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德塞违 zhāo dé sè wéi
昭德塞违的意思
彰明美德,杜绝错误。
1. 【解释】:彰明美德,杜绝错误。
2. 【出自】:《左传·恒公二年》:“君人者将昭德塞违,以临照百官。”孔颖达疏:“昭德,谓昭明善德,使德益彰闻也;塞违,谓闭塞违邪,使违命止息也。”
3. 【示例】:要选择典型,广泛进行宣传,予以表扬,昭德塞违,以正党风。 ◎《天津日报》1979.12.31
成语词典:昭德塞违
茅塞顿开:《孟子·尽心下》:“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 古人认为路不走则被草所掩塞,心不用也会被堵塞。茅塞顿开是说被堵塞的心忽然被打开了。形容受到启发,一下子理解领会了道理。
歌功颂德:用语言、诗歌或文字来颂扬功劳和德行(现多含贬义)。
以德报怨:用恩惠回报别人的怨恨。
德高望重:品德高尚,又 有很高的声望。
昭然若揭:形容真相完全暴露出来。
臭名昭著:臭名声人人知道。昭著:非常显明。
感恩戴德:感激别人的恩德(现多含讽刺意)。
离心离德:不一条心,思想不统一,信念不一致。《尚书·泰誓中》:“受(纣)有亿兆夷人,离心离德。” 与“同心同德”相对。
功德无量:称颂人功劳卓著,对人恩德极大。《汉书·丙吉传》:“所以拥全神灵,成育圣躬,功德已亡(无)量矣。”
违法乱纪:违犯法律,破坏纪律:对那些~、屡教不改的分子必须坚决制裁。
以怨报德:用怨恨回报别人对自己的恩惠。
德才兼备:也说才德兼备。既有德,又有才;品德和才能都好。
同心同德:指思想统一,信念一致。
事与愿违:事情的发展与愿望相反。晋嵇康《幽愤》诗:“事与愿违,遘兹淹留。”
三从四德:封建社会为妇女制定的道德行为准则和规范。三从: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意思是妇女的思想品德、言语举止、仪容态度以至家务劳动,都要严格遵守封建礼教的约束。
罪恶昭彰:罪恶非常明显,人所共见。昭彰:明显。
以德服人:以良好的德行使百姓归顺、服从统治者。
大恩大德:恩:恩惠;德:恩德,好处。巨大的恩德,形容恩泽深厚。
塞翁失马:《淮南子·人间训》里说,古时有个住在边塞的老人丢了一匹马,后来这匹马居然带了一匹好马回来。后来就用“塞翁失马”比喻虽然受到暂时的损失,但也许因此得到好处。常与“安知非福”连用。
仁义道德:泛指旧时鼓吹的道德规范。
厚德载物:旧指道德高尚者能承担重大任务。
阳奉阴违:表面上遵从,暗地里不执行。
功德圆满:功德:佛教用语,指诵经、布施等。多指诵经等佛事结束。比喻举办事情圆满结束。
阴奉阳违:玩弄两面派手法,表面上遵从,暗地里违背.;出自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三回:“嗣后不准再到秦淮河吃酒住夜,倘若阳奉阴违,定行参办不贷.”。
闭门塞听:关上房门,堵住耳朵。
晦盲否塞:国政混乱,下情不能上达。
日湮月塞:湮:堵塞;塞:堵。每天每月都堵塞。
钻山塞海:比喻做极为困难的事。
无德而称:无何恩德可以称道。
泥古违今:泥:拘泥,约束限制。比喻用古代的陈规硬套今天的事物。引申义:处事不灵活,照本宣科。
怀才抱德:既有才学,又有德行。
绝德至行:绝、至:极,尽。极为高尚的道德品行。
两豆塞耳:比喻为局部的或暂时的现象所迷惑,不能认清全局或看到根本。
进德修业:修业:推广、扩大功业。提高道德修养,扩大功业建树。
重违其意:难于违反其意而勉强服从。
贵德贱兵:贵德:重视德行;贱兵:轻视武力。比喻重德行感化,不重强制刑罚。
逆理违天:逆:违反;悖:违背。违背天道常理。
乐行忧违:指所乐的事就去做,所忧的事则避开。
敷衍塞责:敷衍:马虎,不认真,表面上应付;塞责:搪塞责任。指工作不认真负责,表面应付了事。
潜德隐行:指不为人知的德行。
抱德炀和:抱:怀抱,引申为坚持;炀:熔化,引申为蕴育。坚持道德实质,蕴育和平气息。指行仁政,搞团结。出处:《庄子·徐无鬼》:“抱德炀和,以顺天下。”
燕昭好马:燕昭王喜爱骏马。后作求贤之典。
沉冤昭雪:沉积很久的冤情得到洗刷。
较德焯勤:显著的德行和功劳。
弃恶从德:抛弃丑恶信从道德。
屯蹶否塞:指颠连困厄。比喻生活非常艰苦。
众目昭彰:(对坏人坏事)大家都看得非常清楚。昭彰:明显。
塞上江南:原指古凉州治内贺兰山一带。后泛指塞外富庶之地。同“塞北江南”。
年高德劭:年纪大,品德好。原作年高德卲。汉扬雄《法言·孝至》:“吾闻诸传,老则戒之在得;年弥高而德弥卲者是孔子之徒与。” 劭(shào)。
填街塞巷:形容人非常多。
道德文章:指思想品德和学识学问。
论德使能:选拔有道德的人和使用有才能的人。论,通“抡”。
德荣兼备:对人赞美。
孤恩负德:指忘恩负义。
昭然著闻:指明明白白,大家都知道。
尚德缓刑:崇尚德政,放宽刑罚。
包元履德:行为具有高尚的品德。
双豆塞聪:聪:听觉灵敏。用两粒豆子塞住耳朵。比喻被暂时的现象和眼前的利益所蒙蔽,看不到事物的全貌和本质。
德高望尊:道德高,声望高。
跌宕昭彰:跌宕:放纵不拘;昭彰:昭著,明显。指气势放纵不拘,文意显明。
不相违背:指不会互相不符。
天理昭彰:昭彰:明显。旧称天能主持公道,善恶报应分明。
德本财末:指治国平天下,德为根本,财由德致,故理财为末。
久违謦欬:謦欬:咳嗽声,引申为言笑。指长久没有听到对方的谈笑声。即很久不通消息。
聊以塞责:聊:姑且;塞责:搪塞责任。姑且应付一下,算是交代了责任。
立功立德:立德:树立圣人这德;立功:建立功绩。旧指树立德业和功绩,为民除难,全面施舍,以救济众生。
冥昭瞢闇:指昼夜未分的混沌状态。闇,同“暗”。
津关险塞:津:渡口;关:关口;险:险要之地;塞:要塞。指水陆山川关隘、险要之处。
耆德硕老:盛德高年的人。
河山之德:形容妇人德容之美。
德言工容:封建礼教要求妇女应具备的品德。
至德要道:最美好的道德和最精要的道理。《孝经·开宗明义》:“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唐玄宗 注:“孝者,德之至,道之要也。”邢昺 疏:“言先代聖帝明王皆行至美之德,要約之道,以順天下人心而教化之。”《新五代史·南平世家·高从诲》:“敏(田敏)以印本五經遺 從誨,從誨 謝曰:‘予之所識不過《孝經》十八章爾。’敏 曰:‘至德要道,於此足矣。’”章炳麟《检论·商鞅》:“昔者,蜀 相行 鞅 術,至德要道弗踣焉。”
违恩负义:违逆自己的恩人,有负其往日情义,使之受到伤害。
壶浆塞道:壶浆:以壶盛着酒浆;塞道:挤满道路。形容群众欢迎自己所拥护的军队的场面。
耆年硕德:耆:古称六十岁为耆,泛指年高。硕:大。比喻年高而德望很重。
昭昭在目:形容大家看得明明白白。
双豆塞耳:用两粒豆子塞住耳朵。比喻被暂时的现象和眼前的利益所蒙蔽,看不到事物的全貌和本质。
抑塞磊落:形容心地抑郁,有志未伸,为人却胸怀坦白。
朝穿暮塞:比喻频繁地兴建房屋。
德深望重:德:品德;深:高;望:声望,名望。道德高尚,名望很大。多用于称颂年长与名位高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