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半壁 dōng nán bàn bì
东南半壁的意思
半壁:半边。指长江中下游及其以东、以南的半边江山。
1. 【解释】:半壁:半边。指长江中下游及其以东、以南的半边江山。
2. 【出自】:元·施君美《幽闺记·虎狼扰乱》:“金朝那解番狼将,血溅东南半壁天。”
3. 【示例】:身经百战兵不饥,士气激发倍骁悍。以此克奏保障功,东南半壁推屏翰。 ◎清·杭世骏《榕城诗话》下卷引吴廷华诗
成语词典:东南半壁
东山再起:比喻失败后重新上台。
南来北往:有的从南往北,有的从北往南。也泛指来来往往。
一知半解:形容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不深不透。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辨》:“有透彻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
寿比南山:寿命像终南山一样长久。用作对老年人的祝颂(多与“福如东海”连用;南山,指终南山,在陕西西安南)。
半推半就:又要推开又要靠近,形容心里愿意,表面却装出不愿意而推辞的样子。
半信半疑:有些相信,又有些怀疑。
东张西望:张:看。形容这里那里地到处看。
东拉西扯:形容说话没有中心或条理,想到哪里说到哪里。
旭日东升:旭日:初升的太阳。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形容朝气蓬勃的气象。也比喻艰苦的岁月已过去,美好的日子刚刚来到。
一年半载:一年半年。泛指一段时间。
毁誉参半:毁谤和赞誉各占一半:对这部电视剧众说纷纭,~。
南辕北辙:《战国策·魏策四》记载,有个人要到南方楚国去,却驾着车往北走。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
南征北战:到处出征作战,形容经历的战斗很多。
悬崖峭壁:峭壁:陡直的石壁。形容山势险峻。
声东击西:声张击东而实击西。用以迷惑敌人,造成敌人错觉,给予出其不意的攻击。唐杜佑《通典·兵典六》:“声言击东,其实击西。” 声:扬言。
东施效颦:美女西施病了,皱着眉头,按着心口。同村的丑女人看见了,觉得姿态很美,也学她的样子,却丑得可怕(见于《庄子·天运》)。后人把这个丑女人称作东施。“东施效颦”比喻盲目模仿,效果很坏。
半身不遂:即“偏瘫”
铜墙铁壁:比喻极坚固的防御工事。也比喻人民群众团结一致而形成的强大的防御力量。
一鳞半爪:也说东鳞西爪。原指龙(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在云中,东露一鳞,西露半爪,不见全身。见清赵执信《谈龙录》。比喻只是事物的一部分,不是全部。也比喻事物的零星片断,不完整。
坚壁清野:也说空室清野。加强工事,使堡垒坚固;将野外的粮食作物和重要物资清理收藏起来。使敌人深入后增加困难,消耗力量,无所获取。《晋书·石勒载记上》:“勒所过路次,皆坚壁清野,采掠无所获,军中大饥,士众相食。” 壁:营垒。
一官半职:泛指官职。
半途而废:指做事不能坚持到底,中途停顿,有始无终。途:道路。废:停止。
走南闯北:形容四处闯荡,到过许多地方。
说东道西:说东家,讲西家。形容没有中心地随意说。
天南地北:形容距离遥远,也指相距遥远的不同地方:~,各在一方。
东倒西歪:形容行走、坐立时身体歪斜或摇晃不稳的样子。
东窗事发:传说宋代秦桧曾与妻子在自己家的东窗下定计杀害了岳飞,后来秦桧得病而死。他妻子请方士做法事,方士看见秦桧在阴间身戴铁枷受苦,秦桧对他说:“可烦传语夫人,东窗事发矣。”(见于元刘一清《钱塘遗事·二·东窗事发》)后来用“东窗事发”指罪行、阴谋败露。也说东窗事犯。
指东画西:指说话时的手势动作。比喻说话避开主题,东拉西扯。
事倍功半:形容花费的气力大,收到的成效小。
半斤八两:旧制一斤合十六两,半斤等于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多含贬义)。
福如东海:祝颂的话。祝 愿一个人的福气像东海那样广大无边。常与“寿比南山”连用。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花灯轿莲女成 佛记》:“寿比南山,福如东海,佳期。从今后,儿孙昌盛,个个赴丹墀。”
半梦半醒:指睡眠尚未清醒。
颓垣断壁:形容建筑等残破的景象。
江东父老:江东:古指长江以南芜湖以下地区;父老:父兄辈人。泛指家乡的父兄长辈。
东拼西凑:比喻零乱地加以拼凑。
事半功倍:《孟子·公孙丑上》:“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 形容费力小,收效大。
东西南北:指四方、到处、各地、普天下或方向;亦指到处飘泊,行踪不定。
半死不活:形容快要死的样子:这些~的秧苗怕缓不过来了。
飞檐走壁:旧小说中形容练武的人身体轻捷,能在房檐和墙壁上行走如飞。
南腔北调:形容语音不纯,搀杂南北方音。
半老徐娘:《南史·元帝徐妃传》:“徐娘虽老,犹尚多情。”后来用“半老徐娘”指中年色衰的妇女。
半大不小:指人未到成年但已不是儿童的年龄。
大江南北:指靠临长江中下游两岸的广大地区。
半生不熟:食物没完全加工熟;果实没有完全成熟:肉煮得~的,没法吃。葡萄~的,太酸。
悬崖绝壁:形容山势险峻。悬崖:高而陡的山崖;绝壁:陡直的山崖。
家徒四壁:家里只有四面墙。形容极其穷困,一无所有。《汉书·司马相如传上》:“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与驰归成都,家徒四壁立。” 徒:只,仅仅。
断壁残垣:见〖残垣断壁〗。
篱壁间物:谓家园所产之物。
东躲西跑:躲:躲藏,避开。形容四处逃散,分头躲藏。形容极为惊慌。
疑信参半:指半信半疑。
南蛮鴂舌:旧时讥人操难懂的南方方言。鴂,伯劳鸟。
东撙西节:指从各方面节省。
指通豫南:一直通向豫州的南部。指,直。豫,豫州,古地名,现在河南省黄河以南。
扶墙摸壁:抚摸着墙壁。比喻言论主张比较软弱平庸。
一男半女:指一个儿子或女儿。
喜半参忧:表达内心一半欢喜一半忧愁的情感。
尺壁寸阴:阴:日影,光阴;寸阴:指极短的时间。日影移动一寸的时间价值比径尺的璧玉还要珍贵。极言时间可贵。
东郭先生:明马中锡 《中山狼传》中的人物。赵简子到中山地方打狼,为民除害。狼中箭逃跑,求救于东郭先生。东郭先生 千方百计地救了狼,结果几乎为狼所害。后借指那些对恶人讲仁慈的糊涂人。
雁南燕北:比喻两地分离。
涂东抹西:涂、抹:原喻从事文辞。比喻用笔随便写写画画。
东劳西燕:劳:伯劳。比喻情侣、朋友离别。
东西易面:指东西方向颠倒。后比喻是非颠倒,视听淆乱。
萧然四壁:萧然:寂寞冷落;四壁:四面墙壁。屋里空荡荡的,没什么东西。形容生活非常贫困。
东零西散:形容零落分散。
面壁功深:指和尚面对墙壁默坐静修,道行很深。面壁:佛家用语。宋普济《五灯会元》卷一:“寓止于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终日默然,人莫之测,谓之壁观婆罗门。”
作壁上观:也说从壁上观。《史记·项羽本纪》记载,秦兵包围了赵国的巨鹿,楚国和其他诸侯前去救援。当时秦兵声势很大,只有楚将项羽领着队伍去冲锋陷阵,其他诸侯的将领却都在壁(即军营的壁垒)上观战。后用“作壁上观”比喻在一旁观望,不动手帮助。
颓壁残垣:形容房屋遭受破坏后的凄凉景象。
一星半点:形容极少。
东南之宝:指东南地区的杰出人才。
东封西款:谓边境罢战修好。封,封爵;款,归顺。
半零不落:破旧不堪的意思。
南金东箭:南方的金石,东方的竹箭。比喻优秀的人才。
竹罄南山:《汉书·公孙贺传》:“南山 之行不足受我辭,斜谷 之木不足爲我械。”本言事端繁多,书不胜书,后常以“竹罄南山”谓人罪恶极多,书写不尽。清 感惺《断头台·受谳》:“到此是 森罗殿 上無私款,鏡臺前明照膽,要把君孽案重重徹裏翻,竹罄 南山。”
穿壁引光:也说凿壁偷光。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后用来形容贫穷而好学。
留军壁邺:留,使停留;壁,名词用作动词,驻扎;邺,魏地名,近赵境,故城在今河北临漳县西。
东挨西问:挨:接近。形容四处打听、寻问。
思过半矣:指已领悟大半。
油壁香车:称妇女所乘油壁车。
匡衡凿壁:后以之为刻苦读书的典实。
塞上江南:原指古凉州治内贺兰山一带。后泛指塞外富庶之地。同“塞北江南”。