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经叛道 lí jīng pàn dào
1. 拼音:lí jīng pàn dào。
2. 意思:离:背离,不遵守。原指违反封建统治阶级所尊奉的经典和教条。现泛指背离占主导地位的理论或学说。
3. 出处:元·费唐臣《苏子瞻风雪贬黄州》第一折:“旦本官志大言浮,离经畔道。”
4. 近义词及意思
大逆不道:旧时统治阶级对破坏封建秩序的人所加的重大罪名。指不合某种观念和道德标准的行为。例如:在封建时期,这种思想被认为是大逆不道,就像离经叛道一样,是对正统观念的反叛。
背信弃义:违背诺言,不讲道义。和离经叛道类似之处在于都有违背某种准则的意思。比如:他的这种行为是背信弃义的,也可以说是离经叛道,不符合大家所认同的道德规范。
5. 反义词及意思
循规蹈矩:原指遵守规矩,不敢违反。现也指拘守旧准则,不敢稍做变动。例如:他一直是个循规蹈矩的人,很难做出离经叛道的事情。
安分守己:规矩老实,守本分,不做违法的事。比如:那些安分守己的人通常不会有离经叛道的行为和想法。
6. 例句
他的观点在当时被认为是离经叛道的,受到了很多人的批评。
这位艺术家的作品风格离经叛道,突破了传统的束缚。
年轻人的一些离经叛道的想法,往往能推动社会的进步。
他离经叛道的行为让他的家人感到十分担忧。
她的穿着打扮离经叛道,在人群中格外引人注目。
离经叛道的学说在刚刚出现时,总是会引起巨大的争议。
他在学术领域的离经叛道,为后来的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
有些离经叛道的电影,以其独特的视角吸引了观众。
他的生活方式离经叛道,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
离经叛道的思想如果能够被正确引导,也许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成语词典:离经叛道
头头是道:明圆极居顶《续传灯录》卷二六:“方知头头皆是道,法法本圆成。” 后用以形容一个人说话做事很有条理。
志同道合:志向相同,道路一致。形容彼此理想、志趣相合。明归有光《题仕履重光册》:“大司寇箬(ruò)溪顾公、大司空南坦刘公,方与石翁为湖南社会,志同道合,其称许之固宜。”
漫不经心: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也说漫不经意。
羊肠小道:指狭窄曲折的小路(多指山路)。
离群索居:离开大伙儿,孤独地生活。《礼记·檀弓上》:“吾离群而索居,亦已久矣。” 索:单独。
背道而驰:朝着相反的方向跑。比喻行动方向和所要达到的目标完全相反。
悲欢离合:指人生中经常遇到的悲伤、欢乐、离别、团聚四种境遇。
饱经忧患:指经历了许多困苦患难。
貌合神离:也说貌合心离。表面上关系不错,实际上是两条心。《素书·遵义》:“貌合心离者孤,亲谗远忠者亡。”
一本正经:形容庄重,规矩,非常认真(有时带有讽刺的意味)。
津津乐道:津津:兴趣浓厚的样子;乐道:喜欢谈讲。很有兴趣地说个不停。
饱经风霜:比喻经历了很多艰难困苦的磨练。风霜:比喻生活中的痛苦、挫折。
正儿八经:很正经;严肃认真:他是个~的庄稼人。咱们~地请他来吃顿饭。
道听途说:路上听到的 传闻,随后就在路上传播出去。指没有根据的传闻。《论语 阳货》:“道听而塗(途)说,德之弃也。”
说长道短:评论别人的好坏是非。
流离失所:由于灾荒战乱等而流转离散在外,失掉安身的地方。
调虎离山:比喻为了便于乘机行事,想法子引诱有关的人离开原来的地方。
左道旁门:指不正派的宗教派别,也借用在学术上。也说旁门左道。
离经叛道:原指不遵循经书所说的道理,背离儒家的道统。现多比喻背离占主导地位的思想或传统。
光怪陆离:形容五光十色,形象奇异。陆离:色彩繁杂。
斑驳陆离:形容色彩繁杂。
分道扬镳:也说分路扬镳。原指分路而行。后多比喻因目标不同而各走各的路。《北史·魏宗室河间公齐传》:“洛阳,我之 丰沛,自应分路扬镳。” 扬镳:驱马前进。镳(biāo):马嚼子。
惨无人道:残酷到了没有一点人性的地步,形容凶恶残暴到了极点。
苦心经营:经营:筹划,管理。用尽心思去筹划安排。
经久不息:经过长时间停不下来。
不即不离:《圆觉经》:“不即不离,无缚无脱。” 原为佛教用语。现多用来指对人或事物保持一定距离,不亲近,也不疏远。即:接近。
倍道而行:加快速度,一天走两天的行程。
饱经世故:指阅历多,积累了丰富的处世经验。
天经地义:《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天之经也,地之义也。” 后用“天经地义”指正确的、不可改变的道理。也指理所当然,不容怀疑。经、义:道理。
支离破碎:形容事物零散破碎,不成整体。
道貌岸然:神态庄重严 肃。多指装出一本正经的样子。岸然:严峻的样子。
迷离恍惚:迷离:模糊,不分明;惝恍:不真切,不清楚。形容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
扑朔迷离:古乐府《木兰辞》:“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两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抓住兔子的耳朵把它提起来,雄的脚必搔爬(扑朔),雌的则把眼眯起(迷离),由此可辨雄雌。但在奔跑时,则很难分辨是雄是雌。比喻事物错综复杂,难于识别。
颠沛流离:颠沛:跌倒,比喻穷困,受挫折;流离:浪落。由于灾荒或战乱而流转离散。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能说会道:指善于用言辞表达,很会说话。
离心离德:不一条心,思想不统一,信念不一致。《尚书·泰誓中》:“受(纣)有亿兆夷人,离心离德。” 与“同心同德”相对。
仙风道骨:骨:气概。仙人的风度,道长的气概。形容人的风骨神采与众不同。
大逆不道:原指犯上谋反。现也指罪大恶极。《汉书 杨恽传》:“称引为(妖)恶言,大逆不道,请逮捕治。” 逆:叛逆。不 道:不合正轨,不合道德。
挑拨离间:搬弄是非,引起纠纷、事端,使别人不和。间(jiàn)。
身经百战:亲身参加过许多次战斗。形容经验丰富。
二道贩子:指从商店或别人手中买进货物,转手倒卖,从中牟利的人(多含贬义)。
火居道士:不出家,可娶妻的道士。
称兄道弟:朋友间以兄弟相称,表示关系亲密。
怨声载道:怨恨的声音充满了道路。形容民众普遍不满。载(zài):充满。
任重道远:担子很重,路程遥远。比喻责任重大,需要经过长期的艰苦奋斗。《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尊师重道:道:指教师指引的应该遵循的道理,也指教师传授的知识。尊敬师长,重视老师的教导。
胡说八道:胡说
生财有道:很有发财的办法(多含贬义)。
满腹经纶:比喻人很有学问、本领。《周易·屯》:“象曰:云雷屯,君子以经纶。” 经纶:整理丝缕,引申为人的才学、本领。
说东道西:说东家,讲西家。形容没有中心地随意说。
神经过敏: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异常锐敏的症状,神经衰弱的患者多有这种症状。
妻离子散:形容一家人由于战乱、自然灾害等变故被迫四处离散。
替天行道:代上天主持公道。封建社会里农民起义多以此作为动员、组织群众的口号。
中庸之道:待人处世采取不偏不倚,调和折中的态度。《论语·雍也》:“中庸之为德矣,其至矣乎!”
指名道姓:毫不避讳地直接说出姓名(含不够恭敬意)。
小道消息:指非经正式途径传播的消息。往往传闻失实,并不可靠。
背井离乡:也说离乡背井。离开自己的故乡,到外地生活(多指在不得已的情况下)。
中道而废:中道:中途。半路就停止了。
众叛亲离:众人反对,亲信背离。形容极端孤立。《左传·隐公四年》:“众叛亲离,难以济矣。”
神经错乱:通常指犯精神病。
养生之道:指修养身心,以期保健延年的方法。
豺狼当道:《汉书·孙宝传》:“豺狼横道,不宜复问狐狸。” 比喻坏人当权。当(dāng)道:在路中间。
形影不离:像形体和它的影子那样分不开,形容彼此关系密切,经常在一起。
横行霸道:蛮不讲理,仗势作恶。《红楼梦》第九回:“一任薛蟠横行霸道,他不但不去管约,反‘助纣为虐’讨好儿。”
寸步不离:寸步:形容距离很近。原指夫妻和睦,一步也不离开。现在泛指两人感情好,总在一起。
小本经营:本钱小、利润少的买卖。
旁门左道:原指不正派的宗教派别。借指不正派的学术派别。现泛指不正派的东西。
歪门邪道:指不正当的门径。也比喻坏主意。
说三道四:随意评论;乱加议论。
盗亦有道:道:道理。盗贼也有他们的那一套道理。
仁义道德:泛指旧时鼓吹的道德规范。
阳关大道:阳关道。
饱经沧桑:饱:充分。沧桑:沧海变桑田的简缩。泛指世事的变化。经历过多次的世事变化,生活经历极为丰富。
未经世故:指缺乏为人处世的经验。
黄道吉日:也叫黄道日。旧时迷信者认为宜于办事(如出行、动土、结婚、埋葬等)的好日子。
生离死别:很难再见面的离别或永久的离别。
若即若离:好像接近,又好像不接近。形容人的关系疏淡,事物含混不清。
微不足道:非常藐小,不值得一提。
引经据典:引用经典中的话作为立论的根据。
六道轮回:佛教语,六道: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和地狱道。指众生轮回的六大去处,即在这六道中轮回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