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与委蛇 xū yǔ wēi yí
虚与委蛇的意思
指对人假意相待,敷衍应酬。《庄子·应帝王》:“向吾示之以未始出吾宗,吾与之虚而委蛇。” 委蛇(wēiyí):敷衍。
1. 【解释】:虚:假;委蛇:随便应顺。指对人虚情假意,敷衍应酬。
2. 【出自】:《庄子·应帝王》:“乡吾示之以未始出吾宗,吾与之虚而委蛇。”
3. 【示例】:他也要同你虚与委蛇了。 ◎闻一多《诗与批评·戏剧的歧途》
4.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虚与委蛇的近义词
虚情假意、敷衍了事、心口不一
虚与委蛇的反义词
开诚相见、真诚相见、推心置腹、推心致腹、真心实意、忠心耿耿、矢忠不二、心口如一
成语词典:虚与委蛇
杯弓蛇影:有人请客吃饭,挂在墙上的弓映在酒杯里,客人以为酒杯里有蛇,回去疑心中了蛇毒,就生病了(见于《风俗通义·怪神》)。比喻疑神疑鬼,妄自惊慌。
徒有虚名:空有某种名声,指名不符实。也说徒有其名。
荣辱与共:光荣与耻辱共同分享与承担。
与日俱增: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天天地不断增长。形容增长得很快。
与世长辞:指人去世(多用于敬仰的人)。
患难与共:同心协力,共同承担危险和困难。三国魏曹植《求自试表》:“而臣敢陈闻于陛下者,诚与国分形同气,忧患共之者也。”
座无虚席:座位没有空着的,形容观众、听众或出席的人很多。
与众不同:跟大家不一样。
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活泼。
名不虚传:确实很好,不是空有虚名。
与世隔绝:与社会上的人们隔离,断绝来往。形容隐居或人迹不到的极偏僻地方。
虚怀若谷:胸怀像山谷那样的深广。形容十分谦虚,能容纳别人的意见。《老子·十五章》:“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 谷:山谷。
委曲求全:勉强迁就,以求保全;为顾全大局而暂时忍让。
故弄玄虚:故意玩弄让人捉摸不透的 那一套,使人迷惑。
蜗角虚名:蜗角:蜗牛的角,比喻细微。微小而没有作用的名声。
咸与维新:指一切除旧更新。
虚无缥缈:形容空虚渺茫。唐白居易《长恨歌》:“山在虚无缥渺(通“缈”)间。”缥缈(piāomiǎo):隐隐约约,若有若无的样子。
穷原竟委:深入追究事物的始末。委:末,尾。
做贼心虚:做了坏事怕人觉察出来而心里惶恐不安。
虚左以待:虚:空着;左:古时以左为尊;待:等待。空着尊位恭候别人。
与人为善:跟别人一同做好事。《孟子·公孙丑上》:“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后指善意地帮助别人:批评同志要采取~的态度。
箭不虚发:箭射得准,每发必中。常用来形容射箭技术高超,也可引申为做事有充分的把握,成功率高。
矢无虚发:形容射箭本领极高,每支箭都能射中目标,不浪费一支箭。也可引申为做事精准有效,每次行动都能达到预期目的。
生死与共:生一起生,死一起死,形容情谊很深。
弹无虚发:子弹射出去每颗都命中目标,也比喻做一件事成一件事,没有落空的。
委决不下:迟疑而决定不下来:他一时~,跑来要我出主意。
引蛇出洞:比喻运用计谋诱使坏人进行活动,使之暴露。
与虎谋皮:也说与狐谋皮。同老虎商量,要剥下它的皮。比喻跟恶人商量要他放弃自己的利益,是绝对办不到的。《太平御览》卷二○八引《符子》:“欲为千金之裘而与狐谋其皮…言未卒,狐相率逃于重丘(高土堆)之下。”
虚张声势:并无实力,故意大造声势。
虚无飘渺:形容若有若无,空虚渺茫。
虚度年华:虚:没有收获、成就。白白地度过年岁。
虚度光阴:指时光白白度过,没有好好利用。强调在应该积极做事、学习、创造价值的时间里无所事事,浪费了时间。
事与愿违:事情的发展与愿望相反。晋嵇康《幽愤》诗:“事与愿违,遘兹淹留。”
画蛇添足:《战国策·齐策二》记载,楚国有一个人请人喝酒,酒少人多,大家约定:在地上画蛇,谁先画好,谁喝酒。一个人先画成,左手拿过酒准备喝,同时用右手为蛇画脚,并说:“我还能给蛇画脚呢!” 脚还没有画完,另一个人已把蛇画好,说:“蛇本来是没有脚的,你怎么给它添上脚呢?” 于是拿过酒一饮而尽。后用“画蛇添足”比喻做多余的事,反而弄巧成拙。
虚有其表:虚:空;表:表面,外貌。空有好看的外表,实际上不行。指有名无实。
子虚乌有:子虚:并非真实;乌有:哪有。指假设的、不存在的、不真实的事情。
牛鬼蛇神:唐杜牧《李贺集序》:“鲸呿鳌掷,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 原比喻李贺的诗虚幻怪诞。后用来比喻形形色色的坏人。牛鬼:佛教指地狱中的牛头鬼。蛇神:指蛇精。
虎头蛇尾:比喻做事有始无终,起初声势很大,后来就马马虎虎,劲头越来越小。
打草惊蛇:明郎瑛《七修 类稿》卷二四:“打草惊蛇,乃南唐王鲁为当涂令,日营资产,部人诉主簿贪污,鲁曰:‘汝虽打草,吾已惊蛇。’” 后用以比喻做事不谨慎,行迹泄露,使对方有所警觉。
弄虚作假:搞虚假,欺骗别人。
虚情假意:虚:假。装着对人热情,不是真心实意。
无与伦比:没有能够比得上的(多含褒义)。
丰取刻与:丰:多;刻:刻薄;与:给予。取之于民的多,用之于民的少。多形容残酷地剥削。
形同虚设:形式上虽有,却不起作用。
深藏若虚:《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把宝贵的东西收藏起来,好像没有一样。后也用以比喻有知识才能但不爱在人前表现。
孤立寡与:指没有人扶持,没有人援助。
选贤与能:选拔任用贤能的人。与,通“举”。亦作“选贤任能”、“选贤举能”。
虚论浮谈:虚饰的言论,浮夸的语言。
委曲从俗:指曲意迁就,随从世俗。
应病与药:对症下药。
与日俱积:与:跟,和。随着时间一天天地增长。形容不断增长。
与世靡争:和世上的人没有争执。形容脱俗拔尘的达观态度。
委过于人:形容嫁祸给别人。
与时偕行:变通趋时。
佛口蛇心:比喻嘴上说得好听,心肠却非常狠毒。
虚己受人:虚心接受他人的意见。
取与不和:指用不正当的手段获取财物。
操心虚患:人的品德、智慧、本领、知识,往往产生于灾患之中。
虚若怀谷:形容非常谦虚,能容纳很多意见。
三盈三虚:盈:满。虚:空。指孔子的满门弟子,被少正卯讲学所吸引,多次离开孔子之门。形容讲学效果好,影响大。
温恭自虚:温恭:温和谦恭;虚:虚心。温顺谦恭而不自满。形容诚恳受教的好态度。
与年俱进:与:跟,和。随着时间一天天地增长。形容不断增长。
封豕长蛇:大猪与长 蛇。比喻贪婪凶暴的人。《左传·定公四年》:“吴为封豕长蛇,以荐食上国,虐始于楚。” 封:大。
为蛇若何:虺:小蛇;催:毁灭;若何:奈何,怎么办。小蛇不打死,成了大蛇怎吗办?原来比喻要趁敌人弱小时,就把它消灭。后也泛指坏人要及早除掉。出自:《国语·吴语》:“吴王将许越成,申胥谏曰:‘为虺弗摧,为蛇若何?’“(成,讲和。)
与民偕乐:后泛指领导与群众一起游乐。
虚声恫喝:指虚张声势,威吓对方. 恫:使恐惧 喝:威胁,恐吓。
虚应故事:照例应付,敷衍了事。故事:例行的事。
年华虚度:白白地度过年岁。
惊蛇入草:形容草书的笔势矫健迅捷。《宣和书谱·草书七》:“(释亚栖)观其自谓吾书不大不小,得其中道;若飞鸟出林,惊蛇入草。”
虚气平心:心平气和。
虚谈高论:高:高超;虚:空。空洞、不切实际的言论。
色授魂与:色:神色;授、与:给予。形容彼此用眉目传情,心意投合。
事同虚设:形式上具备了某种设置,实际上并不起作用。
与时消息:指事物无常,随时间的推移而兴盛衰亡。消,消亡。息,孳生。
行行蛇蚓:形容字体如蛇蚓盘绕,难以辨认。
委曲详尽:指对事情的开始经过和结尾了解得十分详细而周密。
草蛇灰线:比喻事物留下隐约可寻的线索和迹象。
礼度委蛇:礼度:礼数;委蛇:庄重而从容自得的样子。比喻彬彬有礼,不卑不亢。
走蚓惊蛇:形容矫健迅捷的笔势。明 汤式《一枝花·赠明时秀》套曲:“錦綉額贈新題走蚓驚蛇,丹青幀摸巧樣迴鸞舞鶴。”明 陈大声《北伴读书·富文堂宴赏》曲:“簡書文半逼 蘇,詩律法全學 杜,走蚓驚蛇,寫一筆 唐 懷素。”参阅《宣和书谱·草书·唐释怀素》。
不虚此行:虚:空、白。没有空跑这一趟。表示某种行动还是有所收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