎的含义,但“七零八落”可用于形容分布状态。
5. 反义词及意思
完整无缺:形容完全保持原有的整体,没有损坏或残缺。与“支离破碎”完全相反,一个是破碎的,一个是完好的。
浑然一体:浑然:混同在一起的样子。融合成一个整体,不可分割。也形容文章绘画,布置匀整,结构谨严。体现出整体性,和“支离破碎”所表达的破碎状态形成鲜明对比。
6. 例句
地震过后,城市里到处是支离破碎的建筑。
他的解释支离破碎,让人更加糊涂了。
这本古籍在岁月的侵蚀下已经变得支离破碎。
由于没有统一规划,这个方案显得支离破碎。
两人激烈争吵后,他们的关系变得支离破碎。
那面镜子被摔得支离破碎,散落在地上。
他的记忆因为那次事故变得支离破碎。
这个理论如果不系统整理,就会显得支离破碎。
经过战火洗礼,这座古镇只剩下支离破碎的残垣断壁。
公司的组织架构支离破碎,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
成语词典:支离破碎
乘风破浪:《宋书·宗悫传》记载,悫年少时,他的叔父问他的志向,他回答道:“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表示自己志向远大。后用以比喻不畏艰险,奋勇直前。
闲言碎语:闲:与正事无关;碎:指说话唠叨。唠叨些与正事无关的话。
离群索居:离开大伙儿,孤独地生活。《礼记·檀弓上》:“吾离群而索居,亦已久矣。” 索:单独。
悲欢离合:指人生中经常遇到的悲伤、欢乐、离别、团聚四种境遇。
粉身碎骨:指死亡(有强 调的意味):为革命~也心甘。敌人胆敢来进攻,定叫他~。
貌合神离:也说貌合心离。表面上关系不错,实际上是两条心。《素书·遵义》:“貌合心离者孤,亲谗远忠者亡。”
看破红尘:看透人世间的一切,指对生活不再有所追求。
破烂不堪:破破烂烂的不成样子。
流离失所:由于灾荒战乱等而流转离散在外,失掉安身的地方。
鸡零狗碎:比喻事物零零碎碎,不成片段,也比喻无关紧要的琐碎事物。
调虎离山:比喻为了便于乘机行事,想法子引诱有关的人离开原来的地方。
离经叛道:原指不遵循经书所说的道理,背离儒家的道统。现多比喻背离占主导地位的思想或传统。
光怪陆离:形容五光十色,形象奇异。陆离:色彩繁杂。
斑驳陆离:形容色彩繁杂。
破釜沉舟:《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羽与秦兵打仗,领兵过河后就把锅打破,把船凿沉,表示不胜利不生还。后比喻下定决心彻底干一场,不达目的决不罢休。釜:锅。舟:船。
支支吾吾:指说话吞吞吐吐,含混躲闪。亦作“支支梧梧”。
不即不离:《圆觉经》:“不即不离,无缚无脱。” 原为佛教用语。现多用来指对人或事物保持一定距离,不亲近,也不疏远。即:接近。
碎琼乱玉:指雪花。
国破家亡:国家覆灭、家庭毁灭。
支离破碎:形容事物零散破碎,不成整体。
支吾其词:支吾:说话含混躲闪。指用含混的话搪塞应付,以掩盖真实情况。
空头支票:因票面金额超过存款余额或透支限额而不能生效的支票。
迷离恍惚:迷离:模糊,不分明;惝恍:不真切,不清楚。形容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
扑朔迷离:古乐府《木兰辞》:“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两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抓住兔子的耳朵把它提起来,雄的脚必搔爬(扑朔),雌的则把眼眯起(迷离),由此可辨雄雌。但在奔跑时,则很难分辨是雄是雌。比喻事物错综复杂,难于识别。
势如破竹:《晋书·杜预传》:“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 形容作战或工作节节胜利,毫无阻碍。
颠沛流离:颠沛:跌倒,比喻穷困,受挫折;流离:浪落。由于灾荒或战乱而流转离散。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离心离德:不一条心,思想不统一,信念不一致。《尚书·泰誓中》:“受(纣)有亿兆夷人,离心离德。” 与“同心同德”相对。
细碎零星:形容事物细小、零碎,不完整且分散。通常用于描述物体的形态或信息、记忆等内容的状态。
挑拨离间:搬弄是非,引起纠纷、事端,使别人不和。间(jiàn)。
破罐破摔:比喻有了缺点、错误,不加改正,任其自流,或反而有意朝更坏的方向发展。
破门而入:砸开门进去。多指盗贼行为。
不攻自破:无须攻击,自己就会破灭。形容论点站不住脚,经不起反驳或攻击。
碎尸万段:极言对罪大恶极者予以严厉的惩罚。
破口大骂:指用恶语大声地骂。
破镜重圆:《太平广记》卷一六六引《本事诗》记载,南朝陈代将要灭亡时,社会动乱,驸马徐德言把一个铜镜破开,与妻子乐昌公主各持一半,作为信物。后果然由半边镜子作为线索而夫妻团聚。后用来比喻夫妻失散或感情破裂后又重新相聚或和好。
破绽百出:比喻说话做事漏洞非常多。
家破人亡:家庭破产,人口死亡。形容家遭不幸的惨相。
妻离子散:形容一家人由于战乱、自然灾害等变故被迫四处离散。
头破血流:头破了,血流出来了。多用来比喻惨败。
破铜烂铁:破旧锈烂无用的铜铁器。
鱼死网破:比喻斗争双方同归于尽:拼个~。
破涕为笑:一下子停止哭泣,露出笑容。指转悲为喜。晋刘琨《答卢谌书》:“时复相与举觞对膝,破涕为笑。” 涕:眼泪。
背井离乡:也说离乡背井。离开自己的故乡,到外地生活(多指在不得已的情况下)。
众叛亲离:众人反对,亲信背离。形容极端孤立。《左传·隐公四年》:“众叛亲离,难以济矣。”
形影不离:像形体和它的影子那样分不开,形容彼此关系密切,经常在一起。
寸步不离:寸步:形容距离很近。原指夫妻和睦,一步也不离开。现在泛指两人感情好,总在一起。
生离死别:很难再见面的离别或永久的离别。
若即若离:好像接近,又好像不接近。形容人的关系疏淡,事物含混不清。
石破天惊:唐李贺《李凭箜篌引》诗:“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原来形容箜篌(古乐器)的声音忽而高亢,忽而低沉,出人意外,有不可名状的奇境。后用以比喻文章、议论出奇惊人。
零七碎八:犹言零七八碎。零碎而纷乱。
手零脚碎:手脚不干净。比喻小偷小摸。
颠扑不破:怎样震动 摔打都破不了。比喻言论或学说正确,经得起检验。宋朱熹《朱子全书 性理三》:“既能体之而乐,则亦不患不能守,须如此而言,方是颠扑不破,绝渗漏,无病败耳。”
离蔬释屩:比喻脱离清苦生活,入身仕官。同“离蔬释蹻”。
病骨支离:支离:残缺不全,引伸为憔悴、衰残瘦弱的样子。形容病中体瘦骨露,衰弱无力。
牢落陆离:牢落:寥落;陆离:参差。形容空旷参差。
物离乡贵:物品离产地越远越贵重。
破瓦颓垣:破屋断墙。形容残破废弃的建筑。
齐后破环:指 战国 末年 齐君王后 椎破玉连环,智屈 秦 使的故事。《战国策·齐策六》:“秦始皇 尝使使者遗 君王后(齐襄王 后)玉连环曰:‘齐 多知,而解此环不?’君王后 以示羣臣,羣臣不知解,君王后 引椎椎破之,谢 秦 使曰:‘谨以解矣。’”五代 李瀚《蒙求》诗:“齐后 破环,谢女 解围。”
破旧立新:破除旧的,建立新的:~,移风易俗。
分情破爱:指对原所爱之人不忠,移情于新欢。
破玩意儿:低劣的技艺;低劣的对象。
破觚斫雕:斫,大锄;引申为用刀、斧等砍。比喻删繁杂而从简易,去浮华而尚质朴。
黍离之悲:对国家残破,今不如昔的哀叹。
耳不离腮:接近,亲密。
破烂流丢:破烂不堪的样子。
好离好散:友善地分手;友好地与终止关系。
流离遇合:流离失所又再团聚。流离,流转,离散。遇合,指遇到赏识自己的人。
故步不离:旧的步法。
骨肉离散:骨肉:指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比喻亲人分散,不能团聚。
离羣索居:离开同伴而孤独生活。
各个击破:各个:逐个;击:攻。军事术语。指利用优势兵力将被分割开的敌军一部分一部分消灭。有时也比喻将问题逐个解决。
破琴示绝:把琴摔破,表示绝裂。指不媚权贵。
头破流血:打破了头,血流满面。形容遭受惨败或严重的打击的样子。
离情别恨:分离前后惜别、相思的愁苦情绪。
片鳞碎甲:犹片鳞半爪。比喻事物的极小部分。
左支右拙:后转指应付了左面,右面又感到不够。
破家县令:指横暴的地方官。
一支半节:指一小部分。
黍离麦秀:哀伤亡国之辞。
七破八补:形容衣物非常破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