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干盗书 jiǎng gàn dào shū
蒋干盗书的意思
蒋干:《三国演义》中的人物。蒋干盗去书信回到曹营杀自己大将。比喻中别人的反间计。
蒋干:《三国演义》中的人物。蒋干盗去书信回到曹营杀自己大将。比喻中别人的反间计
成语词典:蒋干盗书
掩耳盗铃:偷铃铛的人怕铃响,把自己耳朵堵住,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听不见。比喻自己欺骗自己。《吕氏春秋·自知》:“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掩:捂。
埋头苦干:专心一意地刻苦工作。
鸡鸣狗盗:战国时,齐国孟尝君被秦国扣留。他的一个门客装做狗夜里潜入秦宫,偷出本已献给秦王的狐白裘献给秦王的爱姬,才得释放。孟尝君深夜到函谷关,城门紧闭,他的另一个门客学公鸡叫,骗开城门,才得脱险逃回齐国(见于《史记·孟尝君列传》)。后来用“鸡鸣狗盗”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
欺世盗名:欺骗世人,窃取名誉。
博览群书:博:广泛。广泛地阅读各种书。形容读书很多。
书声琅琅:形容读书声音响亮。
读书得间:间:间隙。比喻窍门。读书得了窍门。形容读书能寻究窍门,心领神会。
罄竹难书:《旧唐书·李密传》记载,李密诉说隋炀帝十大罪状,其中有“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的话。故用“罄竹难书”比喻罪恶很多,难以写完。竹:竹简,古代写字用的竹片。
口干舌燥:燥:干。口舌都干了。形容说话太多。
奋笔疾书:奋笔:提起笔来。指精神昂扬地挥笔快速书写。
开门揖盗:打开大门,恭敬地请强盗进来。比喻引进坏人,自招祸害。《三国志·吴书·孙权传》:“况今奸宄竞逐,豺狼满道,乃欲哀亲戚,顾礼制,是犹开门而揖盗,未可以为仁也。” 揖(yī):拱手行礼。
干柴烈火:比喻一触即发的形势,也比喻情欲正盛的男女。
一介书生:一介:一个。旧时读书人的自称或对普通读书人的雅称。
干净利落:利落:灵活敏捷,也指整齐,有条理。形容没有多余的东西。令人爽心悦目。也形容动作熟练、敏捷准确。
江洋大盗:在江河海洋上抢劫行凶的强盗。
外强中干:《左传·僖公十五年》:“今乘异产以从戎事…张脉偾兴,外强中干。” 意思是打仗时乘用异国的马,紧急时马就会血脉张动,外表很强大,实际内里很空虚。后多用来形容外表强大而实际虚弱的事物。
不干不净:指不洁净,肮脏。也指因忌讳而感觉不洁净。也可形容语文不文明。
一干二净:形容十分彻底,一点儿也不剩。
互不相干:指彼此之间没有任何关联或相互影响。
大动干戈:原指发动战争,现多比喻兴师动众或大张声势地做事:这部机器没多大毛病,你却要大拆大卸,何必如此~呢?
乳臭未干:身上的奶腥气还没有完全退掉,形容人幼稚不懂事理(含讥讽意),有时用来表示对年轻人的轻蔑或不信任。
书香世家:指世代都是读书人的家庭。
盗亦有道:道:道理。盗贼也有他们的那一套道理。
监守自盗:也说主守自盗。盗取自己负责看管的财物。《汉书·刑法志》:“守县官财物而即盗之。已论命复有笞罪者,皆弃市。” 颜师古注:“即今律所谓主守自盗者也。” 监守:看管。
书香门第:指上辈有读书人的家庭。
著书立说:撰写著作,创立学说,泛指从事学术研究和著述工作。
琴棋书画:弹琴、弈棋、写字、绘画。常以表示个人的文化素养。
焚书坑儒:公元前213年 秦始皇采纳丞相李斯建议,下令焚烧《秦纪》以外的列国史记。另外,除医药、卜筮、种树之书外,其他不属于博士官所藏的《诗》《书》等限期交出烧毁。私自谈论《诗》《书》的处死,以古非今的灭族。禁止私学,欲学法令的以吏为师。次年,查出犯禁的方士、儒生四百六十多人,全部坑杀于咸阳。历 史上把这两件事叫做焚书坑儒。
世代书香:世世代代都是读书人家。
轻动干戈:轻率地挑起战争。
丹书白马: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享有世袭爵位和免罪等特权的证件时,宰白马歃其血,以示坚守誓约,后人称为“丹书白马”。
名书锦轴:将名字写在史书上。
废书而叹:因有所感而停止读书。
盗嫂受金:以之为因小眚而遭谗被疑的典实。
蝇头细书:指像苍蝇头一样细小的字。
鼠窃狗盗:也说鼠窃狗偷。像老鼠和狗那样盗窃。指小偷小摸。《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此特群盗鼠窃狗盗耳,何足置之齿牙间!” 窃:偷。
书香铜臭:书香,读书的家风;铜臭,铜钱上的臭味。指集书香和铜臭于一体的书商。
临池学书:临:靠近,挨着;池:砚池;书:书法。指刻苦练习书法。
振笔疾书:振笔:挥笔。挥动笔杆,急速地书写。形容书写速度很快。
盗玉窃钩:玉:贵物。钩:贱物。比喻一切大小窃取之事。
枝干相持:比喻相互扶持。同“枝叶相持”。
干啼湿哭:干啼:没有眼泪地啼哭。湿哭:有眼泪地啼哭。无泪和有泪地哭。
书空咄咄:为叹息、愤慨、惊诧的的典实。
郢书燕说:《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记载,郢地有人晚上给燕国丞相写信,因烛光不亮,命拿烛的人举烛,于是不自觉地把“举烛”二字写在信里。燕相读后,高兴地说:举烛是崇尚光明,崇尚光明就是选用贤德的人。后用“郢书燕说”比喻误解原意,穿凿附会。燕(yān)。
能书善画:擅长书法(写文章)又擅长画画,形容多才多艺。
迎门请盗:比喻至孝。
雁足留书:大雁能传递书信。
盗钟掩耳:盗:盗窃;钟:古代一种乐器。偷钟时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欺欺人。
涸思干虑:犹言绞尽脑汁。
盗食致饱:比喻以不正当手段获益。
白面书生:指年轻的读书人,也指面孔白净的读书人。
压脚图书:亦称“压脚章”。
黄干黑瘦:面容憔悴貌。
狐鸣鱼书:指起事者动员群众的措施。
整顿干坤:乾坤:卦名,象征天地,阴阳等。治理国家,使混乱的局面变得有秩序。
虫书鸟篆:鸟虫书。比喻无法认读的字,借指外国文字。《文明小史》第五十回:“勞航芥 上 黄撫臺 那裏去,正在外簽押房裏談天,巡捕傳進一個洋式片子來,上面寫著蟲書鳥篆,説有位洋老爺拜會大人。”
藏贼引盗:藏:隐藏;引:勾引。包庇小偷,勾引强盗。形容与坏人狼狈为奸。
推干就湿:形容抚育孩子的辛劳。同“推燥居湿”。
泪干肠断:形容伤心到极点。
名书竹帛:比喻好名声永远流传。
枕经籍书:枕着经,垫着书。形容酷嗜读书,以书为伴。
借寇赍盗:赍:资助。把武器借给了贼兵,把粮食送给了盗匪。比喻帮助自己的敌人增强力量。
穿窬之盗:穿:指穿壁;窬:通“逾”,从墙上爬过去。从墙上爬过去。指钻洞和爬墙的盗贼。
一干人犯:指罪犯和有关的人。
拥书百城:比喻藏书极其丰富或嗜书之深。
打家劫盗:劫:抢夺。指到人家里抢劫财物。
主守自盗:窃取公务上自己看管的财物。
黄耳传书:黄耳:犬名;书:书信。黄犬为主人往返传书。后比喻传递家信。
洗手不干:把手洗干净休息了。
口燥脣干:形容口渴,焦灼或说话过多。
大儒纵盗:古代中国民间传说故事。
弱干强枝:比喻君弱臣强,国家必然危亡。
书囊无底:指古今书籍不可胜数。
盗憎主人:主人:物主。盗贼憎恨被他所盗窃的物主。比喻邪恶的人憎恨正直的人。
大盗窃国:大盗:指窃国篡位者。指坏人窃取政权,颠覆国家。
豪气干云:形容豪迈的气势高入云霄。
咫尺之书:书信。古代书写用木简,信札之简长盈尺,故称。
箧书潜递:谓秘密传递书信。明 沈德符《野獲编·科场二·阁试》:“而同鄉中篋書潛遞,露揭顯攻者,至不避友戚,年誼衰薄,終身切齒,往往見告。”
史不绝书:书:指记载。史书上不断有记载。过去经常发生这样的事情。
矫情干誉:故违常情,以求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