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在屎溺 dào zài shǐ nì

1. 拼音:dào zài shǐ nì

2. 意思:指“道”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哪怕是极卑微的事物(如屎尿),体现道家“万物皆有道”“道无处不在”的哲学思想,强调道的普遍性,不因事物贵贱而缺席。

3. 出处:出自《庄子·知北游》:“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下邪?’曰:‘在稊稗。’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甓。’曰:‘何其愈甚邪?’曰:‘在屎溺。’”

4. 近义词:

万物一理:世间万物虽形态各异,但背后的规律或“道”是统一的(强调道的普遍性)。

道无不在:“道”存在于一切事物中,没有遗漏(与“道在屎溺”同义,直陈道的无处不在)。

大中至正:指“道”包容万物,既存在于宏大事物,也蕴含于细微之处(侧重道的包容性)。

触处逢源:比喻无论在何处都能找到“道”的踪迹或事物的规律(强调道的可寻性与普遍性)。

格物致知:通过探究具体事物(哪怕是细微之物)来领悟“道”或真理(与“道在屎溺”的认知路径相通)。

5. 反义词:

道有定所:认为“道”只存在于特定高贵的事物或场所中(否定道的普遍性,与“道在屎溺”对立)。

贵远贱近:重视遥远或高贵的事物,轻视身边或卑微的事物(违背“道在卑微”的思想)。

离经叛道:偏离根本的“道”或主流思想(侧重违背道,而非否定道的存在范围)。

执迷不悟:固执己见,无法领悟“道”的本质(强调认知缺陷,与道的普遍性无直接对立)。

以偏概全:用局部概括整体,忽视事物的多样性(与“道包容万物”的思想相悖)。

6. 例句:

庄子“道在屎溺”的观点,打破了世人对“道”的神秘化认知,揭示真理存于日常。

真正的智者明白“道在屎溺”,能从平凡琐事中领悟生命的真谛。

哲学课上,老师以“道在屎溺”为例,阐释真理从不脱离具体事物而存在。

道家“道在屎溺”的智慧,启示我们不必舍近求远,道就在身边的一草一木中。

有人追求玄奥的“道”,却不知“道在屎溺”,连洗碗扫地都可能蕴含修行的契机。

艺术家深谙“道在屎溺”,能从市井烟火中汲取创作灵感,让平凡显非凡。

道在屎溺”并非贬低道,而是以极端例证说明道的包容,连秽物亦含天道。

禅修者常说“吃饭睡觉皆是道”,与庄子“道在屎溺”的思想异曲同工。

科学探索的本质正是相信“道在屎溺”,从微观粒子中追寻宇宙的规律。

读《庄子》至“道在屎溺”处,方知圣贤从不将道束之高阁,而让其扎根生活。

道在屎溺

成语词典:道在屎溺

自由自在 [ zì yóu zì zài ] 形容没有拘束,十分安闲舒适。

头头是道 [ tóu tóu shì dào ] 本为佛家语,指道无所不在。后多形容说话做事很有条理。

志同道合 [ zhì tóng dào hé ] 志向相同,道路一致。形容彼此理想、志趣相合。

羊肠小道 [ yáng cháng xiǎo dào ] 曲折而极窄的路(多指山路)。

背道而驰 [ bèi dào ér chí ] 背:背向;道:道路;驰:奔跑。朝相反的方向跑去。比喻方向和目的完全相反或背离正确的目标,朝相反方向走。

历历在目 [ lì lì zài mù ] 历历:清楚,分明的样子。指远方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或过去的事情清清楚楚地重现在眼前。

满不在乎 [ mǎn bù zài hu ] 形容对事情一点也不重视,完全不放在心上。

津津乐道 [ jīn jīn lè dào ] 很有兴趣地说个不停。

不在话下 [ bù zài huà xià ] 原多用于旧小说中,表示故事暂告一段落,转入别的情节。现多指事物轻微,不值得说,或事属当然,用不着说。

道听途说 [ dào tīng tú shuō ] 道、途:路。路上听来的、路上传播的话。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近在咫尺 [ jìn zài zhǐ chǐ ] 咫尺:很近的距离。形容距离很近。

说长道短 [ shuō cháng dào duǎn ] 议论别人的好坏是非。

心不在焉 [ xīn bù zài yān ] 心思不在这里。指思想不集中。焉:代词,相当于“这里”。

左道旁门 [ zuǒ dào páng mén ] 原指不正派的宗教派别。借指不正派的学术派别。现泛指不正派的东西。

离经叛道 [ lí jīng pàn dào ] 离:背离,不遵守。原指违反封建统治阶级所尊奉的经典和教条。现泛指背离占主导地位的理论或学说。

分道扬镳 [ fēn dào yáng biāo ] 原指分路而行。后多比喻因目标不同而各走各的路。镳:马嚼子,借指为马。扬镳:驱马前进。

惨无人道 [ cǎn wú rén dào ] 残酷狠毒到极点,如野兽一样,没有一点人性。形容极端凶狠残暴。

倍道而行 [ bèi dào ér xíng ] 加快速度,一天走两天的行程。形容加速前进,通常用于表示赶路或者追求某个目标时的急切状态。

道貌岸然 [ dào mào àn rán ] 指神态严肃,一本正经的样子。常用来形容故作正经,表里不一的伪君子。

如鲠在喉 [ rú gěng zài hóu ] 鱼骨头卡在喉咙里。比喻心里有话没有说出来,非常难受。

志在千里 [ zhì zài qiān lǐ ] 形容志向远大。

能说会道 [ néng shuō huì dào ] 形容很会讲话。

仙风道骨 [ xiān fēng dào gǔ ] 仙人的风度,道长的气概。形容人的风骨神采与众不同。也用于形容书法、诗文等超凡脱俗的风格、气质。

大逆不道 [ dà nì bù dào ] 逆:叛逆;道:指封建道德;不道:违反封建道德标准。旧时统治阶级对破坏封建秩序的人所加的重大罪名。现也指不合某种观念和道德标准的行为。

逍遥自在 [ xiāo yáo zì zài ] 无拘无束,安闲自得。

二道贩子 [ èr dào fàn zi ] 利用政府限价和市场价格之差,非法倒买倒卖商品以获利的商贩。也指从一个地方低价买进商品,到另一个地方高价卖出,从中赚取差价的人(多含贬义)。

称兄道弟 [ chēng xiōng dào dì ] 朋友间以兄弟相称,表示关系亲密,多用来形容表面上关系很融洽,有时也带有讽刺意味,指不是真心实意地结交。

怨声载道 [ yuàn shēng zài dào ] 怨恨的声音充满道路,形容人民群众普遍强烈不满。

任重道远 [ rèn zhòng dào yuǎn ] 担子很重,路程遥远,比喻责任重大,需要经过长期的艰苦奋斗。

尊师重道 [ zūn shī zhòng dào ] 尊敬师长,重视老师的教导,强调对教师的尊重和对知识传承的重视,体现了一种优良的道德品质和社会风尚。

乐在其中 [ lè zài qí zhōng ] 喜欢做某事,并在其中获得乐趣,强调对所从事的活动有浓厚兴趣,享受其中的过程。

胡说八道 [ hú shuō bā dào ] 没有根据或没有道理地瞎说,言语荒诞,毫无逻辑。

在所难免 [ zài suǒ nán miǎn ] 指由于某种限制而难于避免。

危在旦夕 [ wēi zài dàn xī ] 形容危险就在眼前,极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发生,强调情况极其危急,生存或安全面临严重威胁。

生财有道 [ shēng cái yǒu dào ] 指拥有创造财富的正当途径或方法,含褒义,多形容人善于谋划、以合理方式获取财富。

说东道西 [ shuō dōng dào xī ] 指随意谈论各种事情,形容人没有中心地随意闲聊,也指乱加谈论或议论他人是非。

势在必行 [ shì zài bì xíng ] 指某事根据形势发展,必须采取行动或进行处理,强调客观趋势的必然性与紧迫性,不容拖延。

事在人为 [ shì zài rén wéi ] 指事情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人是否努力去做,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通过积极行动可以改变事情的结果。

在所不辞 [ zài suǒ bù cí ] 指遇到该做的事情,即使有困难也绝不推辞,形容主动承担责任或任务,毫不退缩。  

替天行道 [ tì tiān xíng dào ] 指代替上天执行公道,多形容为正义之事而采取行动,旧时也用于某些江湖人物或起义者宣称自己的行为符合天意。  

中庸之道 [ zhōng yōng zhī dào ] 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强调在处理事务时保持适度、平衡,既不过分也无不及,是儒家思想的重要伦理原则。  

无所不在 [ wú suǒ bù zài ] 指到处都存在,到处都有,形容某事物或现象分布范围极广,无处不在。  

指名道姓 [ zhǐ míng dào xìng ] 直接说出对方的名字(含不够礼貌或直率的意味)。

小道消息 [ xiǎo dào xiāo xī ] 指非官方的、未经证实的、私下传播的消息,通常通过非正式渠道散布,可信度可能较低。

志在四方 [ zhì zài sì fāng ] 指志向远大,不局限于一地,渴望到广阔的天地中闯荡,实现抱负。  

中道而废 [ zhōng dào ér fèi ] 指做事中途停止,未能坚持到底,强调因意志不坚定或遇到困难而放弃,含贬义。

在天之灵 [ zài tiān zhī líng ] 指人死后升华为天上的神灵,多用作对死者的尊称,表达生者希望死者的灵魂在天上能够知晓或保佑的心愿,常用于祭奠、缅怀场景。

养生之道 [ yǎng shēng zhī dào ] 指保养身体、延年益寿的方法和道理,包括饮食、作息、心理调节等方面的养生理念与实践方式。

音容宛在 [ yīn róng wǎn zài ] 音:声音;容:容颜;宛:仿佛。声音和容貌仿佛还在。形容对死者的想念。

有言在先 [ yǒu yán zài xiān ] 指事先已经把话说在前头,强调事前已有明确的约定或提醒,事后不得反悔或抵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