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支吾吾 zhī zhī wú wú
1. 拼音:zhī zhī wú wú。
2. 意思:指说话吞吞吐吐,含混躲闪。
3.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五回:“我既这等苦苦相问,你自然就该侃侃而谈,怎么问了半日,你一味的吞吞吐吐,支支吾吾?”
4. 近义词及意思
吞吞吐吐:想说,但又不痛快地说。形容说话有顾虑,和支支吾吾都表示说话不顺畅、不直接。
含糊其辞:话说得不清不楚,含含糊糊。形容有顾虑,不敢把话照直说出来。
5. 反义词及意思
侃侃而谈: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与支支吾吾相反,表现出自信和流畅。
口若悬河:讲起话来滔滔不绝,像瀑布不停地奔流倾泻。形容能说会辩,说起来没个完,体现说话顺畅且内容丰富。
直言不讳:说话坦率,毫无顾忌。表示直接表达想法,没有支支吾吾的犹豫。
6. 例句
当警察询问他时,他支支吾吾,明显有问题。
老师问他作业为什么没做,他支支吾吾地编不出理由。
被问到昨晚的行踪,他支支吾吾,眼神闪躲。
妈妈问他钱花到哪里去了,他支支吾吾地不敢回答。
在面试官的追问下,他支支吾吾,显得很不自信。
她支支吾吾地向朋友解释为什么失约,朋友一眼就看出她在说谎。
当问到他和这件事的关系时,他支支吾吾地半天说不清楚。
他支支吾吾地回答领导的问题,领导对他的表现很不满意。
侦探询问嫌疑人时,嫌疑人支支吾吾的态度引起了怀疑。
父亲问他考试成绩,他支支吾吾,怕被父亲责备。
成语词典:支支吾吾
支支吾吾:指说话吞吞吐吐,含混躲闪。亦作“支支梧梧”。
支离破碎:形容事物零散破碎,不成整体。
支吾其词:支吾:说话含混躲闪。指用含混的话搪塞应付,以掩盖真实情况。
空头支票:因票面金额超过存款余额或透支限额而不能生效的支票。
病骨支离:支离:残缺不全,引伸为憔悴、衰残瘦弱的样子。形容病中体瘦骨露,衰弱无力。
左支右拙:后转指应付了左面,右面又感到不够。
一支半节:指一小部分。
金吾不禁:金吾:秦汉时执掌京城卫戍的地方官。本指古时元宵及前后各一日,终夜观灯,地方官取消夜禁。后也泛指没有夜禁,通宵出入无阻。
迟迟吾行:迟迟:慢慢地。原指慢慢考虑考虑再走。形容恋恋不舍地离开。
先吾着鞭:比喻他人比自己抢先一步。
左支右捂:撑住左边,挡住右边。
依然故吾:依然:仍旧;故:过去的。形容自己一切跟从前一样,没有变得更好。
左支右绌:指力量不足,应付了这一方面,那一方面又有了问题。绌(chù)。
独木难支:一根木头支持不住高大的房子,比喻一个人的力量难以支撑全局。
支纷节解:分解肢体;剁成碎塊。犹言碎尸万段。
力不能支:力量不能支撑。
一柱难支:一根柱子难于支撑。比喻一个人的力量难以维持艰危的局势;艰巨的事业非一人之力所能胜任。
笑不可支:形容狂笑不止。清 沈起凤《谐铎·垂帘论曲》:“生又按拍而歌,屏後益笑不可支。”
条解支劈:指细致部析。
肤末支离:肤浅琐碎。
本支百世:指子孙昌盛,百代不衰。
支支梧梧:指说话吞吞吐吐,含混躲闪。同“支支吾吾”。
支床有龟:《史记·龟策列传》:“南方老人用龟支牀足,行二十餘岁,老人死,移牀,龟尚生不死。龟能行气导引。”后用为典故,比喻身处困境,内心寂寞。
江左夷吾:管夷吾,春秋时期政治家管仲,相齐桓公成霸业。后来诗文中多以之称有辅国救民之才的人。
三省吾身:省:检查、反省;身:自身。原指每日从三个方面检查自己,后指多次自觉地检查自己。
破碎支离:形容事物零散破碎,不成整体。
河汉吾言:比喻言论虚夸迂阔,不着边际。
以尽吾齿:来度过我的一生.
龟冷支床:比喻壮志未酬,蛰居待时。
入吾彀中:彀:张满弓弩;彀中:指箭能射及的范围,比喻牢笼,圈套。进入了我的弓箭射程之内。比喻就范。
增收节支:增加收入,节约开支。
吾膝如铁:比喻刚强不屈。
支离繁碎:支离:零散,残缺。
七支八搭:随意瞎扯。
东支西吾:指说话办事含糊敷衍。
统筹统支:指统一筹集统一开支。
驰志伊吾:伊吾,今新疆哈密。以之表示向往在边塞建功立业。
吾谁与归:我同谁一起相处。指对志同道合者的寻求。
支公好鹤:给所喜欢的事物一个自由的空间。
吾道东矣:道:主张。自己的学术主张得人继承和推广。
鸡骨支床:原意是因亲丧悲痛过度而消瘦疲惫在床席之上。后用来比喻在父母丧中能尽孝道。也形容十分消瘦。
吾家麒麟:旧谓《诗·周南·麟之趾》为颂扬周王室公子之作,后因以麒麟比喻优秀子弟。故称美自己家族中子侄之秀出者为“吾家麒麟”。
八方支援:形容各方面都支持、援助。
支策据梧:此指昭文弹琴、师旷持杖击节、惠子倚在梧桐树下辩论,三人的技艺几乎都算得上登峰造极,所以载誉于晚年。后形容用心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